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讲

清·焦秉贞《御制耕图》第一·浸种图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苦乐农耕

吃饭穿衣是生活的头等大事。可是,不少人其实并不知道“饭”和“衣”是怎么来的。知道是从厨房、超市来的,那可不算。

我国古代有专门记录耕作与蚕织的图谱,名为《耕织图》。我们就借着这个图谱来讲讲耕织的事。

耕织图源流

最早的《耕织图》是南宋於潜(今浙江临安)县令楼璹(shú)绘制的,距今将近九百年。从那以后,历代都有人画《耕织图》。有的是原样摹绘,有的是改编重绘。它们就像河流的下游或支流,其源头都是楼璹的《耕织图》。

楼璹为什么要画《耕织图》呢?一说是为了让“饱食暖衣者知其所自”。也就是说,让不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人知道衣食是怎么来的。

楼璹还给每幅画都配上了一首诗,在《入仓》诗中他写道:“却愁催赋租,胥(xū)吏来旁午。”意思是:粮食刚入仓,官府中的小吏们就往来乡间、催交赋租了。作为县令,他却写农民为交租而“愁”,这位县令挺有同情心,是不是?

楼璹的《耕织图》共有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这些图表现了耕织的工序。有人称它为“中国农桑生产最早的成套图像资料”和“世界第一部农业科普画册”。画家楼璹不仅描绘田间劳动,也画出了田园生活细节。画中,男子耕作,女子纺织,扶老携幼,朴素自然,和文人画、宫廷画相比,别有一种生活质感,所以又有人称其为“我国最早完整记录男耕女织的画卷”。

楼璹的《耕织图》早已失传。所幸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后世摹本一窥原作的基本面貌。元代有程棨(qǐ)摹楼璹《耕织图》绘本,明代有据楼璹原版复制的天顺刻本《耕织图》。到了清代,《耕织图》的版本就更多了。

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康熙皇帝命宫廷画师焦秉贞根据宋代《耕织图》原意重新绘制《耕织图》,作《耕图》23幅,《织图》23幅。康熙的皇子胤禛(yìn zhēn),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也让画师绘制过一套《耕织图》。特别的是,胤禛在图中化身为一位农夫。让自己入画当农夫,这位皇子够有创意的吧?

雍正命人绘制的《耕织图》,撑伞的农夫为他本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御制耕图

我们选取康熙《御制耕图》中的几个画面来欣赏。

下图是《御制耕图》中的耙耨(bà nòu)图。耙和耨都是农具。耙主要用来把耕过的地里的大土块打碎,把地面弄平。耨是除草用的农具,形状像锄。那时,夜雾还未散尽,斜风带着初春的寒意,农人就披着蓑衣、戴着笠帽开始劳作了。耕牛在泥土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农人收起鞭子,不忍赶它。

《御制耕图》第三·耙耨图

下图是《御制耕图》中的收刈(yì)图。收刈就是收割。一转眼,收获的季节到了。农人挥动镰刀,弯腰收割,将割下的稻谷随时绑扎成捆。孩子们中帮抢的这个倒在地上哭闹起来。忙活一天,农人挑起担子回家了。远处,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在门前等候。一天的劳动即将结束,月亮已在屋顶上空升起。

《御制耕图》第十五·收刈图

《御制耕图》第十九·筛图(局部)

《耕织图》中,除了田间劳动,也描绘了田园生活细节。看上面这幅图,收获了粮食,喜悦的不光是农人,还有这些鸡。瞧,啄食地上的稻粒儿还不够,那只大公鸡,竟然跑到筐上去偷吃了!

下图中,男人们用簸箕扬去谷物中的秕糠(bǐ kāng)杂物,而妈妈们一边带孩子一边用木斗(dǒu)计量着收成。为了防备歉收之年,妈妈必须精打细算过日子啊!

《御制耕图》第二十·簸扬图(局部)

木斗实物图中国农业博物馆藏

北宋·郭忠恕《柳龙骨车》(局部)日本国立博物馆藏

龙骨水车

请看,左页图中的牛和人在做什么?

