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的背景下,党和国家推进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内外环境与艰难考验。在思想文化领域,我们需要应对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等多种社会思潮的挑战,抵御部分西方国家利用“价值观外交”等形式进行的围堵与攻讦,等等。为此,我们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文化思潮,构建价值观领域的“最大公约数”,筑牢民族复兴征程中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建设、难在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全民性的系统工程,是关乎个人、社会和国家乃至世界的重大命题。毋庸置疑,让人民群众以情感共鸣高度认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并引领他们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比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更复杂的难题。因此,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问题与举措等层面,深入分析我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本书研究的目的。

一、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表明,价值、价值观的主体性、个体性必然带来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历史和现状,决定了任何社会都需要建设核心价值观,我国也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核心价值观

在人类社会发展存在生产力水平差异、利益差别和社会分工的情况下,“多元文化价值观是毋庸置疑的历史和现实存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主体形态是多样化、多层次性的,不同主体在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差别和对立,并具有不尽相同的现实利益、需要和能力,因而不同主体之间必然产生个性化、多样性的文化价值观” 。这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一个国家如此,整个世界也是如此。对于多元的价值观,我们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对社会的作用力不同,价值观多元化及其内在冲突必然要求有一种能够调节、引领社会多元价值观的核心价值观,以推动社会良性有序发展。所以,一个良性有序的社会在多元价值观共存的条件下必须要有一种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的本质、特征和理想追求的集中体现,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目标,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定向导航、凝聚共识、规范行为、稳定秩序、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 。费孝通先生就认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存在着一个凝聚的核心”,这个“凝聚的核心”体现在价值观层面就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是延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也深刻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

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能够主导、引领、凝聚其他价值观,是因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和本质体现,是代表统治阶级和体现其根本利益的价值思想体系。“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 任何社会的统治阶级都会通过积极宣传和强化其核心价值观,构建支配该社会的精神力量,用以号召、凝聚和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并且,“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这充分体现了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属性。当然,为了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恒久性和普适性,统治阶级也要驾驭整个社会发展方向、汲取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打造让人民群众形成价值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彰显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自然属性。在阶级社会中,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自然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是背离的,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二者才是统一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社会性质和执政党的宗旨与性质决定,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应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符合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核心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倡导”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它反映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和美好愿望,明确了我国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构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它顺应了人民群众的诉求与愿望,指明了我们要建设一个追求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建立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取向的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它指明了全体公民应践行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强调了广大人民群众应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积极健康、理性科学的社会心态。“三个倡导”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汲取了世界先进文明成果,是现阶段我国各种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能获得广泛的民族认同,具有引领其他价值观念的思想高度和实践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根本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和价值理念在中国的具体实践,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这是一种人民本位的核心价值观。

一是确立了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价值和价值观的主体是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人民群众是其价值的创造者、享用者和评价者。最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享受者。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无从谈起。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产党的“初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于其他剥削阶级价值观的根本特征。它引导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在价值取向、价值评价、价值目标、价值行为等层面始终不偏离正确的航向。从革命年代寻求人民解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寻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始终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二是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既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也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还是一种为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社会运动。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决定了共产党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每个党员价值的大小、正负都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活动中。作为中国共产党自觉倡导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具体化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力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以及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 。质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以人为本取代了以神为本、以权为本、以物为本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和制度优越性。

三是确立了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虽然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了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从而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贫富差距加剧了社会矛盾,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会被社会主义制度取代。因此,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本原则和最终价值目标。我们要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价值目标,构建的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都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可以说,离开了“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对社会主义的任何认识和理解都是不准确的。这也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在不断提高生产力的同时,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只有让每个人逐渐走上从物质富裕到精神富裕的发展道路,才能让全体社会成员实现自己的工作价值和人生价值,最终朝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迈进。

二、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一词,源自《墨子·尚同中》一文中,“古者上帝鬼神之建设国都、立正长也,非高其爵,厚其禄,富贵佚而错之也” 。其原意为“建立、设置”的意思,是指人类通过具体的、物质性实践活动,改变物质世界及其物质的形态和性质,推动社会生活和物质生产发展的活动过程。后来“建设”一词的内涵得以拓展,社会领域的建设活动既有物质性的,也有精神性的。例如,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道德建设、组织建设等。社会领域的建设强调“按照一定的蓝图和规划,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对社会的各个层面所进行的积极而有效的实践活动及其过程” 。因而,作为实践活动及其过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既有价值观层面自身的建设,包括价值观建构、宣传教育、制度保障和培育践行等,也关联着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

(一)从价值观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建设”

