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2020 年 1 月 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10 月16 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被列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部分,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又一重大战略布局。成渝地区进入建设中国“第四极”的新发展阶段。2023 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求“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高质量的人才协同发展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支撑与关键抓手。在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推进成渝地区人才协同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书基于重庆市技术预见与制度创新专项人才工作重点课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规划研究”,旨在通过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厘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发展现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系统测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发展耦合协调度,剖析人才协同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并提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本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内容具有前沿性。本书融合当前关于区域协同、人才协同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了本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反映了区域人才协同发展实践中的新成果,同时充分体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本书重视加入现实案例分析,使本书的可读性更强,更能够与当前区域协同发展的现实相结合,为决策者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证据与决策参考。

理论基础扎实,逻辑思路清晰。本书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的研究先从其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内涵要素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参考了大量最新的国内外文献,使得整个区域人才协同发展理论完备且新颖,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而后基于调查数据与调研资料,再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着手,在分析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整部著作围绕着“分析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链条,环环相扣,结构清晰明了。

从数据出发,重视定量研究。本书收集了大量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最新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人才数量、质量、结构、政策等方面的数据,进而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地人才协同发展的现状更加直观。同时为了更加客观地说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本书在评价区域人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综合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水平,并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人才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积极探究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存在的问题及短板。

突出对比,取长补短。为了更加清晰地说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的状况,本书梳理了我国京津冀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的人才协同发展政策并对三大城市群的人才发展特色和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三大城市群进行比较,总结归纳适用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的政策与经验,试图从更高层次、更宽视角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进人才协调发展建言献策。

在本书出版之际,特别感谢对本书写作提出宝贵意见与大力支持的各位学者。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出版,为区域人才协同发展的政策制订提供具有价值的决策参考,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贡献绵薄之力。

最后,由于著者学识有限,本书难免存在错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使本书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

宋瑛
2023 年 3 月 9Kg75qE80JtmG0xhGKnVXVn57rOXzuhDgp2nSwvPOO5PYhoENULL9D7DcuPVBcg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