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大数据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

大数据对全球的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线上教育快速发展,使全球高等教育教学秩序并未因疫情受到很大冲击。目前,大数据已经在全球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欧美日等发达地区的教育领域已经全面拥抱大数据,大数据对国家层面的教育发展规划可以提供技术支持,优化国家层面的教育资源配置等,从而驱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大数据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

大数据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变革、学生学习变革、学校管理变革、学校服务变革、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变革,重塑了中国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学习、管理、评价、服务体系,大幅提升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管理水平、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学习水平和服务水平。大数据也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些挑战和困境,如高校传统的教育权威性受到挑战、学生对高校课堂教学创新性的要求提高、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难度加大、高校对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的引领教育难度加大等。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居全球首位,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多年雄踞全球第一。中国是全球教育大国,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管理理念、教学手段、科研水平、学生培养、后勤服务等方面还有待提高,中国还未成为全球教育强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从大国到强国的转变提供了可能。但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大数据运用还存在不足,主要受规划缺乏、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创新不足等因素制约。

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重要发展战略,高等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积极推动高校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促进高校管理现代化转变,促进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快速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智力支持,输送高质量优秀人才。

二、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早在2004年就在全国首创“隐形补助”体系,主要是学校通过收集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校园一卡通”在食堂就餐和超市购物的数据,利用数据分析评估学生的消费水平和经济状况,依据消费数据分析精准定位贫困生并予以一定的生活补助 。现在“隐形补助”体系已被国内多所高校借鉴采用,成为高校资助体系中十分精准的一种资助形式,受到在校生的普遍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中国大部分高校会不定期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主要是运用云端的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这样既保护了学生隐私,又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测评对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筛选,再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以回访的形式进行确认,并对确认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建档,定期随访,从而有效化解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健康发展。

中国大部分高校会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建立学生学业预警制度,这也是通过数据筛查的方式,把学习成绩异常的学生筛选出来,学院的班主任、辅导员对这些学生进行访谈和跟踪教育,并根据他们的情况建立学业帮扶机制,帮助其按时完成学业,确保他们能顺利毕业。

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结合所在高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分别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三全育人”体系、“微思政”育人体系、“数字化思政”育人体系、“大中小学一体化”育人体系、“精准思政”育人体系等,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也面临个人隐私泄露、数据噪音造成数据失真、个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数据能力不强、过度依赖数据而忽视传统工作经验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厘清思维意识与行为数据的边界,要将数据分析融入具体的社会场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感育人功能

三、大数据赋能高校精准思政的可能性及可行性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局势风云变幻,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思潮涌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高校在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高校要回答的“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面对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高校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增强新时代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深入研究新时代高新技术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高运用高新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切实利用大数据技术等高新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切实引领“00后”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

中国高校在运用大数据开展精准思政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上文列举的高校“隐形资助”、心理健康普查、学业预警等都是大数据赋能高校精准思政的典型案例,充分说明高校基于大数据分析开展精准思政具有可行性。近年来,政府对大数据的高度重视为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营造了良好氛围,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快速普及为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减轻了财务成本和人力成本,高校基于大数据开展精准思政的条件已然具备,部分高校已经基于校情开展精准思政工作,并出台学校层面的整体实施意见,以制度化的形式整体推进、实施,成效显著。高校基于大数据技术开展精准思政已经具备技术条件、政策条件、制度条件等,高校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青年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积极探索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准思政工作。

高校要积极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将先进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相结合、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与学校日常管理相结合,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技术方法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学校日常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利用大数据赋能高校精准思政能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回应和应对新时代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更好地根据“00后”大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数据赋能高校精准思政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科学性、可靠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前瞻性、预判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时效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主体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个性化

大数据赋能高校精准思政首先要通过大数据技术了解高校精准思政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的现状,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高校要通过主题培训、专题学习等形式对全校教职工进行精准思政工作培训,组织教职工代表到精准思政建设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帮助教职工准确把握高校精准思政的概念内涵;高校要通过专家讲座、先进案例宣传等形式帮助教职工理解高校精准思政的价值意蕴和重要意义,要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教职工准确掌握高校精准思政的内在机理;高校要结合校情生情认真开展调研,实事求是地对学校的现有条件和教职工数字素养等进行审视和理性分析,明晰学校开展精准思政存在的各种挑战和现实困境;高校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技术层面的知识,认真分析开展精准思政可能存在的风险,对各类风险点进行审视和把控,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精准思政工作风险;高校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准确把握精准思政的目标指向,防止教育过程跑偏,确保精准思政走深走实,取得实效;高校要明晰精准思政的基本遵循,结合世情国情校情生情,遵循教育规律、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推进精准思政 Kj9LQtKV4tC/wNn5aXPbvZXwNapyaCVRTS/Tf+GXPse91UDuaqRiJgWklVNMMmW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