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管理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普遍的现象之一。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管理活动。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关于管理实例的记载。例如,战国时代成书的我国古代典籍《周礼》中,就专门有关于行政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的叙述。在《孟子》和《孙子兵法》中,也含有计划、组织、指挥、用人等方面的管理思想。尤其是孙武的《孙子兵法》,更被公认为古代东方的管理学杰作。书中所谈到的有关谋略,直到今天仍有参考价值。
此外,在《论语》《韩非子》《史记》《资治通鉴》等古代名著中,都可以找到与管理有关的论述或思想。我国的官僚机构,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发展成为层次分明、等级森严的管理体制。据国外有些学者研究,我国古人早在公元元年就已通晓劳动分工和组织部门化的原理,一段刻在古代瓷碗上的文字表明,当时生产瓷碗的工厂已有会计、安全与生产三个职能部门之分。
第一,这种活动虽然有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更多地受到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制约。
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过程中做到井然有序的管理,以获得最大的活动效益,这是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状态中进行,必然受到反映生产资料占有状况的生产关系和反映人际权益利害得失的社会关系所制约和影响,这是管理的社会属性。任何管理活动都必然是这双重属性的统一。“没有不含自然属性的管理,也没有不含社会属性的管理。这是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管理性质的要点,也是正确把握管理进程并使之达到管理目的的重要依据。”
第二,管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位的。比如,人总是具体的,生活在一定的时空内,有着种种自身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并受到所处时代媒介和资讯方式的影响。管理活动的模型图如图1-1所示。
图 1-1 管理活动模型图
以上所分析的仅仅是管理活动的部分特性,事实上管理还有很多其他特性,如管理具有层次性,现代管理是一种法制化的管理等。认识管理的这些特性,有助于我们深刻地领会管理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全部意义。
教育管理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萌芽,在20世纪60年代兴旺,21世纪后进入教育管理理论大发展的“丛林”时代。
1.教育管理思想源流
教育管理实践产生于古代社会。社会教育管理实践出现较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相对于社会教育管理实践,学校教育管理实践的产生是教育管理实践的一个重要性事件。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活动,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形式上都较为简单,因而,教育管理实践相对比较简单。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出现了众多的办学形式,班级授课制也逐渐形成,但是此时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教育管理系统仍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国家教育管理体制仍不健全。近代以来,国家逐渐开始关注教育,教育管理的思想发展迅速。
(1)我国教育管理思想源流
我国教育活动源远流长,教育管理思想丰富多彩。老子思想中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对教育管理中的生态管理、民主管理、人本管理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的“仁”“义”“礼”“智”“信”“中庸”的思想对后世的行政管理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管子的“天地为心”“以民为本”“与时变”的思想对后世教育管理中的人本管理、创新管理思想影响巨大。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我国历代统治者多推崇儒家思想治国,尊师重教是我国社会的优良传统,教育管理思想成就突出。特别是统治者出于对管理人才的需要,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思想,形成了科举制这种有效的教育选士制度,对教育中的人才选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以来,教会学校、洋务学堂等一批新式教育机构的出现,激发了知识分子对现代教育管理知识的内在需求,西方教育管理思想不断被引入。当时,罗振玉、王国维均提出过教育管理学研究的重要性,陶行知、李建勋均开设了教育行政课程。同时,西方教育制度不断被引入,逐步形成了完整的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我国首本与教育管理相关的图书《学校管理法》问世。
(2)西方教育管理思想源流
早在奴隶社会时代,古希腊、罗马就设有奴隶主贵族学校,如体操学校、文法学校。中世纪封建时代,有教会学校、行会学校等,但大多数仍是个别施教方式,学校管理比较简单,国家和社会教育管理也相对简单。
16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入学人数增多,出现了班级授课制,学校管理问题也开始提到议事日程。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对学校的编班、学制、课程安排都有所论述。在法国,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创建人拉萨尔(Ferdinand Lassalle)出版了《学校管理》一书。在该书中,拉萨尔主张以班级授课制代替当时盛行的个别化教学,主张将学生按能力教学,同时还规定了教学内容以及奖励和处罚学生的标准。但是这些都只是早期积累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散见于古代以及近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著述之中,专门化、系统化的教育管理理论还没形成。
