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际贸易自由化呈日趋扩大化趋势,全球共同大市场加速形成,客观上把我国众多中小企业推向了国际竞争的最前沿。与此同时,一些采用先进技术、现代化机器设备和专业化生产工艺的中小企业逐渐壮大起来,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自然不满足国内市场,进入国际市场已成必然。于是,我国众多中小企业纷纷跨出国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然而,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一)境外投资覆盖率高
目前,91%以上的国家有我国直接投资的企业。从国别分布来看,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的聚集度最高,集中了全球 43%以上的境外企业。
(二)投资行业分布广泛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能源、制造、服务等各个领域,而且其中的科技研发企业、名牌企业起带头作用向外进军。例如,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越南设立年产 50 万台生产线以及年产 30 万台数码相机与机电产品生产线;海尔集团在全球 30 多个国家建立了工厂;等等。
(三)规模较小,区域集中
按数量来计算,其中约 90%的海外投资项目是由国内中小企业投资的,而且规模普遍较小,且投资在 100 万美元以下的项目居多。根据商务部近期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投资区位上,我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首选非洲,比重达 32%。此外,东南亚占 20%、拉美占 18%,余下则依次为中东、东欧、中亚等地区。那么,在现今的国际与国内投资背景下,尤其是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如何才能异军突起,这是一个很热门的课题,但要研透它还需要科学分析我国对外投资的优劣势。
(一)优势分析
1.相对区位优势
首先,周边国家多数经济正迅速崛起并和我国有着长期、广泛的联系;其次,我国的华侨遍布世界各地,靠着这种纽带关系,我国的企业可以减少跨国经营的障碍并降低风险,有利于同当地企业进行更为密切的合作;再次,因为经济、技术、环境的相似性,我国企业在海外就地取材和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强,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成本较低;最后,我国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支持等来获取信息,全面了解国外投资地的区位优势。
2.特色产品优势
经营凝聚有中国文化的特色产品是我国中小企业海外投资企业的独特优势。一些长期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如中式菜、中药、丝绸等,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并具有不可模仿、难以替代等特性;加之中小企业在开发这些特色产品方面比国有企业更有效率,因此其在这方面的发展空间很大。
3.小规模化优势
我国中小企业利用劳动力的优势和丰富的资源输出本国的设备,建立小规模劳动密集型的公司,使生产成本相对低廉。这些公司不需要像大型跨国公司那样付出昂贵的广告费和庞大的管理费用,再加上派出人员的费用和出口设备、零部件相对便宜,使产品能以低价进入国际市场,获得丰厚的利润,所以这种小规模制造产品是境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竞争优势。例如,我国在纺织、玩具、制伞、鞋帽等行业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二)劣势分析
1.管理水平低,人才资源缺乏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基本上还沿袭着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在人力、财务、生产、营销等方面的管理缺乏规范,且面对陌生的海外市场环境缺乏市场调查能力。此外,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对外投资所占资源的份额要比大型企业大得多,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大,总是希望尽快收回投资,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和品牌意识。因此,它们会避开存在更多不确定因素的长期目标,侧重于能很快带来收益的短期项目。外贸经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具备长远的战略视野、丰富的操作实务知识经验和通晓国际惯例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还要求具有较高的外语运用能力、强大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而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人才较少。此外,管理方式相对落后,主观的用人方式使得中小企业难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来吸收科技、管理等优秀人才。
2.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差
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技术科技含量偏低,属劳动密集型技术,缺少产品技术优势。对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技术创新能力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还属以半机械化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所占比例不足10%,且中小企业投入技术开发的经费仅占全国研究经费的 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 70%水平。
3.国际竞争力弱,融资困难大
国际竞争以质量为中心,包含高品质、高档次、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竞争,而品牌则是这种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我国中小企业恰恰缺少这方面的竞争力。例如,温州的打火机在欧洲主要占据 2 欧元以下的市场,而同样的由温州加工经韩国、日本包装后贴上其商标的打火机每只售价都在 10 欧元以上。由于没有名牌产品,高额的利润只能任由他国谋取。中小企业因自有资金不足、贷款难和融资渠道少等因素,造成市场开拓能力弱和业务难以做大做强的局面,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最为突出和相对普遍的问题。尤其是企业要从事跨国经营,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费用进行市场调研和市场开拓、建立销售渠道和组织规模化生产,这对于既没有太多国际市场经验,又没有形成雄厚资金积累的中小企业来说十分困难。
(一)组织形式选择
我国中小企业要“走出去”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应根据自身特点,调整策略,在规模、资金等限制下,采取与之相应的投资方式。
1.连锁经营和超级市场经营
连锁经营和超级市场被称为“现代流通革命”的两大标志。20 世纪中期以后,现代连锁经营在发达国家取得普遍成功。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美国沃尔玛公司,原本是一家属于传统产业的零售企业,2000 年销售总额达到 1 913亿美元,超过了通用汽车公司,也超过一些大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超过引领“新经济”的信息企业,其中的奥秘之一就是发展连锁经营。我国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发展连锁经营,目前势头良好。此后,国家经贸委将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连锁经营,提高商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应加快发展连锁经营和超级市场,用新的经营组织形式改造传统商业。
