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2 重复博弈理论

3.2.1 重复博弈理论概述

博弈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博弈论与经济行为》(Neumann &Morgen,1944),理性个体之间交互时会有各自的策略选择,从而引发不同的结果。博弈论主要用来研究参与者之间相互影响的策略,以及彼此间策略选择的均衡问题(张维迎,1996)。博弈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参与者(参与者可以是两个或者多个)、策略(行动)和收益(支付)。

重复博弈可以看作一类特殊的非静态博弈(肖条军,2004)。在重复博弈机制下,相同结构的单次博弈会被重复进行多次,再观察一定时间后个体的收益(Neumann et al.,1944)。在单次博弈中,参与博弈的个体为使自身收益最大化而所做的选择一般都是非合作的。但是当把相同结构的一次博弈重复进行多次时,可能会带来不一样的博弈结果。

3.2.2 重复博弈理论与风险资本同盟的形成

一些学者尝试基于重复博弈视角来刻画社会中的人际互动。Dal Bó和Fréchette(2011)在无限次重复博弈情形下研究了合作演变问题。Mailath(2006)深入研究了声誉机制对于重复博弈的影响。郭四代(2008)在分析声誉机制对创业投资企业长期激励作用的基础上,利用重复博弈模型对创业投资企业声誉机制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研究。Li(2003)基于齐当别理论(Equateto-Differentiate Theory)提出投资者在单一决策和重复决策时具有不同的心理机制。江程铭等(2014)研究发现,风险投资中具有短视效应。即投资者更倾向于分割成单次博弈决策,进而呈现出每次决策低风险容忍和承担的风险规避特征。

风险资本同盟基于联合投资的真实投资关系结成,代表了比一般的关系网络更紧密的人际关系。“资本同盟”的形成类似重复博弈的过程。如果只是单次或者松散的联合投资关系,参与博弈的风投机构为使自身收益最大化而做的选择很可能是非合作的。联合投资的机构对项目的责任感可能降低、滋生社会惰化现象,成员之间的协调成本增加,委托代理问题加重(Tian et al.,2017;胡刘芬等,2017)。风险资本同盟基于多次的联合投资关系而形成。在重复博弈机制下,相似结构的单次博弈被重复进行多次,风投机构的心理机制和人际互动的关系会改变(Dal Bó et al.,2011)。“同盟”经过反复筛选、认证而形成,成员之间基于长期的合作,有更强的融洽度,同盟内部有更强的凝聚力和目标一致性,不在乎一次合作的成败,失败容忍度也随之加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短视行为(Tian et al.,2014)。与熟悉的伙伴合作,很大程度上规避了投资行为存在的“搭便车”问题,提高了成员间的互惠关系和努力程度(Hopp et al.,2011)。风险资本同盟具有更强的社会影响力,代表着更高的声誉和更强的危机应对功能(Chemmanur et al.,2006)。 9XzGNw6hhwjoCrx8egeNaYE6e691YueDrrKZqbi7Z7wKGsSGc4WXPULMbbhXW0X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