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死亡过程

人的死亡是一个过程,人类是通过针对这一过程总结出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共同特征,来确立对死亡的认知的。这些共同特征虽然不足以完全预测死亡的到来,但是,这些共同特征以及背后的原因一旦明了,或许可以为我们认识死亡过程以及陪伴临终病人提供帮助。

生理死亡过程

濒死期 当人处于濒死期时,肢体开始麻木不仁,人体肌肉弹性开始消失,呼吸开始停止,心脏和血液循环作用减弱,以至于开始长期昏迷。这个阶段的人仍有可能恢复知觉,并活过来。

此时,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开始发生严重障碍,人的意识逐渐模糊或消失,各种生理反射减弱或迟钝,血压下降,心跳、呼吸变弱或出现叹息样呼吸。濒死期病人表现不一,有的表现相对平静,这是由于其生命功能衰弱,像安静入眠了一样;有的则四肢抽搐痉挛,然后活动慢慢减弱,最后呈麻痹瘫痪状态。人的濒死过程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从数秒到数小时不等。通常,年轻力壮的人较年老体弱者濒死时间更长,病死者则是因慢性消耗性疾病较猝死者的死亡时间长,猝死者甚至可以无濒死过程,直接进入临床死亡期。

临床死亡期 临床死亡期由濒死期发展而来,此阶段人的生命力完全消失。人的心脏和呼吸活动以及所有的反射、知觉及感觉开始消失。这时人的中枢神经的损害已由大脑扩散至脑干,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呼吸、心跳完全停止,血液循环中断,瞳孔散大,各种生理反射消失。临床死亡期的病人虽然呼吸、心跳停止,似乎生命已经结束,但脑的功能尚未产生不可逆的改变,其组织内微弱的新陈代谢仍然在进行。临床死亡过程通常为5—6分钟,这是由大脑组织对血液循环停止后最长的耐受时间限定的。但在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在头部降温耗氧量减少时,临床死亡期可延长至一小时或更久。临床死亡可称之为生命整体的死亡或人的生命的死亡,表现为生命功能衰败,死亡机制发生作用,这是不可逆的现象。

生物学死亡期 此时,人体功能和器官进入不可逆转的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脑干死亡),功能永久停止,组织细胞均已经死亡。生物学死亡的症状除临床死亡表现外,还有皮肤苍白、肌肉松弛、体表冷却、皮肤黏膜干燥,以及死亡发生后产生尸斑、尸僵等早期尸体现象。人脑死亡后,个体便进入了生物学死亡,由于人的身体各部位的组织细胞成分不同,人体各部位器官的死亡时间并不相同,这也是器官移植得以可能的原因。医生从“死者”的身体中取出“活”的人体器官,移植给需要它的其他病人。生物学死亡的发展性标记有身体变冷,尸体僵硬,脱水,眼科特征,以及尸斑等

陪护临终者要点

虽然人类死亡过程大致会经历以上三个阶段,但是人在死亡之前会呈现哪些征兆并没有一致而确切的答案,往往疾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无法令人准确地预测人们离世的时间。尽管死亡发生时会出现哪些征兆并不必然,但是据安宁病房针对癌末病人濒死症状做的研究,以死亡前四十八小时内出现的症状为例,人们发现“意识改变、四肢冰冷、生命征象改变”三项,最能预测人的死亡,除此之外,瞳孔固定和放大,皮肤变得潮湿、出冷汗、颜色变暗,进食需求降低,嗜睡,肛门括约肌松弛导致大小便失禁及尿量减少等,都是死亡发生前的一般症状

针对临终病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种种表现,陪护者应如何应对以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呢?

