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和学生

亚里士多德生于马其顿的斯塔吉拉,生年大约是公元前384年。他的父亲尼各马可是马其顿王的御医,据说除了医学还精通物理学。亚里士多德父母早亡,后来由他的一个亲戚普罗克塞那抚养成人。对此养育之恩,亚里士多德终生不忘——他为恩人建了纪念像,把恩人的儿子收为己子并立为遗产继承人。

由于时代间隔久远,亚里士多德的人物形象对于我们来说是模糊的,有些记载和传说恐怕也是猜想的成分居多。亚里士多德的一位传记作者曾把诸多说法汇总起来以描述这位思想家的形象:“他出身富门,手上戴着戒指,留着时髦的短发,多少有点花花公子的味道,他消化不良,据说是个瘦高个。他长于口才,讲课时条理清晰,谈话时富于说服力,机智锋利,妙趣横生。为数不少的敌对者把他看作狂妄自负、桀骜不驯之徒。他那留存至今的遗嘱充分体现了慷慨大方、体贴他人的品质。他的哲学著作大部分都不涉及他个人,但仍可看出他是个注重友谊又赞许自立的人;而且这些著作也表明,当他意识到自己在一个值得尊敬的传统中的地位时,是颇为自己取得的成就而自豪的。”

虽说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事迹我们知道得不多且不清楚,但有两件事却是确定的:他曾经是柏拉图的学生,曾经做过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老师。在17岁(一说18岁)时,他来到雅典进入了柏拉图的学园,在那里学习了二十年,直到柏拉图去世。不难想象,在这段漫长的学习期间,亚里士多德不仅有机会充分地了解和认识柏拉图的哲学,而且还为制作阐发自己的宏伟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园为当时得到发展的各种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最优越的条件,特别是数学、修辞学和逻辑学等方面的研究无疑是首屈一指的,而其中的绝大部分则成为亚里士多德毕生耕耘并获得巨大收成的领域。我们知道,学园中的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方面崭露头角并获得声名,而他对动物分类的工作亦是在学园时期完成的。没有理由怀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真诚的尊敬;当柏拉图去世时,亚里士多德在一首挽歌中盛赞道,他是一个“坏人甚至无权称颂的人”,他第一个“通过自己的生活和论证清楚地证明了一个人可以同时既是善的又是幸福的”。

柏拉图去世后,学园的继承人由谁担任成了问题。据说柏拉图没有选择亚里士多德,而是挑选了斯彪西波。对此有种种的传说,然而事情实际上并不复杂,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一方面,如果学园的未来是希望把柏拉图所主张的哲学更加确切地维持下去,那么斯彪西波乃最适宜的人选;另一方面,真正成为柏拉图继承者的仍是亚里士多德,因为他不仅是以柏拉图的意义理解哲学的,而且以更深刻、更完善的方式把哲学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也许这句话可以是他未成为学园的新领袖却成为柏拉图的真正继承者的最好注释吧!

于是,在柏拉图去世以后,亚里士多德便离开了雅典,去了小亚细亚的密细亚。那里的统治者赫尔米亚是亚里士多德过去在学园时的同学,和他有相当亲密的友谊。不久,亚里士多德便娶了赫尔米亚的侄女(一说是赫尔米亚的女儿)为妻。然而,在一次波斯的征服行动中,赫尔米亚被擒获并被波斯王下令钉上了十字架。亚里士多德不得不携妻逃亡,前往累斯博斯岛的米提利尼。

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被马其顿王腓力二世召进宫廷,担任亚历山大的教师;当时亚历山大13岁,亚里士多德担任这个职务达三年之久。在一封传说是腓力二世写给亚里士多德的邀请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有一个儿子,但我感谢神灵赐我此子,还不若我感谢他们让他生于你的时代。我希望你的关怀和智慧将使他配得上我,并无负于他未来的王国。” 关于亚历山大后来所完成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勋业,我们是很熟悉的:他在即位后平定国内的反叛,随后率马其顿——希腊军大举东侵;经过长达十年的远征,他从巴尔干半岛往东至印度河、向南到尼罗河,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亚历山大的远征促成了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并且使整个希腊文明的传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保存。然而,亚里士多德究竟教给了这位王子什么呢?他对这位未来的大帝究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呢?

