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的新媒体视觉艺术始可上溯至20世纪70年代,而实际上,直到2004年以前,在中国还未有以“新媒体”三字而冠名一个艺术展览的先例。无论是大众层面还是文艺界、学术界,仍旧缺乏对这一新兴概念的统一认识;或者说,还未将这个概念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门类而加以考察。广义的中国新媒体艺术,实际上经历了以录像艺术的探索为开端,到数字化、网络化的日新月异演变出新媒体装置、新媒体游戏,再到确立“新媒体艺术”这一概念的发展过程。
与既有的各艺术形式(如绘画、戏剧、音乐、电影等)相比较,“新媒体艺术”具有某些独有的特质,如:以信息数字化为基础,具备参与性和多媒融合特性,可跨时空呈现远距离、即时性观念,能够全方位调动各种人体感官进行交互,注重过程性体验并亲近于日常生活范畴。这些特质说明了新媒体艺术拥有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形式、传播手段和体验模式,同时也奠定了它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态而独立存在的基础。
中国新媒体视觉艺术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在这一阶段中,从作为中国现代艺术开端的“星星画会”,到全国范围的“85新潮美术运动”,现代艺术以“星火燎原”的趋势,在中国大地之上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美术运动,作为录像艺术先行者的张培力在这一阶段做出了积极探索。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继张培力之后的录像艺术探索者如邱志杰、颜磊、宋冬、钱喂康、王功新等,在录像艺术领域逐渐走向成熟;而数字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中国的媒体艺术作者带来的“虚拟”与“互动”的新意又促进了新媒体视觉艺术的多元化。第三阶段,21世纪的前十年:在这一阶段中,不但出现了CG插画、新媒体装置、新媒体游戏等新的广义艺术形式,而且中国新媒体视觉艺术的策展与展览方式、高校新媒体艺术学科建设的态势都发生了值得关注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