1. 对食物和水分需求减少—遵从病人意愿,不强行进食、补水,减少病人痛苦。人到了临终阶段,因吞咽功能不佳或身体无法吸收代谢,或者肠胃功能等生理原因,不宜强行进食,强行进食反而会增加病人的痛苦感。此时,病人也不应该补充太多水分,水分过多会造成身体水肿、肺积水、心包膜积水、腹水等,使病人感到身体不适。因此,家属不应该强行要求医生为病人补充点滴,而是应当适当减少水分给予。

2. 不受控制的躁动不安的情绪—心理准备与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到了临终期,病人往往会呈现出躁动不安的情况,医学上称这种现象为“谵妄”,这时候病人的行为举止已经不能自控,例如会出现拉扯输液设备、脱掉衣服、手脚乱动、方向感丧失、语无伦次、欲起身行走却无能为力等状况,这些现象会给陪护的家人带来极大困扰,但是陪护者要理解这种现象并非病人所愿,而是由于其无法自控造成。通常,造成谵妄的原因有电解质不平衡、肿瘤本身、水分失衡、药物副作用等,这些因素都是病人无法自控的,他们有时甚至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因而无法加以纠正,因此,对临终者的种种怪异举止家属要有心理准备,不要过于焦虑和激动,遇到无法平复的情形需要寻求专业人士帮助,给予镇静药物,让病人入睡,缓解病人的躁动症状。

3. 手脚冰凉、皮肤出现紫斑—注意病人体表温度、适时正确保温。当病人进入临终期,血压下降,血液循环变差,会出现休克症状,此时,皮肤变冷,冒冷汗,身体承重处(如靠床处的背部、臀部、足跟等)皮肤颜色变深,甚至出现紫斑。此时,我们可以适当地为其增加被褥以保暖,也可提高室温,但要注意让病人平均受热。注意不宜直接用电热毯对皮肤加热,以免造成烫伤。及时翻身,为其按摩,增加病人的安定感,促进血液循环。

4. 大小便失禁—及时护理,减少病人身体负担。由于临终者下体周边血流供应不足,造成控制解尿与排便的神经肌肉系统失去功能,导致大小便无法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应提前准备好尿布等护理用品,及时更换。当病人皮肤浸润在排泄物中时,要注意病人的肛门及私处的皮肤,注意清洁和消毒。有些病人尿量减少,属于正常现象,不一定要插管、协助排尿,此时应尽量减少病人的身体负担。

5. 呼吸困难、嗜睡。临终病人通常呼吸比较浅且快,有时会出现呼吸不畅,甚至出现张口呼吸、暂停呼吸等现象,此时要适时调整病人的身体位置,将床头摇高或用枕头调整,使病人处在较舒服的姿势。注意室内空气温度,保持病人口腔适度湿润。临终病人嗜睡现象比较常见,睡眠时间会越来越长且不易叫醒,这与人体大脑血液循环不足,机体代谢衰败有关,因此,陪护人员无须刻意叫醒病人,需注意病人基本的口腔清洁、皮肤清洁等。

6. 濒死噪音(死亡喉音)。这是临终病人特殊的临床症状,可见于23%—92%的濒死病人。通常,这种现象发生于死前17—57小时内,由于人体的喉头肌肉逐渐松弛无力,无法有效清除口水或肺部分泌物,呼吸时震动喉部肌肉,从而形成嘈杂的呼吸声音,感觉像要被水溺死了一般。此时,病人大多陷入了昏迷状态。这是个基本的濒死过程,此时可以适当抬高病人床头,协助适当翻身、摆位,降低音量,但是可减少不必要的药物给予,不要刻意消除濒死噪音。

心理死亡过程

人类的死亡过程,不光是生理上的死亡,即人的大脑和人体其他功能的停止和丧失,它还牵涉复杂的心理过程。死亡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因为个体的差异性而表现得各不相同,总的来说,人类死亡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至少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自觉的有意识的心理过程与无意识的心理现象。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在临终者大脑功能尚存、人还比较清醒的时候表现得比较充分,而无意识的心理现象则在大脑功能不可逆转地丧失时表现得比较明显。死亡过程中除了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和无意识的心理现象之外,通常还伴随一种比较特殊的“濒死经验”(NDE)现象,这些都是人类死亡过程中常见的心理现象。

