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财务管理特点

随着以科学技术为主体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例逐年大幅提高,管理显得日益重要。要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就必须依赖于科学管理。只有科技和管理的共同进步与发展,才有可能保持经济的快速、健康增长。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生存环境的复杂、多变,企业财务管理的观念、目标、内容、模式等都必定受到巨大影响与冲击。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一)企业财务管理手段的智能化

随着计算机辅助管理软件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的不断深入,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和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手段日趋程序化,管理效率大幅提高。在财务管理中,为了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最大限度地削减随意性和盲目性的管理,企业引入管理信息系统(MIS),这样,企业财务管理日趋缜密和简化。此外,通过对网络技术的运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远程财务管理已成现实。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多元化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并随着经济形态的转化和杜会的进步而不断深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员工富有创新性的劳动。为此,企业必须把“员工利益的最大化”纳入其财务管理目标之中,同时还要满足与企业关系密切的团体如债权人、客户、供应商、战略伙伴、潜在投资者、社会公众等的利益需要,这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组成部分。此外,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商誉、信息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在企业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由此扩展了资本范围,改变了资本结构。而不同的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均有经济利益方面的要求,这决定了企业经济利益不仅归属于股东,还归属于相关利益主体。参与企业利益主体的多样性和财务管理活动的层次性,决定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多元化结构和层次性结构,这就要求财务管理目标不可能简单等同于以个人利益为主体的个人目标,而是所有参与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即它是所有参与者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三)企业财务管理战略以生存为先导

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是企业财务管理战略关注的焦点。企业财务管理战略的总体目标是合理调集、配置和利用资源,谋求企业资金的均衡、有效流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实施企业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保持企业健康的财务状况,有效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和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企业一旦陷于困境或破产,人力资源则会重返劳动力市场,难以用来偿债,只有资金类资源才可以用来偿债,这就说明企业在发展战略上必须坚持以“生存”为先导,始终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四)企业财务管理强调科学理财

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国际投资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及我国货币融资政策的调控影响而日益突出。企业财务管理必须不断吸收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和成果,大力增强现代理财意识,以积极的态度掌握和运用理财的创新工具,努力掌握现代理财技巧,助推企业健康、稳步地实现快速发展,最大限度地有效化解企业的生存风险。

一般来说,企业的生存风险主要包括经营风险和金融风险,其中经营风险主要存在于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方面;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金融市场。这是因为金融市场的配置效率越来越高(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交易费用的相对降低),资金的流动性越来越强,企业可以充分运用金融工具合理化解金融风险;将闲置资金在金融市场进行科学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样,企业的生存发展与金融市场息息相关,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将更大。在动态的金融环境中,如经常性的利率、汇率的变动,这类不利于企业的变动很可能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招致破产。在动态的金融市场中,如果投资组合决策出现失误,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大力提高理财技能,以保证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

(五)企业财务管理对象交叉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团队协作日显重要。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财务管理边界出现了“渗透”,财务管理需要以企业整体为单位,即纵向职能部门的财务小团体的组合、横向职能部门的财务组合,以及其他各部门的密切协作;客户、供应商以及其他与企业保持利益关系的人才都应该被纳入财务管理对象之列。这样,跟以往相比,企业财务管理对象就呈现出交叉化的特点,交叉化管理不但能充分挖掘本企业财务潜能,还能充分利用相关单位财务管理方面的积极因素。

(六)企业财务管理的专业性

我们说成本、利润、资金占用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而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的管理水平也制约着企业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工作。财务管理的综合性决定了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解决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直接从事财务工作的部门和人员要主动与其他部门密切结合,为实现企业经济目标和提高经济效益献计献策。财务部门的人员要走出去,把自己的工作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为其他部门出主意、想办法,开源节流。财务部门应把这项渗透性的工作看作“分内”的事。人,如果关在屋子里算“死账”,单纯地在财务收支上打算盘,甚至以财权去“卡”别人,那么最终都将影响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各项财务指标的完成。为此,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他们除了应当通晓财务管理学(这是一门以政治经济学为基础,以数学为支柱,涉及多门学科的专业性经济管理科学)、会计学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懂得本企业的生产、技术知识,对企业的其他专业性管理也应懂得一些。若知识面狭窄,就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财务管理人员。

