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泡沫的顶点

盛世秀:白酒的“新装”

1992年的南方谈话,不仅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也为中国白酒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时期,五粮液投资8亿元,扩建窖池;沱牌酒厂秣马厉兵,走上收购之路;剑南春完成扩建工程,正式投料生产……

一时间群雄并起,盛况空前。

各酒企使出浑身解数站稳市场,谋求突破。最终,以五粮液、茅台、剑南春为代表的提价阵营成为新一轮改革热潮中的最大受益者。1994年,五粮液通过提价扩产,成功抢占行业制高点,树立起高端品牌形象。是年底,五粮液在全国利税十大白酒企业中排名第一,超越了刚上市的山西汾酒,顺利夺取行业龙头的宝座,成为酒王。

在白酒行业的高端格局初定后,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大跨步增长,白酒市场愈发活跃,产能因素不再成为限制各方交手的唯一标准。当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时,品牌营销成为各大白酒企业的开道利器。

电视广告投放是白酒品牌营销的主战场,竞争尤为激烈,视觉要素成为重要竞争力。五粮液在电视上大量投放广告,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高端品牌形象。诸多大酒厂改组改制,融合资本,拓宽营销手段,加大营销力度。小酒厂也不甘落后,豫酒、徽酒和鲁酒等板块也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地方酒企,它们凭借广告营销,风靡一时。

如果说电视广告投放是新时代的武功秘籍,那么央视标王就是一锤定音的制胜招式。作为影响力最广、公信力最强的国内电视媒体,央视的受众几乎涵盖了全中国人民。在1994年的第一届央视广告竞标会中,来自山东济宁鱼台县的孔府宴酒击败各路强敌,以3079万元的天价夺得魁首,斩获央视黄金时段广告播出权。

孔府宴酒是广告营销的好手,在夺得标王之前,就对白酒电视广告营销烂熟于心。1992年,孔府宴酒曾在西安电视台和当地公交车上铺满广告,成功打开西安市场;又借用1993年的济宁、武汉交流活动,投入大量广告,一举将孔府宴酒送至畅销白酒之列;在向外扩大市场的同时,利用媒体进行循环推广,成功进军东三省的各大城市。

于央视竞标成功后,“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的广告语随即出现在央视整点报时等黄金时段,名不见经传的孔府宴酒霎时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知名度跃升带来巨大的利益,订货单如雪花般纷至沓来,最疯狂的时候,酒厂门口的运货车辆绵延十里。仅夺标当年,孔府宴酒的销售额就从3.5亿元递增至9.18亿元,利税达3.8亿元。 其主要经济指标也在整个白酒行业排名前三,成为鲁酒的代表。

孔府宴酒夺得标王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各大品牌商的目光。1995年11月,第二届央视广告招标会如约而至,规模之大比首届有过之而无不及。梅地亚中心,山东临朐秦池酒业的总经理姬长孔端坐在台下,目光如炬,对央视标王势在必得。

姬长孔是一名退伍军人,行事大胆果断,也是一名经营能手。1993年,他出任秦池酒厂厂长,此时酒厂每年的白酒产量只有1万吨,亏损严重,几近衰亡。走马上任后,姬长孔带领酒厂领导班子划定市场,专攻华北、东北和西北。在沈阳,秦池酒厂集中火力,将全厂50万元家底集中用于广告营销,电视广告、免费品酒、飞艇横幅,各式各样的营销手段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眼球,让秦池酒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仅仅一年,秦池酒厂在沈阳的销售额就节节攀升,收益颇丰。尝到广告带来的甜头,秦池酒厂又魄力十足,将赚来的钱全部投进广告营销中,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抢占市场份额。当秦池酒厂在报纸上看到首届央视标王的报道后,觉得大有机会,深感可行,毅然效仿。孔府宴酒同样只是山东的一家小酒厂,它可以凭竞标翻身,秦池酒厂为何不行?经过一番准备,姬长孔作为秦池酒厂代表,带上3000万元支票,决定去央视与其他酒企一决雌雄。而这些支票,几乎是去年厂里的所有利税之和。

