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教育扶贫的意义

扶贫先扶智,“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是扶贫工作分类施策的内容之一。较之于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社会保障兜底等形式,教育通过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能力而实现根本脱贫,既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又能带动家庭发展,因而意义更加重大、作用更加长远,是扶贫的根本,体现着教育的社会功能本质。

1.教育扶贫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原则。通过脱贫攻坚,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正,是矢志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要实现社会的公平就必须要依靠一切办法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这也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教育是提升人民群众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脱贫成果的内在动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之计。当前,我们要在消灭绝对贫困之后,引导和确保人民群众有独立的、可持续的减少相对贫困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和能力。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搬迁脱贫、转移就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可以大面积地消灭绝对贫困,但是要巩固好、发展好脱贫成果,进而消除相对贫困,就要精准分析贫困人口的贫困成因、自我发展能力状况、返贫潜在风险等,尤其要通过发展教育逐步消除造成贫困阶层固化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教育扶贫虽然具有周期长、间接性、见效慢等特点,但其更具有根本性、先导性、持续性,贯穿人的职业生涯和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全面、稳定而持久。当前,面对长期存在的相对贫困问题,要通过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化扶贫,尤其是精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教育扶贫战略,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不仅可以改变贫困地区、贫困家庭人群的贫困文化心态,而且能带动贫困地区教育的快速发展,加快缩小校际、城乡及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为相对贫困地区的接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减贫致富的专业人才。还要通过构建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扶贫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整体上彻底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通过教育扶贫使一代又一代人民群众提升战胜贫困的内生动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自主能力,让贫困地区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教育扶贫就是要使贫困地区的学生,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通过教育扶贫提升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缩小劳动力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达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

2.教育扶贫是实现社会跨越发展的保障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因此,必须承认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成为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在知识经济社会,人力资源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而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要实现社会的发展,就必须要重视教育的作用,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通过教育为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特别是在民族地区,教育与人才开发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社会和产业的发展亟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很多毕业生却不能有效地介入当地社会和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教育为其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本土的教育资源没能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这些矛盾都需要通过科学有效地发展教育,使教育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实现社会的发展。

3.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传递的有效策略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强调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扶贫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是扶贫治本之计。脱贫攻坚不仅要立足当前,还要着眼于长远;不仅要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还要阻断其返贫,使其逐渐走向富裕之路。贫困地区及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因此,扶贫不仅要供给必备资金和资源,更要注重激发其内生动力,注重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帮助和指导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脱贫信心和志气,提升发展的素质与能力,才能彻底拔除穷根。教育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发展能力的关键举措,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同时,教育扶贫本身也要服务于贫困地区教育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为整体脱贫提供坚实的人才和科技支撑,提高贫困人口基本文化素质和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进而改善贫困地区的整体面貌,实现持久脱贫进而致富的终极目标。

4.教育扶贫是提升扶贫脱贫质量的有效路径

教育不仅是一项权利,同时也是对人们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投资。不可否认,依赖外部物力投资,在一定时期内,贫困家庭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增长,但是如果不重视人力投资,人力资本水平得不到提高,外部力量撤走之后,“返贫”现象极易发生,如此一来影响扶贫脱贫质量。

贫困是多元复杂因素造成的。摆脱贫困要抓住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实施重点突破。除了必需的“输血”措施外,主要在于提志增智、志智并进。与兜底政策、移民搬迁和医疗救助等扶贫方式相比,教育在精准扶贫中肩负着特殊历史使命。精准教育扶贫就是要瞄准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一方面,让贫困家庭孩子们学有所教,能够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另一方面,注重授之以渔,培养贫困群众意志信念和脱贫能力,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中基础性、先导性和持久性的作用。在近年来的精准扶贫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贫困群众综合素质不高、文化水平偏低和生存技能缺乏是制约当地脱贫的主要因素,这些贫困人口被称为“素质型贫困人口”。扶贫脱贫的关键是贫困人口能力的提升,不仅包括生计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的提升以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只有这样,扶贫脱贫才具有可持续性,脱贫的质量才会高,才会减少和减低“返贫”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受教育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有正相关关系,受教育水平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一技在手,终身受益”,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是根本性的、可持续的。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可以有效地改善整体脱贫效果,提升扶贫效率,其作用是其他脱贫手段无法替代的。

因此,从长远来看,要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离不开教育,要将教育作为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提升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

5.教育扶贫是培育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重要内容

扶贫应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扶志”就是要把贫困农民自己主动脱贫的志气“扶”起来,增强他们脱贫增收的主观能动性。“扶智”就是从农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农技推广等方面或是通过升学、转换职业等方式实现劳动力转移,或是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意识与能力的新农民。“扶志”与“扶智”都要依靠教育扶贫,教育扶贫不仅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产生精神力量。扶贫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贫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既有区位因素、生态原因和历史积淀,也有观念差距。从表面来看,贫穷是一个物质条件问题,但从根本上讲更是一个文化问题,包括进取心、眼界。教育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存在,学校的育人过程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的文化过程,学校的存在、活动是科学知识、文化精神、理想信念、核心价值、国家意志的体现。学校是文化的栖息地,既是教育机构,也是文化普及和科技传播机构,还是一批有志改变命运理想者的精神家园。知识就是力量,教育助力人生,文化浸润民风。教育是一代代人的事业,是人类自身进化和个体发展的途径,是通向美好生活理想的桥梁。教育扶贫本质上就是人才科技文化理想扶贫,学校的健康发展其实是抵御农村文化荒芜、科学精神衰败的重要手段。在脱贫攻坚中加强贫困地区社会建设,丰富贫困地区文化活动,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综合素质,振奋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面貌,同样是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教育要把扶贫与扶智、扶业、扶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使青少年脑海憧憬美好未来,内心澎湃奋进动力。

因此,为有效缓解脱贫攻坚过程中的难题,必须激发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形成可持续发展动力,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关键性作用,把“外部推动”和“内生动力”有效结合,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这样才能真正增强扶贫脱贫的动力源泉。教育扶贫就是营造扶贫扶志扶智的环境,解决人的素质先脱贫,转变一些贫困人群的“等靠要”观念,引导贫困农民家庭主动发展致富。因此,国家明确了教育优先的战略定位,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和教育扶贫是优先中的优先,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这也是教育扶贫的特殊优势。 Ozmlo1Goexwf6HctLFjOj9ci3U3cLwnWUWXshU2feWRuoxJiKbAOliKKQF/M1Dt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