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被孩子影响的生活轨迹

我已经差不多十年,没有走进过麦当劳店了。

此前我常去。我常去不是因为我在那儿工作,也不是因为我爱吃麦当劳,不,我宁愿啃一块路边小店烤的大饼,也不愿意吃麦当劳的食物。但是,我儿子小时候特别爱吃西式快餐,离我家不远的这家麦当劳店,就成了我常带他去打牙祭的地方。路边靠窗的第二个座位,就是我们父子俩常坐的位子。他吃,我看着他吃。

最后一次陪他去吃麦当劳,是他初中一次考试后。自那之后,他也许隔三岔五还会去吃一顿,但不再让我陪着,而我自己,虽然经常路过,却再也没有跨进去过半步。路边靠窗的第二个座位上,偶尔也会坐着一对父子,像我和儿子当年一样,儿子吃,父亲看着他吃。

伴随着儿子的成长,我们的生活轨迹,也随之改变。

与大多数的孩子一样,儿子小时候,也特别喜欢去动物园玩。老家的动物园很小,动物不多,连狮子和老虎都没有,但儿子还是喜欢得不得了,每次我们带他去动物园玩,都像过节日一样。后来,我们全家搬到杭州,第一次带儿子去虎跑路的动物园玩,那么大的动物园,把儿子乐坏了,兴高采烈地玩了一天,傍晚,人家动物园要关门了,还恋恋不舍,不肯离去。因为儿子热爱动物,我们一家人出外游玩,不管到哪儿,动物园都是必去的景点。

儿子上中学后,学业紧张,我们再也没有过全家出动,一起去动物园了。

儿子读的初中,在一处弄堂里,对面是一个很大的居民小区。从大路拐进去,一边是绿地,另一边是各种各样的店铺。因为离家远,每天都是我开车接送儿子。早上送他到校门口,他下了车,我就可以走了,晚上去接他放学,就比较费时间,因为我到了,他却未必下课放学,只能在校外等。干等无聊,便闲逛,闲看。边上的两家书店、一家文具店、两家小吃点、三家小卖铺,还有一家理发店、一家水果店、一家快餐店……我都弄得非常熟稔,比我自家小区门口还要熟悉。整整三年,除了节假日,我天天早晨七点之前,准时把儿子送到这儿,傍晚五点准时来等儿子放学,我的身影一次次穿梭在这个熟悉的弄堂,很规律,很频繁,仿佛会一直这样,永远这样。

三年之后,儿子初中毕业了,去读高中了。自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去过儿子初中的学校,以及那个弄堂。那个弄堂依然是热闹的,只是换了一茬人,又一茬人而已。

儿子上的大学,在成都。在此之前,我没有去过成都,甚至连四川都没有去过。儿子去报到,我和妻子都去了。与其说是我们送儿子去读大学,不如说,我们是乘机到四川旅游。虽然同样是第一次到成都,但儿子却像个老练的主人一样,领着我和妻子,看他们学校,游杜甫草堂,逛宽窄巷子,那一刻,恍然觉得,儿子长大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围着他转。他喜欢去的地方,亦是我们乐意去的地方;他在哪个学校上学,我们就会像对待自己的母校一样,关注它爱护它;只要对他成长有益,我们甘做一切。

如果把我们的生活轨迹标注出来的话,你会发现,你的轨迹,其实就是孩子成长的轨迹;反过来,孩子的所到之处,亦正是你反复踏足的地方。

前几天,偶尔路过儿子读的小学附近,校园依旧,梧桐树依旧,石板路依旧,十几年前的那一天,我就是顺着这个墙根,牵着儿子的小手,送他走进这所学校的大门的。我们的身影,都很久没有再出现在这里了。我仿佛依稀看见,石板路上,一个年轻的父亲,牵着他的孩子,走在梧桐树荫下,走向远方。

你和孩子轨迹重复的地方,是你的陪伴。陪伴越多,爱越浓。 fmeCDyT0FJM/VFDt7kkIsTpXpxUAm/s8M8v7v97fHv1YNBOAHjZN//IvSlVSUxj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