近代以来,各国政府逐渐开始干预教育,客观上要求人们开始关注教育管理研究。在德国,法学家、社会学家施泰因(Willan Howard Stein)出版了《行政学》一书,系统阐述了他的行政学理论,并以其理想化的社会理论和国家理论为基础,阐述了教育行政理论。在施泰因看来,国民教育应属于国家的公共事务,国家应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介入学校教育,才能改变教育机会和制度上的不平等以及阶级差别。施泰因的理论为德国乃至欧洲的教育行政理论奠定了基础,对教育管理理论的建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总体而论,学校管理研究大致可以分为观念形态时期、规范时期、行为科学时期、辩证时期四个阶段,如表1-1所示。
表 1-1 西方学校管理研究的发展阶段
2.教育管理理论流派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流派大多产生于西方,这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背景相关。20世纪初,由于西方国家管理学、行政学等理论的发展,研究者把这些理论引进教育管理思想领域,用于教育管理问题的研究,教育管理学逐步形成自己的雏形。在学习教育管理的理论流派时,会较多地介绍这些理论发展的影响及一些著名管理学者的思想和观点。
在管理研究领域,研究者们一般把各种理论大致分成三个理论流派:古典组织理论、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方法理论。古典组织理论围绕科学管理和行政管理思想对行政管理过程和管理功能进行研究;人际关系理论主要是对工作场所中人的社会和心理方面以及对群体行为进行研究;行为科学方法理论试图调节古典组织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的不一致。三种管理理论流派的主要区别在于领导、组织、过程、权力、管理、奖励和结构等关键性特征的差异上。总体而言,管理理论从对效能和基本管理原则的关注发展到强调人和心理的因素,并最终发展为社会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
(1)古典组织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出现于20世纪初,它包含两种不同的管理思潮:科学管理和科层制。
①科学管理。科学管理在于对工作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其目的在于找到完成任务的最佳方法,并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最大化是科学管理研究的主要动因。时至今日,科学管理的代表性人物泰勒(Taylor)、加尔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所开创的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仍是当前工作效率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随着各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逐渐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政府和社会的教育投入也大大增加,促使政府和社会关注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问题。学校管理开始接受科学管理的影响。
②科层制。科学管理专注于对个体工作效率的研究,而科层制则着重于如何构建整个组织的问题,研究整个组织的管理。法约尔、卢瑟·古利克是组织管理的杰出人物,他们对管理职能各自作了精彩的论述。法约尔(Henri Fayol)认为,所有的管理者要履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职能,同时法约尔认为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管理过程中强调14条管理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强调管理过程中的指挥链、权力分配、秩序、效率、公平和稳定性。卢瑟·古利克(Luther Gulick)进一步拓展了法约尔的五项基本管理职能,认为管理职能不仅包括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还包括报告和预算。将科学管理思想引进学校管理,影响较大的学者是美国的弗拉克·斯波尔丁(F.E.Spaulding),他提出了教学成本的概念,认为教学成本是学校管理中需要控制的关键因素。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对古典组织理论也有杰出贡献,提出了“科层制”概念,这一概念是建立在一套综合的理性原则之上。韦伯的理想科层制与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成为当代组织理论的基础。古典组织理论强调组织效能,关注设计有效的工作和组织,但是他们忽略了工作场所的心理和社会因素。韦伯的科层理论引起了当时教育管理研究者的兴趣,在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各种教育管理教科书开始专门讨论韦伯的思想及其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尽管韦伯的科层理论在学校中的运用受到了许多质疑和批评,但它的组织体系模式对于学校还是有效的。
(2)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一般被认为源于埃尔顿·梅奥(George Ehon Mayo),梅奥和他的助手的“霍桑研究”,对管理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霍桑研究”发现工厂中有一种“社会人”因素在起作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由于士气、归属感等这些“人”的社会性因素以及运用了激励、引导、参与决策和有效的沟通等人际交往技巧的有效管理,而不完全是雇主的要求和物理要素导致,非正式组织为其成员规定了他们自己的适当行为标准。