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颜回

在《庄子》内篇里,颜回一共出现了三次,分别在《人间世》和《大宗师》。《人间世》里的颜回,是引出孔子关于人世的种种复杂情态和危险的议论的发问者。在《大宗师》里,颜回先是孟孙才的质疑者,随后又成了达到“坐忘”之境的道的证验者。《人间世》里的颜回在孔子的问难中,每一次道说都有更高的进境。而且,在孔子讲明“心斋”以后,就立刻做到了“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 。《大宗师》里颜回与孔子的对话虽然分在两章,其实也可以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后面一连串“回益矣”,正是前面孔子教诲的结果。这一好学敏求的形象与《论语》等书的记载是一致的。

从“忘仁义”“忘礼乐”到“坐忘”,《大宗师》里的颜回进益的阶次,很像女偊“守而告之”的卜梁倚。然而,颜回终归是一个言说者。他与始终沉默的卜梁倚之间看似未达一间,然而这未达的一间其实是天堑。

值得注意的是颜回的“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和“坐忘”与南郭子綦的“吾丧我”之间的关联。无论是南郭子綦的“吾丧我”还是颜回的“坐忘”,都在短时间达到了对道的某种亲身的证验,然而,这种真切的体证只是暂时的。形若槁木、心若死灰的南郭子綦还是回到了言说的世界,向颜成子游陈说“人籁”“地籁”与“天籁”的分别。颜回在“坐忘”之后,还是向孔子讲述了“坐忘”之境的体会。暂时的亲身证验当然不是至德之境的达成,但在庄子的哲学世界当中,却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

至德者的沉默是问题的关键。既然真正在至德之境的人是无所言说的,那岂不等于说一切关于至德之人的描述都只能出于外在的观察和揣测?建立在这种外在的观察和揣测之上的思考,有什么确实可靠的基础吗?正因为有了颜回、南郭子綦这样有短暂证道经验的人的存在,至德者的沉默之境与言说者的文辞世界之间才有了通联的可能。证道的经验一旦进入言说世界,也就成了可能的思想环节。南郭子綦的“吾丧我”引出了有关“天籁”的思考和论说。颜回对“坐忘”的解释当中,已经包含了“离形去知,同于大通”这样有丰富思辨可能的表达。我们当然不能说《庄子》中所有关于至德之境的哲学思考都来自南郭子綦和颜回,但这一类有亲证经验的传达者无疑是相关知识和思想的根源所在。对至德之境的描述和解说在庄子哲学中是有着关键作用的:不仅是裁度种种生存样态的进境的衡准,还是最高的知的体现,是思考的终极指向。 vQ24PvMXD0qE7MxT7p8RCACuy73L9AdE6wRZDP0hBsesCRY2sK0ZJkZIeT8Qj2V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