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区域人才协同发展的文献综述

一、区域协同发展相关研究

(一)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协同研究

2019 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印发,202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展现了国家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视与决心。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最活跃、最开放、最具创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从高质量发展角度评价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成为学术界的关注重点 (王山等,2022)。封铁英,胡毓群(2023)运用耦合协调度反映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四个政策体系间的协调发展状态,认为长三角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处于失调状态;省际养老服务政策协同发展有利于长三角区域养老体系一体化转变,进而缩小养老服务差距 。赵一航和王郁(2022)对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领域合作情况进行编码并实施可视化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对于民生型公共服务的合作执行频次滞后于合作意愿频次,而经济类公共服务合作执行频次则高于合作意愿 。刘志强(2021)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目标着手,提出长三角一体化制度机制建设的重点与路径,认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制度应以营商环境一体化为总抓手,搭建科技创新一体化平台,推进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及生态保护机制一体化,并吸引优质要素资源,进而打造跨省域的产业集群 。林玉妹和林善浪(2022)基于长三角地区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案例分析,提出长三角地区通过优化第二与第三产业的跨区域空间布局,构建分工协作的制造产业链、层次分明的生产性服务业、“一极两核多点”的创新策源地,进而成功推动跨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指出了长三角地区存在产业布局路径依赖与科创产业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二)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协同研究

长江经济带的人口与GDP占比均超过全国的 40%,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李金华,2022)。李小玉等(2022)从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协同度、数字基础设施支撑力度、数字产业化协作体系、产业数字化协同度、数字技术协同创新能力以及数据要素共建共享机制六个方面,将长江中游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进行比较,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数字经济、数字产业、数字要素以及数字技术等数字能力与数字政策较为落后,提出加快数字政策共享共建的协同发展建议 。朱翔等(2022)研究认为,中部地区应以“两横三纵”的城市格局发挥城市群的鼎托作用,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都市圈以及大南昌都市圈为核心支撑,发挥农业、工业、能源业等传统产业优势,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城乡统筹与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曾刚等(2022)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了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从发展经济、创新科技、畅通交流以及支撑生态四个方面进行联结与互动,进而促进了区域内各城市协同发展、培育了创新能力、扩大了开放优势 。李旭辉等(2022)借助二次加权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了长江经济带五大发展理念的实施绩效,并采用最优化指数以及统一度指数、Theil指数等方法对五大发展理念的协同效应与空间非均衡关系进行考察,研究表明五大发展理念实施的协同效应较弱,特别是在部分区域的实施效果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长江上、中、下游间的非均衡特征明显,且空间非均衡呈现扩大后缩小的波动趋势

(三)京津冀的区域协同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解决“大城市病”、探索发达大都市带动不发达周边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李国平等,2023)。石敏俊等(2022)基于京津冀地区产业链发展的实证分析,指出在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制造业与机械设备制造业的中游产业部门相对薄弱,北京的生产性服务业未发挥引领作用,三城的整体产业链空间网络不均衡、融合度低 。陆军和毛文峰(2022)测度了首都圈的综合发展能力与协同治理水平,发现首都圈的发展能力虽然在全国都市圈中位列前茅,但依旧存在区域内要素发展不均衡、产业分工落差大、公共服务安排不合理以及城镇体系失衡等问题 。范海玉和李汶卓(2022)通过对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绿色发展的产生契机、存在问题、目标导向以及实现路径四个方面的分析,认为交通一体化是区域内社会经济要素流通的先行领域和骨骼系统,指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绿色发展存在制度不健全、体制壁垒厚、投融资缺乏、交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强化顶层设计、信用建设、机制创新、结构调整等建议 。吕萍和宋澜(2022)从京津冀住房市场的问题入手,认为京津冀住房市场不健康发展源自产业与人才政策的不合理设定,并提出遵循“产业—人口—住房”协同发展新模式,以人才差异化引进、产业深层次划分、创新产业有力保障等协同机制缓解京津冀住房市场供需矛盾 。陈浩和罗力菲(2022)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京津冀区域内及周边城市协同发展政策对要素流通与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政策从高效配置资源、提高前沿技术以及递增规模报酬三条路径实现了城市全要素的增长 。张冀和史晓(2022)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与区域整体家庭经济的关系,研究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区域内整体家庭经济风险的缩小,且农村、中低收入及工商业家庭的受益效果显著,但辐射范围仅限于京津、环京津地区 。张红等(2022)从主体培育、载体共建、要素共享、环境共护等方面分析了京津冀地区集成电路产业链,提出“以链布局—强核引领—平台支撑—服务配套”的产业协同发展路径,为区域内产业升级与转型提供参考意见 。贺灿飞等(2022)对京津冀的国内价值链分工与要素流动的辐射作用进行了考察,指出京津冀的“外循环”未实现世界级城市群应有的技术分工和知识生产能力,在“内循环”的过程中,对内的吸引力及对外的辐射力均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京津冀小循环”尚未打通,难以实现创新成果的城市群内部转化,进而无法起到创新驱动引擎的作用

