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汉族以外的诸族

第一节 獯粥

中国人决不是单纯的民族。以前所讲的,都是汉族的历史,这是因为叙述的方便,不能把各族的历史,都搅在一起,以致麻烦。现在汉族的历史,已经讲到统一时代了,就得把汉族以外的各族,都讲述一遍。

中国人向来称异族为“夷”“蛮”“戎”“狄”,这四个字,是“因其所居的方位而称之”(参看下章),不是种族的名词;若用这四个字来分别种族,一定要陷于误谬的。(到后世,这四个字的称呼,也有不按着方位的。(譬如狄侵入东方,仍旧称他为狄是。)然而这是后起的事,到这时候,能够认明他的种族,居地虽然变换,还用旧名称称他。——种族的关系,已经纷乱得不可究诘了。)

同汉族杂居最久,而关系又最密切的,便是獯粥。獯粥,又叫做猃狁,后世叫做匈奴(《史记索隐》〈《匈奴列传》〉:“晋灼曰:匈奴,尧时曰獯粥,周曰猃允。”),都是一音之转;这两个字的合音,便是混,又写作昆、写作串、写作畎、写作犬,到后世又写作胡。(《诗·皇矣》:“串夷载路”,《郑笺》,“串夷,即混夷,西戎国名也”。《正义》:“《书传》作畎夷,盖畎混声相近,后世而作字异耳。或作犬夷,犬即畎字之省也。”)古代所谓西戎北狄,都是这一种人。何以知道呢?因为除这一族之外,可称为戎狄的,只有汉时之所谓羌,而据汉朝的事情看起来,羌人在古代,和汉族实在没甚交涉,看本章和第三编所述羌人的事情自明。太史公《匈奴列传》把古代的戎和狄都混杂在一起,或讥其不能分别,殊不知戎和狄本没有种族的区别的。

这一族古代的根据地,也在黄河流域;到后世,才渐次退却到阴山山脉一带,再退却而至漠北,再退却而到如今俄领中央亚细亚一带,而入欧洲。(参看第二编)误以为汉时的匈奴,在三代以前,就据有漠南北的,却是大误。(漠南的南部,虽有“分散溪谷”的小种落,然而不是他重要的根据地。至于漠北,则三代以前,大抵是丁令的地方。所以《尚书大传》说“北方之极,自丁令北至于积雪之野”。)