有人说:“转圈儿!”

对,是转圈儿,没错。

可他们转圈儿做什么呢?

“在玩旋转木马——哦不,旋转木牛?”

当然不是啦。看清楚,牛是活的好吗?

也许你很细心,观察到了那些轮齿。嗯,快被你猜到了!

古老的翻车

左页这张图只是局部图,看了后面的全图你就明白了,牛转圈儿是为了把河里的水提上来。这套提水工具是“翻车”的一种,又叫“牛转翻车”。

翻车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提水工具,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因其外形像人们想象中的“龙骨”,所以又叫“龙骨车”或“龙骨水车”。

我国古人很早就使用翻车了。一般认为是东汉毕岚(?—189年)创造了翻车,而三国时期(220—280年)的马钧又做了重大改进。

最初的翻车是用人力转动的,有手摇和脚踏之分,后来古人又做出了利用畜力、风力、水力的多种翻车。畜力翻车一般用牛来拉,所以又叫“牛转翻车”。风力翻车出现晚,明清才多见。

翻车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庄稼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如果只是靠自然降雨或担水浇灌,很难满足需要。有了翻车,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把水从低处提上来灌溉农田了。

翻车结构合理,可靠实用,直到近代才被抽水机替代。

北宋·郭忠恕《柳龙骨车》日本国立博物馆藏

脚踏翻车

先请你看图:下页有两幅图,后面还有一幅(第13页)。这三幅图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脚踏翻车,看完你就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了。

脚踏翻车是怎么工作的呢?翻车一般安放在河边。翻车的水槽一端固定在堤岸的木架上,另一端浸入水流中。水槽的两端有轮轴。水槽内有刮板,刮板装在木链上。使用时,施加力量使轮轴转动,进而带动木链翻转,板叶就把水不断地刮上来了。

也许有人会想,怎样“施加力量”呢?翻车的施力部位叫“拐木”,用脚踩动拐木,就会使轮轴转动了。踩拐木时,手臂要扶着横木保持平衡。

文献中的翻车

前面我们讲过,一般认为是东汉毕岚创造了翻车。为什么不是“肯定认为”呢?因为那时的翻车似乎还未用于灌溉。《后汉书·张让传》中说,毕岚“又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毕岚的翻车,竟然是取水洒路用的,在当时一定算是很酷的工具了。

翻车是已经消失的东西,说那么详细有什么意义?应该讲讲怎么用舌头卷水。

用舌头卷水?哈哈!你可真是会为人类考虑啊!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中的翻车辽宁省博物馆藏

清·焦秉贞《御制耕图》中的翻车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渴乌”是什么呢?是古代吸水用的曲管。如果你曾用一根管子把鱼缸里的水吸到外面的盆里,你就知道渴乌的虹吸原理了。不同的是,你用的可能是塑料管,而当时的渴乌可能是用很多竹筒连接而成的。

《三国志》中说,马钧“居京都,城内有坡可为囿,患无水以灌之。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大意是,马钧住在京都,发现城里有一块坡地,可以做菜园。怕没水浇地,于是就做了“翻车”,让小孩去转动操作。水从坡下提上来就自动倒水浇地,前面的刚倒完水转走,后面的紧跟着就来了,就这样一入一出,再入再出,连贯地提水、倒水,比平时人们担水浇地轻巧百倍。儿童力气小,也能操作翻车,可见马钧改进后的翻车更好用了。

(传) 宋·杨威《耕获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传)五代·卫贤《闸口盘车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千年水磨

饺子、面条、馒头,它们都是用面粉做成的,而面粉是由小麦磨成的。那么,古代人怎么磨面呢?

瞧,左页图就是古人磨面的场景。

这个场景发生在什么时候?距今大约有一千年了。

看上去好酷,是不是?

