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概念界定

2.1.1 人口变动

在本书中,“人口变动”指的是人口在数量、教育人力资本所反映的质量以及年龄结构三个方面的变动。之所以这么选择,是为了遵循可获取、可调可控、变化明显的基本原则,同时结合了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影响的显著性方面的考虑。理论分析上,这样更容易从头厘清诸多概念的各自内涵和关系;实证研究中,相关数据也会更容易收集,模型也更容易建立。

人口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由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人组成的、不断运动的社会群体”(李竞能,2001)。由此人口的定义可以看出其是由两类特性构成的概念实体:一是由人口自身的数量、质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结构所构成的人口自身属性所构成;二则是由人口所赖以存在的时间、空间以及社会关系的外部属性所构成。因此人口,既可以体现在其自然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也可以体现在社会生产关系上。

就人口的自然属性而言,在数量上可以表现为人口绝对数量的大小变化,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等;在质量上可以表现为人均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人口健康水平的升降等;在结构上可以表现为劳动年龄内部人口年龄结构、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性别构成比等方面。

人口在社会生产中也具有多种形式。以居住地而论可以表现为人口城乡结构,以家庭居住方式而论可以表现为家庭规模大小的变动,以人口随时间的周期性位置变化而论则表现为人口周期性迁移的民工潮等。

总之,人口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复杂,其所产生的变动也有多重的考察角度。本书将人口变动的关注点缩小到人口的自然属性之上,是因为相比于受到多方面影响的社会生产属性而言,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人口自身的内在属性,不易受短期社会经济环境波动的影响,更能反映长期的趋势。

2.1.2 经济可持续增长

在本书中,“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的所有产出在去掉通胀成分之后的价值增长,其通过不变价GDP的增长来进行衡量。而“经济可持续增长”指的是对于经济增长在时间维度上的考察,不仅包含过去和现在的情况,还包含对未来经济增长情况的预测。

经济增长由两部分构成。其中一部分属于内涵开发型,其是通过技术进步等手段更加高效地利用已有的劳动、物质资本等要素实现增长,该部分一般又被称为“经济发展”;另一部分则属于外延扩张型,其是通过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和物质资本要素实现增长。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来看,这两部分都相当重要。中国的经济增长中既有通过引进和发明新技术、转变生产方式带来已有要素的利用率的提高;也有劳动、物质资本要素投入增加带来的增长。其中外延扩展型的增长在改革开放早期的占比相对较大,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逐步转变,此部分的占比逐渐变小,经济开始更多地依赖内涵开发型所带来的增长,但外延扩张型的增长依然存在。以总GDP和人均GDP的增长差异之中可以对这一现象窥视一二,从1978年到2018年之间,中国的总GDP增长率始终是高于人均GDP增长率的,两者历年的差异如图2-1所示。

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早期,总GDP高出人均GDP最多时达到1.8个百分点以上,之后伴随着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而逐步下降,到了2005年以后进入相对平稳的阶段,始终维持在0.5个百分点左右的水平。这说明从历史上来看,我国的经济增长构成中要素扩张型的增长有一个从高位向低位平稳过渡的过程。但无论其比例如何变化,中国经济增长始终是由这两个部分所共同组成的。

图2-1 总GDP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差值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绘制

有一些类似的概念容易与经济增长的概念相混淆,其中一个概念是“经济发展”。其指的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人均意义上的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其不仅是财富和经济体量的增加和扩张,更实质上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创新,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投入产出效益的增长。因此可以说经济发展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方面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还有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是“可持续发展”,其指的是自然、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其概念的范畴内包含了生态自然的可持续性、社会发展与环境容纳能力相适应、经济发展兼顾保护自然环境、科学技术追求清洁高效等一系列内容。由于其在概念上容易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相混淆。因此,需要指出“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已经超出了本书所关注的范围,并不是本书的研究对象。 oKV5RWO04axDg5BaCZbhAnZaF8GH4889C4FcLU+s+HxM7LRfFKIzjW1PSiJiNbt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