一般来说,价值观不仅是一个思想系统,本身也是一个实践系统。它不仅关系到人们创造怎样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来满足自身与社会的需要,而且关系到人们以怎样的方式来创造这些产品。所以,价值观具有实践性和建设性。约瑟夫·雷兹(Joseph Raz)在《价值的实践》中通过论述价值原则的依赖性,说明了价值的实践性和建设性的重要意义。他指出:①社会为价值存在提供了一个可预期的实践路径;②社会也指明了道德主体价值认知的一个解释路径;③更深层面地彰显了价值原则与价值主体的关系;④最重要的是社会提供了我们价值判断的基本框架

核心价值观是在多样化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是主导、引领多样化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的保证。“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核心价值观作为统治者依靠国家权力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具有实践特性,也体现了对整个社会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凭借自身的科学性、先进性、目标性,成为社会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导和引领着社会多元价值观。其建设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着眼于中国未来发展的制度设计和意识形态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对现实政策的总结,还是人类遵循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改造世界的主客观相统一的活动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对于应对当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和冲突,应对世界多变的局势,巩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地位,保持社会安定和谐的秩序,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从文化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建设”

文化与人类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广义的文化表现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指代人类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形态的成果,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等。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产品,包括文学艺术、道德思想、科学技术、法律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是“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意识形态的形式”或“精神生活”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传承下来的事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核心力量。

促进文化发展,必须要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对内的凝聚力、动员力、创新力、生命力和对外产生的渗透力、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随着中国步入世界舞台中央,我们不仅要增强文化软实力,致力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和文明进步,维护“文化主权”和“文化版图”;也要通过文化领域内的舆论斗争,在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敢于发声、亮剑,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有力批驳,揭露本质,发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导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对文化建设承担着指路引航的根本任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直接相关。因此,我国应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用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发展,使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从意识形态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建设”

意识形态属于“庞大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实际支配人们思想与行为的某种思想理论体系,是由代表统治阶级和利益集团的一系列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所构成的理论系统。作为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功能,具有阶级性、价值性、多样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为巩固执政地位和统一社会思想,任何政党和国家都必然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我们党一直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西方意识形态的威胁、国内社会思潮多样性的挑战、党自身存在某些问题而形成的考验、互联网普及化带来的冲击等,这更加凸显了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推进意识形态建设,一是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主题、历史潮流和社会发展趋势,不断丰富和完善意识形态思想理论体系,提供指导国家发展和社会实践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新目标等,促进理论创新,夯实人民群众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等思想基础。二是重视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权、管理权和主导权,通过宣传教育、舆论引导、道德建设、法治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手段,弘扬主旋律、占领主阵地,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使主流意识形态深入人心。三是把意识形态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中,在促进经济发展、完善政治民主、推动文明进步、保障民生福利、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中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增强思想引领、价值主导和社会认同,让源于社会实践的意识形态服务于社会实践,体现其科学性和价值性。

从根本上讲,意识形态建设,本质上是要明确一个政党和国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精神面貌和道德规范、追求什么价值目标和理想等重大问题。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基础,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价值观的不同。核心价值观犹如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灵魂,它是社会制度、国家运作模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就能够更直观和精练地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本质,也能够以更加统一的价值立场和思想基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发展,增强意识形态的公信力、传播力、吸引力、凝聚力和征服力,发挥好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社会水泥”的作用。

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以下分别简称《意见》和《行动方案》),提出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实践活动、加强组织领导等。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但诸多调查研究表明,如何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让人民群众对“三个倡导”从熟知到真知再到“日用而不觉”,仍需要多维度、多视角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难题,构建更加精准的内容体系和有效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挑战

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来自国内、国外的理论和实践难题。一是价值观分化,形成一元化的价值共识面临困难。吴桂韩认为,由于世界范围内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斗争激烈,西方国家在国际话语权和舆论引导权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以输出价值观作为颠覆、破坏其他国家的政权稳定和发展的手段。而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社会诉求复杂多样,各种社会思潮竞相产生、相互交织,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很不平静,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难度加大 。二是形成内生性的价值和情感认同面临挑战。价值和情感认同是价值践行的前提条件。周宏认为,当前大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在认同途径上,传播路径比较单一;在认同程度上,不同地域、阶层、职业、信仰人群的认同感差异较大;在认同效果上,存在比较严重的反差现象;在认同环境上,现实文化中存在诸多对核心价值观排斥和消解的因素 。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嵌入日常生活的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吴翠丽认为,原因在于理论的长远性与日常生活实用性的矛盾,理论的凝练性与日常生活经验性的冲突,理论的普遍性与日常生活情境性的隔阂 。这些挑战加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难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研究视域