这一族的根据地,大约在汉族的西北。所以《史记》说“黄帝北伐獯粥,而邑于涿鹿之阿”(见第三章第二节);《墨子》说尧“北教八狄”(尧都太原);可见得这一族,从古以来,就占据如今直隶、山西的北半省。至于陕西,更是他的大本营。所以《史记》说“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邑于豳。其后三百有余岁,而戎狄攻太王亶父,亶父亡走岐下。……其后百有余岁,周西伯伐畎夷氏。后十有余年,武王伐纣,而营雒邑,复居于酆鄗,放逐戎夷泾洛之北”(洛,如今陕西北洛水)。可见得周从受封以后,历代和此族竞争。幽王被弑以后,此族“遂取周之焦获,而居于泾渭之间”。(《诗》:“猃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毛传》以为宣王时候的诗,恐不如《史记》之确。《尔雅·释地》“周有焦获”郭璞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池阳,如今陕西的泾阳县。镐、方,无可考。)于是平王东迁,直到秦文公手里,才把岐丰的地方收回。(见章第一节)秦穆公时,“开国十二,辟地千里”(这是《秦本纪》的话,《匈奴列传》说“西戎八国服于秦”),这一族在泾渭游,便无从肆其凶焰了。其在陕西东部的,也给晋国人所攘,居于圁、洛之间(圁,就是《汉书·地理志》郡白土的圜水,《清一统志》说是在陕西葭县入河的秃尾河),谓之白狄(《史记》说“号曰赤狄白翟”,误)。其侵入东方的,谓之赤翟。赤翟的境域,从晋国的蒲(如今山西的隰县)、屈(如今山西的吉县)起,绵延向东,和齐、鲁、卫接界。邢、卫、宋、鲁、齐、晋、郑,都颇受其害。其种落,有东山皋落氏(如今山西的昔阳县)、唐咎如(如今山西的乐平县)、潞氏(如今山西的潞城县)、甲氏(如今直隶的鸡泽县)、留吁(如今山西的屯留县)、铎辰(如今山西的长治县),都给晋国人灭掉。白狄也有侵入东方的,就是肥(如今直隶的藁城县)、鼓(如今直隶的晋县)、鲜虞(如今直隶的定县)。肥(鼓亦灭于晋)、鲜虞到战国时谓之中山,灭于赵。又有扬拒(如今河南偃师附近)、泉皋(如今河南洛阳县西南)、伊洛之戎(《左传》杜注“居伊水洛水之间”),地都入于周。又有蛮氏(如今河南的临汝县;亦称茅戎,因为他本居茅津。茅津,在如今山西的平陆县)、骊戎(如今陕西的临潼县),地亦入于晋。于是这一族在山、陕、直隶的南部和河南的,几于全给汉族征服(以说赤狄自狄,据《春秋大事表》)。其未尝服属的,都在甘肃和直隶、山、陕三省的北边。《史记》叙述它的形势道:“自陇以西,有绵诸(如今甘肃的天水县)、绲戎(亦在天水境)、翟䝠之戎(如今陕西南郑县境);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如今甘肃宁县、庆阳县境)、大荔(如今陕西的大荔县)、乌氏(如今甘肃的泾川县)、朐衍之戎(如今甘肃的灵武县);晋北有林胡(如今山西的朔县)、楼烦之戎(如今山西的崞县);燕北有东胡山戎。(见下节)各分散溪谷,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列国的开拓,便是“赵有代、句注之北(句注,如今的雁门山),魏有河西、郡,以与戎界边(河西、郡入秦之后。秦、赵、燕三国,边于匈奴)……秦昭王时……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郡,筑长城以拒胡;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集解》“徐广曰在朔方”),而置云中雁门代郡……燕亦筑长城,自造阳(《集解》“韦昭曰:地名,在谷”)至襄平,置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大抵这时候,这一族在甘肃和山、陕、直隶北边的,都是“分散溪谷”的小部落;所以汉族开拓,毫无抵抗之力。(汉族所以要筑长城,也是防这些小部落侵盗的原故。像后世的匈奴、突厥……原不是长城所能防。后人议论秦始皇的筑长城,有人说他“立万世夷夏之防”,固然迂谬可笑。又有人说,筑了长城,还是无用,引后世史事为证,也是陷于“时代错误”的。)其中只有一族,根据在如今河套之内的,较为强大(大约因为地形平衍,易于合群的缘故)。这个便是秦汉时代的匈奴了。

第二节 东胡

太史公把古代的戎狄算做一族,并不能算他错;然而把东胡和匈奴混在一起,实在是弄错了的,为什么呢?因为东胡之后为“乌桓”“鲜卑”,乌桓、鲜卑和匈奴,确非同族。

《后汉书》《三国志》都说:乌桓、鲜卑是东胡之后,东胡为匈奴所破,遗族分保此二山,因名焉。后人因把东胡两个字,当作这一族的本名,乌桓鲜卑,当作后起之名;因而有说东胡就是通古斯(Tongus)的译音的,依我看来,却实在不然。为什么呢?据《希腊罗马古史》,“里海以西,黑海以北,古代即有‘辛卑尔族’居之……故今黑海北境,有辛卑尔古城;黑海峡口,初名辛卑峡;而今俄人名乌拉岭一带曰西悉毕尔”(《元史译文证补》)。《北史·魏世纪》述鲜卑二字的由来,也说“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东西相去数千里,不谋而合。可见所谓鲜卑,不是“部族以山名”,实在是“山以部族名”的。所以鲜卑部落,分布极广,而乌桓一部,从魏武帝柳城一捷后,就不复见于史(《新唐书》所载,乃一极小部落)。可见得鲜卑二字,实在是此族的本名。《史记索隐》引服虔“东胡,在匈奴之东,故曰东胡”。《后汉书·乌桓传》“氏姓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索隐》引《续汉书》:“桓以之名,乌号为姓。”这么说,东胡二字,是中国人因他居近匈奴,“貤匈奴之名以名之”(好比后世称菲律宾为小吕宋)。乌桓二字,是大人健者之名,是一个分部的名称。

