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因此,对马克思文本的研究并非不重要,只是不能教条化,寻章摘句式研究。本书以马克思经典文本为依据,系统地研究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中的需要理论,进而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新时代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重要的学理基础。

本书系统地研究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中的需要理论。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学术界曾围绕人学、价值论、社会发展等问题域对需要理论展开持续而深入的研究,却遇到了瓶颈。本书从群体主体的新角度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价值论等问题域中的需要理论研究,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中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论争,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与作为政治经济学范畴的价值之间融贯做了深入探讨。本书从需要理论这一视角,对马克思物质概念内在的社会生产生活本身意蕴进行了全新阐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主导阐释范式之间以及各自内部之间的论争焦点,即如何处理客观性与能动性、个体性与社会性。本书通过对市民社会批判回返到社会现实本身,通过对社会现实本身的社会生产内在结构分析,洞见到异化、资本作为社会生产内在否定性的特征,尝试构建了融贯的生产逻辑,从而推进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三者有机统一性研究。

本书推进了新唯物主义的历史规律性与历史规范性研究。人本主义逻辑与科学主义(结构主义)逻辑是阐释马克思思想的两大逻辑。学术界曾围绕相关议题出现多次论争,而最近热议的“资本逻辑”、政治哲学的“正义问题”亦可以发现两大逻辑的潜在表达。本书尝试对社会生产内在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将早期的“异化逻辑”、晚期的“资本逻辑”纳入“生产逻辑”考察,尝试提出融贯的新唯物主义路径,回应两大逻辑以及“早期马克思”“晚期马克思”断裂等相关议题。

本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深入阐释需要理论,重视市民社会批判这条线索,直面现实的社会生产生活本身。学术界关于新唯物主义的讨论中,虽有学者探讨了市民社会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然而,市民社会批判这条线索仍需系统而深入研究。本书探讨了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如何利用异化需要发现市民社会的现代性困境,着重分析了马克思从内在主体性向现实群体性人学转化,系统论述了“劳动创造人本身”之社会生产的内在结构,深度阐释了新唯物主义革命的内在逻辑。

第二,以需要理论为中介,将异化、资本作为社会生产内在否定性而融贯于生产逻辑,回应“两个马克思”或者“断裂说”等论断。学术界关于新唯物主义研究形成了异化逻辑、资本逻辑与生产逻辑等不同范式,异化、资本的生成与扬弃问题是难点也是理论困境。本书在人的社会自由现实化的思想脉络中,探讨需要与社会生产的内在联系,着重考察需要辩证法,从而将异化、资本内嵌于社会生产的历史环节,将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新唯物主义的微观机制,整体呈现新唯物主义生成的内在逻辑。

理论工作无不体现着理论工作者的个性,然而理论成果同样呈现着社会发展的印迹。本书成稿过程既是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系统梳理,也是对时代问题的重新回应,也包含了对不同学者观点的辨析与争论。本书的部分成果得到了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需要理论视域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研究”(项目编号:18KDB006)的大力支持。本书的部分章节曾经发表在国内诸多期刊,列举如下:第 1 章部分内容发表于《重庆社会科学》2017 年第 8 期;第 2 章部分内容发表于《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 年第 7 期;第 3 章部分内容发表于《教学与研究》2014 年第 7 期;第 4 章部分内容发表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 2 期。

值本书出版之际,再次向《重庆社会科学》编辑张晓月女士、《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张剑女士、《教学与研究》编辑孔伟女士以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何海涛先生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编辑李思嘉女士。在学术探索的道路上,有幸得到诸多师友的帮助,我将铭记于心!

袁富民
2024 年 3 月于六道口 l1EOjsSIrPNCiVZwTWGjo7XD5ECAI8iXoRkUOO0Q759amsW4RA5jlDfkv4yFzgL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