竞标会伊始,满怀信心的姬长孔就已经得知此届标王之争高手云集,竞争强度更胜以往。经过一番角逐,高潮来临。孔府宴酒和孔府家酒的出价都超过了6000万元,而秦池要想有一搏之力,则必须超过这个出价。想到孔府宴酒成为央视标王后的发展情况,姬长孔不再犹豫,如同程咬金半路杀出,出价6666万元,在整个竞标会上脱颖而出。秦池成功夺下第二届央视标王。

秦池一战成名,央视黄金资源的倾斜带来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果。1996年,秦池获得了决定性的成功,销售额达9.5亿元,是前一年的5倍多。

秦池宛如新生,其品牌传遍大江南北。

孔府宴酒和秦池的大获成功引发了品牌市场的营销热潮,白酒行业进入广告营销时代。各路英雄草莽纷纷登场,不少地方优势酒企虽然没有夺得标王,但凭借招数繁多的广告营销策略,不断突出重围,迅速崛起。鲁酒孔府宴酒、秦池,豫酒林河、张弓,皖酒双轮、种子等代表性地方企业依靠广告知名度迅速打开市场,形成竞争优势。

此时的白酒市场一片繁荣,广告营销大行其道,整个行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96年,宝丰酒厂斥巨资升级产品包装,占领品牌营销高地;古井贡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丰谷酒统协资源,开始发力;沱牌酒厂于A股上市。几乎所有的酒企都欣然相信,中国白酒的前途一片光明。无法预料的是,在形势大好的背后,白酒盛世已是暗藏汹涌,新装染尘。

勾兑门:秦池倒下了

1996年不仅是秦池的高光时刻,也是中国白酒企业的大跨步阶段,大部分酒企都在迫不及待地扩张,扩张,再扩张。品牌宣传和广告营销成为企业扩大知名度的固定范式,似乎只要肯砸钱做营销,企业就会蒸蒸日上。

秦池酒厂成为新一届标王后,可谓自信张扬,春风得意。酒厂众人坚信竞争标王的策略没有错,品牌策划是一柄能够披荆斩棘的利刃。握有利刃,才握有未来。秦池酒厂开始着力打造新的品牌特征,策划确立了“永远的秦池,永远的绿色”这一符合时代潮流的品牌形象。

不止于此,在1996年秦池酒厂还先后投入数百万元,使用当时最先进的三维动画技术,为秦池品牌拍摄了契合该形象的广告片。秦池特曲产品也以绿色为底,依靠央视黄金时段广告的协助,风靡全国各地,甚至一瓶难求。营销不止于产品,秦池酒厂的标王情结愈演愈烈,其花费数千万元改造办公大厦,以磨砺刀刃,再掀风雨。

1996年11月,梅地亚中心,秦池再会群雄,剑指标王,秦池酒厂代表姬长孔自信如初。

然而,即使早有预料,三届央视广告招标会的竞争程度也远比姬长孔想象的残酷。广东爱多VCD以8000多万元的开价启幕,春兰空调报价1.68亿元,广东乐百氏跟价至1.99亿元,山东金贵酒厂报价破2亿元,山东齐民思酒厂追加到2.2亿元……来自全国各地的品牌商状如群狼,环伺着标王宝座。

何谓一战成名?此即一战成名。孔府宴酒和秦池已经为所有人打造了样板,知名度、销售额、企业形象,似乎只要竞得标王,这些都能唾手可得。

夺标之战如火如荼,姬长孔再也按捺不住,下场肉搏,最终投标报价高达3.212118亿元,比第二名报价高出1亿元。面对匪夷所思的报价金额,其余品牌商无奈放弃。姬长孔最终如愿以偿,将第三届央视标王留在了秦池。

事后有记者提问为什么会将3.212118亿元作为投标金额,姬长孔坦言,这一长串数字其实源自他的手机号码。

对秦池而言,蝉联标王是一场不得不继续的豪赌。首届标王孔府宴酒自从1996年失去标王光环后,销量便大幅下滑。秦池如果不想重蹈覆辙,只能咬牙坚持,继续以小博大。

外界对于秦池的天价投标不置可否,《经济参考报》更是直言:“秦池1996年预计销售额为10亿元左右,如果在次年想要履行3.2亿元的广告支出,销售额需要50%的涨幅。”这对于日渐饱和的白酒市场而言,是难以实现的奇迹。而秦池无暇顾及外界的声音,面对媒体的压力,依旧维持之前的经营战略,扩大营销战线,制造辉煌景象。