(四)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协同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既拥有世界先进的制造业基地,还拥有世界领先的现代服务业,未来将建成全球极具经济活力与发展潜力的世界湾区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钟世川等,2023)。霍祎黎和宋玉祥(2023)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测度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认为自 2000 年起大湾区城市间的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检验了交通联结、政府作用、空间差异对协调水平的正向作用,以及城市发展差距、较慢要素流动对协调水平的负面影响 。周子航等(2022)考察了港深的空间协同治理方案,通过分析行政集权与分权对治理尺度的影响,提出设立北部都会区、扩容前海合作区等方案以应对港深协同发展的背景差异 。陈朋亲和毛艳华(2022)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旅客选择使用珠澳两地机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测量和分析,指出珠澳两地机场合作带来了“便利性”与“低成本”优势,成功推进两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要素流通效率提升,为打造珠澳旅游经济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万晓琼和王少龙(2022)对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考察,指出数字经济可以弱化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因素缺陷、减少产业同质化现象、降低三地生产要素流通成本、高效利用三地人才、整合三地资源形成统一大市场,进而实现三地的产业合理分配、公共服务均等、收入差距缩小的共同富裕

(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域协同研究

加强成渝地区协同发展研究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佳宁等,2016)。罗生全和随国栋(2022)基于高质量教育视角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应遵循教育与经济互生相融、同步进行、交流共享的基本逻辑理念,构建高质量教育创新体系,培育高质量教育的合作共享价值观 。苏斌等(2021)从网络密度、中心度以及凝聚子群三个角度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 19 个城市样本进行了节点中心度测算与分析,发现成渝两个主城区尚未充分带动整个城市经济圈,并且渝东片区、成渝中间地带与成都或重庆主城的联系均不够紧密,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其余节点城市对成渝主城区的支持还需进一步增强 。文淑惠和陈灿(2019)比较研究了成渝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的创新潜力,认为两城市群的创新效率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且成渝城市群更具备创新潜力,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创新环境、提高工业聚集水平,以此加快对珠三角城市群的追赶 。马德功等(2012)通过构建西部金融中心指标体系对成渝两地金融发达程度进行比较研究,提出成渝两地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可通过资源、政策等方面进行互补,两地人均GDP、金融规模等经济总量指标具备天然优势,但与广州、上海、武汉等地的人均经济指标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成渝两地还应继续扩大金融规模、金融产业聚集度、促进金融创新,加大对金融中心的建设

二、成渝地区人才问题相关研究

(一)成渝地区高校人才培养研究

高德友等(2022)研究了世界著名城市群的发展历程,以及各城市与当地高校之间的联动关系与发展路径,提出“政产研学”协同发展观点,认为政府部门应为科技创新提供政策、资金、金融等多项支持,高校孕育了创新人才,企业为人才提供创新平台,两部门的人才供给与产业集群共同促进了整个城市圈的发展,同时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现状研究,提出参考世界著名城市群发展模式,使高校与城市以人才为核心联结点的具体建议

田晓伟和彭小桂(2023)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成渝地区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毕业生人力资本、毕业生就业质量等的结构关系,表明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对毕业生的人力资本与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验证了反映人力资本水平的发展能力与职业认识具有较高的中介作用

