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结合社会福利学、公共经济学、卫生经济学和卫生应急管理学等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政府卫生支出风险进行系统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并尝试在理论、技术、实践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理论创新。界定政府卫生支出风险的内涵和外延,构建政府卫生支出理论机制框架和风险测量指标体系。
现有研究,很少关注政府卫生风险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界定,以及政府卫生支出风险机制框架构建,对其机制运行的根本目标不明确,理论分析相对零散,尚未系统。本书基于“公共产品与公共支出”和“社会福利与风险”的理论分析,以及“政府卫生支出及风险”的内涵分析,明确了政府卫生支出风险的定义、本质、根本目的、原则、理论研究范围、功能结构范围、风险维度等;并通过文献归纳、专家咨询、焦点访谈和头脑风暴等方法,系统构建政府卫生支出风险理论框架和逻辑框架、政府卫生支出风险维度框架、政府卫生支出风险因素指标体系,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技术创新。构建政府卫生支出风险评价模型,对政府卫生支出进行定量性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
虽然社会各界对政府卫生支出风险研究关注较高,但仅极少数文献涉及该主题,都局限于理论和描述性分析,尚未通过实证研究,对政府卫生支出(规模、结构和效率)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本书通过构建灰色预测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效用函数模型、效率评价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政府卫生支出规模风险、结构风险和效率风险进行定量性研究,使研究更贴近风险防范需要。
第三,实践创新。通过对我国政府卫生支出风险的实证研究,明确了成因和机制,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和政策建议。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关于政府卫生支出的相关研究分为规模、结构和效率三类,以政府卫生支出规模分析为主,定性研究较多于定量研究。同时,涉及政府卫生支出结构风险和效率风险的研究较为缺乏,主要集中于政府卫生支出规模风险:医疗保障基金风险研究。因此,对政府卫生支出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实证研究具有其必要性。本书从政府卫生支出“规模风险、结构风险、效率风险”3个层次、“充足性和可持续性、(结构)机制运行、供需分配、城乡分配、层级分配、区域分配、资源配置效率、健康生产效率”8个具体维度进行政府卫生支出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探索政府卫生支出风险成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规避政府卫生支出风险的政策建议。对科学全面认识政府卫生支出风险问题,加强政府卫生支出合理分配具有重要实践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