除梅奥外,柯特·勒温(Kurt Lewin)、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n Rogers)、莫雷诺(Jacob Moreno)、威廉·怀特(Wil.liam White)、乔治·霍曼斯(George Homans)、斯科特(Ridley Scott)等人对人际关系理论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勒温的“场理论”和团体动力学研究以及他关于“专制型”和“民主型”团体领导研究对后续人际关系研究和应用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前,使用团体动力学来改变个体和组织的方法及组织发展的行为研究法都源于勒温的开创性工作。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思想也对管理中的人际关系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罗杰斯的患者中心疗法在团体组织行为发展方面得到了共识。莫雷诺创立了社会关系计量学,又称为团体成员关系分析法,发展成社会网络分析法,其对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测量具有重要的方法意义。莫雷诺发现人们与其周围的其他人会产生有选择性的亲密性关系,相互之间有融洽关系的人构成的小团体可能会比缺乏这种共同情感取向的群体工作得更出色。怀特采用实地研究方法,对餐饮业内小团体行为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研究,他考察了团体间冲突、团体的地位、工作流程。怀特发现小团体成员间有选择的共同偏好是与成员之间年龄、性别和外在兴趣的相似性联系在一起。怀特的研究意义在于,他与莫雷诺的社会关系计量学的研究一致;他的研究成果是建立在实际生活情境的观察基础之上,而不是在孤立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研究具有良好的生态学意义。
古典组织理论与人际关系理论的显著差异在于“理性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的不同。古典组织理论也承认组织与管理中的人际关系,但是他们认为人际关系的作用一样受到经济刺激和物理刺激的作用。古典组织理论认为,在经济理性人面前,人际关系是不堪一击的。人际关系理论承认管理中的经济刺激和物理刺激,但是他们认为雇员受社会和心理需要驱动,与工作环境的物理条件相比,包括认可、归属感和安全感,个体的需要对决定工人的士气和劳动生产率更为重要;在工作环境中,个体的感知觉、信仰、动机、认知、对挫折的反应、价值观及其他类似因素都会影响到个体行为;工作场所中的非正式社会团体会建立并强化他们独有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雇员在支持性的管理之下,会有更高的士气,工作更努力,人际关系论者认为高昂的士气会带来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一个组织中,沟通、权力、影响、权威、动机和控制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关系。
人际管理理论从一开始就受到教育管理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拥戴,这主要受到杜威的影响。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对于科学管理技术在学校管理中越来越流行的情况表示不满,在杜威看来,学校应当是一个微型的民主社会,师生员工应该生活在一种民主的社会氛围中。
(3)行为科学理论流派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是教育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一般教育管理著作都称之为“行为管理时期”或“社会科学时期”。相对于古典组织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流派,行为科学理论强调组织管理中的权变性和系统性,注重协调人际关系理论和古典理论之间的矛盾,强调管理理论的实践中的辩证应用。行为科学理论研究者引发了人们对个体及个体与组织联系方式的新兴趣点。目前,行为科学理论仍处于发展之中,大体上,行为科学理论可以从个体和组织关系、管理中的领导两个维度进行考察。
行为管理科学理论流派对个体和组织的关系进行了精彩的论述,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Barnard)提出了著名的“协作系统”观点,试图把人际关系和古典组织理论的众多原则融合到一个框架之下。他认为只有将组织的目标和个体为组织工作的目标维持在平衡状态,一个组织才能得以运作和存活,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既具有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又掌握技术上的技能。
怀特·巴克(Wight Bakke)认为组织是一种“融合过程”,个体试图利用组织来进一步接近他自己的目标,而组织也会利用个体来接近它的目标,个体自我实现的过程与组织社会化的过程间的融合是通过组织的契约来完成。
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也持有这种观点,但是阿吉里斯的观点中有着更多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色彩,他认为个体与组织之间有一种内在矛盾,这种矛盾源于个体不断成熟的个性成长与组织纪律的抑制性之间的不兼容。
阿吉里斯认为人都要从一种心理上不成熟的依赖状态改进到成熟独立,但许多现代组织使他们的雇员固定于一种依赖状态,阻碍他们全部潜力的实现。阿吉里斯认为,个体个性发展与组织间的这种不调和的结果就是导致人的冲突、挫折和失败感,人们通过爬上组织的更高层级、学会使用防御机制来缩小冲突。
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对行为科学流派更是产生了重大影响,按照需要层次理论,管理者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满足雇员的需要,同时也实现组织目标。在马斯洛基础上,达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提出了有关人和管理策略的假设,即所谓X理论和Y理论。
赫茨伯格(F.Herzberg)将马斯洛的理论继续推进,提出了动机的两因素说,将那些导致或阻碍工作不满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将那些引发或阻止工作满意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会需要紧密相连,激励因素与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紧密联系。这些研究为教育管理中的个体与组织的关系拓展了新的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教育管理中的学校管理、班级管理中可以见到他们的重要影响。
