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健康概述

当前,健康体适能正在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其对学生、上班族、家庭主妇、老年人,都有增进心理、生理双重健康的意义。拥有健康体适能的人,在从事体力性活动时游刃有余、精力充沛;在工作成绩的冲刺上,意气风发、精神饱满;闲暇之余,还能充分享受休闲生活,不容易产生疲劳或力不从心的感觉。

一、健康

健康是一种“完美状态”,通过锻炼身体获得的是一种保持健康的“能力”,有了“能力”才有可能达到健康“状态”。

(一)中国古代健康观

“健”“康”二字,分别见于殷商时期。“健”字偏重指精神和意志的坚强,《易经》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康”字初见于《尚书·洪范》里一段谈“五福六极”的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寿、康与疾、弱对举,可见“康”字的意思偏重指身体的健康无疾,非常接近今天“健康”一词的含义。

中国古代传统观点认为人是天地的产物,保持与天地之间的和谐一致,是保持人体健康的一个基本前提。古人认为“气”是生命的本质、身体的基础,也是健康的本质和基础。这二者统一于“气”,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通过“气”的运行流动变化来实现的。阴阳二气在人体内不停地流动运行,人体内阴阳二气的平衡与和谐,就是健康状态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健康长寿的基本要求。从本质上看,这种和谐统一的状态也就是阴阳的和谐平衡,是生命常态即健康的本质和标准。总而言之,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人、社会、自然是一个统一的和谐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复杂联系。

(二)欧美健康观

“健康”的英文“health”源于公元 1000 年英国盎格鲁-撒克逊人,主要含义是安全、完美和结实。在远古时代,人们意识到身体没有疾病和创伤是非常安全和无痛苦的,这种本能的意识就是最初对健康的朦胧认识,但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健康的概念是随着人类对自身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不断深化的。美国健康、体育、休闲与舞蹈协会(AAH-PERD)对健康提出了整体性的概念,提出健康由五种成分的安适状态构成:①身体适能,了解身体发育、身体照顾,发展正向的身体活动态度与能力;②情绪适能,思考清晰、情绪稳定、成功地调适压力,保持自律与自制;③社会适能,关心配偶、家人、邻居、同事和朋友,积极地与他人互动和发展友谊;④精神适能,寻找个人生命的意义,设定人生的目标;⑤文化适能,对小区生活改善有贡献,注意文化和社会事件,能承担公共事务的责任。

这五种成分虽各自独立,却彼此相关从而影响了生活形态的质量,也呈现出了“人自己的生长发育”“人与人、社会、文化的互动”“人与自然、面对事物时如何做决定”三个层面的健康。

(三)新世纪健康观的形成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健康概念是一个动态特征,它受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科技水平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了定义,并制定了标准,但是由于各国文化背景、环境、社会道德和政治经济情况不同,其健康理念也是有差异的。我国的健康观注重身心与自然的统一,欧美的健康观注重人的社会、心理、生物等方面的影响;我国更加注重宏观的整体性,欧美更加注重微观的指标。健康观念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远古时代至工业革命前。由于受本体疾病观的影响,人们认为健康由鬼神主宰,人类无力抗争。这种观念忽视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第二阶段:工业革命至 19 世纪中叶。进入近代社会,解剖学、生理学等学科开始形成,但人们对疾病的原因却无法解释。认为人是机械的,健康就是肉体的正常运转,无病就是健康。这种观念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和生物的复杂性。

第三阶段:19 世纪中叶至 19 世纪末。自然科学疾病观形成雏形,人类逐步发现疾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这个时代认为健康就是保持病原微生物、人体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这种观点只涵盖了自然属性,忽视了疾病的多元病因。

第四阶段:20 世纪初至今。随着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心理学的日趋成熟和社会生态学观点的提出,人们了解到疾病病因的复杂性,特别是认识到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这使健康涉及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个人行为,形成了综合的健康观念。

过去,人们将健康单纯理解为“无病、无伤和无残”,并将“没有疾病”作为衡量健康的唯一标准,不能反映健康的全部。没有疾病只是最起码、最低标准的健康,这又被称为健康的消极面。人们应具有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它是每个人面对生活中各种挑战从容应对的能力,是帮助个人潜能充分发挥的一种资源。

现今广被接受的健康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也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种健康观突破了传统的健康模式和医学范畴,认为健康目标的实现需要人类知识的融合。健康本身不是生活的目标,而是每个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一种资源,是一种积极的表现,是个人对完美生活的潜在社会需求。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有四大因素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生物学因素(占15%)、环境因素(占 17%)、卫生服务因素(占 8%)、健康相关行为因素(占60%)。影响健康的四个因素中,环境因素较难改变;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虽影响较小,但一旦出现遗传病,则不可逆转。这四个因素之间又有相互依存关系。

