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商代青铜文明

把中国文明史放到世界范围来看,有两个比较特殊或者说独树一帜的地方,一个是下面我们要谈的商周时代,特别是以商朝为鼎盛时期的青铜文化,一个是秦汉以后的制度文明。

由于夏朝的材料特别是明确考古成果比较少,我们对于夏代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相比之下,对于商朝的认识就要清楚多了。除文献记载相对丰富之外,更主要的是近一百年来的考古成果。在此基础上,经过学者不懈努力,我们对商代面貌的认识较清楚了。商朝从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共传十七世三十王,六百年左右。在商代早期,华夏文明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了,是中国青铜时代的巅峰。为什么说它是青铜时代呢?可以参考张光直的看法,在他看来,无论是出土青铜器的数量,还是出土青铜器的类型,中国境内所出土的青铜器比世界其他地方所出土的青铜器的数量、类型的总和还要多。而且,在早期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青铜器在中国文明中所处的地位也是最为突出的。 所以学界以青铜文化或者青铜时代,作为商周文明特别是商朝文明的代表。

《诗经·商颂·玄鸟》记载了一个传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是指有娀氏之女简狄吞食了燕子的蛋而生了契,契就是商的始祖。学者认为这则传说反映了这时的商还处于母系氏族的阶段。从契开始,就进入了父系氏族的发展阶段。自契至成汤八迁,就是指其间商的都城有八次迁徙。东汉张衡的《西京赋》记载:“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前八是指自契至成汤八迁,后五是指汤灭夏建国以后又有五次迁徙。商代迁都的最后一次,就是盘庚迁殷,此后直到商纣灭亡,近三百年的时间商人没有再次移都。

都城的迁徙,是商及其他一些早期国家共同存在且十分突出的现象。根据这些记载可以对商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从成汤灭夏到盘庚迁殷以前,称为商朝的前期,大约有二百年的时间。盘庚迁殷以后,商朝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商王武丁在位的五十多年,是商朝的鼎盛时期。图1.10反映的是汤建国以后的五次迁徙,这个范围大体上就是今天的山东的西部、河南的北部以及河北的南部。对殷人履迁的原因,从古至今有不同的说法,包括去奢行简、水患、游牧、游农说、军事说、政治说等,至今还难有定论。

图1.10 商代都城的迁徙

目前学界对商代的认识是与考古成果密切相关的,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对殷墟,也就是盘庚迁徙以后的最后一个都城进行考古发掘,我们因此得以深化对商的认识。殷墟遗址有36平方千米,分成了宫殿宗庙区和王陵区。水管和地下排水设施的发现,反映出当时具有较高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另外,殷墟武官村大墓也出土了许多器物,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武丁的夫人妇好墓,虽然只有22平方米,却出土了青铜器468件,重达到1.6吨之多,其中有铭文的更是多达200多件,另外还有755件玉器,可以称得上是商代文物的宝库。

从现有的考古发现来看,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以后,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铜,而且制造了一些小的铜件,如1977年在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遗址中发现的一把青铜刀,其年代在公元前2900年左右。青铜器的鼎盛时期则在商代以及西周的前期,出现了巨大、精美的器物,青铜器制造技术水平及艺术水平都很高。而到了西周晚期,青铜器就已经走向衰落。张光直在其《中国青铜时代》中说到,青铜器在文明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尤其是在商代的文明中。《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是祭祀,戎是战争。中国青铜时代最大的特征在于青铜的使用与祭祀和战争分不开。换言之,青铜代表了政治的权力。

可以举几个例子,以体现青铜器与当时的国家权力的密切相关性。《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桀是夏代的最后一个王,纣是商代的最后一个王。随着三代的更迭,与之一同变迁的是象征着国家权力的鼎。第二条是《墨子》的记载:“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同样是说夏商周三代变迁,与鼎的变迁密切相关。“问鼎中原”这个词,也是出自春秋时期。楚庄王带兵打到了洛阳附近,周天子派人来慰劳楚庄王,楚庄王很不客气地向使者打听周天子之鼎的大小和轻重。在当时,这意味着楚庄王对周天子权力的觊觎和挑战。可见鼎是与国家的权力、王的权力密切相关的。图1.11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大的青铜鼎——后母戊方鼎,这个鼎重达833千克,高达1.3米。铸造这样一个鼎,据估计需要300多人同时工作,这是当时青铜制造规模和工艺的反映。张光直认为,这些青铜器多饰以动物纹样,实际上是通天阶级的一个必要的政治手段,它在政治权力之获得与巩固上所起的作用,是可以与战车、戈戟、刑法等统治工具相比的。青铜器不是宫廷中的奢侈品、点缀品,而是政治权力斗争上的必要手段。因此,对于铸鼎原料铜锡矿的掌握,也就是对通天工具的掌握。从这个角度,张光直提出,三代王都履迁的目的,就是对铜矿和锡矿的追求。

