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目前,我国“三农”问题仍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就“三农”问题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即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推进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为保证农民获得稳定的收益,需要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来推动各地农业产业化发展。2021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再次提出“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并支持创建一批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未来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而现代化农业建设进程中的产业集群是关键环节。作为新产业发展模式的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已成为现代农业产业组织的主要形式。目前,我国都市农业发展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本书以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为分析角度,深入探究了都市农业产业集群机制,拓展了都市农业、产业融合、产业集群和生命周期理论,有利于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有助于深化人们对都市农业发展规律的有效认知;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视角构建了都市农业产业集群机制研究的总体分析框架,剖析了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和瓶颈问题,归纳总结了都市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与稳定体制,在内容层面丰富了都市农业产业集群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并且,基于中国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处于快速发展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的事实,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其发展要素及发展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

第一,本书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视角构建了都市农业产业集群机制研究的总体分析框架。目前,虽有很多学者对都市农业产业集群机制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探索,但大都是零星的研究,鲜有系统性理论建构与机制分析。本书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对都市农业产业集群以及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内容进行总结探索,并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视角,梳理归纳了集群全生命周期的形成、发展、稳定和提升阶段性特征,对当前形势下都市农业的产业集群机制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本书对都市农业产业集群机制的系统性分析和全生命周期样态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既有研究中相关理论机制的不足和短板。

第二,本书对都市农业、都市农业产业集群、集群生命周期等概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都市农业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框架并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方法进行拓展性研究。本书尝试利用Citespace软件对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方向进行可视化分析,应用科学计量的方法,通过绘制科学图谱来展示都市农业产业集群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本书综合运用多种规范和实证方法对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机制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研究和实证检验,指出了其具体的形成、发展与稳定机制及核心原理,有力地证明了发展都市农业产业集群能够有效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有利于解决当前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第三,本书构建了基于生命周期的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了都市农业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生命周期特征、发展机理和核心目标,并拓展了国内产业集群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及应用。一方面,本书基于集群生命周期,梳理总结了集群的形成机制、发展机制和稳定体制,依据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解析了中国都市农业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机制,拓展了国内产业集群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及应用;另一方面,本书有力地佐证了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发展机制和稳定机制能够有效提升都市农业的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此外,从发展都市农业产业集群的政府部门、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和社会组织四类主体的视角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为国家和各地方发展都市农业产业集群提供了一些可复制推广和可操作的经验与依据。

第四,本书利用前沿分析方法对2010—2019年我国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产业融合能在较大程度上推进产业集群向更高级别迈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促进了产业融合;发现都市现代农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各自的理想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整体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在时间序列上,融合水平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化幅度,具备一定的波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融合水平呈现出了长期升高的趋势。在都市现代农业三产融合发展中,存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的路径。对照分析发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融合和三产融合发展之间存在较强的协调性与一致性。相较于理想水平而言,三条路径所存在的偏离都是持续波动的,存在一定的变化幅度。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自投入的条件下,无法直接提升其融合水平。只有加强不同产业之间的合作,实现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才可以有效控制和降低整体的交易成本,从而拓展盈利空间,不断增强总体的盈利能力。从整体上看,广东等10省(市)已经形成这三种路径,山东和广东的融合水平最高,海南等省(市)的融合水平较低,青海、宁夏则处在最低的位置。目前,都市现代农业产业融合还处在初级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还需要今后的长期实践来推动提高。

第五,本书梳理和归纳了美、日、荷等发达国家和国内三个代表性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进程,对其研究成果和发展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发现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是促进我国都市现代农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有效路径。未来都市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更加强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发展,这将为都市现代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多功能拓展、农业综合效益提高注入强劲动力。而且,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很难实现大规模的集中连片经营,生产规模以经济和生态适度为准,以镶嵌于密集的非农建筑和非农设施之间的点、块、带相结合的农业用地空间结构为主要特征,其供需矛盾将持续存在。加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将持续挤压农业用地空间,农业功能多样化发展将受到制约。加快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的有效转变,推动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第六,本书以成都市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集聚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剖析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集聚的实践样态和高质量发展机制。本书研究认为,根据产业集聚生命周期理论,成都市都市农业产业集聚已经步入稳定阶段。成都市多种区域功能叠加效应显著,“粮食作物主产区最西缘+西南特色农业的最东侧+最西部的国家中心城市”,全国“北粮南运”格局下西南地区粮食净输入格局非常稳固。并且,全国畜牧格局不断调整优化,西南地区兼具全国畜产品主产区与主销区双重属性。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整市推进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其农村综合改革与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在全国领先。为此,本书尝试以成都市为例,剖析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集聚的实践样态和高质量发展机制。根据产业集聚生命周期理论,为实现成都市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集聚的高质量发展,应立足成都市独特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对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着眼于“立足成都、服务全川、辐射西南”,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都市现代农业新高地。

为此,本书从提高集群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都市农业产业融合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构建集群内生机制的对策建议,推动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本书基于都市农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形成、发展与稳定三个阶段划分,认为发展都市农业产业集群需要政府部门、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和社会组织有效协同,不断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城乡规划管理体系一体化进程,不断创新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转移机制、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资本要素城乡合理流动机制、健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和城乡全域一体生态保护机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

傅清华
2023年10月 VDGCvbBkVBWgWDs7S0JDjXA160rWQFxrKLLcuemVZhNifjvLY/J7eIIhBSg3wIo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