行为科学理论流派中对管理中的领导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有启迪意义的理论观点。
罗伯特·布莱克(Robert Blake)和简·穆顿(Jane Mouton)提出从对生产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来评估管理行为,构建了一个管理网格模型帮助管理者认清他们自己的领导风格。
弗瑞德·菲德勒(Fred Fiedler)提出了不同情境下领导行为效能的权变理论,认为绝对情境与有效领导者之间关系有三个变量:领导者与下属间的关系、任务结构和地位权力。
保罗·赫塞(Paul Hersey)和肯尼斯·布兰查德(Kenneth Blanchard)提出了情境领导理论:有且只有一种领导风格适合于其下属的成熟度时,这种领导风格才是有效的。情境领导理论主要建立在下属的成熟度、领导者的任务性行为和领导者的人际关系行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赫西和布兰查德认为两种成熟度最为重要:工作成熟和心理成熟。工作成熟表明一个人完成某项工作的成熟度,心理成熟反映一个人的成就需要和承担责任的意愿动机水平。
在行为科学理论流派中,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room)、彼得·圣吉(Peter Senge)、鲍曼(Lee G.Bolman)、迪尔(Terrence E.Deal)、戴明(William Edwards Deming)等人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弗鲁姆提出了期望概率模式理论,他认为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动力的大小取决于“该项活动所产生成果吸引力的大小”和“该项成果实现概率的大小”两个因素。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也广为研究者们所熟悉,他为教育者提供了如何把学校等教育组织转变为自我更新的“学习型组织”的富有洞察力的观点。鲍曼和迪尔提出了重组能力观点,强调从多个角度构建同一情境的能力,应成为 21 世纪的领导者们的核心能力。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原则使得商业组织、大学以及中小学获得了新的活力。
行为科学学派的观点角度各异,但是异彩纷呈,他们在既关注组织效能、组织建设的同时,注重人际关系,强调情景、系统和协变,一定程度上就是古典组织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的折中与调和。
表 1-2 三种管理理论流派一览表
续表
3.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1)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归属和内部体系构成
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涉及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归属问题。学科归属问题直接影响对学科的本体性认识,进而影响到学科研究对象和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以及影响到研究成果的去向和应用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教育管理学内部构成问题,主要涉及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是学科领域内部问题。
在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归属上,教育管理学无疑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但是对于教育管理学到底是归属于教育学还是管理学,学者们有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教育管理学根本属性上是一门管理学科,因为教育组织系统具有其他组织系统的基本特点,也具有与其他管理活动相同或相似的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过程,教育管理学也要研究与其他管理学相似的技术和方法问题,如评估技术、控制技术等。也有学者认为:“教育管理包括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关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工作。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管理工作的科学理论和行政规律的科学。”把教育管理学归属于管理学学科,具有其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是教育管理问题,而没有研究教育管理的对象——教育实践。教育实践问题属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而非教育管理学的对象。
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的内部构成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对宏观与微观的教育管理现象与规律分别进行研究,形成教育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二是把教育管理研究分成基本原理研究、应用性基础综合研究、具体应用研究。
(2)教育管理的对象和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区分教育管理的对象和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教育管理和教育管理学研究都发生在教育实践中,但是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教育实践活动,其直接对象是教育实践中的管理活动,教育管理学通过“管理”这个中介和手段作用于教育实践。因此,教育管理的对象是各种各样复杂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活动,教育管理活动是面向教育实践和教育活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教育管理学是对这种管理活动中存在的现象及其运行过程进行理论讨论、方法总结、规律揭示的科学,它的目的指向是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
1.教育管理活动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为什么要对教育事业实施有效的管理呢?