意识清醒期

当人即将走向死亡时,出现心理冲突几乎是难避免的。人在垂死之中,他所面对的不仅是死亡问题本身,而且还会面对一些在其生命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及不可克服的冲突和矛盾。人活着的时候,一切事情皆会因为死亡的到来而显得难以应对,未竟的事业、未了的心愿、难以克服的恐惧、不确定的未来等,这些都会让意识尚存的人面对死亡时难以释怀。美国精神病学家、死亡学家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在对临终病人进行观察后提出了临终病人心理发展五阶段理论,认为临终病人的死亡心理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不同时期,分别为否认期、愤怒期、协商期、抑郁期和接纳期 ,这五个阶段人的心理状态与基本情况大致如下:

否认期 大多数人得知自己患上不治之症或者即将面临死亡时,最初的反应多为否认,不愿意相信、拒不承认死亡即将到来的事实。比如说,面对诊断为癌症的CT报告,有的病人会说“这不是真的!”“一定是医生搞错了”,哪怕有些病人去了不同医院反复核查,医院复查后都确认最初的诊断是对的,病人仍然希望找到更有力的证据,推翻医生最初的结论。否认阶段通常比较短暂,这基本上可以算作是人类面对死亡时一种暂时性的心理防卫,是个人对令人震惊的坏消息的缓冲,过不了多久,心理发展便会进入到下一阶段。

愤怒期 当临终病人对不良预后的否定无法持续下去,有关自身疾病的消息不断被证实时,随之而来的心理反应就是变得气愤、暴怒和嫉妒等。在这一阶段中,病人往往会怨天尤人,指责命运的不公,有的人甚至完全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会得绝症,而不是别人得绝症。此时,病人发泄出来的怨气往往会指向家属或医护人员,他们批评、挑剔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无端指责或辱骂家属和医护人员等现象也常常可以看到。

协商期 这个阶段又被称为“讨价还价期”,持续时间通常比较短,也不太显著。当临终病人看到自己的身体情形并未好转,便开始慢慢接受进入生命临终的事实。不过,此时病人还存有侥幸心理,一些人在心里与上帝、神仙等“讨价还价”或试图与他们进行“协商”,例如,我可以到寺庙去烧香许愿,祈愿如果菩萨保佑自己早日康复,将来好转定为寺庙再添香火等。一些临终病人还可能与命运“讨价还价”,乞求上天垂怜,给自己带来好运,助自己逢凶化吉,最好出现奇迹,绝症消失、身体自愈。临终病人也可能与医护人员“讨价还价”,乞求医护人员给自己用更好的药物、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或更好的照护,从而治好自己的疾病,延长寿命,改变死亡将至的命运,这样自己或许还有时间完成手头上紧要的事情等。

抑郁期 经历了前三个阶段之后,临终病人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疾病恶化更明显了,此时病人的气愤与暴怒等情绪逐渐被一种巨大的失落情绪所代替。疾病的恶化、身体功能的衰退、频繁的治疗、经济负担的加重、社会地位的动摇、亲人的关照不够等,都可能成为临终者失落的原因。这个阶段的人常常处于抑郁状态之中,人表现出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整个人没有生机,情绪漠然,陪护者与其相处会比较压抑,病人的表现也常常令家人感到沮丧。

