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中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可或缺,其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更多国家认识到这一点并将高等教育国际化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我国亦不例外,颁布了多项促进教育对外开放发展的政策,把高等教育国际化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策略,以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学术概念兴起于20世纪中叶,美国学者布茨 提出了大学国际化的五个方面:国际化的课程内容、培训流动、跨国研究、研究人员和学生的跨国流动、保证教育扶持与合作的国际体系。简·奈特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学说” ,涉及院校和国家两个层面,国际、跨文化或者全球化三个维度,高等教育目的、功能和供给三个领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知识并输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积极推动本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国际化观念推行教育改革 。美国在1966年制定了《国际教育法》 ,并在此后连续出台了多个政策以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欧洲29国的教育部长在1999年签订了《博洛尼亚宣言》 。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日益迅猛:2012年,美国颁布了《全球性的成功:国际教育及参与(2012—2016年)》,首次把国际教育置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2012年,加拿大发布了《国际教育:加拿大未来繁荣的关键驱动力量》 ;2013年,英国颁布了国际教育战略——《国际教育战略:全球增长和繁荣战略地图》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重新思考教育:迈向全球共同事业》,指出教育要进一步成为全球的“共同事业” 。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事业不断发展,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在国际合作办学、师生国际交流、项目国际合作等方面成绩斐然。2010年,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目标蓝图。该纲要提出:“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应当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深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等核心要素中,要打破专业壁垒并鼓励学科交叉,与国际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接轨。要将国际前沿问题和技术成果引入课堂。要增设跨文化、涉外专业或与国际事务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建构和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思维。要引进原版教材,加大提升外语课程的比例,创造相对纯粹的外语授课和学生实践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成绩斐然,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如国际化办学能力和质量与规模和速度不相匹配,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分配失衡,中外合作办学层次低、学科或专业设置重复,学生双向流动不均衡,国家发展战略急需的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因此,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又出台了配套文件《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成为全面指导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纲领性文件。这些文件体现出三个特点:服务大局、双向开放、提升水平,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由“发展”阶段进入“提质增效”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也极其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指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只有主动加强合作,开放参与国际教育竞争,才能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吸引全球优秀学生和学者,搭建文化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成为科学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我们需要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在向外努力的同时也向内努力,内外结合建设跨学科、跨领域的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在重要基础科学、技术、工程等学科领域进行全球布局;解决在治理体系、人事制度、教育模式、科研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建成适应国际化办学的学校管理体系。国内国际形势都要求我们努力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从而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民族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首先实现了规模和数量的突破,其后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实现了重点学科和学校的质的发展和突破。经过多年建设后,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回应,高等教育以“双一流”建设、“双万计划”为目标,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为提升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向世界教育大国甚至世界教育强国迈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