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麦琪的帮助下折腾了三天,夏瑞漫总算把该整理和添置的东西弄好了,在这期间她也和麦琪成了还算要好的朋友。夏瑞漫和麦琪的性格截然不同,夏瑞漫虽然也会热情地对待刚认识的人,但她有颗慢热的心,不轻易把任何人列入好朋友,甚至朋友这个名单里。麦琪就不一样了,她已经表达了要把夏瑞漫添加到自己人人网 最佳好友名单的想法,没有这么做只因为她榜上有名的朋友太多,已经没办法再加新人了。
麦琪学的是精算,跟夏瑞漫学的历史天差地别。麦琪听到夏瑞漫的学科后想也没想就说了句:“你也不觉得无聊呀。”夏瑞漫听后当然不是滋味,酸酸地回了句:“所以你很喜欢你念的科目?”麦琪并没有听出夏瑞漫语气中的嘲讽,也没觉得自己的前一句话有什么不妥,很认真地回答了夏瑞漫的问题:“就那样吧。报学校的时候,实在不知道选什么,就选了精算。有数据显示精算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接近百分之百。加上中国人数学好,当时觉得被录取的可能性比较大。”
夏瑞漫本来想回一句:“依照就业率来选专业,你不觉得这样的人生很无趣吗?”后来想想算了,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而且每个人对历史的理解都不一样,也不必强求别人支持自己的选择,因为别人一句无心之言而想方设法用言语还击,岂不是太小气了。
但总的来说,夏瑞漫觉得麦琪是个心眼不错的女孩。出门买东西之前,她总会来问夏瑞漫需不需要帮忙带些什么,买了好吃的常拿来与夏瑞漫分享,有朋友来房间时还会注意放低声音说话。夏瑞漫觉得自己虽然没有找到第二个五晓小,但已经很幸运了。
夏瑞漫的另外一个邻居是在美国长大的英国人,名叫苏菲,专业是国际关系。第一天搬进来的时候她妈妈也来了,夏瑞漫跟她们简单聊了几句,发现她们虽然是母女俩,但说话口音完全不同,很有意思。
住在夏瑞漫对面的是一个泰英混血儿,长得非常漂亮,有一头乌黑的长发,身材高挑而性感,名叫贝姬。虽然贝姬的母亲是泰国人,但因为从小在英国长大,贝姬不仅一句泰语都不会说,连听都听不懂。夏瑞漫曾经很希望自己是个混血儿,这样一出生就会两种语言了。但现在看来不一定,还是得父母有心教才行。
夏瑞漫问贝姬不觉得很可惜吗,本来可以多懂一门语言,多了解一些属于自己的文化。贝姬说她觉得又不觉得,她当然希望能说泰语,可妈妈从小就不让她学,说学来没用,把英语说好就行了。她想了想也同意妈妈的话,反正自己基本都不回泰国了,她生长在英国,接受的是英国文化,也觉得自己只是英国人。尽管贝姬这么说,不知道为什么,夏瑞漫还是觉得这是个遗憾。
跟夏瑞漫她们共用厨房和厕所的还有两个男生,一个叫冲,不会说普通话的新加坡人,另一个叫康拉德,从小在国际学校读书的德国人。伍德兰兹果真不负外国学生比例奇高的盛名,真的是随便一抓就能抓出一个小联合国来。
一看到自己的课程表,夏瑞漫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一周只有八个小时的授课时间。这一方面表示她会有比高中多很多的课余时间,或许学业负担不会太重;但另一方面意味着她将要和图书馆成为最好的朋友,用自己而不是老师的脑袋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后事实证明,“八”这个小之又小的数字,完全不和“轻松”二字挂钩。
夏瑞漫总共要选四门课,每门课每周两个小时,一个小时上大课,一个小时上小班课。上大课时,教室里人多,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做笔记,师生间的互动较少;上小班课时,班里人数在十人左右,以学生讨论为主。