基于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多因素,一些学者从多维度、多视角研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1.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研究视域

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元理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为指导,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互关系的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唐莉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为视角,从价值的主体性、价值的实践性和价值的具体历史性出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解读,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基础,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历史条件,具有表达人民主体的价值诉求的价值观念,但其研究内容没有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和“满足主体需要的利益机制” 。杨信礼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与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建构》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价值本质、价值评价等,对于培育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张洋认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认同,必须研究清楚价值主体的问题,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价值自觉 。王伦光认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从执政者维度看,是一个对社会各种价值诉求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整合和价值引导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理论体系和认同体系的建构过程,是一个“外设”过程;从社会成员维度看,是一个从价值认知、价值情感到价值认同再到价值实践的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创设良好的文化场域,实施有效的教育引导,还要切实推进制度保障和建立充分的理论自信,真正做到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制度自觉和教育自觉

2.现代性的研究视域

实现现代化是当下中国的现实命题,而现代性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和构建的现实语境,现代性也因此成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视角。许多学者的共识是,对现代性的解读,西方国家占据了现代化的话语权,但西方现代化道路和价值理念存在弊端,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社会主义为逻辑起点,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凝练出24个字的基本内涵,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性超越 。吴向东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对资本主义价值观、传统价值观和市场经济价值观的理论和实践的批判与超越中,以及在对当下社会存在的本质的反思中,构建了由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集体主义、人民功利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社会主义民主与正义以及实践理性主义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徐蓉认为,现代化的大背景和现代性命题对我国价值观建设提出了新任务。例如,处理现代性与传统性、民族性的关系,需要尝试与对话、转型与超越等。在国家价值观建设上,需要重视国家的利益观和责任观,推进以中国特色为根基、以科学发展为路径、以社会和谐为归宿的国家价值观内向建设,以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内涵的国家价值观外向表达。在个人价值观建设上,正确应对社会的改革与发展、矛盾与问题以及现实选择的多样性,处理好制度变革和心灵变迁的关系,强化道德和法律约束,注重个人美德的养成和公共精神的培育。总体而言,就是要推进我国走向和谐的价值观建设,实现民族精神与国家精神相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互映照,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

3.主体性的研究视域

学界的共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以人民为主体。为此,陈新汉等还特意区分了“人民主体”与“主体的核心”两个概念,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就是要体现人民主体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其价值体系就应始终围绕着“人民要怎么样”来建构,并在反腐和执政理念的自觉中,即在制度改革中把“人的世界还给人自己”,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 。郑礼平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主体性》一文中,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性”思想,提出“应该强化人民实践主体性以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强化人民利益主体性以激发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动力,强化人民价值主体性以彰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终极关怀”。但该文没有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主体性的由来 。在《价值主体性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践行路径研究》一文中,陶源在分析了“价值主体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概念后,着重分析了价值主体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关系,提出“由价值主体性包含的价值主体决定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元主体,和在实践中立足于现实的人应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但该文同样没有论及满足主体需要的“利益机制”

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价值观是主体的人对价值的看法和观念,在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主体为满足自身需要的实践而构建了物质平台和活动平台,主体在实践中所遭遇的问题与约束是介质与动因,主体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增强是内因和主观条件。具备了这些基础和条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评价、态度和行为取向才逐步得以形成。随着人们实践经验的日益丰富和知识范围的日益扩大、外部环境和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化,人们的价值认识也会调整、改变 。可见,价值与价值观都是与特定主体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价值观都存在“谁的价值观”“是代表谁的根本利益的价值观”的核心问题,即主体视野。因此,价值观建设应遵从主体性的视野,立足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发挥主体意识、提升主体能力等层面,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相互关系中,从责任与义务转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过程中推进建设。

在历史唯物主义层面,人类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经历了从神灵主体性到个体主体性再到公共主体性的发展历程,在此语境下的核心价值观也相继经历了从群体本位到个体本位再到人民本位的建设历程。社会主义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其核心价值观建设理应遵从人民本位的根本逻辑。当把人民群众作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集合主体,意味着处于群体之中的个体并不仅仅是那个“独存的我”,而是可以从自我中“内在地”推演出他人的个体,即便是扩大到社会乃至国家,人的主体性特征也并不会因为数量的增加和组织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也符合马克思描述的未来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精神实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本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些论断指明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总体要求,为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1.理论灌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不会自动生成,需要通过教育、宣传等理论灌输,促进全社会对核心价值理念的认知和了解,以人们的价值感知推进价值共识,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育领域,《意见》明确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并“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对于如何依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者研究得较为充分。王双群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为例》一书中,沿着“什么是培育→为什么要培育→怎么样培育”的基本逻辑,提出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教师队伍”等方面开展培育的方法、途径,还探索了“加强文化环境建设”“健全制度保证”“注重社会协同”等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外部环境进行强化培育的路径 。关于宣传普及,学者们既充分研究了传统媒体的重要作用和基本路径,又重视网络传播和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性,提出了利用网络媒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控制整合、协调反馈、大众参与等有效机制,重视信息化手段。有学者指出,要创建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平台和网络辐射载体,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完善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和网络行为规范,加强网络信息监管,营造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