接纳期 病人在经历了以上四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之后,发现走向死亡不可避免,因而开始真正直面死亡到来的事实,因此,可能会萌发一种超脱现实的想法,即接受自己的死亡,不再与命运抗衡,不再与诸神和他人讨价还价,也不怨天尤人了,而是打算直接接受死亡,接受死亡降临的命运。此时,超脱死亡的需要压倒了一切,临终者开始表现出主动接受死亡到来的态度。比如,有的人会说:“我操劳了一生,现在也该休息了”。这个阶段的人接受死亡不同于之前“无可奈何”的无助心理,而是从根本上接受了死亡,心里没有无可奈何的感觉,甚至有的人还怀有欣喜和向往之感。罗斯在她的书中讲了一个故事,她说:有一个女病人,已经到了接纳死亡的心理阶段,可是,她的丈夫却不愿意放弃对她的救治,他不断鼓励妻子活下去,并试图用自己和孩子需要照顾来刺激女病人,以便重新唤起女病人对人世的留恋和向往。可是,女病人却十分决绝地反抗,她坚持拒绝任何治疗,只要被拉到手术台上,她就开始疯狂地撒泼、发作,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只要涉及继续治疗,她几乎不配合丈夫和医生任何事情,这让她的丈夫感到十分失望,甚至非常伤心和痛苦。后来,罗斯告诉女病人的丈夫,病人其实心里面已经接受了死亡,她的心理状态是进入了死亡接纳期,要想改变她的想法已经不可能。所以罗斯告诉女病人的丈夫,要尊重妻子已然接受死亡的想法,不要试图改变她,并建议他们开诚布公地好好谈谈,以作最后的告别。丈夫听从了罗斯的意见,放弃了他之前的想法,与妻子敞开心扉地谈了一番,从此,两人相互误解的心结解开了,心中的疑虑消除,夫妻二人冰释前嫌、重归于好。最后,女病人向丈夫交代了后事,拥抱了丈夫和孩子,在丈夫和孩子的陪伴下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对处在接纳期的人来说,死亡此时已经不再可怕,坦然赴死已经显得比回归人世更有意义、更加现实。一般而言,接纳死亡的阶段是心理发展的最后阶段,它也是人生漫长旅程最后的归宿。难得的平静与休息或许是生命最后的成长阶段,这也可以说是人的生命即将跨入死亡之门时最后一次升华。在这个阶段,人不再抱怨命运,也不再心灰意冷;不再抗拒死亡,也不再企图与命运讨价还价,恰恰相反,他可能平静地接受了死亡到来的事实,并常常回忆过去,回想过去发生的事情,想起过去的亲朋故旧……不过,这个阶段有时病人会显得疲乏嗜睡,不近人情,甚至有的人试图与人世隔绝,直到一个人悄悄地离开人世。因此,这个阶段的生命,人们不用刻意费力去救治和挽留,也无须再用红尘俗世的美好试图去唤起他们重生的希望,恰恰相反,此时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与态度,尽量不要打扰他们的世界,让病人安静地离开人世是我们可以给予的最大善意。

对于罗斯关于临终病人五阶段心理发展的理论,学者们有不同看法,比如有人认为,并不是所有人临终前都会经历这五个心理发展阶段,也不见得所有人死亡前心理发展过程的先后顺序必定如此,这只是一个大略的临终者心理发展模式。一些研究生死学的学者或在罗斯的五阶段理论基础上或从自身研究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式,这些理论模式都有各自的道理与解释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死亡过程伴随人复杂的心理发展过程,人们在不同的死亡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可是无论每个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最后人们总是难免要走向对死亡的接纳阶段。当然,有的人临死前都不愿意接受死亡,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但是,愿意或不愿意接受死亡,这是人的理性选择,表明人在此时还是有自主意识的。罗斯的理论以及其他临终心理发展模式,大多是在病人大脑功能尚存、意识尚清醒时总结出来的经验,实际上这只是濒死期人们的心理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而进入临床死亡阶段时,人的意识已经开始瓦解,此时人的无意识状态会呈现出另外的特点。

《论死亡和濒临死亡》

《论死亡和濒临死亡》一书的作者是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她长期研究病人临死前的状况和心理活动。本书基于作者组织的、历时三年每周一次的对200多个临终病人心理发展过程进行讨论的多学科研讨会撰写而成。作者在书中详细描述了人的临终与死亡过程及心理特征和发展过程,其中,最著名的观点要数把死亡过程分成五个心理阶段:否认期、愤怒期、协商期、抑郁期、接纳期,临终心理五阶段理论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该书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研究成果对临终病人、家属、医生、护士、社工以及普通人均有帮助和启发,对于大众理解死亡过程与人的临终心理亦有很大帮助。