另一方面,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广大职工要积极支持、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一个企业要管好财,绝不是财务部门和少数财务人员所能办到的,必须依靠企业上下左右的通力合作。单纯靠财务部门理财,必然是“孤掌难鸣”。只有人人当家理财,企业才能财源茂盛。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领导者必须重视、尊重、支持财务部门的工作,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作用。同时,企业领导者自己也要懂得必要的财务管理知识,起码要做到会看财务报表,会分析财务报表,并从中发现企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若不懂得财务管理,那么他的知识结构是不完备的。严格地说,这样的领导者是不称职的。当家不会理财,这个家是当不好的。

总之,财务管理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血脉”。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可以说,成功企业必定拥有成功的财务管理。准确把握特点,赢得财务优势,必定赢得竞争优势。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与应用

所谓财务管理,其实就是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而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三个过程:资金筹集、资金的投放与使用、资金的收入与分配。由上述可见,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大致分为筹资的管理、投资的管理、股利分配管理三项。

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过程中,经济核算将系统地对这些发生的资金占用、生产中的消耗、生产的成果进行记录、核算、控制、探究,达到以较少的资金占用与消耗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说,经济核算是一个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一个企业用来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能够促使企业经济核算运行得更加顺利。财务管理就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等这些活动的管理。而在经济核算中,对现阶段生产中的占用、消耗以及成果进行综合比较时,也需要借助价值形式,所以说两者是密切相关的。

经济核算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效益,其主要是通过财务指标来分析考察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这些财务指标包括资金、成本、收入等。经济核算要求对企业经营生产中的占用、消耗、成果进行记录与核算,还包括对比与控制工作,达到企业增加盈利、提高资金使用的效果,而这些都需要通过财务管理来实现。财务管理需要根据利用价值形式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综合性管理,促使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都追求经济效益。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财务管理是企业整个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是同健全的财务管理工作分不开的。很难设想,一个企业的资金管理混乱,而生产经营活动还能够顺利进行;也不能设想,一个企业不讲经济核算、不计消耗、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还能够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计划地组织资金供应,提高资金利用率

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购置生产资料,支付职工工资和维持日常开支。企业资金的筹集、组织是由财务活动去实现的。这是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或一般要求。财务部门根据企业生产经营任务,按照节约使用资金的原则,确定必需的资金数量,通过正确地组织和使用银行贷款以及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来源等渠道,使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得到及时供应;通过有计划地调度资金,组织资金收支在数量上和时间上的衔接与平衡,保证资金循环、周转的畅通无阻;通过经常分析资金在生产经营各个阶段上的占用情况,找出不合理的占用因素,采取措施加速资金周转。

财务管理的作用还在于严格控制、监督各项资金的使用,降低资金占用率。财务部门的组织资金供应并不意味着“有求必应”,要多少给多少,更不是说谁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而是要按照国家政策和规章制度及企业财务制度办事,严格控制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在保证需要的前提下力求减少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二)降低劳动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经济效益是要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能否把我们的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振兴以及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提高经济效益是一个大课题,需要多层次、多层面地相互协作才能奏效。就企业而言,在确定产品方向、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就要在降低劳动消耗上下功夫。而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正是合理地使用资金和设备、加强经济核算,挖掘一切潜力等,这些无一不是围绕降低消耗这个目标展开的。财务管理这个极为重要的手段,与提高经济效益之间的密切关系被形象地称为“血缘”关系,不是没有道理的。财务管理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至少可以发挥三种重要的作用:反映作用、控制监督作用和参谋作用。

1.反映作用

企业经营好坏、效益高低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能凭印象,而是要经过详细的、科学的计算和分析才能准确地反映出来,需要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原材料的消耗、劳动力价值形式进行科学的归纳、计算,这里财务和会计的固有职能。没有这种扎扎实实的计算,经济效益的好坏就无从判断。反映经济效益最重要的信息是财务报表。企业在一个时期花费了多少、盈利了多少,可以通过财务报表看得清清楚楚。

2.控制监督作用

财务部门通过制定财务计划和财务制度,确定各项产品和劳务的成本,规定各种费用标准,严格按定额和开支标准办事,就能有效地控制消耗水平;否则,原材料消耗和开支便无章可循,甚至任意挥霍浪费,“提高经济效益”就成了一句空话。发挥财务的控制与监督作用,还可以使职工的生产经营活动有一个共同遵守的准则,有利于建设正常的生产管理秩序。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也是建设现代化企业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3.参谋作用