这一族在古代,谓之山戎。据《史记·匈奴列传》,公元前706年,“山戎越燕而伐齐,齐僖公与战于齐郊。其后四十四年,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北伐山戎,山戎走”,“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东胡,东胡却千余里”。这一族的根据地,似乎就是燕所开的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为什么呢?因为后来汉武招致乌桓,助防匈奴,所居的也是这五郡塞外;可见得所谓“却千余里”者,就是弃这五郡之地(有人说鲜卑就是《禹贡》析支的转音〈《大戴礼》鲜支渠搜,《史记·五帝本纪》作斯支渠廋〉。这话似乎附会,我却以为颇为有理。为什么呢?如此说,则鲜卑氏羌,古代居地相近,而据《后汉书》所载,乌桓、鲜卑和羌人风俗极其相类。羌俗“氏族无常,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可见母有姓而父无姓,乌桓亦“氏姓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又“怒则杀其父兄,而终不害其母,以母有族类,父兄无相仇报故也”。乌桓“妻后母,报寡嫂”,羌亦“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嫠嫂”,乌桓“俗贵兵死”,羌亦“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可为古代曾经同居之证。这一族,连亚洲的西北方和北方都有,在古代,似乎也是从中亚高原,分散出去的。《汉书·地理志》:朔方郡有渠搜县。蒋廷锡说就是《禹贡》的渠搜后世望东北迁徙的这一说,假定为确。则析支也可从如今的青海,迁徙到山陕北边。再看下一节貉族迁徙的事实,则析支从山陕北边再迁徙到燕北而为鲜卑,也不足怪的了。)

第三节 貉

东北方之族,鲜卑而外,还有一个貉。貉这一族,也有说他是东夷的(《说文》羊部:东方貉。《郑志》答赵商问。“九貉,即九夷。”也有说他是北狄的(《说文》豸部:“貉,北方豸种”,《孟子·告子篇》赵注“貉在北方”),到底哪一说可靠呢?我说都不差的;貉是始居北方,后来迁徙到东北方的。《诗·韩奕》:“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郑笺》说:韩王韩城,所抚柔的,是“王畿北面之国”,又说“其后追也。貊也,为猃狁所逼,稍稍东迁”。这十五个字,便是貉族迁徙的历史。

何以知道郑说之确呢?《后汉书·夫余传》:“本濊地。”《三国志》:“耆老自说古之亡人,其印文言濊王之印。国有故城名濊城。盖本濊貉之地,而夫余王其中,自谓亡人,抑有似也。”这几句话,便是《韩奕》郑笺的注脚。“耆老自说古之亡人”,就是貉族人自记其“为猃狁所逼稍稍东迁”的历史。不过《后汉书》说“本濊地”,《三国志》说“本濊貉之地而夫余王其中”,却是错误的。夫余就是濊貉,所以汉朝赏他的印文,还说是濊王之印,倘使夫余另是一个种族,而占据濊貉之地,那印文如何能说濊王之印呢?后汉一朝,和夫余往来极密,决不会弄错的。况且果使如此,是夫余征服濊貉,是战胜攻取了,如何说是亡人呢?貉是种族的本名,濊是水名,貉族的一支,处濊水流域的,谓之濊貉,后来亦单称他为濊(又假用藏字)。《水经注》:“清漳迳章武故城西,故濊邑也,枝渎出焉,谓之濊水。”(汉章武县,包括如今直隶大城、沧两县之境。)这濊水,似乎就是濊貉所居的。但是他一个分部不是他的全族。何以知道呢?因为《孟子》说:“夫貉,五谷不生,唯黍生之。”章武决不是不生五谷的地方。可见得这一族的大部分,一定还在如今的长城之北。(《后汉书》《三国志》的四裔传,是同本《魏略》,所以错便同错。《韩奕》的郑笺,一看很不近情理,所以疑心他的人很多。然而“追也,貊也,为猃狁所逼,稍稍东迁”。实在是一段种族迁徙重要的历史。唯郑君读书极博,然后能知之。王肃不知此义,于是解溥彼韩城的韩城为涿郡方城县的寒号城(《水经·圣水注》)。燕师所完的燕为北燕国(《释文》),以便将韩侯牵率到东北方去以就貉。巧则巧矣,而不知正不必如此之心劳而目拙也。王符《潜夫论》说:“周宣王时有韩侯,其国近燕。”也就是王肃一派的话。《山海经》根据这一派话,再加之以造作,便说:“貉国在汉水东北,地近于燕,灭之。”更可发一大噱。所谓汉水,想必是朝鲜的汉江了。他只晓得朝鲜和燕国接界,朝鲜的南边,又有一条汉江;臆想貉国既近于燕,必定也近朝鲜;既近朝鲜,一定也近汉江;就臆造出这十三个字来。殊不知道汉江是汉武帝灭朝鲜后把其地分置四郡的南界,因为这条江是汉朝的南界,所以有汉江之名(据朝鲜金泽荣《韩国小史》,这部书,南通县有刻本)。当北燕未亡之时,这条水,尚未名为汉江也。这一派伪书的不可信如此。

