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师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目标,必须是清晰而具体化的。只有清晰而具体的目标,才能让计划变得切实可行。”具体目标由综合目标或总目标分解而来,是在总目标的统领下反映某一方面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的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具体目标是在总目标的统领下分解而来的,如实反映了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水平。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工作中的基础,在构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总目标的指引下,要在“对标争先”中做到“七个有力”的具体目标,即做到教育党员有力、管理党员有力、监督党员有力、组织师生有力、宣传师生有力、凝聚师生有力、服务师生有力。实现“七个有力”的具体目标是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坚强有力的根本保证,是将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的基本保证。
依据中共中央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高校党组织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学生党支部,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是将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党组织的决议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规范化。三是发挥学生党员榜样带头作用,营造班风学风浓厚的良好氛围。四是组织学生党员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维护学校稳定。支持、指导和帮助团支部、班委会以及学生社团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动作用。五是培养教育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按照标准和程序发展学生党员。六是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
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教党〔2018〕25 号)中关于基层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对标争先”中要做到“七个有力”的要求,结合重庆工商大学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基层党支部),学校重点加强支部在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方面的有效做法,形成具体目标三维解析框架,推进学生党支部建设不断发展。具体目标三维解析框架如表 1-1 所示。
表 1-1 学生党支部建设具体目标三维解析框架
表1-1(续)
表1-1(续)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重庆工商大学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基层党支部)整理得出。
根据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具体目标三维解析框架,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七个有力”是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具体目标的整体方向,而整体中的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完成具体的工作与任务。因此,实现教育党员有力、管理党员有力、监督党员有力、组织师生有力、宣传师生有力、凝聚师生有力、服务师生有力的“七个有力”目标,需要优化、落实到每一个小目标和任务,这样才能保证“七个有力”整体目标的质量与效果。
全面提高支部党员整体队伍素质是实施党员教育的根本任务与基本目标。党支部需要通过开展经常性与集中性的党员教育,不断提升党员思想政治觉悟、道德品德与政策理论水平,增强党员党性修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党支部必须紧密围绕这个基本目标,密切联系党员实际,努力做到动机和效果相统一、针对性和有效性相统一。
党员教育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适应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实施党员教育,要做到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为基本内容,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纪律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扎实开展,主题党日严格规范。坚持突出党性与思想性,解决党员思想入党问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求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正面教育与自我修养为主,把党员教育和党员管理相结合。
党员教育的内容是依据党的基本路线、党的中心任务、党员教育目标和党员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确定的。它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是党员教育工作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党员教育的内容是要回答在党员教育工作中用什么样的理论、思想来教育党员。因此,党员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并随着党的中心工作任务和党员的思想变化而不断充实和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相关规定,党员教育管理主要包含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理论教育,突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二是突出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严格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教育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三是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引导党员牢记入党誓词,坚持合格党员标准,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四是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引导党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五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党员学习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是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围绕贯彻执行党和国家重大决策、推进落实重大任务,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七是注重知识技能教育,根据党员岗位职责要求和工作需要,组织引导党员学习掌握业务知识、科技知识、实用技术等。
为切实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党内法规,2019 年 1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2019—2023 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要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坚定信仰、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从严治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坚持联系实际、继承创新,坚持简便易行、务实管用,不断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建设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
党员管理是党组织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手段,对党员进行组织、教育、培养、考察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使党员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的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规范党员的言行,让党员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建设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党员队伍。
党员管理是通过实施一系列制度实现的,如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籍管理制度、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与工作的制度等。其基本要求是通过严格管理,使每个党员都置于党组织的约束监督之下,使党员自觉执行党的决议、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使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党员管理工作有着十分广泛的内容,内涵丰富,主要包含:严格党的组织管理,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监督;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教育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了解和掌握党员基本情况,关心党员的成长与进步,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遇到的实际困难,及时解决党员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精神,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保持党的纯洁性,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按照错误性质与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党纪处分;组织党员经常性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内团结,密切党群关系,发扬正气,抵制歪风;落实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和工作制度;做好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收缴党费、党员统计、党员党龄与党籍管理、审查和鉴定党员等日常工作;管理流动党员。
从含义上来说,监督具有监视﹑督促和管理之义﹐其目的在于使结果达到预定的目标。监督党员是指对党员的一种监视﹑督促和管理,旨在让党员时刻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监督党员履行义务、遵规守纪。党员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监督党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情况;监督党员完成工作任务情况;监督党员思想作风建设情况;监督党员遵纪守法情况;监督党员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情况;监督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我们要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尽快完善包括巡视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内谈话制度等多项制度,使党内监督存在的监督空白或不到位情况逐步改善,使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普通党员都处于党内监督的范围之内。