最让夏瑞漫感到吃力的是阅读,她觉得自己就像是被丢进太平洋的游泳初学者,双臂不停挥动,两脚不断蹬水,却因为海浪的阻力根本无法前进。让她觉得吃力的不仅仅是作者们使用的复杂句法,还有书本的内容。她阅读的不再是专为学生编写的教科书了,而是一本本的专著,几百页的篇幅可能都在讨论一个细小的问题。而对夏瑞漫这样的学生来说,其实并不需要读完书中的所有内容,他们也没有时间在一个星期内完整读完书单上的全部书籍。所以从大段的文字里找到有用的信息变成了非常重要的能力,这也是夏瑞漫最欠缺的,毕竟在中国的学校或者英国的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阅读和理解老师指定的材料。现在夏瑞漫发现,光“能”阅读还不行,还要“会”阅读。在茫茫书海里找到有用的章节和段落后,任务就完成一半了。
更重要的是,老师突然扔掉了喂饭的勺子,转而拿起了一口大锅,每种菜肴都塞进去一点,然后将大锅放在学生面前,扭头就走,只剩学生们自个儿刀叉筷子并用地寻找有营养的食物吃。面对这样一口巨大的锅却还吃不饱肚子的情况是常有的,这时候再次请教老师当然可以,但他们的回答往往是:“去读读这本书吧,从书里或许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很多时候,夏瑞漫从老师办公室出来后,脑子反而更加混乱了。
学习方法的突然转变让夏瑞漫有点适应不过来。在太平洋拼命挣扎的她快要沉入深海了,周围的船只正在渐渐远去,而在她身旁的指导员只是站在那里动动嘴皮子而已。夏瑞漫觉得比刚来英国的时候还辛苦,又或者,A-Level 后期短暂的收获和放松,已经让她忘记了费尽所有脑细胞却还是无法理解文字意思的感觉。从今以后摆在她面前的不会再是几张A4纸了,而是一摞又一摞的专著。
夏瑞漫觉得异常难受,身边又找不到可以说话的人。她当然向麦琪诉过苦,可对方毕竟不是同道中人,就算再怎么努力安慰,那种在茫茫大海中孤立无援的感觉始终无法消散。夏瑞漫还跟历史系的同学说起过她的感受,他们也说从高中到大学是一级很高的台阶。这个台阶有多高他们没说,在夏瑞漫看来,比她的腿能抬及的高度还要高那么一点点。虽然同系的朋友也表示学习的难度系数加大了许多,夏瑞漫仍觉得母语是英语的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和她所面对的完全不同。
想来想去,夏瑞漫觉得可能会和她感同身受的也只有刘梦梦了。刘梦梦是夏瑞漫在英国的高中同学,也是学校里除她以外唯一来自中国的文科生。她比夏瑞漫更大胆,在A-Level四个可选科目里选了三个人文社科类学科:历史、英语文学和政治。她原本比夏瑞漫高两届,但因为期末考试没达到理想的成绩,于是决定重读一年,这让夏瑞漫有机会和她成为朋友。最后皇天还是没有辜负苦心人,梦梦去了位于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大学攻读英语文学,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就是毕业于此。夏瑞漫庆幸自己第一次考试的成绩就还过得去,她不确定失败一次后,自己是否还有继续追梦的勇气。
夏瑞漫直接拨通了手机里刘梦梦的号码。两人有快一年没联系了,这样突然找刘梦梦倒苦水似乎有些唐突,但夏瑞漫管不了那么多了,她只想跟一个或许在大学里和她有过同样经历的人聊聊。
电话接通了,“你好?”从那头传来梦梦一如既往的温柔声音。
“嘿,梦梦。我是夏瑞漫。”
“瑞漫哪,好久没联系了!不好意思,我之前手机被人偷了,以前存的号码全没了。”
“这么惨!没关系没关系。你最近怎么样?开学了吧?”
