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母同降怪体真”指猪八戒和孙悟空同降二大王黄牙老象怪。
老妖疼痛难忍,趴在地上求饶,直叫“大慈大悲齐天大圣菩萨”,他向孙悟空承诺,只要孙悟空从他肚子里出来,保证送他师父过山!大圣一路以来佛性也在增长,这会儿就有了善念。不过,三大王在旁边使坏了,他对老妖悄悄说:“等孙悟空出来的时候,用力一咬,把他嚼碎再咽下去,这样孙悟空就奈何不了你了。”孙悟空在肚子里一字不落地全听到了,于是决定先拿金箍棒伸出去试试。果然,那老妖下了嘴,结果嘎嘣一声,门牙都迸碎了。
孙悟空见老妖这般态度,表示再也不出来了。没想到,那三大王又使了个激将法。他冲着老妖肚子里的孙悟空说:“孙行者,你的名声如雷贯耳,没承想就是个小猴头!你躲在人家肚子里算什么好汉,有本事出来打!”
孙悟空中了他的激将法,准备出来了。好在孙悟空机智谨慎,战斗经验丰富,他听到外面调兵遣将,必是这些妖怪做了埋伏,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要出去,又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他用毫毛变成一根一百多米长的绳子,一头拴在妖怪的心肝上,还打了个活扣儿,越扯就越紧。只要孙悟空在外面一拉绳子,就能牵动妖怪的肚肠,让他疼痛难耐。
孙悟空刚到喉咙那里就想到,不能从妖怪嘴里出来,不然那妖怪疼的时候一咬不就把绳子咬断了嘛,以防万一,他特意绕了路,从妖怪的鼻子里钻了出来。
孙悟空一出来,就看到三万小妖按照“三才阵”排列,等着围攻孙悟空呢!这三才阵是明代军队作战的一个阵法,战斗力十分强悍。那二大王、三大王也挥舞着兵器朝孙悟空打来。
好在孙悟空早有准备,他一个筋斗云跳到山头上,双手用力一扯绳子,把老妖的心肝扯得直疼,这还没完,孙悟空就像放风筝一样,上下牵着老怪心肝上的绳子,把那老妖疼得上下折腾,最后扑通一声倒在地上,足足砸出个二尺深浅的大坑!
这下老妖可算是心服口服了,再也不敢欺骗,只求孙悟空解开心肝上的绳子,保证一定放唐僧走。孙悟空见他说得诚恳,于是把那毫毛收了,自然也就解了那老妖心头上的绳子。三个妖怪态度好得不得了,对孙悟空说:“大圣请回,我们一会儿抬着轿子来送唐僧!”
孙悟空这才返回找师父、师弟,可他刚往回走,远远地就看到唐僧在地上打着滚痛哭,猪八戒和沙和尚在那儿打算分行李呢。
不用说,肯定是那个不顶用的猪八戒又想要散伙。孙悟空气得一把抓住猪八戒,结结实实地给了他一耳光,把他打了个趔趄。
教训完猪八戒,孙悟空告诉师父那三个妖怪要来送他过山的事,八戒和沙僧就收拾行李在路上等着了。
可等了许久,不但没等来妖怪的轿子,反而等来了二大王和三千小妖前来叫战。原来,这老妖吃了亏服了软,二大王还不服气,要来收拾孙悟空。
孙悟空见二大王来了,就说:“你看人家三个妖怪这么有义气,咱们也不能被比下去。八戒,你去和二大王打。”八戒倒是准备去打这一仗,但是非让孙悟空用绳子挂在自己腰上做个救命索,要是打不过那二大王,好给他拉回来救命。
八戒跟二大王交手,打了不到七八个回合,猪八戒就败下阵来,连忙大喊:“师兄,拉绳子,拉绳子!”孙悟空想好好教训他一番,不但没有拉绳子,反而把绳子一松。猪八戒不仅没被拉回来,反而被绳子绊了一跤,被那二大王赶上,用长鼻子给卷走了。
看到八戒被妖怪抓走了,唐僧责怪悟空:“你怎么不帮你师弟,反而害他呢?”孙悟空解释说:“我也让呆子受些苦恼,才知道取经的难处。”其实这一路走来,最能体会取经之难的就是孙悟空,他这句话不知含着多少辛酸苦楚。
孙悟空也不会真不管猪八戒。他变成了个小虫子飞到八戒耳根上,跟着八戒一道进了狮驼洞。那几个妖怪先把猪八戒四肢捆好,扔到后面池塘里浸着,准备杀了做下酒菜。看到猪八戒在池塘里半浮半沉的,孙悟空心里也有些可怜他。但一想到之前八戒三番五次地要散伙,还让唐僧念《紧箍咒》,孙悟空这气就消不掉。想起之前沙僧说猪八戒偷偷攒了私房钱,就准备去诈他。
于是,孙悟空飞到猪八戒耳朵边,声称自己是阎王派来的勾司人,前来勾他的魂魄。想要活命,得拿钱来换。猪八戒还真有私房钱,不过也不多,他一路上辛苦攒下来四钱六分银子,藏在左耳朵眼儿里了,这回直接被大师兄给没收了。有人认为猪八戒就是当时农民形象的代表,因为他没有高追求,平时就是吃饭干活儿,爱占小便宜,偷攒私房钱,还把农具一样的钉钯作为武器。
孙悟空捉弄完猪八戒,便解了绑他的绳索,两人一起打出狮驼洞。
这一路打杀小妖惊动了那三个妖王,只见二大王手拿长枪边骂边打过来,孙悟空毫无畏惧在洞前迎战。二大王打了一阵,就伸出长鼻子来卷悟空。虽说是缠住了孙悟空的腰胯,但他的双手还能活动,孙悟空拿着金箍棒直接捅到妖怪鼻子里,那妖怪鼻子也是肉做的,哪禁得住这等折磨,把孙悟空甩了出去,孙悟空手快,一把就拽住了二大王的鼻子,牵着他走。八戒见二大王丧失了战斗能力,举着钉钯上前就要往妖精的胯骨方向筑。
没承想,孙悟空拦住八戒说:“你别拿钯子尖打,用钯子柄打,免得把妖怪打出血,又被师父骂。”
孙悟空在前面牵着象精鼻子走,猪八戒用九齿钉钯的柄在后面打着赶他,这两人就这样把二大王带到了唐僧面前。
唐僧慈悲为怀,告诉二大王,要是踏踏实实送师徒过山,就饶他性命。象精连鼻子都被揪住了,哪敢说不?赶忙跪地求饶,答应抬轿相送,不再变卦!