蔡文伯等(2022)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模型以及Tobit回归模型对成渝地区 22 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各地级市耦合协调度水平稳定,未来还将稳步提升,并指出高校人力资本对成渝地区耦合协调度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吴茜(2022)通过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流动节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桑基图分析,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主力军来源于高校高层次科技人才,而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相对欠缺,从整体角度而言,成渝双城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呈现“保守吸引”的特征,人才流动性不强,以本土孕育为主要人才提供来源

(二)成渝地区人力资本研究

刘婉琪和任毅(2018)采用三阶段数据包络技术模型对成渝城市群人力资本效率进行测度与评价,研究表明成渝双城的教育投入、开放水平以及技术水平等因素对人力资本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而规模效率无效导致了人力资本综合技术效率低,放松出口贸易、加大科研经费将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本效率

黄静和唐迩丹(2017)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质量的现状问题与建设路径进行研究,认为成渝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工作的阻碍,主要来源于公共服务质量低、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以及身份认同度不够,提出两地应加快完善无差异公共服务、改善融入条件、开展职业教育培训以及带动参与社区治理,助力新生代农民工快速融入城市

陆远权等(2012)对影响川渝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产业转移与人才流动两方面因素进行机制分析,认为川渝两地分治后皆欲争“龙头地位”,引发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一度导致两地产业一体化进程放缓,项目同质化严重,因此,产业转移与人才流动是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三、人才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一)人才协同创新研究

一是强调高校与各行业企业协同创新培育人才。梁雪松和郑雅萍(2013)基于协同教育理论视角,论述了校企联盟培养“职业适应性”人才的理念,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源于高校与企业存在“需求缺口的矛盾”,校企应当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以及课程体系,共同参与教学、共融校企文化,以系统教育的方式填补“需求缺口” 。李北群和华玉珠(2018)从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形成、困境以及突破路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行业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应构成开放动态的人才培养系统,推进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协同发展,尤其行业特色高校应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示范案例 。柴干和郭建华(2019)通过对新型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现状、课程体系改革、协同培养模式进行理论梳理与分析,发现新兴交叉学科教育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应用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政府合作、社会实践等协同模式,更大程度培养兼具实践与理论的复合型人才,但现阶段交叉型教育方式薄弱,迫切需要重大教学改革 。郑庆华(2022)以西安交通大学与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合作为例,提出了科教一体、校企协同培养的新模式,建议以“走出校园、引进资源、弥补短板、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举措开启卓越工程人才教育的试验道路

二是强调跨校际跨学科协同创新培育人才。张宝歌(2015)以牡丹江6 所高校协作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发展目标、制约因素以及保障机制,指出地方高校存在着经费不足、师源匮乏、实验条件不足、专业同质化、创新与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高校人才协同培养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学质量提升的发展目标

三是强调协同创新环境对人才发展的重要作用。唐朝永和牛冲槐(2017)构建了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回归分析模型,同时实证检验了人才集聚存在的中介效应,发现人才集聚可以促进不同类型人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合作协商,进而产生知识共享、知识溢出、跨组织学习等效果,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出了协同创新网络与人才集聚效应共同改善了企业创新绩效的结论 。卫洁等(2019)建立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系统与协同创新环境的因果关系模型和系统流图,并进行了仿真和灵敏度分析,进而提出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系统以科技型人才聚集与流动为主导,资金、技术、信息、学科平台为协同要素,经过耦合关联产出协同创新成果 。曾建丽等(2022)通过测算科技人才集聚与创新环境复合系统协同度动态变化综合效度,发现创新环境与科技人才集聚、相互影响,我国东部的人才与环境协同水平高于西部地区,但差异处于不断缩小状态,全国大部分省份处于中级协同水平

(二)人才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1.人才与区域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李健等(2023)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 2008—2018 年全国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考察,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能力与成果转化能力具有空间联系,周边省份的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显著抑制了相邻区域的科技创新,在研发过程中,人力资本的流动虽然可以提高创新产出,但也将削弱产业协同集聚所产生的促进效果

余长林和孟祥旭(2022)对 2007—2020 年中国沪深A股数字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基准回归与检验,认为“海归”高管的引进可以提升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资本,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周边企业技术升级,提高企业数字技术的使用率,加速企业数字化改革,进而推动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侯建和刘青(2022)以科技人力资源水平为动态面板门槛变量,探索智能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智能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科技人力资源异质门槛,较低程度的科技人力资源将抑制产业转型升级,而较高程度的科技人力资源可以积极推进智能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正向影响

