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布拖县发展学前教育的经验

布拖县彝族人口占比大,很多幼儿普通话水平低,既影响进一步的学习,也制约着当地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高。针对当地的实际特点,布拖县在发展学前教育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做好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对当地学龄前儿童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排查,建好数据库,强化动态管理。对已有幼儿园及其硬件设施、办学规模、师资队伍等开展集中调研,认真分析现状,抓紧编制出台布拖县学前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在幼儿园布局规划方面,当地在“一村一幼”的基础上,对一些居住分散的村采取一村多点的布局,提升儿童入园的便利度;在班级设置方面,针对当地儿童上学年龄参差不齐、普通话程度高低不一的情况,幼儿园制定差异化的教学进度,方便各类学生能顺利衔接小学教育课程。

第二,加大经费投入,夯实基础。从2015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万元的经费支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逐步扩大学前教育办学规模。2015年,还规划建设5所公办幼儿园或校中园、2所民办幼儿园,开办58个教学班,招录2 200人。当地通过扩大学前教育办学规模让当地更多幼儿能享受幼儿教育资源。

第三,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办学。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发展学前教育,在土地使用、资质审批、购买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争取社会慈善机构支持,继续开展好整乡普及学前教育试点工作,完善“政府—慈善机构”合作模式。比如,在幼儿营养餐这点上,当地政府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保障了学前儿童营养。布拖县积极对接多方力量,打造“政府+社会机构+农民”的学前教育机制。首先,联动社会力量,提高餐费标准。当地教育局积极对接社会公益基金,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形成帮扶合作,在原来3元的标准下,有将近一半幼儿园获得额外1元资助,基本保障一肉一菜一主食标准,从原先无热食餐变为有热食餐,大大解决了孩子们冬天用餐困难的问题。其次,区域化联动,降低运营成本。当地按照区域位置特点建立中心食堂,给邻近幼儿园统一配送饭菜,大大降低了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等投入成本。最后,整合资源,保障基本营养。对于一些未获得基金会1元营养补助的幼儿园,当地充分发挥能动性,将有条件的幼儿园与小学合在一起用餐。

第四,完善用人机制,建强队伍。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通过四川省人社厅、西昌学院、会理县等的对口帮扶,以异地讲学、交流考察、科研活动、兼职挂职、聘请顾问等“借才借智”形式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员的教授们为布拖县的320名“一村一幼”辅导员进行培训,川西北石油医院到布拖开展“学前学普”辅导员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在布拖县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强师资,壮队伍,奠基础,提升辅导员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经验。

第五,以“学前学普”作为学前教育发展的突破口。2018年,原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在凉山州启动实施“学前学普”行动试点,以“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为总体目标,当地政府对所有幼儿园从设施设备、师资力量、工作管理以及督查考核等方面全面推进。“学前学普”行动开始之前,布拖县和凉山州许多农村地区面临的情形一样,很大一部分学前儿童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前不会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这就导致他们在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后,上课听不懂、学习跟不上、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不理想,升学就业都受到影响。学前教育成为布拖脱贫攻坚“短板中的短板”,也成为布拖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原因之一。为全面加快全县“学前学普”行动的推动速度,根据《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从2019年9月起,按照“调研摸底、制定方案、全面实施、总结优化、长效推进”的工作步骤,布拖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启动“学前学普”行动全覆盖工作。布拖还对“学前学普”在全县幼儿园、幼教点的实施工作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具有易复制、可推广的布拖特色的“学前学普”行动经验、模式和行动长效工作机制。全面实现全县所有幼儿园、幼教点在“学前学普”行动管理模式、课程方案、教学模式以及辅导员、幼儿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的监测评估与考核等方面形成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截至2021年年底,学前儿童普通话合格率达80%以上,幼升小学生成绩提升幅度平均单科超过10分。据飞普村中心校长介绍,在推行普通话之前,学生一般要到小学三年级才能完全听懂汉语,现在入学一年级就能听懂;没有经过学普教育的孩子一年级成绩平均在20~30分,接受学普教育的学生成绩能达到70分左右 MdBpZIRLWFbthCqkHiG2bS9LaCVLl2AVizKHQDQQvnS9LYTjjNUF2hYlbDQPr1K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