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课程思政教学样例设计

本文以“材料化学绪论课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为例展示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清晰表述本节的基本概念及理论;能运用理论知识对实例进行分析;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的观点进行点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教师采用课前预习及文献查阅、分组讨论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针对近20年化学领域诺贝尔奖大盘点、原子结构理论及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日本的水俣病事件的调查、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四个论题进行讨论。

(2)教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评价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

3.价值观目标

教师采用互动、讨论形式,通过四个论题的探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文化自信;让学生能够认识潜在的自然辩证规律;让学生树立敬畏自然的意识和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学生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本节教学重点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结合论题分组合作讨论,并针对四个论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和分享观点。

2.本节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针对具体的四个论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和分享观点,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知识。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1.课前探究

教师通过班级微信群或QQ群,将导学案例发给学生,并根据课程学习的内容提出以下四个问题:

问题一:详细盘点近20年化学领域获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及方向,从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问题二:原子结构理论及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是众多科学家的智慧结晶,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问题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问题四: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理论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自然辩证法的观点?

2.导入新课

本节课主要采用“导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结论”的方式进行授课。根据课前探究所提出的第一个论题,学生按小组进行论点分享,教师和学生对回答内容进行点评;然后教师引入第二个问题,教师在点评第二个问题时引入原子结构理论及元素周期表的建立,说明原子结构理论及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是众多科学家的智慧结晶;进而过渡到第三个问题,教师通过第三个问题引入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历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案例分析法不仅能引发学生思考,而且能够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并且能自然地引出教学新课题。

课堂现场见图1至图3。

图1 教师向学生提出课程学习的目标要求和组织方式(1)

图2 教师向学生提出课程学习的目标要求和组织方式(2)

图3 教师向学生提出课程学习的目标要求和组织方式(3)

3.分组讨论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其次按学生学号的尾号进行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后,教师对重要内容进行讲解(见图4至图10)。

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师引入论题后,学生结合自己的调研和思考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引导和处理;学生也能积极提问,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观点。学生通过小组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实际案例的分析任务,能够深入理解材料化学课程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这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图4 学生分享讨论论题(1)

图5 学生分享讨论论题(2)

图6 学生分享讨论论题(3)

图7 学生分享讨论论题(4)

图8 学生分享讨论论题(5)

图9 学生分享讨论论题(6)

图10 学生分享讨论论题(7) KIL21kVHW5G02EfYIy1P5hy4LQ7iNAVP8rXUZU80rQUT0mpSXc+5k8at3mCd3tH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