貉族在古代和汉族没甚交涉;然而这一族人,东北走而为夫余,其后为句丽、百济,和中国的关系,却很深的,所以著其缘起如此。

第四节 氐羌

氐羌二族,在古代,大约是根据于中亚高原的;后来分为许多支(在湟水流域,青海,和黄河流两岸的,是汉朝时候所谓羌人。在天山南路的,是汉时西域诸国中的氐羌行国。在祁连山一带的,是月氏。在今四川云南和川边的,汉时谓之西南夷。均见后),其在古代和汉族有交涉的,在氐族为巴,在羌族为鬼方。

《说文》注:“巴蜀,桑中虫也。”《魏略》(《三国志》注引):“氐……其种非一;或号青氐,或号白氐,或号蚺氏,此盖虫之种类,中国人即其服饰而名之也。”可见此族当图腾时代,曾经用虫为标帜。(参看严复译甄克思《社会通诠》)据《后汉书》,板楯蛮,世居渝水左右(如今的嘉陵江),其人善于歌舞,汉高祖用他的兵,还定三秦,因而就采他的乐舞,叫做巴渝舞。武王伐纣,有“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而《尚书大传》说,“唯丙午,王逮师前,师乃鼓䵾噪,师乃慆,前歌后舞”,可见武王所用的兵,实在有巴氐在里头。(《华阳国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之。殷人倒戈,故世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到战国时,才为秦国所征服。《后汉书》说:“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民爵比不更;有罪,得以爵除。其君岁出赋二千一十六钱;三岁一出义赋,千八百钱。其民户出幏布八丈二尺,鸡羽三十镞。”又说:“秦昭王时,有一白虎,常从群虎,数游秦汉巴蜀之境,伤害千余人,昭王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者,赏邑万家,金百镒。时有巴郡阆中夷人,能作白竹之弩。乃登楼射杀白虎。昭王嘉之,而以其夷人,不欲加封;乃刻石盟要,复夷人顷田不租;十妻不算;伤人者论,杀人者得以倓钱赎死。盟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夷人安之。”话虽有些荒唐,却也是汉族抚柔这一族的一段历史。

羌人和汉族的交涉,只有《易经》“高宗伐鬼方”,《文选》李善注引《世本》:“鬼方于汉,则先零戎也。”(《赵充国颂》)可证汉族当商朝时候,对于这一族,曾用兵一次。此外无甚关系。(《商颂》:“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又《周书·王会解》,也有氐羌,盖商周之先,都处西方,所以和这两族关系较密。又《商颂》“昔在成汤”云云,自系郑笺所谓“责楚之义,女乃远夷之不如”。后人因而牵合,说高宗的伐鬼方,就是“奋伐荆楚”。近人因而说鬼方就是夔,这是大错了的。请看《诗古微·商颂鲁韩发微》一篇。)

第五节 粤

以所讲的,都是北方的种族,以下就要讲到南方了。南方的种族和汉族最早有交涉的,自然要推黎族,已见第三章第二节,兹不复赘。黎族之外,还有一个极大的种族,就是所谓“粤族”。粤也写作越。近来讲历史的人,对于“黎”“粤”二族,都不甚加以分别,未免失之笼统。