下面我们就讲讲古人磨面的事儿。

碾和磨

如果你去问爷爷奶奶:“古代人们怎么磨面?”他们可能会告诉你,过去是用碾子或磨子。

这样回答倒也没错。不过,你要学会追问,就可以知道更多。比如你接着问:“碾子、磨子怎么使用呢?我能推动吗?”接下来,你得到的答案很可能就丰富多彩了。

也许老人们会告诉你,他们小时候就推过碾子或磨子,那是他们童年不可磨灭的记忆。也许有的老人会告诉你,推不动可以让驴拉磨,不过要把驴的眼睛蒙住。

“红薯干也可以碾——”我问的老人这样对我说,“先用碾子碾碎,再放进磨子里研磨,磨成红薯粉。”

“磨子磨得快。”老人继续说道,“但不是所有粮食都适合用磨来加工,如果你想要大米粒儿、谷粒儿,就要用碾子。”

“如果用磨子会怎样呢?”我问。

“那很容易就磨成粉,而不成粒儿啦!”

如果持续追问,你得到的细节将是超出想象的,这会帮助你了解自己出生之前的具体生活场景。你知道得越多、越细,你的生命就越广阔、越扎实,这是无知的人无法相比的。

但是每个人的经验和眼界都有局限,即使阅历很多的老人也不可避免。所幸,人类创造了文字和图画。

过去传说《闸口盘车图》是五代画家卫贤画的,后来有人说它可能绘于北宋前期。无论如何,我们可以比较确定地知道,大约在千年以前,在有条件的地区,人们就用水力磨面了,他们所用的工具就叫“水磨”。

推碾子,甘博(Sidney D. Gamble)1917—1919年摄于北京

碾子和磨有什么区别?

碾子和磨都是传统的粮食加工工具,它们都能把麦子、玉米加工成粉。它们的区别首先是样子不一样。瞧,下面分别是一个碾子和一个石磨。

其次,碾子的加工方式是碾压,因此加工得粗一些;磨的加工方式是研磨,因此加工得细一些。

碾子中国农业博物馆藏

磨中国农业博物馆藏

(传)五代·卫贤《闸口盘车图》上海博物馆藏

A 这是一座跨水而建的磨坊。有人说这是官营的大型水力面粉加工厂。也有人认为,这是加工茶末的水磨茶作坊。

B 这是磨盘。磨盘下面已经堆积了磨好的面粉。

C 这是一具大水轮。从闸口倾泻的激流冲击大水轮,带动楼上的磨盘转动。

D 大水轮旁边较小的水轮。它带动的不是磨盘,而是筛面的罗(也叫“水打罗”或“水击面罗”)。

E 此处是水击面罗所在的位置。由于被机房建筑物遮挡,它的完整构造没有展现出来。文博专家郑为先生曾给它画过结构示意图(见右图),可见,古人千年前就能利用“曲柄连杆机构”将水轮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面罗的往复运动了。

水击面罗结构示意图

F 磨坊右边的平场上,人们用支架吊起平底浅口大筛子。因为筛子很大,所以要挂起来才方便振动。麦子里可能混有杂物,所以入磨前要筛一筛。筛好后的麦子就装入箩筐,送往磨坊。

G 台阶旁边的这堆东西,应该是麸(fū)子。麸子是小麦磨成面粉筛过后剩下的皮屑,多用作饲料。

H 这里的几个人是管理水磨坊的官吏。

图中其他未重点标注的地方,还可以看到运送货物的篷船、牛车等。

元·唐子华《山居说听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山家清供

古人吃什么?这个话题很有趣,不过一时半会儿可说不完。

南宋人林洪写过一本《山家清供》,记录了一百多种那时的食品。本文选几种和你分享。了解之后,也许你会惊讶,宋代人竟然用那种方法吃肉,他们竟然将那种东西和(huò)在面里,而且还有人吃——花儿!

