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中国历史经历了两次根本性的变化,一次就是今天我们正在经历的、从1840年起至今仍然没有完成的现代化变革,还有一次就是本讲要讨论的春秋、战国时代五百余年间的社会变动。
五百余年的时间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个阶段,是从周平王东迁到今天的洛阳附近开始,一直到周敬王去世。叫“春秋”的原因,是因为鲁国有一部名为《春秋》的编年史,记载了鲁隐公至鲁哀公时期的历史,这个时间断代正与我们所说的春秋时代大体吻合,所以就常常以《春秋》这部书的书名来指代这一历史阶段。
春秋以后是战国,关于战国的起始年代,存在一定争议。这里取公元前475年,是用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的说法。以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作为春秋结束、战国开始的时间点,也得到不少学者的认可。和春秋一样,“战国”也是来自一部书名,它是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国策》。“战国”的称谓,也正好体现了这个时期各国混战不休的历史特点。
有一些学者为《春秋经》作了注,解经之作谓“传”,《春秋》三传分别是《公羊传》《穀梁传》《左氏传》,后者也被称为《左传》。三传中,《左传》与历史的联系最为密切,记载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事件,所以《春秋左传》也是我们今天了解春秋时代最重要的文献。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图 2.1),是今天《春秋左传》研究中很重要、很有价值的一部著作。
在中国古代史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将“秦汉以下”与“三代以上”对举的表述,这显示出古人对此时代变革的认识。所谓“秦汉以下”,也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所建立的官僚制帝国。夏商周三代中的周分成西周和东周,处于东周时期的春秋和战国时代就经历着这样一场剧烈的社会变动,变动的方向,是朝着秦汉以后的官僚帝国体制发展。
图2.1
对春秋到战国时期的大变革,古人有所探究。明末清初的大学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把春秋战国时代称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同样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对春秋战国的变革也有研究,而且他说得要更为具体一些:“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日知录集释》卷一三“周末风俗”)这段文字比较了春秋和战国的不同,认为春秋时仍重周礼、尊重周王、重视祭祀、重视国与国之间的聘享,而且在聘享的时候,还会诵《诗经》,另外春秋还很重视宗姓,在有重要的人物和贵族去世的时候还会派专人告诉其他国家,并由史官记录下来。而这一切在战国时期都看不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的现象。这就是顾炎武总结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巨大变化。对于这些变动,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