第一,现代教育已构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事业。
第二,为了协调教育的发展。
第三,为了合理规划和利用教育资源。
第四,为了服务于教育。
除以上一些意义外,教育管理在教育决策、教育行政监督、教育评价、促进教育改革等方面也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2.教育管理的“元价值”
所谓的“元价值”,是指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价值,在这里且定义为价值的最根本形式。从这个角度分析,教育管理的价值应该由三个方面组成,即个人性价值、组织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个人性价值主要涉及教育管理与个人的联系,指在教育管理中,怎样利用和整合各式各样的教育资源,为个人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另外,从价值主体的构成分析,教育管理中的“人”包括两部分:受教育者(主要指学生)和教育者(主要指教师)。因此,关于教育管理的个人性的理解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受教育者价值和教育者价值。受教育者作为教育管理活动的对象,教育管理对其个人发展来说具有重要作用,这便是所谓的受教育者的价值。受教育者是以不完善性和潜在发展性为基本特征的个体存在。鉴于教育管理是“人—人—人”系统,所以归结于上述的价值分析,在这里认为教育管理的元价值就是实现个体的自由发展和完善。
任何一个层次的办学,都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积累过程才能达到更高一个层次的水平,因此,只要是社会需要的就应该稳定地办下去,要提倡各类办学单位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避免盲目追求高层次。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高等学校办学层次的升迁,即从培养本科生到培养硕士生,再到能培养博士生的递进,不仅要看高等学校的整体条件和学科、专业能否满足相应学位授予单位的条件,还要从学校的主要任务看是否符合高等教育分层次办学的原则。这就是说,一个高等学校能获得何种学位的授权,不仅决定于整体条件和学科、专业的条件,还取决于高校主管部门给定的办学任务,即培养何种人才的任务。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政府办学衍生的必然结果。现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越来越需要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一个高校办学层次的升迁,最主要的是看该校的整体条件,如学科、专业、师资、设备、经费、管理水平等条件和对社会的贡献率等。
高等学校办学层次的确定,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以什么标准来确定,第二个是由谁来确定。第一个问题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下面还要从不同角度来详细讨论,现在先来讨论“谁来确定”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将是提升大学办学水平的优选办法。没有竞争就不会有一流大学,世界上的一流大学都是通过竞争确立的。这种竞争是公开的,也是公正的。
第一是师资的竞争,一流大学无不拥有一大批世界一流的教授。当年的哥廷根大学,正是因为有了高斯、韦伯,才成为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著名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始终排名在美国大学的前10名,2000年甚至是第一名,也正是由于它拥有一批杰出的教授和诺贝尔奖获得者。
第二是学生的竞争,一流大学招收的学生都是本国中学学习成绩最优异的学生。国际一流大学生甚至向全世界招收杰出学生,并且为他们提供奖学金。好的生源是一流大学保持活力的重要基础。
第三是科研的竞争。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学术著作、学术流派是衡量一所大学水平的标志,哈佛大学一年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入的论文(1998年)8000多篇,超过当年中国所有大学在该索引上发表的文章总和。高水平的科研、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重要学术流派的形成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
第四是教学质量的竞争。体现在毕业学生的就业率、校友在社会上的影响及发挥的作用等。如有的高等学校就是因为培养了多少位总统、多少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成为一流大学的。所有这些,靠国家扶持是扶不起来的,只有靠竞争,才能形成。
高等学校分类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和高等学校自身的特点、优势,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的。按照我国的教育资源分布情况,可以明显分为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高校以及中西部地区高校两大类。如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发展势头好,经济收入高,其高等教育规模大,资源相对丰富;中西部地区经济弱,当地高等教育设备陈旧,教师待遇低,其高等教育面临资源缺乏的局面。而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收入,国家进行财政投入时多考虑教育规模而非教育质量,缺乏根据社会需要对学校进行合理分工,导致我国高等学校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是“总量控制、微观放权、规范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这种管理办法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高校的特点和需要。为了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不同特点、不同层级的高校需要对自身进行合理定位,确定自身发展目标和方向。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规模的扩大、水平的提升,高校分类管理越来越成为高校研究的热点内容。
在高等教育日趋多样化的大环境下,高校机构逐渐拥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层次规格。广研院“中国大学评价榜”按科研规模将大学分为研究型、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四个类型,并各自细分为Ⅰ类、Ⅱ类,按照学科比例划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专业类等五大类。
在高校方面,对我国高等学校除了考虑高校的财政能力、名声威望等客观因素之外,同时还要考虑到政府的行为。简而言之,我国高校是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对高校进行层次划分的,客观方面包括学校规模、学生质量、学科设置、师资状况、科研情况、图书馆藏书、学校历史等。而主观方面,首先是包含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其次是政府对各个高校的具体定位。政府对高校的定位及导向起着重要的作用。按照政府定位和社会认知,我国高等学校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属于比较典型的研究型大学,第二层次是“985工程”高校,第三层次是“211工程”高校,第四层次是至少拥有独立的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第五层次则是除以上四个层次之外的其他高等院校,主要面向社会培养急需的各种职业型、应用型人才。
各高校能够根据学校特征和学生素质制订教学计划,针对学生、注重质量地进行管理和教学。同时,高等学校分类管理也让我国的高校类型更加明确,不同规格和层次的高校面向社会不同需求的学生,有利于社会公众正确审视自身素养和需要,选择合适的高校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