惊讶之余,也许你还会感叹,“怎么吃”比“吃什么”似乎更重要。在林洪的“怎么吃”中,蕴含着绵长的情意。

拨霞供

“拨霞供”是什么?想想红色的云霞,再想想肉片……拨霞供的“霞”,就是指红肉片。拨霞供就是火锅涮肉。

林洪在《山家清供》中有详细描述:

向游武夷六曲,访止止师。遇雪天,得一兔,无庖人可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座上,用少半铫(diào),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熟。啖(dàn)之乃随宜各以汁供。”因用其法。不独易行,且有团圞(luán)暖热之乐。

越五六年,来京师,乃复于杨泳斋席上见此。恍然去武夷如隔一世。

翻译过来就是:从前我去武夷山的六曲游玩,拜访禅师止止师。遇上雪天,得了一只兔子,就是没有厨师给做。止止师说:“山里人有简单的做法,只是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料腌一下。把小风炉安放好,用少半锅水,等水烧滚一会儿之后,每人分得一双筷子,自己夹肉放进开水里,摆动涮熟了吃。吃的时候可以随个人的口味蘸调味汁。”于是我就按他说的方法做了。不但简便易行,而且有团圆暖热的乐趣。

过了五六年,我来京都,又在杨泳斋席上见到这种吃法。恍然间,那次武夷之行已如隔世。

明·沈贞《竹炉山房图》(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

林洪还说,不只是兔肉可以涮,其他肉如羊肉也可以。但他提醒说,兔肉补中益气,不可与鸡肉一起吃。

文中提到的“风炉”,据陆羽《茶经》中记载,形状像古鼎,下有三足。左页图中有一小僧在扇火,他面前就是一个风炉。风炉有大有小。在传统文化中,“围炉煮茗”是一个风雅的意象。

椿根馄饨

说到馄饨,你想到的可能是有馅儿的馄饨。林洪介绍的这种馄饨却是没有馅儿的。其做法出自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以下是原文记载:

刘禹锡煮樗(chū)根馄饨皮法:立秋前后,谓世多痢及腰痛。取樗根一两握,捣筛,和面,捻馄饨如皂荚子大。清水煮,日空腹服十枚。并无禁忌。

山家晨有客至,先供之十数枚,不惟有益,亦可少延早食。椿实而香,樗疏而臭,惟椿根可也。

这两段话是讲刘禹锡煮樗根馄饨皮的方法。立秋前后,容易得痢疾和腰痛病。这时采一两把樗根,捣烂过筛,和进面里,捻成皂荚子那么小的馄饨。用清水煮,每天空腹吃十枚。没什么禁忌。

山野人家清晨有客人来访,先请他吃十数枚垫垫肚子,不光对身体有益,早饭稍微迟一点儿也不打紧。香椿坚实而有香味,臭樗空疏而有臭味,所以还是用椿根比较好。

文中提到的皂荚子就是皂荚树的种子,长一厘米多一点儿,宽与厚则不到一厘米。

牡丹生菜

牡丹生菜是一位皇后发明的,她就是宋高宗赵构的宪圣皇后。不要以为皇家菜就一定奢侈,其实牡丹生菜的做法极简单,就是把生菜和牡丹花瓣和(huò)起来。或者裹上一层薄面炸酥。以下是原文记载:

宪圣喜清俭,不嗜杀,每令后苑进生菜,必采牡丹瓣和之,或用微面裹,煠(zhá)之以酥。

又,时收杨花为鞋袜毡褥之属。

性恭俭,每至治生菜,必于梅下取落花以杂之,其香又可知也。

这么简单的菜,你肯定也可以做。把牡丹或梅花瓣和上生菜端给你的妈妈,告诉她,这是宋代一位皇后爱吃的菜,你猜她会不会也喜欢呢?

文中还说,宪圣皇后会在梅树下捡取落花杂入菜中。那有多么香,可想而知。其实,香味还在其次,收集落花的情景已经是美极了啊!

说到这位宪圣皇后,她享年八十三岁,或许与“喜清俭,不嗜杀”有些关系吧?

什么是“山家清供”?