对于这样的问题,人们的意见是很不一致的;而且事实上,除开种种猜测,可靠的资料几乎完全没有。传说他们之间有过一些通信,但这些信件已经被公认是伪造的了。有人(如黑格尔)认为,亚里士多德对亚历山大的影响具有无可估量的重要性,亚历山大精神和事业的伟大不仅是对其老师的最好鉴定,而且表现了哲学之最有价值的实际用途。但也有人(如罗素)认为,亚里士多德对其学生的影响几乎等于零,因为他们两人不仅在性格方面,而且在政治观点方面大相径庭;更加可能的是,老师在学生眼里只是一个“没趣味的老迂腐”,而老师则把学生看作一个“放荡而执拗的孩子”。因此,“这两个伟大人物的接触似乎是毫无结果的,竟仿佛两人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一般”。

既然在这里我们无法依靠实证材料,那么就只有通过想象了;而如果诉诸想象的话,我们倾向于认为黑格尔的说法是更加合乎情理的。教育的真正问题较少地在于培养一个人的性格,也较少地在于影响一个人的政治观点,更多地在于培养和发展一个人的人格精神。就这一点而言,亚里士多德对亚历山大的影响不仅是可能的,而且这种影响很可能是非常大的。因为从老师这方面来讲,“亚里士多德是知道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的文化教养的” ;从学生那方面来讲,亚历山大“达到了这种对自己的完满的确信,这种确信是只有思想的无限勇敢才能给予的” 。也许合理的想象应该到此为止了,因为更多的猜测虽然可能是美好和有趣的,却会变得像幻想一样漫无边际。

还有一则故事也是牵涉到亚里士多德和亚历山大的关系的。据说亚历山大在亚洲征战时,凡发现有什么关于动物和植物的材料,都派人送交给亚里士多德;他甚至安排了数千人(他们是狩猎者、捕鸟捕鱼者、看管猎苑鱼塘者、牧羊者、养蜂养鸟者)来为亚里士多德服务,为他提供自然研究的宝贵资料。虽然也有人怀疑这则故事的真实性,但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学研究时时参考农人和畜牧者的报道,则可能是真实的;而且,亚历山大的远征对于博物学的创立肯定具有某种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很难设想亚里士多德能在一个非常狭隘的圈子里为博物学的广泛研究奠定基础(据说亚里士多德撰写了五十部博物学著作)。

在公元前335年以后的十二年间,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了自己的学园“吕克昂”(Lyceum)。在那里他成为公众的教师,并写出了他的绝大部分著作。至于学园后来以“逍遥学派”(或“漫步学派”)而闻名,有人猜测是由于吕克昂包括许多有树木、喷泉和柱廊装点的林荫路,还有人说是因为亚里士多德习惯于在花园走廊里漫步授课,一边走一边讲学。

在学园中著述教学的平静生活因亚历山大之死而被打破了。亚历山大死后不久,雅典出现了反马其顿的怒潮,一直留恋自治的雅典人奋起反抗马其顿王的统治。由于亚里士多德和马其顿的密切关系,雅典人便对他敌视,他们撤销了先前授予亚里士多德的荣誉,并指控他犯有不敬神的罪过。于是,亚里士多德把学园托付给狄奥弗拉斯图,自己则去加尔西斯避难,以免让雅典人“再一次对哲学犯罪”(前一次是他们处死苏格拉底)。次年,亚里士多德在离群索居的忧伤中溘然长逝,享年63岁。

亚里士多德遗留给后世的是其精深广大的思想和闳博无比的著作。他的著作散佚很多,后来又被加进了不少讹误;流传至今的大约是原稿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然而,即便是这些遗留部分(约四十种),也足以成为其思想之宏伟深刻的明证了。按照他自己对知识的分类,其学术研究也涉及三大领域:(1)理论科学——如数学、物理学(自然科学)、神学(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2)实践科学——如政治学(又分为经济学和统帅术)、伦理学;(3)创制科学——如艺术、诗、修辞、农业和工程;等等。 Do7FB2Krn9imJ92hPd0CFfu9qsEQrSM6Ppb98mRhc71jdNppdyM2Lvh9oGeTK8P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