(一)生物学因素

生物学因素是指遗传和心理。人是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构成的,遗传是人的体质发展变化的先天条件,与一个人体质强弱有重要关系,如体型、相貌、性格、机能、疾病及寿命等许多方面都与遗传有关。但遗传对体质的影响还受后天的环境、营养、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条件等因素影响。遗传是不可改的因素,但心理因素可以修改,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

(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所有人类健康问题都与环境有关。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自然环境是环绕在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社会环境涉及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教育、人口状况、科技发展等诸多因素。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而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自然环境。因此要保持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强调健康、环境与人类发展问题不可分割,若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污染、人口和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社会问题。

(三)卫生服务因素

卫生服务是指卫生系统借助一定的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各种活动的总称。卫生服务因素指社会卫生医疗设施和制度完善的状况,是针对个人和人群进行的有益于健康的医学行为的全方位的人性化的管理和看护。卫生服务的范围、内容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四)健康相关行为因素

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受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家庭和同辈等因素影响。它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目前全世界一年约有 5 000 万人死去,而超过 1/3 的人得病的原因可归结于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和有害健康的行为已成为当今危害人们健康、导致疾病及死亡的主因。美国有关调查显示,只要有效地控制行为危险因素,就能减少 40%~70%的早死、1/3 的急性残疾及 2/3 的慢性残疾。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归纳为四点: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

三、健康的相关概念

由于健康体适能与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在发达国家受到大众的重视与广泛参与,成为体育、健康教育、营养学和医学等多个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并被民众广泛接受。因此,针对健康的相关概念也不断扩展,需要我们全方位地理解和掌握。

(一)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健康的 10 项标准

(1)有充沛精力,能从容不迫地从事日常繁重的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中,体形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和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二)“五快”与“三良”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即用“五快”来衡量机体的健康状况,用“三良”来衡量心理的健康状况。

所谓“五快”,包括食得快、说得快、走得快、睡得快、便得快。

食得快:进食时有良好的胃口,不挑剔食物,能快速吃完一餐饭。这说明内脏功能正常。

说得快:语言表达正确,说话流利。说明头脑敏捷,心肺功能正常。

走得快:行走自如,活动灵敏。说明精力充沛,身体状态良好。

睡得快:一旦有睡意,上床后就能很快入睡,且睡得香,醒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功能协调,且内脏无病理干扰信息。

便得快:一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且感觉良好。这说明胃、肠、肾功能良好。

所谓“三良”,包括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个性: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应对复杂环境,对事物的变迁保持良好的情绪,有知足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宽厚,珍视友情,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与他人的关系良好。不吹毛求疵,不过分计较。

(三)理想健康

理想健康是指个体致力于维持健康状态,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以达到“身心合一”的整体完美状态。理想健康的提出,目的就是强调人们要想实现健康的终极目标,除了要摆脱疾病的威胁以外,还要积极地改善自身的社会、心理、教育和营养状态,使自身真正获得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多元化健康,并享有完美的生活。

(四)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是指由医生或体育工作者(如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体育教师、私人教练)根据患者或者体育健身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心血管、运动器官的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定对患者或体育健身者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运动处方在康复、健身和预防疾病方面有显著作用。同时,康复治疗处方的制定有利于提高体育竞技者的竞技水平或者运动成绩。

(五)健康生活方式

21 世纪以来,一些发达国家所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已逐渐成为迅速发展的世界潮流,健康生活方式作为改善人们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健康生活方式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中可供挑选的方案而选择的健康相关行为的一些集合模式。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如何选择膳食,采取什么样的锻炼和娱乐形式,怎样保持个人卫生,如何应对意外风险,如何对待紧张、吸烟、酗酒和药物滥用问题,以及是否进行身体检查等。

(六)健商

健商是指一个人的健康智慧及其对健康的态度,包括一个人应具备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健商认为身心之间的关系是完善的保健的基本组成部分。健商包括五大要素:

自我保健:不把自己的健康都交给医生,而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乐观的生活态度控制健康。

健康知识:个人对健康知识掌握得越多,就越能对自己的健康做出明智的选择。

生活方式:作息、饮食、价值观等生活习惯和方式,它们对健康的作用举足轻重。

精神健康:克服焦虑、愤怒和压抑,这在健商概念中至关重要,因为精神上感到满足的人,往往能健康长寿。

生活技能:通过重新评估环境(包括工作和人际关系)来改善生活,掌握健康的秘诀和方法。

(七)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管的动态过程,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性化健康事务性管理服务,在此基础上运用这些信息来改变个体的行为,以达到保持和促进健康的作用。它建立在现代生物医学和信息数字化管理技术模式基础上,并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实现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健康管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 B3CjZHDYL1ik5I7sP/YNUaVjXuh4HSFUJgqc70hkiW088DK5xCSstvLlQ2x3nHn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