《第六交响曲》

《第六交响曲》是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作品,又名《悲怆交响曲》。作品讲述了一场顽强的生命能量与最终无能为力的湮没之间的抗争,描写了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死亡是绝对的、无可避免的,生活中所有的欢乐都是转瞬即逝的,人生的悲剧是以死亡为底色的。

无意识期

在无意识期,人的死亡心理是比较难把握的。在这个阶段,许多人已经陷入昏迷,语言功能丧失,正常的表达已经不可能,因此,医护人员的观察与推断成了人们对这一阶段最主要的认知来源。通常在这个阶段,人离死亡事实已经不远,临死前的各种症状开始呈现出来,医学上说的“谵妄”现象开始出现,这时候病人的行为举止已经不能自控,例如出现拉扯输液设施、脱掉衣服、手脚乱动、方向感丧失、语无伦次、欲起身行走却无能为力等状况。死亡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四肢冰冷,瞳孔固定和放大,皮肤变得潮湿、出冷汗、颜色变暗,进食需求降低,嗜睡,肛门括约肌松弛导致大小便失禁以及尿量减少,濒死噪音等出现,此时,人们很难正常去推断临终者此时的内心想法。因此,当人在这个阶段时,死亡心理的描述和研究是比较困难的,或许由于人此时的自主意识瓦解了,自我意识消解了,所以人们通常很难理解这个阶段人的心理。正是由于这个阶段人的心理特点不好把握,又加上它离死亡事实不远了,因此,人们对其有各种猜测,甚至把它神秘化,或者把其他阶段的心理现象之特点强加于它,其中,濒死体验现象就是人们最常说的一种特点。有人认为人在死亡的最后阶段会出现回顾人生的现象,就像电影镜头的倒叙一样;或者出现解脱愉悦的心情;或产生灵魂和身体脱离的感觉,甚至在一瞬间产生美好的回忆,比如看到已故的亲朋好友,感觉到幸福和温暖等。可是,将这些动人的描述和具体情形赋予无意识的临终者其实有些困难,因为这些被统称为“濒死体验”的现象是根据一些人临界死亡的经验得出来的结论,而这些人只是遭遇了重创,并没有真正死亡。因此,对濒死体验能否解释死亡最后阶段的心理特点人们其实有不同的看法。

《第九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古斯塔夫·马勒的交响乐作品。美国音乐评论家唐斯认为,此曲四个乐章好比“浩大的死亡之舞,按每乐章顺序分别为:死亡作为解放者,死亡作为死亡舞的伴奏者,死亡作为战场上的敌手,以及最后死亡作为一个起慰藉作用的友人”。

濒死体验

和其他所有人身体上的病症合起来的痛苦相比,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对死亡的恐惧。这种痛苦是可以被濒死体验疗愈的。濒死体验经历者从濒死体验中可以学到的是永远不再对死亡感到害怕,不再对永生充满渴望。