“黎族”是后世所谓“苗族”,“粤族”是现在所谓“马来人”。这一种人,在古代也是根据在中亚高原的。后来沿横断山脉南下,分布在亚洲沿海之地。凡现在“亚洲的沿海”,和地理学所谓“亚洲大陆的真沿边”,都是这一族人所据的。这个证据甚多,一时不暇细讲。我现在且从中国历史,举出两条坚证如下:

其一,这一种人,是有“文身”的风俗的。从历史看起来,如所述的地方,都可发现同一的风习。

《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注“雕文,谓刻其肌,以丹青涅之”。《正义》“文身者,谓以丹青文饰其身。……雕题交趾者,雕,谓刻也,题,谓额也,谓以丹青雕刻其额,非唯雕额,亦文身也”。按:据正义,可知文身与雕题,就是一事。又不火食的风俗,东夷南蛮,也相同。《正义》说“以其地气多暖,虽不火食,不为害也”。南蛮的地方,诚然地气多暖,东夷何尝如此,可见夷蛮确系同族,所以有这同一的风俗。)

《汉书·地理志》:粤地……今之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其君禹后,帝少康之庶子云。封于会稽,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史记·吴越世家》,已见第五章第一节。

《后汉书·哀牢传》: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

又《东夷传》:倭地大校在会稽东冶之东,与珠崖儋耳相近。故其法俗多同。《三国志》:男子无大小,皆黥面文身。……夏后少康之子,对于会稽,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今倭人好沉没捕鱼蛤,亦文身以厌大鱼水禽,后稍以为饰。诸国文身各异;或左或右,或大或小,尊卑有差。以朱丹涂其身体,如中国用粉也。

《后汉书》:马韩……其南界近倭,亦有文身者。弁辰……其国近倭,故颇有文身者。

《北史·流求传》:如今的台湾。妇人以墨黥手,为虫 之文。

《南史·扶南传》:文身被发。

阎若璩《四书释地三续》:《留青日札》曰:某幼时及见今会城住房客名孙禄。父子兄弟,各于两臂背足,刺为花卉,葫芦,鸟兽之形。因国法甚禁,皆在隐处,不令人见,某令解衣,历历按之。亦有五采填者,分明可玩。及询其故,乃曰:业下海为鲜者,必须黥体。方能避蛟龙鲸鲵之害也。方知断发文身,古亦自有;《汉书·地理志》于粤已云。录此者,以见今犹信耳。

其(二),食人的风俗,前文所述的地方也是都有的。

《墨子·鲁问》: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后汉书·南蛮传》引这一段,以为当时的乌浒人。注:“万震《南州异物志》曰:乌浒,地名。在广州之南,交州之北。恒出道间,伺候行旅,辄出击之。利得,人食之,不贪其财货;并以其肉为肴葅;又取其髑髅破之以饮酒。以人掌趾为珍异,以食老也。”《节葬下》:越东有輆沐之国,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

《左传》僖十九年: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属东夷。

《南史·毗骞传》:国法刑人,并于王前啖其肉。国内不受估客,往者亦杀而食之,是以商旅不敢至。

《北史·流求传》:国人好相攻击,收斗死者,聚食之。

其南境,人有死者,邑里共食之。……战斗杀人。便以所杀人祭其神。

《隋书·真腊传》:城东有神,名“婆多利”。祭用人肉,其王年别杀人,以夜祀祷。

以两种证据,都系略举。若要全抄起来,还可得许多条。此外,如铜鼓,是这一种人所独有的器具,含有宗教的意味;而铜鼓发现的地方,和我刚才所说这种人分布的地方相合。(详见近人《饮冰室文集·中国民族历史之观察》)《后汉书·南蛮传》“珠崖、儋耳二郡,在海洲,其渠帅,贵长耳,皆穿而缒之,垂肩三寸”。《淮南子·地形训》说耽耳在北方,也可见得这种人的分布,是沿海而成一半规形。总而言之,现在“亚洲的沿海”,和地理学所谓“亚洲大陆的真沿边”,都是这一种人所分布的,如今称为马来人,古人则谓之粤。(越:古代所谓东夷者,都是此族,所谓南蛮者,却不是此族。黎族:为什么古代不称此族为南蛮呢?因为夷蛮戎狄,是和汉族接境的异族,间接的就不在内。参看下章自明。)