青铜器及其铭文,是我们认识商朝的手段之一,另一重要手段,就是甲骨文。对青铜器的研究价值,从北宋开始就有学者注意到了,而对甲骨文的认识却是比较晚近的事情。甲骨文是商朝后期统治者因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是 19 世纪末才被发现的。传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1899年的时候生了一场病,大夫给他开的药里面有一味龙骨。王懿荣对龙骨很感兴趣,后来有机会从文物商手里看到了龙骨,骨上还有刻画,他认为这些刻画是一种文字,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这就是甲骨文的发现。后来随着更多甲骨的出土,学者陆续对其进行了研究。目前在河南殷墟所出的有文字的甲骨已达15万片,另外还有许多没有刻字的。图1.12 所示是20 世纪30 年代,殷墟YH127 甲骨坑起运时的情景,该坑出土甲骨17096片。

图1.11 后母戊鼎

图1.12 殷墟甲骨坑起运场景

所谓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龟甲主要是龟的腹甲,另外还有牛或者鹿的肩胛骨。其占卜程序为:先把骨头上的血肉清理干净,在两面分别用小刀或者青铜钻钻出一排一排有规则的小坑,然后由专人用火炙烤,炙烤以后,甲骨表面就会出现一些裂纹,就是图1.13中的这种卜字型的裂纹,这就是所谓卜兆,之后根据卜兆对事进行占卜。所以说甲骨文的文体是比较特殊的,都是占卜性的文字。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以后,引起了当时学界的重视,王懿荣搜集的这批甲骨文,在他去世以后就到了《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的手里。刘鹗结合他自己的收集,出版了第一部甲骨文材料的记录《铁云藏龟》,促进了甲骨文的研究。

图1.13 龟甲刻辞与灼后的卜兆

在甲骨文研究的早期,有四位学者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分别是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和郭沫若,合称为“甲骨四堂”。为什么叫“甲骨四堂”呢?因为他们的字或号里面,都带一个“堂”字,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或礼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字鼎堂。目前的研究共发现了甲骨文的5000多个单字,能够识别的不到三分之一。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汉字造字的象形、会意等六书在其中都有体现,因此在它之前肯定还有文字,只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而已。

甲骨文主要是占卜性质的文字,占卜记录的文字称为卜辞(图1.14)。一条完整的卜辞由叙辞、命辞、占辞和验辞四部分构成。举《甲骨文合集》的一条来说:“癸丑卜,争,贞旬无祸?王占曰:有祟有梦。甲寅允有来艰,左告曰:又亡刍自益,十人又二。”其中的叙辞就是“癸丑卜,争”,癸丑是干支计日中的一天,争是具体操作占卜的人。命辞“贞旬无祸”就是占卜的内容,“贞”是问的意思,“旬”是计日单位,十天一旬。连起来,就是问这十天里面会不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占辞是“王占曰:有祟有梦”,就是说王做了一个坏梦,意味着可能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最后一部分是验辞,“甲寅允有来艰,左告曰:又亡刍自益,十人又二”。这个不好的预兆后来确实应验了,在甲寅这个时间有人来报告,从益这个地方逃跑了十二个畜牧的奴隶。这就是一条完整的卜辞。从这里面大家可以感受到,占卜中占辞是决定一次占卜吉凶最重要的环节,而这是由王来决定的,权力掌握在王的手里。王说吉就可行,王占凶则不可行。

图1.14 甲骨卜辞

从目前发现的十多万片甲骨来看,商朝占卜有两个特点:第一,占卜涉及的范围很广,商王做任何事情都要占卜,以取得天神的应允和指示。战争之类的大事自不必说,一些天气的情况也被纳入占卜的范围,还要从正反两方面占卜。第二,占卜时神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指示,吉则可行,凶则不可行,这是由商王来决断的,就是上文的“王占曰”。可以推测出,商代时王是全国最高的宗教领袖,占卜的内容被选出来,刻在甲骨上的用意,就是为了显示占卜这种行为的正确性和神圣性,以此来加强王权。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商代的王权和宗教的权力比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宗教权力支持王权,或者说王权占主导地位,宗教权力只是加强王权的一种手段。这与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轨迹相比,具有特殊性,比如玛雅文化的宗教权力就比王权要强。这也许是在文明形成模式上,商文明所能带给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 商代王权突出的特点,与此后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商代的国家有一个内外服制的结构。所谓内服是商朝国家的中心地区,即王畿所在地是商王能够直接控制、治理的地区。在商朝的中后期,也就是到了盘庚迁殷以后,这个地区大致位于安阳至淇县一线,西南至沁阳,最大的范围包括河南北部、山东西部一些地区,不是很大。与此相比,外服则要大得多,包括商代国家的外围地区,亦即四土,为各类地方势力管辖。现在已知的情况是,分封在商代已有萌芽,但还没有成为制度,各地方的势力和中央之间的关系,因时因地有很大差异。从目前发现来看,商代青铜文化的影响面很广,不仅影响了南方地区,还遍及西南地区。这些都反映了中原文化对四周的影响,也就是商文化对它邻近地区的影响。 sUPXO6pJJ8Au34bUKolWRWjqVhK1WA92s7o+5bPJY89OM7J3yAlEhyfqt2ODRJp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