“嗯,开学两个星期了。大二功课比大一还多。你呢?哇,刚想起来,你今年也上大学了。”
“对呀,时间过得好快。”
“感觉我才刚从咱们的小镇离开一样。不过我现在还在小镇上,另外一个小镇,呵呵。听说你在伍德兰兹是吧,学历史?”
“你的情报还挺准。对,学历史。其实这次给你打电话是想请教一些学习上的事。”
“还‘请教’嘞,说吧。不过我很有可能帮不上什么忙,你可比我厉害。”
“不是什么特别具体的问题,就是——我觉得大学学的东西好难。”这话一出口夏瑞漫就哭了,好像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一样。
“刚开始都是这样的,别太着急,慢慢来,很快就会习惯的。”还好夏瑞漫及时收住了声音,梦梦没听出来她最后两个字是带着哭腔的。
“嗯。”夏瑞漫还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停顿几秒后,她问:“那你刚上大学的时候,会不会觉得很难呢?”
“嗯,也有一点,最开始多多少少会有点不适应。”梦梦回答道。
夏瑞漫其实希望听到梦梦更多的抱怨,可惜并没有。从梦梦的语气中,她可以感觉到梦梦当时并没有跟她一样感到强烈的不适应和吃力,梦梦的话只不过是安慰人的套路罢了。
“那你后来多久就适应了?”不管怎么样,夏瑞漫还是问了早就想好的问题。
“不太记得了,几个星期吧。真的别担心,你能行的。”梦梦的鼓励却没有起到任何安慰夏瑞漫的作用。夏瑞漫想,这都已经开学第三周了,我怎么还没进入状态呢?在所有安慰人的话术里,夏瑞漫最不喜欢的就是这句“你能行的”,除了给她增加压力外,什么作用都没有。第一,如果别人说“你能行”,她就真的能行,她自然不会介意这种鼓励,可事实并非如此。第二,这给她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因为别人都认为她可以做成这件事。第三,这么一说好像做成这件事很简单,做好了理所当然,因为“她能行”;如果失败了,那岂不是更丢脸了。
“那你有什么学习方法可以推荐一下吗?我知道我们学的不是同一个专业,但有些东西应该还是互通的吧。”夏瑞漫继续问道。
“说实话我还真没什么特别的方法,就努力学呗。别人花三个小时,你花六个小时还不成嘛,又不是比别人蠢,对不?”梦梦这么一说,一下子让夏瑞漫想到了到英国第一年时的生活。唉,这日子还没个头了?如果要读研究生的话,是不是还得这么来一次?夏瑞漫想。让夏瑞漫更提不起精神来的是后一句话,因为她对自己的智商从来就没什么信心,她觉得自己的确是比别人笨那么一点点,所以只能靠时间来弥补了。但这策略并非永远有效,天生的不足并不一定可以靠后天的努力补齐。没有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百的努力有时也没用。
“嗯,也是,我夏瑞漫别的没有,有的是时间,因为睡七个小时是我的极限,我这辈子就没睡过懒觉。”
“哈哈,这样挺好。我就不行,所以考试期间那叫个痛苦呀。反正你就别担心太多了,你刚到巴恩特格林的时候不是英语不太好嘛,现在还不是考上了伍德兰兹,你能行的。加油!”
“嗯,谢谢鼓励。你应该很忙吧,就不打扰太久了,跟你说完感觉好些了。谢谢。”
“客气什么,以后多联系,有时间来我这儿玩。”
“一定一定,你来伦敦的时候记得找我。”
挂了电话,夏瑞漫并没有感觉舒服太多,很明显大一时的梦梦和现在的自己根本不在一条船上,看来负面情绪只能靠自己来消化了。夏瑞漫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上大大的“加油!没什么过不去的坎!”,然后把它贴在目光最容易停留的地方。这么做完后,夏瑞漫真的一下子觉得全身是劲,看来这方法对她是百试不爽,连她自己都纳闷,为什么这短短几个字能给她无限的推动力,可能是神奇的心理暗示在起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