古代这一族和汉族有交涉的,便是:

嵎夷。(《书·尧典》:“宅嵎夷,曰旸谷。”《释文》:“马曰:嵎,海嵎也。夷,莱夷也。《尚书考灵曜》及《史记》作禺銕。”《禹贡》青州“嵎夷既略”。《索隐》按《今文尚书》及《帝命验》并作禺銕,在辽西,銕,古夷字也。《说文》土部:“嵎夷,在冀州阳谷,立春日,日直之而出。”山部:“ 山,在辽西。一曰:嵎銕崵谷也。”按《说文》既加“一曰”二字,则“嵎夷崵谷也”与“崵山在辽西”,明非一义。《索隐》:“在辽西”三字,须另为一句。不得认做《今文尚书》和《帝命验》里的话。崵夷自系莱夷。当以马说为准。)

鸟夷。(《书·禹贡》:冀州“岛夷皮服”,《史记》作鸟。《集解》:“郑玄曰:鸟夷,东北之民,搏食鸟兽者。”《书疏》亦谓“孔读鸟为岛”,则今本岛系误字。扬州“岛夷卉服”。《汉书·地理志》亦作鸟。按:《后汉书·度尚传》:“深林远薮椎髻鸟语之人”注“鸟语,谓语声。似鸟也”。《哀牢传》:“其母鸟语。”此亦鸟夷的一义。《孟子》所谓“南蛮駃舌之人”。)

淮夷。(禹贡:“淮夷蠙珠暨鱼。”《史记集解》:“郑玄曰:淮水之民也。”)

徐戎。(《说文》:䣄,“邾下邑也,鲁东有徐城”,《史记·鲁世家》:“顷公……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集解》:“徐广曰:徐州,在鲁东,今薛县。”《索隐》“……又《郡国志》曰:鲁国薛县,六国时曰徐州”。)

其中以莱夷和淮夷徐戎为两大宗。莱夷灭于齐(春秋襄六年),淮泗夷到秦有天下,才悉散为人户。(《通典》)其南岭以南,则直到秦始皇手里才征服。

第六节 濮

濮族,就是如今的倮儸,《周书·王会解》作卜(“卜人以丹砂。”孔注:“卜人西南之蛮。”王应麟补注:“卜人即濮人。”),《说文》作僰(云“犍为蛮夷也”),都是一音之转。(长言之则曰“倮儸”。短言之则曰“濮”曰“卜”曰“僰”。唐时称这种人为“乌白蛮”,是中国人以其服饰称之,不是他种族之名。试观《唐书》所载,初里五姓,都是乌蛮,他的妇人衣黑缯,东钦二姓,是白蛮,他的妇人,就都衣白缯可见。元以后仍就其种族之名译音。)这种人,就是汉朝时候的夜郎、滇、邛都诸国。它的居地,在黔江、金沙江、大渡河流域,详见第二编第四章第四节。在古代,和汉族有交涉的,却还在其北。所以韦昭《国语注》,说濮是“南阳之国”。(《郑语》)杜预《释例》说:“建宁郡南有百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见《左传》文十六年,建宁,如今湖北的石首县。)这种人,当周初已与于王会(又《伊尹四方令》:正南亦有百濮),后楚蚡冒得濮之后,就服属于楚。楚国的黔中郡,大概就是这一族的地方。“楚威王时(公元前339年至公元前329年),使将军庄蟜将兵循江(牂牁江),略巴、黔中以西。蟜至滇池……以兵威定属楚。”于是中国的兵力,直达今云南省东北部。“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乃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于是从黔中以西南,仍旧未入中国版图。直到汉武帝时,方才开辟。(以据《汉书·西南夷传》) v7E/qXuhppZpoVZEYmoPx/1+LLuQDJQHyf1uIyHd3q7zrrJmTxEgFQNM/1E3WUz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