1997年1月,秦池被评为“中国企业形象最佳单位”,同月《经济参考报》刊登了一则新闻。新闻称记者暗访调查发现,秦池酒厂基地每年产酒只有3000吨,其产能根本无法负担膨胀的市场需求,只能从四川的小酒厂收购原酒,再勾兑售卖,维持销售。

这则新闻犹如向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块巨石,调查结果与秦池的广告营销形象大相径庭。各大媒体纷纷转载《经济参考报》的文章,对秦池提出质疑。秦池陷入手忙脚乱的阵地,没有进行任何有效的公关。

于是,更大的社会舆论铺天盖地朝秦池涌来。“秦池身陷勾兑门”“标王酒竟是勾兑酒”等报道在民间广为流传。一石激起千层浪,秦池的“勾兑门”事件,甚至引发了大众对于勾兑酒的重重质疑。

聚光灯下,舆论中心,任何缺点都会被无限放大,更何况是蝉联两届标王的地方酒企。秦池所具备的抗风险能力与其本身的实力有所差异。站在焦点,秦池遭受舆论压力,品牌效应不再,销售情况举步维艰。

饱受煎熬的秦池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省内外的销售情况接连受阻。各级代理商如鸟兽散,到1996年年底,秦池不仅没有完成预期15亿元的销售目标,销量甚至不如前一年,只有6.5亿元。

面对管理、生产、公关等多个环节的疏漏,秦池显得毫无招架之力。可以说,勾兑事件暴露出秦池高速发展过程中最短的那块木板,使其弱点显露无遗,事件所引发的连锁反应致使秦池一蹶不振。秦池步首届标王孔府宴酒后尘,再无回天之力,后来因欠款被拍卖商标,最后黯然离场。

20世纪90年代,中国白酒行业群星璀璨,广告营销风靡一时。各大酒企能人辈出,另辟蹊径,以营销制胜,推动了白酒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孔府宴酒、秦池等地方酒企更是勇夺央视标王,乘风直上,进军全国。即使这些酒企如昙花一般初现即逝,但仍旧为广阔的市场提供了发展的路径。

秦池之兴起与覆灭,是中国白酒行业电视广告营销的典型案例,也是整个行业营销风潮高涨下的缩影。后来的央视标王之争再没有出现前几届的血雨腥风和孤注一掷,各大品牌商对标王桂冠的竞争热情,也随着越来越多的营销方式而退却不少,广告营销也逐渐变得多样化和常态化。

无法否认的是,品牌营销的确是制胜的重要招式,在刀光剑影的白酒行业中,欠缺内功、忽略根本,才是巨大的隐患。如同秦池,锐意开拓、勇于夺标并非错误,但因其自身“内力不足”难以匹配市场需求,不得不收购基酒进行勾兑,最终陷入舆论风波。秦池的结局如在目前,然而,令所有酒企无法预料的是,白酒行业的繁荣已成为泡沫。在盛世的顶点,泡沫终散,行业将迎来一轮深度调整。

朔州假酒案激起千层浪

1998年1月23日,临近除夕,山西朔州平鲁区某医院接收了一名危重病人。病人呕吐不止、呼吸困难,疑似工业甲醇中毒,还未送至急救室抢救就已死亡。隔天,医院又接收了两名病人,其中一名病人的症状与前一晚的病人相似,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名病人因有高血压病史,急需转院,车行半途不幸死亡。

1月26日,医院又陆续接收了数名症状类似的病人。经调查,他们与之前的三名死者一样,都饮用过散装白酒,医院方初步认定为白酒中毒。截至当晚9点,仅该医院一家单位所接收的病患死亡人数已经高达9人。 与此同时,山西吕梁、大同等地传来相关消息,各地发现了类似情况。经测定,致死白酒每升含甲醇361克,超过国家标准902倍。

这个事件,就是震惊全国的朔州假酒案。像一本悬疑小说的开头,朔州假酒案甫一登场便已骇人听闻。而接下来,随着事件调查的深入,假酒案在中国酒业引起轩然大波。

在得知多人饮用假酒中毒后,朔州市政府紧急调令,作出指示。区政府人员连夜赶往辖区内的乡镇村,下发通知,回收毒酒;公安局负责立案侦查,抓获嫌犯;工商局负责封存相关白酒,查封销售点;各地医院实行紧急救治,制订抢救方案。1月27日,正值春节联欢晚会播放期间,一则警示信息轮番播送,提醒市民不要饮用由清徐、文水、孝义生产的散装白酒。

