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1 大数据审计概念

“大数据”概念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深入研究了大数据,并将研究结果总结成《大数据时代》一书。这本书提出数据是世界的本质,大数据将深入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并推动世界发生转型。人类对世界的记录和分析是大数据发展的根本动力。此外,在大数据时代,世界各个行业,无论新兴行业还是已经成熟的行业、产业,其内部结构和发展规模会因大数据技术的利用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计算机审计、信息系统辅助等相关理论相继出现,拓展了审计领域信息技术的利用范围,加深了信息技术与审计科学的融合深度。大数据审计是指审计机关遵循大数据理念,运用大数据技术方法和工具,利用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经济社会运行数据,开展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和跨业务的深入挖掘与分析,提升审计发现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与数据审计相比较,大数据审计所使用的数据更多源异构,所使用的技术方法更复杂高级,对数据的洞察更敏锐深刻。

2014 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提出构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在审计实践中探索大数据应用技术,全面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2015 年,国务院在《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进一步强调全面推进我国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并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2018 年 2 月,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要求综合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经济监督方式、提高经济预测能力、完善经济预警机制。大数据审计是信息化时代审计创新发展的具体表现,也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目标的必要基础。

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审计是审计机关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2014 年,审计署成立电子数据审计司,先后出台了审计业务电子数据管理、审计业务电子数据远程联网管理、建设特派办数据分析网和共享审计业务电子数据等规定,明确了数据采集、管理、使用、安全等各环节要求,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备、规范的大数据审计体系;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也结合实际构建大数据审计体系,取得较好成效。2016 年世界审计组织大会批准成立大数据审计工作组,中国审计署担任工作组主席国;在大数据环境下,无论在审计方式上,还是在审计对象上都有所改变,社会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词汇,比如“计算机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大数据分析审计”“非现场审计”等。审计人员从原先的接触合同、凭证、仓库盘点、人员访谈等审计方式,转变为接触企业信息系统、从系统中获取数据进行审计。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应用对应的审计数据分析软件,解决数据获取、数据挖掘、数据建模、重复审计、可持续监控等方面的问题,计算机不仅仅只带给审计人员数据量级的变化,还带给审计人员创新创造价值的福利,具体体现在:

(1)从抽样到全量数据审计

计算机审计数据分析技术的形成,让审计不再只局限于抽样,而是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段,进行全局审计数据分析。在很多集团性的企业,我们发现它们的数据都集中在本部,因此,审计人员可以在本部完成全国乃至全球的业务或财务分析。

(2)从重复审计到可持续监控

利用计算机手段建立的审计数据分析模型可重复使用,如一些采购审计模型,可以从原先的 1 年一审计,借助计算机的力量,自动执行分析,达成按月审计,且不占用审计人力资源从而逐渐变为可持续的审计分析。

(3)审计标准化

审计数据分析技术,可以使分析模型标准化,让审计人员不再受到过多的干扰,计算机只会一视同仁,一样的模型,人员正确使用,能得出正确的分析结果。这也让一个审计团队的审计经验得以在团队内部分享及继承,不再因为人员离职流动而流失。

(4)审计整改跟进

当前的很多审计整改,在给出审计报告后,审计部门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跟进整改情况,而更多的是在一定周期后,如 1~2 年,再次审计相同专题了,才复核审计整改情况。而计算机可以通过自动化分析,直接得出被审计对象的整改情况,还可以进行相同单元的横向及纵向比对。 2rVXQByPnI5kJ4sa5GLtnyOdJBwGuFgFLN1vzdBsjZ2l+PC6J+7pqyHhEWHnKzn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