—拉里·德赛

濒死体验(Near-Death Experience,NDE)研究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似乎死亡的全部秘密即将在此揭晓。研究者们通过对临界死亡之人的经验材料之收集,发现人类的濒死体验有许多共同特点。比如说一些经历过突发事件而被认定为死亡然而后来又没有死的人,他们在假死期间体验到了一些非比寻常的感受:如有的人遭遇严重车祸,临界死亡,醒来之后,当事人报告说感觉自己离开了身体,飘浮在空中,其间还看到了周围发生的事情,并体验到了强烈的轻松、愉悦……以濒死体验研究著称的美国学者雷蒙德在他的《死后的世界:生命不息》( Life after Life The Investigation of a phenomenon-Survival of Bodily Death )一书中详细记载了许多濒死体验的著名案例,并总结了这类现象的一些共同特点。很多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后来都叙述,他们在这一阶段经历了一种奇异的体验,那是一种“灵魂出窍”的超脱感受,许多人表示他们发现自己到了一个祥和平静的世界,并在那里和自己的亲人朋友团聚在一起,他们感受到自己与宇宙之间前所未有的亲密联系。同时,大量濒死体验者报告称:他们曾看到一条长长的隧道,而隧道的尽头是一片光明。濒死体验研究发现,尽管由于文化背景与宗教信仰不同,人们报告的信息也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世界各地的濒死体验者都报告称,在他们临界死亡的时刻见证了一些相似的场景。不过,经历这些奇异感受的时间以及相关场景出现的顺序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的,并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在这些报告中,有两种心理现象比较常见,一种是“灵魂出窍体验”,感觉自己离开了自己的身体,悬浮在病房的天花板上,看到躺在病床上的自己和身边的亲人和医生;另一种体验是所谓“人生回放”,很多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和人物会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眼前,一幕一幕地闪现而过,犹如录像带的回放。这些心理现象被人们收集起来,成了蔚为大观的濒死体验研究素材。

《死后的世界:生命不息》

《死后的世界:生命不息》探讨了人类的死亡与濒死体验现象。本书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很大争议,激发了人们对该领域的研究兴趣。作者雷蒙德·穆迪(Raymond A. Moody),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先后任教于西佐治亚学院、内华达大学等高校,首次提出“濒死体验”(Near-Death Experience,NDE)概念,被《纽约时报》誉为“濒死体验之父”。《死后的世界:生命不息》一书根据150名被临床判为“死亡”却又活过来的人的描述写成,详细记述、分析了人们宣称经历过的“死后世界”,总结出15个共同元素,提出了濒死体验概念。另外,作者还将其与人类历史上对于死后世界的重要哲学论述加以比较研究,列举了心理学、自然科学对该现象的解释。

濒死体验者报告的心理感受让人们对死亡似乎产生了某种好奇甚至好感,如果死亡发生的时候可以让人们看到自己的亲朋好友,最后在某个令人愉快的地方与他们相逢相聚,并与之共同进入一个安静祥和的世界,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超脱、愉悦和幸福,这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死亡前景。

尽管世界各地都有人报告濒死体验现象,然而,学术界对濒死体验的看法仍然存在严重分歧,无论是从脑科学、医学角度解释濒死体验现象,还是把这种现象看作是人死之后还有另外一个世界的证据,二者相互之间都难以说服对方,二者自身也各自存在难以解释清楚的地方。通常,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人在濒临死亡时感受到的那种极度平静和祥和可能与死前身体瞬间释放出大量的内啡肽物质有关;至于长长的隧道、尽头充满光亮的隧道,这种幻觉则可能是由于死亡前视觉神经陷入极度兴奋状态后,被大量二氧化碳充斥,导致眼睛对于光线特别敏感,短时间内身体在其他方面出现远超乎平常的敏感状态而造成;而发现与早已逝去的亲人朋友们团聚在一起,看到自己生前从未谋面的先祖或他人前来相见、迎接,甚至说抵达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并看到由光组成的其他高维生物等,医学上有人认为这种想象其实是由于在此阶段大脑严重缺氧产生的幻觉。总之,对濒死体验的报告和解读,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由于报告濒死体验的群体数量有限,这些人的体验与人类正常死亡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究竟是什么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简言之,人类死亡的最后心理阶段是否与濒死体验者报道的令人愉悦的心理状态相同尚未可知。