2.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的出现及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日渐显着,使协调国际分工的机制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由于跨国公司企业内部交易的增加,国际贸易中企业内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国际分工也不再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协调,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分工日益重要的协调者和组织者。
3.境外加工
境外加工贸易的实质是境外投资。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经济加速融合;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代表的全球性经济贸易机构正推动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的自由化,且各国纷纷开放市场,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为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经营成本的最小化,跨国公司加速了产业内分工和公司内部分工,在世界各地设立了生产加工厂和分支机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经济的增长。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就是利用世界各国的经济资源和劳动成本优势,依托自身的技术实力,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
(二)创新机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低下,不仅规模小、效益差、产业协作程度差,而且科技创新能力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发展。建立创新机制,对提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竞争力有深远的意义。
1.组织创新
我国中小企业要通过加强国内外专业化协作来促进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我国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水平极低,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不够合理;相反,美欧企业在组织形式上越来越多地采取虚拟企业的方式,从虚拟生产到虚拟营销,从国内协作到国际战略联盟,创造了一系列提升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效形式。鉴于此,我国中小企业应通过加强国内外专业化协作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2.技术创新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一部分是属于那种拥有成熟技术、低成本运作经验的企业,另一部分是属于拥有一定技术基础,能够不断吸收先进技术、积累技术能力的企业,还有少部分是具有一定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和国际化经验的企业。这就要求我国中小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要从战略高度上意识到未来世界经济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科技的竞争。中小企业要通过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跨国并购、在海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等来提升其综合竞争力。
(三)国内外融资策略
1.国内融资策略
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国家经贸委开始尝试建立以信用担保为突破口的融资体系,并通过加强与财政、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的配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人民银行已要求各商业银行建立负责中小企业信贷工作的专门机构,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列为工作重点。其他商业银行随之采取了积极的办法和措施,一些省(区、市)也制定了鼓励政策。一系列全国性政策和地方性政策的出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此外,各部门在通过担保方式支持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外,还通过利用外资、吸引民间投资、资产重组和加强内部资金管理等方式来缓解融资难的压力,为促进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海外融资策略
由于东道国的经济和金融环境各不相同,因此中小企业在利用当地资金来源时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和英国等,它们既是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又是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入国,这些国家对外国投资者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筹、融资活动则要实行不同程度的限制。例如,在欧洲,由于存在庞大的欧洲货币市场,资金的拆借比较容易。因此,在不同的地区,我国中小企业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因地制宜地进行海外融资。
(四)风险规避策略
1.政治风险规避
我国中小企业要区别对外直接投资流入国家(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政局稳定、支付能力强且信誉好的国家(地区),应集聚优势、精心组织、全力开拓;对政局相对稳定,但对外政策因外国势力影响有较大变数倾向的国家(地区),应冷静思考分析、密切观察,做好应变准备;对政局不稳、内忧外患且投资风险较大的国家(地区),应谨慎行为、果断决策,努力减少损失。
2.经济风险规避
要想防范经济风险,我国中小企业首先就要认真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关注经济全球化的周期性、阶段性与区域性变化,关注汇率、利率、税率、重要工业品价格、重要期货交易价格和股市行情变化,关注上述变化对直接投资流入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其次要认真研究WTO规则,重点研究对外直接投资流入国家(地区)的法律体系、政府行为和WTO规则的相关程度,并据此采取合适的进入策略和退出策略;最后要对当地市场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对对外直接投资流入国家(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市场交易办法、市场发展潜力、市场饱和情况和市场消费(购买)力等方面进行较为详尽的调研,以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
综上所述,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发展迅速,但目前还面临不少问题,如无法回避的全球金融危机大环境。为此,我们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积极实施应对策略,完善政府的相关政策体系,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走出去”战略,真正又好又快地发展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