所谓“山家清供”,字面意思就是山野人家招待客人的清淡饭菜。有人说林洪的《山家清供》是中国最早的菜谱之一。这样的评价虽然有道理,不过和今天我们常见的实用菜谱不同,《山家清供》还是生活情趣之书、生活美学之书。

在这本书中所记录的,不是那些昂贵、新奇、刺激的大餐,而是一些朴素、简便、家常的食物。在作者林洪的简朴文字中,我们可以重温那种静雅的传统生活美学。

《山家清供》的作者林洪,号可山,是福建泉州人,生活在南宋中后期。林洪青年时求学于福建漳州的龙江书院,后在江淮一带游历二十余年。除了《山家清供》,他还写过《山家清事》。

在《山家清事·种梅养鹤图说》中,林洪自称是北宋著名隐士林逋(bū)的七世孙。林逋谥号和靖先生,在宋代名声极大,人们都知道他不仕不娶,隐居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故事。所以人们认为,林洪不过是故意编造名人后裔的身份来抬高自己罢了。当时还有人专门写诗来嘲弄他:“和靖当年不娶妻,只留一鹤一童儿。可山认作孤山种,正是瓜皮搭李皮。”

对于别人的嘲笑,我们不知道林洪心里是怎么想的。不过从《山家清供》来看,对于世人的非议,他应该不会太在意吧。

陆羽茶经

小时候我很不理解有些大人为什么会喜欢喝茶。茶有什么好喝的呢?一点儿都不甜,甚至还有些苦!

但是后来我知道了,那是因为我还不懂茶。

爱茶的人没有不知道陆羽的。

陆羽是唐代人,要是活到现在就该一千多岁了。那么后来的人为什么知道他、愿意了解他,甚至想要向他学习呢?

首先,他非常爱茶。爱到什么程度呢?史书《新唐书·陆羽传》中说“羽嗜茶”。“嗜”的意思是喜欢、爱好,但不是一般的喜欢、爱好,而是非常喜欢、非常爱好,可以说爱得执着而热烈。

并不是所有人都爱茶。比如我,我小时候就不爱茶。如果有人想和我做个茶友,那是不行的,因为我对茶根本没兴趣。所以,爱茶的人喜欢爱茶的人,这叫同气相求。而陆羽是最有名的爱茶者,大家喜欢他、传诵他也就很自然了。

其次,他非常懂茶。他写了一本专门研究茶的书,也就是《茶经》。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共三卷十篇。“一之源”考证茶的起源及性状;“二之具”记载采制茶的工具;“三之造”记述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四之器”记载煮茶、饮茶的器皿;“五之煮”记载烹茶法及水质品位;“六之饮”记载饮茶风俗和品茶法;“七之事”汇辑有关茶叶的掌故及药效;“八之出”列举茶叶产地及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指茶器的使用可因条件而异,不必拘泥;“十之图”指将采茶、加工、饮茶的全过程绘在绢上,悬于茶室,品茶时还可以领略茶经。《茶经》一书涉及了茶的方方面面。下面我们选译“五之煮”中的片段,来看看陆羽到底有多么懂茶。

元·赵原《陆羽烹茶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煮茶时对水“沸”的要求,陆羽是这么说的: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

这段话可以这样翻译:水煮沸了,像鱼目的小泡,有轻微的响声,称作“一沸”;锅的边缘有泡连珠般地往上冒,称作“二沸”;水波翻腾鼓浪,称作“三沸”。再继续煮,水老了,味不好,就不宜饮用了。

对于水从烧开到沸腾的变化,你观察过这么细吗?再来看一段,原文如下:

第一煮水沸,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或留熟盂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诸第一与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趁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

翻译过来就是:第一次煮开的水,要把沫上那层像黑云母样的膜状物去掉,它的味道不好。从锅里舀出的第一道水,味美味长,可以把它存放在用来储水的茶器里,之后用来育华止沸(在三沸时,再把舀出来的水倒回去,叫作“育华止沸”)。之后的第一、第二、第三碗,味道略差些。第四、第五碗之外,要不是渴得太厉害,就不值得喝了。一般烧一升水,分作五碗,趁热连着喝下。因为重浊不清的物质凝聚在下面,精华浮在上面。如果茶冷了,精华就随热气跑光了。要是喝得太多,也同样不好。

从这两个片段来看,你是不是也觉得陆羽对茶真的是特别精通?他的细致程度真是令人赞叹!若非一个特别爱茶的人,怎能对茶了解得如此细微!