郭艳冰和胡立君(2022)采用系统GMM模型对人工智能、人力资本以及二者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并以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进一步考察人工智能与产业结构升级间的非线性关系,发现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本的结合可以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人工智能与高技能劳动的结合,其效果更加显著

陈俊杰和钟昌标(2022)基于 2011 年至 2019 年中国省际平衡面板数据,通过两步法系统GMM实证分析,发现信贷模式的融资环境阻碍了人力资本结构高度化与人力资本结构合理化两条路径,进而抑制区域创新数量的产出,并且经过分区研究发现西部较东部地区受影响程度更为明显

黄先海等(2022)基于 2011—2019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数量与上市公司创新数据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人力资本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通过促进劳动力向高品质转化与技能水平升级两个渠道,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结论

2.人才政策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何小钢等(2023)采用双重差分法对 2001—2008 年中国的 284 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的提高可以有效帮助第二产业劳动者进行技能水平升级,而技能升级又可以提升城市内部的研发能力,进而提升城市的创新水平,其效果在市场化程度高、流通速度快的东部城市尤为明显

杨永聪等(2022)运用基准回归模型与双重差分模型对 2010—2018年中国的 291 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考察,认为人才政策通过积累人力资本与拓宽创新渠道能够更好地促进产业结构发展。又将人才政策划分为环境型、供给型和需求型,且环境型人才政策的吸引力最优,供给型人才政策的吸引力高于需求型人才政策,以此解释了区域人才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徐培等(2022)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 2010—2017 年中国的 62 个人才安居和创新型双试点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并对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考察,发现人才安居政策通过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水平创新两条路径助力产业结构升级,且经济落后地区所受的促进影响尤为显著

李娟等(2022)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 2001—2016 年中国地方政府人才政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考察,发现人才政策可以通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纠正企业人力资本错配两条路径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面影响

王欣亮等(2022)基于 2013—2019 年中国的 232 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空间双重差分模型与三重差分模型,进而指出人才落户政策可以显著提升区域创新绩效,其中,选择性福利与落户政策搭配可以产生更有效的成果,但“逐底竞争”式的“抢人大战”将会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吸引力强的城市不宜过度降低落户门槛

乐菡等(2021)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了 2010—2018 年中国的 280个城市的“人才新政”对城市创新绩效的影响,认为“人才新政”的保障型政策产生的创新绩效最高,发展型政策其次,而奖励型政策则是最低,并且政策贯彻落实力度强、政府支出及人力资本存量高的东部地区创新绩效最优

四、文献评述

区域协同发展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自党的十八大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来,以主体功能区带动整体区域经济发展,协作提升区域发展耦合的一致性与整体性,创造高质量、可持续的优质生产力,力求从空间角度实现共享成果、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 (王朝科等,2023),推动着大量学者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主体研究区域,从人才高校培养、人才创新发展等方面研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人力资本保障。

第一,国内关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普遍聚焦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群,提出了通过大城市带动小城市发展,领军产业辐射劣势产业,促进金融、人才等要素资源流动的战略措施,并对产业布局不合理、开放程度不足、协同发展力量不均衡等不协同问题进行分析。第二,从以成渝地区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看,研究者普遍认为受历史因素、地理区位等影响,成渝地区发展相对东部地区而言较为缓慢,本土要素同质化、外部引入资源困难等问题显著,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协同发展,推动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关键要素融通流动迫在眉睫。第三,关于人才协同发展的研究更多聚焦于高校人才培养协同,提出“产学研一体化”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强调政府、企业与高校联动与合作,以知识、素质、能力为一体的培养目标,激发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应用实践能力,打造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第四,人才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源积累带动科技创新,高科技人才与高学历人才是提升创新能力、城市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原生动力,大型城市通过引进塔尖人才可以显著发挥城市的创新潜力、提升创新产出,协同推进产业升级,进而促进城市的全要素发展。 UBFuU+grKX6SuEmE2Dco0OJgfU5jXYFhGsvHZwkx0DfO4afeNnrApf7j55TLP2Z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