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会计职能与会计对象

一、会计职能

职能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功能,它具有客观性、普遍适用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会计的职能则是指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计职能的内涵和外延会不断变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有必要的。这里讲的“过程”指的是再生产过程;“簿记”指的是会计。所谓观念总结,是指用观念的货币来总括核算生产过程中价值的耗费、形成、交换、补偿和分配。所谓控制,是指在观念总结基础上,运用已经获取的会计信息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我国会计界一般认为会计包括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

(一)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任何经济实体从事经济活动,都要求会计提供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这就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分类、汇总,将经济活动的内容转换成会计信息,使之成为能够在会计报告中概括并综合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状况的会计资料。因此,会计核算是利用价值形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客观报告的工作。会计核算职能的基本特点如下:

(1)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会计核算可以采用三种量度: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把千差万别的具体经济活动,统一转化为可汇总的价值形式,并通过一定程序进行加工处理后定期公开,才能使人们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及其结果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因此,会计核算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是以货币量度为主,以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为辅。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会计核算的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是会计资料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保证。完整性是指对所有的会计对象都要进行计量、记录、报告,不能有任何遗漏;连续性是指对会计对象的计量、记录、报告要连续进行,不能中断;系统性是指要采用科学的核算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保证所提供的会计数据资料能够成为一个有序的整体,从而可以揭示客观经济活动的规律。

(3)会计核算不仅要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应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会计核算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后的记录、核算、分析,通过加工处理后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料,反映经济活动的现实状况及历史状况,这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经营管理者需要提高预见性。为此,会计要在事后、事中核算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到事前核算,分析和预测经济前景,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更多的经济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会计的管理功能。

(二)会计监督

任何经济活动都有既定的目的,都要按一定的目的来运行。会计监督就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会计监督职能的基本特点如下:

(1)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的。会计监督借助于会计核算提供的价值指标,及时、客观地引导并控制经济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会计为了便于监督,有时还需要事先制定一些可供检查、分析的价值指标,来控制和监督有关经济活动,以避免出现大的偏差。会计监督运用价值指标,可以全面、及时、有效地控制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

(2)会计监督既有事后监督,又有事中监督和事前监督。会计的事后监督是对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和核算资料进行合规性、合法性检查,这是会计监督最基本的内容。事中监督是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取得的核算资料进行审查,并以此纠正经济活动进程中的偏差及失误,使其按照预定的目的及规定进行,发挥控制经济活动进程的作用。事前监督是在经济活动开始前进行的监督,即审查未来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有关法令、政策的规定,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在经济上是否可行。

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不可分割,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提供的经济信息,会计监督就没有真实可靠的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延伸,如果只有核算而不进行严格的监督,那么所提供的经济信息也不能在经济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核算和监督往往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二、会计对象

(一)会计对象概述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即会计的客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企业、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在会计工作中通常以经济业务的形式表现出来。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中要发生一系列经济活动,而经济活动又总是以财产的保值和增值为目的。因此,从价值角度来考察,再生产过程不仅是各种使用价值的再生产过程,而且是价值的耗用、形成、实现、分配和补偿的过程。这一整个过程都必须用会计来加以反映和控制,所以一般来说,会计的对象就是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运动。当然,各企业、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工作性质和任务不同,具体的会计对象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二)企业的会计对象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包括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等。其会计对象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周转和退出。

工业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各类企业中最为典型,现以其为例来说明企业会计的具体对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可以划分为采购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企业的资金运动依次表现为资金筹集、资金使用和资金退出等环节。产品制造企业资金的具体运动过程如图1-1所示。

图1-1 产品制造企业资金的具体运动过程

1.资金筹集

企业资金,既可以通过投资者投入的方式(吸收投资、发行股票)筹集,又可以通过向债权人借入的方式(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筹集。企业可以通过资金筹集使资金总量、资产和权益增加。

2.资金使用

企业筹集到的资金,一般使用到以下两个方面:

(1)用于生产过程。用于生产过程的资金叫作生产资金。它是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占用的资金,包括固定资产(固定资金)、原材料(储备资金)和在产品(生产资金)等。

(2)用于流通过程。用于流通过程的资金叫作流通资金。它是劳动产品等占用的资金,包括产成品(成品资金)、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货币资金)、结算过程中的各种应收和暂付款项(结算资金)等。

3.资金退出

资金退出是指由于偿还各种债务,企业部分资金将不再参与周转而流出企业。例如,企业用银行存款等资产偿还各种应付款、缴纳各种税金、分派股利或利润、归还银行借款等,从而使企业的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

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和退出表现为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在供应过程中,企业用货币资金购买各种材料,形成生产储备,这样资金就从货币资金形态转化为储备资金形态。生产过程既是产品的制造过程,又是产品的消耗过程。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劳动者借助于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制造出各种劳动产品;另一方面,还要发生各种劳动耗费,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主要有材料耗费、人工耗费、固定资产折旧和其他各项费用等。生产过程中一般先制造出未完工的在产品(其所占用的资金称为生产资金),这样资金就从储备资金形态转化为生产资金形态。随着生产过程的结束,在产品进一步加工成产成品,这样资金又从生产资金形态转化为成品资金形态。在销售过程中,将产成品销售出去,收回货币资金,这样资金又从成品资金形态转化为货币资金形态。资金形态从货币资金开始,经过供、产、销三个过程,依次由货币资金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和成品资金,又回到货币资金,这个过程称为资金循环。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不断进行,资金周而复始地循环称为资金周转。

上述过程中,资金的筹集、使用和退出等经济过程所引起的各项财产和资源的增减变化情况,在经营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成本形成的情况,以及企业销售收入的取得和企业利润的实现、分配情况,构成了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对象。

(三)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对象

从宏观角度来看,为了进行社会再生产,社会总资金也要不断地循环与周转,即由货币到商品,再由商品到货币的转化。社会总资金的这种转化,也就是社会产品经历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诸多经济过程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运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动可以看成社会总资金运动的一个环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为完成自身的任务,同样需要一定的资源,需要进行货币交换。经费收入和经费支出形成的经济活动构成其会计对象。 YvtMbp6qC8Gy/cKgZ1VTiy0qA0Qju94AyIrBn+PfRcwkwJtIFoUxzoQizaBRU5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