财务部门通过分析资金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敏锐地发现、揭示出资金运动背后掩盖着的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向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同时,财务部门通过经济活动分析,把实际消耗水平与计划水平相比较,就能够找出差距和薄弱环节,为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出谋划策。

(三)提高企业经营决策水平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企业自主权的扩大,企业的生产由面向仓库转为面向市场,产品主要由市场进行调节。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企业的经营决策对企业来讲至关重要。正确的经营决策能够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需要的同时,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与此相适应,财务管理也要冲破传统观念,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开辟新的研究领城。目前,我国有些企业的财务部门,结合实际学习国外经验,在财务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它们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利用有利的条件主动参与企业经营各个环节的预测、组织调节和监督检查。由于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因而掌握着企业中比较完整、系统、总和的信息。据统计,目前企业管理信息中大约有 2%来自财会系统,这就能使财务部门结合市场预测进行不同的定量分析,在得失相比中选择最优比值,为企业领导者决策提供方案。

搞好财务管理,对宏观经济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加强财务管理是改善国家财政状况、保证财政收入不断增长的重要途径。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我国财政收入 90%以上是由各类企业上缴税利形成的。企业财务状况直接影响、决定着国家的财政状况。加强财务管理,对确保国家财政收入有两个作用:第一,如前所述,财务工作做好了,可以有效降低劳动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盈利水平。在企业与国家的分配比例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利润越大,自己可以多留,国家可以多得。通过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来扩大财源,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出路。国家财富从何而来?要靠广大劳动者在千千万万个企业中去创造。企业的经济效益搞上去了,国家的财源才能充裕。第二,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税利,可以堵塞财政上的“跑、冒、滴、漏”,从而达到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佳应用效果。

四、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原则

(一)成本效益原则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者关心的不仅是资金的存量、流量,更大程度上是关心资金的增长量。为了满足社会上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就要做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即用最小化的劳动垫支和最小化的劳动消耗,创造出最大化、最优化的劳动成果。从根本上看,劳动占用、劳动消耗这些都属于资金占用以及成本费用,而劳动成果的表现是营业收入与利润。企业应实行成本效益原则,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使投资者权益最大化。

在筹资活动中,会有资金成本率、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两者之间的对比分析问题;在投资决策中,会有各期投资收益额、投资额两者之间的对比分析问题;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会有营业成本、营业收入两者之间的对比分析问题;还有其他的诸如设备修理、材料采购、劳务供应、人员培训等问题,这些问题无不存在着经济的得失与对比分析问题。

企业一切成本、费用的发生,都是为了能取得最终的收益,这都联系着相应的收益比较问题。对此进行各方面的财务管理与决策,应当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则来周密分析,因为成本效益原则是各种财务活动中广泛运用的原则。

(二)均衡原则

在财务活动中,收益与风险的高低成正比,高收益的背后往往蕴藏着高风险。比如,对于流动资产的管理,如果持有较多的现金,当然可以减少企业债务风险,从而提高偿债能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银行利息低则意味着库存现金丧失了收益价值。

在筹资方面,发行债券还是发行股票、利率是否固定、利息可以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等因素对企业留用利润的影响很少。如果提高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企业就要按期还本付息,承担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大。

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受资者,都应当谋求收益与风险相适应。要求的收益越高,风险也就越大。不同的经营者在面对风险问题时,他们的态度是有所不同的。有人宁愿求稳,不愿冒较大的风险;有人则甘愿去冒风险而谋求巨额利润。无论市场状况的好坏,无论经营者的心理状态是求稳还是求利,都应当做出全面分析和权衡,选择对自已最有利的方案。企业的经营者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把握均衡原则,利用分散风险的方式来获得均衡,将收益高、风险大的项目与收益低、风险小的项目搭配起来,使风险与收益相互均衡,这样做既降低了风险,又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五、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

目前,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有决策、协调、反馈和监督。

(一)决策职能

决策职能是指财务管理对现代企业财务活动的预测、计划、决策等能力。

(二)协调职能

协调职能是指财务管理对现代企业资金的供求具有调节能力,并且对企业资金的使用、消耗具有控制能力。

(三)反馈职能

反馈职能是指财务管理具有根据反馈信息进行现代企业财务活动的再管理能力。

(四)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是指财务管理具有全程保证现代企业财务活动合法性、合理性的能力。

当然,在上述四种职能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共存,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P/kFfRzunTmLNHNuFsCj7atNgE8P+0ltjlgAkDJeWCVtnBsjCbSHL5VaGgZEVQZ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