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什么哭!这么晚了还不起床,你还有脸哭?!”
“真是够了,天天早上起床都要闹一场,要不你别上学了,就一直在家睡吧!”
“你的同学刚刚从楼下路过,人家都去上学了,你还在这磨蹭!”
每天早上,嘉宝的妈妈都要因为家里有个“起床困难户”而不得不大吼大叫。大人吼、孩子哭,是他们家每天早上的标配“晨曲”。
孩子起床困难,是困扰父母的难题之一。身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每天能早早起床,轻松开启新的一天,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但实际情况可能会像嘉宝家一样,孩子被父母一通“夺命连环催”强制起床后,身心十分不爽,发脾气,刷牙、洗脸、吃早饭一直拖拖拉拉,到最后手忙脚乱赶去上学。长此以往,很多父母耐心消磨殆尽,可能会原地“爆炸”。
孩子早上赖床可能与睡眠不足有关。为此,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进行时间管理,做到早点入睡,保障睡眠充足。
排除睡眠不足,孩子起床困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的叫醒方式有待改善。比如,有的家长时间一到就立马大呼小叫地强迫孩子起床,不达目的不罢休,也不管孩子当时的身体状态、情绪状态如何。
“到点了,该起床了。”
“闹钟响过800遍了,快点儿起来!”
“起床!起床!!再不起就迟到了!”
“快点儿!快点儿!起来洗脸刷牙!”
小孩子正处于贪睡的年龄,如果在睡得正香的时候被人大呼小叫逼着起床,这实在不是一个愉快的体验,也就容易出现赖床的情况;即便是勉强起床,也会情绪糟糕、发脾气。所以,父母早上叫孩子起床时,要尽量避免突击式的叫醒,可以提前5~10分钟,先温柔地提醒一下孩子:
“宝贝,醒醒了,该起床了。”
“嘿!小可爱,睡醒了没有?”
“早上好呀,小宝贝。”
轻柔地唤醒孩子的同时,最好轻声地播放孩子喜欢的音乐,并且把窗帘拉开一道缝,让光透进卧室,这就是所谓的声音唤醒法和光线唤醒法。感受到美妙的音乐和美好的晨光,脑细胞慢慢活跃起来,孩子自然会醒过来。
5分钟后,父母可以再来唤醒一次。这次先把窗帘完全打开,让阳光洒满房间,把音乐的声音再稍微调大一点儿,同时揉一揉孩子的后背。中医认为,早起轻揉后背可以提振阳气,让人的身体和情绪振奋起来。一边揉一边轻声提醒:
“早饭做好了,有你爱吃的……”
“伸个懒腰吧,会很舒服的!”
当孩子在满室阳光和轻柔的音乐声中彻底醒来时,心情肯定要比被吼叫声惊醒好得多。如果孩子再伴着音乐穿衣服、刷牙、洗脸,可能效率会更高,动力会更足。
也有一些家长认为,到点起床,到点吃饭、上学,这是孩子都应该做的最基本的小事,所以一旦孩子赖床,家长就会很生气地指责孩子:
“都四年级了,起床还这么费劲!赶紧起来!”
“按时起床都做不到,你还能干啥?!”
“能不能自己起床,让我省点儿心?!别让我一遍又一遍地叫你!”
一大早就被劈头盖脸地呵斥,无论是谁都会觉得很难过、很生气吧。所以,家长最好不要因为赖床的问题指责孩子,要多体谅孩子,多在心理和情绪上给予他们支持。比如可以这样说:
“被窝太舒服了!起床太难了!要不咱们先伸个懒腰?”
“一下子醒过来有点儿难,咱们先转转眼睛,再动动脖子和肩膀……”
另外,给孩子一些鼓励,和孩子分享几个起床小妙招,把起床变成一种游戏,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下面分享一些育儿技能满点的父母的叫醒妙招。
用出人意料的问话诱导孩子清醒过来
“宝贝,今天是不是星期六啊?”
“你们今天放假吗?”
半梦半醒的孩子听到家长这样问,感到意外的同时可能还会有点惊喜,他就会认真想一想,爸妈说的这个到底是不是事实。有的孩子甚至会立马坐起来看看日历。
然后,家长可以接着诱导孩子:“我搞错了,看你睡到这个时候还不起床,我还以为是周末(放假)呢!”
此时,估计孩子已经彻底清醒了。
设置起床场景,引发孩子的起床动力
“楼下有不少学生路过。他们都在上学路上了。”
孩子听到这个,脑子里可能会出现很多同学一起进校园的场景,就会下意识地产生自我暗示——应该起床了。同样的话术还有:
“妈妈给你换了水果味的牙膏,你试试,刷完牙是不是有芒果味?”
“你同桌这个时候可能都吃完早饭了……”
用两难选择题敦促孩子起床
“再不起床,爸爸就来不及开车送你上学了。你是赶紧起床,还是想坐公交车上学?”
“你是想接着睡,还是想让老师批评你迟到?”
让孩子明确不起床的后果和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这种紧迫感会唤醒孩子的大脑,让孩子主动起床。
家有“起床困难户”的确很让人头大,但是如果家长肯花心思,多一些耐心,改善自己的叫醒话术,就会发现,叫醒“困难户”其实没有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