2.利益调节

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按照马克思价值理论,价值认同源于利益诉求,思想观念是由利益决定和影响的。价值认同不是纯粹主观存在的产物,单纯的道德说教推动不了价值认同,没有价值认同,何来价值内化与践行?因此,有学者主张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根本利益和切身利益,以利益认同带动价值认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普遍遵行的价值理念。

3.制度保障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靠制度来保障。制度作为社会良性运行的保证,对人的行为有着强烈的形塑、匡正效应。因此,我们应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要环节,建立和完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体系,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形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支持、政策保证和机制保障,要用刚性制度树立道德天平、引导价值判断、规范行为取舍。

4.实践养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在具体价值实践中体现出的价值取向、价值标准、价值目标,必然要通过具体的价值实践,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实践中得到感知、认同、践行。它也不是停留在文件上的口号,而是工作和生活的规范,必须要促进其生活化、具体化,使其落地落实。

党的十九大以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论述进一步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新领域。吴潜涛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一新论断,是在总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集结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实质的新概括,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戴木才指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主要任务” 。王学俭认为,“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明确立足点、突出着眼点、强化聚焦点、找准关键点、紧抓推进点和发挥优势点六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把握”

总之,众多专家学者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社会学、价值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视角,围绕着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点问题,针对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引用和解读、对人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梳理和对照、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批判和借鉴、对社会主义价值发展史的总结和提炼、对党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归纳和总结、对我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吸纳和超越以及对人类文明精华的吸收与互鉴等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对社会主义思潮发展、运动开展、制度创设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对优秀传统价值观的继承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是对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和创新发展。

但是,现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仍存在不足。据“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统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关键词的论文收录系数约为0.11781,这表明,该研究领域的文章质量整体偏低,很多研究结构、观点也较为雷同。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既有的研究成果,多立足于社会意识形态对其进行解读,从政党、国家层面进行研究,导致反映党和国家意志的宏观政策层面的东西较多,对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真实利益和意志的具体措施的研究较少;多从思想意识层面进行研究,导致“虚”的、学理、原则层面的东西较充分,“实”的、可具体操作层面的制度、机制、规划、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稀缺。这反映出由于理论研究和社会实际的脱节,能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有创新内容和真知灼见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不多。

如何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价值观建设本质上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是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相互转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主体通过认知、感知、接受某种思想、观念或准则等客体,把它们从外在的客观对象转化成自身的思想观念或行为准则,并成为自身生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客体作用于主体的对象化是体现主体的本质力量的过程,也是主体客体化的内化过程。而主体把某种思想、观念或准则等用实际行动加以表现出来,通过对象性的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向客体渗透和转化为对象物,这一过程是客体主体化的外化过程。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这一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就生成、发挥出来了。从这个意义讲,价值观建设的实质就是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的过程。

因此,在处理人民群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关系中,最关键的是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改善制约人民群众主体性发挥的内外因素。一是改善物质条件、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等外部因素;二是提升主体自身认知结构、思想境界、意志水平和实践能力等内部因素。落实到国家层面,执政党要积极履行执政职责和承担历史使命,提升公信力,解决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并推进自身建设,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的梦想,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自觉做到“善政”;在社会层面,要通过社会治理,协调好人与人、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积极追求社会和谐,保障社会自由、实现社会平等、维护社会公正、构建法治社会,达到“善治”;在公民层面,要通过党员干部、大学生、公众人物、知识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构建普通群众自觉遵从、适应特殊群体的价值关怀,形成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关系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促进公民自觉遵从公民道德,培育“善人”。

质言之,本书强调立足人民本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要凸显通过构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物质基础、空间领域、制度环境、文化氛围、社会心理等客体与环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发展提供本体论基础、权责领域、实践环节,构建满足人民需要的价值观内涵、提升社会意识的价值主导程度、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价值实践等关键环节。立足人民本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贯穿于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体现国家、社会、个人在价值观建设上的有机统一,充分彰显新时代价值观建设的人民立场,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价值底色。 zO65L0sPETzM+IdNoP+DuHmgroX+VKsmAitMcwhYOdn0LPXFCdrsccT5gQucX9P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