监督党员也是我国加强与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认识逐渐深入,由“从严治党”到“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再到“全面从严治党”,体现我们党对管党、治党科学内涵认识的升华。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同时提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是将中国共产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的保证,是党永葆先进性的保证。进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确保良好的成效,关键是落实到监督责任层面,完善监督责任落实机制,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体系。近年来,面对腐败、违规违纪问题,我们要突出重点,发挥制度与规章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作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群众组织力”是指中国共产党发动组织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完成党和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的核心能力。基层党支部组织师生有力要求基层党支部要最大限度地把师生组织起来,引领带动师生投入中心工作,积极投身学校改革发展、维护学校和谐稳定;积极参与班级、年级、学生组织管理工作,引领优良班风学风校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基层党支部组织师生有力是党支部组织力的重要体现。
一般情况下,基层党支部做到组织师生有力,要从加强政治领导力、提高组织覆盖率与增强组织号召力三个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基层党支部服务师生的能力与水平。一是政治领导力。政治领导力是指对党的政治路线、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准确把握及实践执行的能力。政治领导力是基层党支部对各种政治力量、政治现象的正向影响力,体现为把控方向性、原则性、根本性问题的能力及其运作的效果。新时代增强基层党支部政治领导力要时刻秉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防范化解政治风险与驾驭不同政治局面的能力与水平。二是组织覆盖力。组织覆盖力是指党支部和党支部的工作有效嵌入各类社会基层组织,覆盖社会各类群体的能力,进而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密完善、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是组织覆盖力的实现目标。因此,基层党支部需要不断扩大有效覆盖、激发支部活力。三是组织号召力。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号召力指支部对不同阶层、群体以及各方力量的号召能力,这种号召能力表现为影响力、动员力与引导力等。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与心理特征发生变化,基层党支部要加强舆论引导,创新话语表达方式,以价值渗透为引领,不断增强党支部的社会号召力。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具有政治性、引领性、凝聚性和服务性的特点。本书将高校宣传能力理解为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围绕高校中心工作的基础上,在尊重教书育人、学生成长成才基本规律下,将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运用和创新党的理论成果、体制机制,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利用传播阵地和方式来实现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
细化学生党支部宣传能力具体建设目标,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践行党的思想路线,明确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识形态属性,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是学生党支部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结合学校、学院中心工作任务,执行学校、学院与支部的决议。三是支部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挖掘身边典型,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明确学习目标,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四是支部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凝聚师生,回应师生关切的实际问题,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员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与关键。新时代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需要从全面做好党员工作入手,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等各方面工作,全面提升党员思想素质、身体素质,不断增强党性修养,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作用,使基层党组织始终充满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保持强有力的凝聚力。
激发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力,必须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要全面做好党员工作。一是联系党员,关心党员生活。基层党组织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做到了解党员、理解党员、尊重党员,经常性地关心党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掌握党员的多样化需求,及时解决党员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二是疏通渠道,发挥党员创造性。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实际,丰富、创新党组织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激发党员的智慧,将党员凝聚起来。同时,寓趣味性、知识性于党组织活动,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提升党组织在日常生活中服务群众的能力,从而拉近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距离。三是增强党员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的实效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价值观念各不相同。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是引导党员认清方向,杜绝各种错误思想倾向,防止各类错误思想文化侵蚀的基础,同时也是保持基层党组织全体党员与群众思想高度一致的重要前提。它让组织形成一种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良好组织氛围,使组织保持灵活自如、有张有弛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激发党支部的活力,不断提高基层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执行力是一项长期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党支部工作要有新的活力。增强支部凝聚力是提高支部战斗力的核心要素,而增强支部工作执行力与创造力又是提高支部战斗力的根本途径。党员是否具有内动力,既是激发支部工作活力的关键,也是检验支部是否有凝聚力、向心力的“试金石”。实践证明:加强党员学习教育、提高党员政治素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提高党员主体地位、开展谈心交心活动是增强党员内动力、提高支部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使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服务群众的需要 。我们要严格落实这一要求,就要以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把服务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着眼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理念、方法、机制上下功夫做文章,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为人民群众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核心价值的体现,服务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既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角色期待,也体现了我们党对基层党组织职能的科学定位。新时代环境下,我们要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就要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建立灵活多样的服务体系,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与方式,为群众生产、工作与生活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一是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唤醒党员的服务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共产党人要始终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远大理想,培育服务意识。二是不断优化组织队伍建设,提高党员整体素质,促进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队伍是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与服务能力的关键。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诸如组织体系不健全、领导班子软弱涣散、服务无人抓等问题,所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当前改善组织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党员素质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党员对服务的认识态度,即对“为谁服务”“谁来服务”“服务什么”“怎么服务”等问题是否有清晰的认识。党员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会实现服务自觉。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展现了新形势下完善基层党建科学化、标准化建设,夯实党执政根基的有效途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阐述的“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求基层党组织与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将服务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强为群众服务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与此同时,基层党组织应从解决群众反映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入手,提高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能力,为群众提供优质与满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