可以说,陆羽开创了一个茶的时代。自陆羽后,茶才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饮料,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当时卖茶的人甚至将陆羽塑成陶像供奉起来,后世尊称他为茶圣、茶仙、茶神。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此后,“茶”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筷子趣谈

“兄弟一样长,出入都成双。酸甜苦辣咸,他俩总先尝。”这是一个谜语,你猜是什么?哦,我想你一定猜对了,是筷子!

作为中国人,我们非常熟悉筷子,但是你真的了解筷子吗?

有文化的筷子

对于筷子,我们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我们每天吃饭都要用到它。但是如果没有使过筷子,甚至没有见过筷子的外国人问你:“什么是筷子?”你该怎么回答呢?

也许有人会说:“就是两根细棍儿。”

没错,筷子看上去就是两根棍儿,但是我们一般不会说“两根”筷子,而是说“一双”筷子。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喜欢成双成对。

对于中国人来说,筷子不仅是吃饭夹菜的工具,还是独特的文化载体。比如说,筷子的一头圆、一头方,有什么寓意呢?古人讲“天圆地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再比如,筷子是两根,使用时一根主动,另一根从动,这代表着阴与阳的结合。所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筷子不只是两根棍儿,也不只是工具,而是被赋予了文化与感情的特别之物。

使用筷子也有很多的讲究。比如,不能用筷子敲碗,因为过去只有要饭的乞丐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比如,不能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嘬(zuō),因为吃饭时用嘴嘬筷子是无礼的表现,再加上嘬出的声音,更是令人生厌;比如,帮别人盛饭时,把筷子插在饭里递给别人是不对的,因为过去给去世的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再比如,把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也是不对的,因为以前的人认为,这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否定,就像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作业本上打叉一样。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筷子的知识呢?

筷子也叫箸

筷子一开始并不叫筷子,比起筷子漫长的历史来,“筷子”这个名称还是比较新的。更早以前叫“箸”(zhù)。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说:“不对,我们这里就管‘筷子’叫‘箸’。这个名称现在依然没变!”没错,在我国一些地方,依然在沿用“箸”这个古称。

“箸”还有一种写法“筯”。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帮助”的“助”。从这个字我们就可以知道,箸的材料多是竹木的,而它的作用是帮助人取食物。

下面我们来讲一段关于“箸”的故事吧。

那是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当时的君主是商纣王,据说他爱用象牙做的箸。纣王有一个大臣叫箕(jī)子,他看见纣王用象牙箸,非常忧心。箕子是这么想的:纣王今天用象牙做的箸,明天就会想要宝玉做的杯子,以后会想要更多稀奇珍贵的东西,这样下去,他会贪恋奢侈的生活,没有心思治理国家。

后来,纣王果然穷奢极欲,成了亡国之君。

用象牙做的箸在古代就是奢侈品,在今天则是不允许的,因为大象现在是被国家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如今,我们日常用的筷子,材料有竹、木、金属,也有用陶瓷做的。

箸是中国古人发明的独特餐具,方便易用就好,不必追求材质豪华。有一些保护原始森林的志愿者经常随身带着两根树枝做的筷子,替代在外面吃饭时用的一次性筷子。这种做法更值得提倡。

什么筷子、箸的,都没有我的嘴和牙好使!

搞笑,所以说你这种狗吧,就是不知进取!我一直在琢磨怎样用筷子!

“箸”为什么改叫“筷”了呢?“箸”这个名称中国人叫了很多很多年,直到几百年前的明代才逐渐有了变化。

明代有个叫陆容的人在书中记载了这个变化。大概是这样的:“箸”和“住”发音相同,但船家不喜欢听到“zhù”这个音,因为这会使他们想到船抛锚停住。船家最怕船抛锚出事了,希望船快快航行,所以就把“箸”改称为“快儿”。因为筷子多是竹木所制,后来人们就给“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于是新的称呼流传开来,慢慢地,叫“筷子”的人越来越多了。 9eCyjws11093cZRdXqGZulHCdL/6BSdSoP0dETKwXAcT77FFQ4alQBbWmKkCRw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