经过彻夜追溯,连日清查,朔州警方抓获了文水等地的假酒涉案人员,捣毁查封了100多个散酒销售点。然而在短短数日内,此次假酒案的涉及人数已多达千人,因喝散装白酒中毒入院的有222人,死亡人数达27人。

制作假酒的源头是山西吕梁文水县的王青华夫妻,他们原本是当地的农民,以前开过酒坊,卖过真酒,但因经营不善最终倒闭。王青华偶然听说工业酒精掺水后可以充当假酒,于是四处打听,寻觅工业酒精卖家,最终找到了太原市南郊区的“宇誉溶剂加工部”,以低价买回一批工业酒精。

王青华夫妻将工业酒精加水制成白酒,出售给了王晓东、杨万才等个体户批发商。因为临近春节,假酒很快就售卖一空。王青华又多次前往太原买回工业酒精,其间,宇誉溶剂加工部的陈春明提醒他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不能饮用。但王青华和其下的批发商认为没有风险,于是置之不理。

武保全、武保利、王瑞同为文水县人,得知王青华靠工业酒精获利后,也找到陈春明购买酒精,制作假酒,售卖给汾阳市中杏酒厂。厂长高世发在明知甲醇有毒的情况下,还多次购买假酒,并将其制为礼品酒进行销售。

利益染红的双眼成为假酒流通的缘由,倾销网络将甲醇严重超标的假酒分拨至各个销售网点,朔州市更是其中的重灾区。此案中王青华、武保全、武保利等6人被判处死刑,其余涉案人员也受到了相应处罚,但1998年的春节不可避免地成了山西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谈酒色变。悲痛之余,因假酒案引发的震荡却还在持续发酵。

当时,假酒已经流入全国多个省份,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黑龙江省,数个经销部从汾阳市中杏酒厂购入20余种有害白酒,多达200吨。山西朔州假酒案新闻报道占据了各大电视台,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响。一场全国性的打击假酒运动由此展开,意料之中的是,受舆论影响,所有山西酒都受到了抵制。

“劝君莫饮山西酒”的呼声让山西酒业的销量骤减。假酒案中的汾阳市中杏酒厂更是成为众矢之的。山西酒中翘楚杏花村汾酒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牵连,遭受抵制,春节高峰期销售量更是从往年的1500吨骤降到400吨。山西酒业受到重创。

寒潮从朔州吹向全国,逢年过节顾客云集的白酒门店,门庭冷落。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一众名白酒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波及。假酒害人的阴霾笼罩在整个白酒市场上空,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酒业市场调查和监管浪潮。

视角上抬,纵观白酒发展史,当时繁荣的白酒市场下早已暗流涌动,而朔州假酒案则成为引爆行业积弊的导火索。1988年,名酒定价权落到各酒厂手中,市场化大潮为中国白酒解绑,白酒产量猛涨,价格走势惊人。早期缺乏规划和监管的白酒行业,又在央视标王的刺激下,陷入另一场广告营销赛的角逐。无数期待一蹴而就的小酒企,希望像标王一样实现跨越。火爆的市场,使得部分逐利者进行非法白酒工厂的运营,造成假酒流通。积弊已久的祸患,以朔州假酒案为契机,暴露在市场面前。

因此,削弱标王效应,减少质量风险,构建完善的产销体制,净化白酒市场已经势在必行。朔州假酒案,成为中国酒类市场监管的分水岭。

1998年2月,《关于严厉打击制售假酒和其他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紧急通知》发布,白酒行业开始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3月,《关于粮食类白酒广告宣传费不予在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发布,进一步削弱了广告营销对白酒行业的促进作用。

此外,国家开始实行从价从量复合征税,对中小白酒企业造成极大影响。亚洲金融危机的余波未去,朔州假酒案又激得千层浪起。行业短暂的繁荣期已经过去,无论名酒企业,还是中小酒企,摆在其面前的是重建秩序这条唯一路径,它们将直面衰败,反思求存。 Txcc2W8ceqvj8UBsApnubrAngl3CIGOGH4PzBBeEed4ywKOFGs76pgcgb+iE+72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