这回,大大王和二大王知道了孙悟空的厉害,也感受到了他们师徒的仁义之心,便决定真心实意地送他们过山。可三大王还不甘心。一开始正是这个三大王想吃唐僧肉,才来与其他两个妖怪合作的。到嘴边的唐僧肉现在却说要抬着轿子送走,这三大王怎么可能善罢甘休?于是,他想出一条调虎离山之计。
他的安排是这样的:先选出三十个小妖,负责沿路做饭款待唐僧。再选出十六个小妖抬轿护送,不过这些都是为了让他们师徒放松警惕。一路向西四百里,就到了三大王统治的狮驼国。到了狮驼国,他们就可以借助天时、地利、人和,一举拿下唐僧。
唐僧师徒真以为这三个妖怪改邪归正,对这些妖怪以礼相待。唐僧欢欢喜喜地坐在轿子上往狮驼国走去,却不知前方凶险将至。书里说,“时运相逢真太岁,又值丧门吊客星”。这丧门、吊客二星,都是中国古代星象中的凶神,他们的出现就预示着不吉利的事情将要发生。无论何时对待恶人,就不能掉以轻心。
要到狮驼国了,孙悟空远远一看,这座城池散发着许多恶气,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他吓得一跌。
这时,埋伏已久的三个妖怪杀了出来。那三大王手举一把方天画戟杀向孙悟空。老妖和二大王各自和八戒、沙僧打了起来。三徒分别应付三个妖怪,十六个抬轿小妖一哄而上,把唐僧、白马、行李全都抢进了城。他们说:“不要吓着唐僧,要不然这唐僧肉酸了就不中吃了。”
狮怪会变化,要大能撑天堂,要小就如菜籽,一口曾吞十万兵。孙悟空扬长避短,主动迎入他的口中,用绳上拴心的方式使他屈服。
象怪只消一鼻子卷去,便是铁背铜身,也魂亡魄丧。孙悟空用棒搠鼻孔的手段降伏了他。
大鹏怪一扇就有九万里,随身携带能将人化为血水的阴阳二气瓶。孙悟空用菩萨给的救命毫毛,钻破了阴阳二气瓶。
孙悟空制伏了狮怪、象怪和大鹏怪,迫使三魔同意送走唐僧。
然而,“智多星”大鹏怪却提出了一个好主意——调虎离山,将唐僧师徒抬到大鹏怪的狮驼城,趁着师徒首尾不能相顾时,大鹏怪突袭孙悟空,狮怪突击猪八戒,象怪偷袭沙和尚,小妖则抬着唐僧进城上金銮殿。
想要捉住唐僧,吃到唐僧肉,三妖单独上都未能如愿,可后来三妖齐心协力,实实在在地朝着“吃唐僧肉”的大目标共同努力。他们的团结不是表面上喊口号,不是在失败时把矛盾隐藏起来互相指责,而是总结教训、集思广益、调整战略。从狮怪、象怪、大鹏怪单打独斗,到三妖合作施展调虎离山计,让取经团队的主力孙悟空独木难支,最终把师徒全都擒住。虽然三妖是故事中的反派人物,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想要做成大事,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往往很难,如果能找到齐心合作的伙伴,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则大事可成矣。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正能量的,否则就像本回三妖一样,逃脱不了正义的制裁。
狮驼岭狮驼洞的三妖中,三大王大鹏怪塑造得最为出彩。
他是个有谋划的妖怪,为了顺利吃到唐僧肉,本在狮驼国居住的他,来到四百里之外的狮驼岭狮驼洞,和狮怪、象怪结为兄弟,合伙捉拿唐僧。
他观察敏锐,发现孙悟空所变的小钻风露出雷公嘴脸,上前一把扯住,叫小妖立刻把孙悟空扳翻捆住,验明身份。
他心狠手辣,吃了狮驼国国王、文武官僚、满城男女。擒住孙悟空后,命小妖把孙悟空抬入能将人化为血水的阴阳二气瓶中,差点要了孙悟空的命。
他心思机巧,用激将法激孙悟空从狮怪腹中出来,免除了狮怪的灾祸。在狮怪、象怪失败后,提出用调虎离山之计。
他是狮驼洞三妖中的实际头领,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用狮怪的孱弱、象怪的无智,衬托出大鹏怪的狡猾、毒辣,让人物形象立体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