濒死体验是一种特殊的临界死亡的心理现象,由于亲历者对它的描述各不相同,尽管存在大量的正向积极的描述,这些描述为人类乐观地看待死亡提供了某些貌似可能的证据,然而,濒死体验的报告中也并不总是描述积极乐观的感受和体验,甚至还出现过令人感到痛苦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如何看待濒死体验现象,从相对严谨的学术研究角度来看,我们还是比较倾向于从大脑功能受到破坏或丧失带来的一系列幻觉这种观点来解释。有人希望通过濒死体验来说明死亡过程以及死亡尽头并不可怕,这种心情我们可以理解,假如人们在死亡的过程中和最终的归宿处,会看到那些你愿意看到的景象,并相信那就是个人的归宿,这对于一些人来说可以减少个体的死亡恐惧和不确定感,因此,从信仰和希望的角度来说这未必不是好事。不过,需要记住的是:不要以为濒死体验中报告的美好前景就会是每个人的死亡前景,它不是死亡的全部;濒死体验中也有许多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报告,总之,美化死亡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死亡过程的干预

当今世界,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与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的死亡过程相对传统社会来说已经大大延长了。死亡过程人为地延长对于人类死亡现象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新变化,人为的干预使得死亡变成了一件极其不自然的事情,对此,著名精神医学与死亡学家罗斯在她的《死亡与临终》一书中说:

一件最后重要的事是,今天的死亡过程在许多方面都是更为可怕和令人厌恶的,就是说,更加孤独,机械化及非人化……死亡的过程变成孤立而缺乏人情味,绝症患者被迫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运出,匆匆忙忙送到医院。

正是由于死亡过程相较于传统社会大大延长了,死亡发生时环境变得陌生了(医院、养老机构,而不是熟悉的环境,比如家里),各种医疗手段的使用使得人类死亡过程相较自然死亡其痛苦也相应增加了,人类在面临死亡时处境也更为孤立、对死亡的恐惧和厌恶也变得更为强烈。这些新变化与人们不愿接受的境况都是人类人为地干预死亡过程造成的恶果。在这种局面之下,医院已经成为死亡发生的主战场,为了人类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最后的阶段,在医疗和社会领域兴起的临终关怀运动与安宁医护事业成为人们应对死亡过程艰难处境的新路径。临终关怀运动的兴起、安宁病房的设置、缓和医疗的出现都是为了回应死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如何保障人类有尊严、无痛苦地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已经不是考验个人意志是否坚定的问题,而是人类人为干预死亡过程后必须要面对的社会问题。一个人应有尊严地死去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和基本的伦理要求,当人们在救治无望的前提下,拒绝无效而痛苦的救治,缩短死亡过程,坦然接受死亡,或者进入安宁医护机构接受最基本的照顾护理,体面地走向生命的终点,这是人类面对生命最后时刻最基本的要求和权利。

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终末护理、安息护理等,是指对临终者及其家属进行生理、心理、社会和灵性等全方位的医疗和护理照顾,满足临终者身心需要,使其能舒服安详、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期。在医学上,临终有着严格的定义:“指人在医学上已经被判明无法治疗,将在3—6个月内死亡的一段生命旅程”,因此,临终关怀不以治愈疾病、延长生命为目的,而是意欲通过缓解临终者的病痛来给患者以安慰,提高人生最后一站的生活质量,让人们有尊严地离开。

临终关怀运动始于英国的圣克里斯托弗。20世纪50年代,英国护士桑德斯(Cicely Saunders)在她长期供职的晚期肿瘤医院中目睹了生命垂危病人的各种痛苦,于是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为了使危重病人在人生最后的旅途得到身心的满足和舒适的照顾,桑德斯于1967年在英国创办了世界著名的临终关怀机构圣克里斯托弗临终关怀医院。随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临终关怀服务实践和理论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期临终关怀传入美国,8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1987年创立的北京松堂关怀医院成为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1988年7月15日,美籍华人黄天中博士与天津医学院吴咸中院长、崔以泰副院长合作,共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机构—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

随着中国国内老龄化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临终关怀、安宁疗护机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截至2019年,中国国内共有97家医院或个人机构与安宁疗护相关,并且有2807家机构一直在从事临终关怀相关服务。2017年原国家卫计委在北京、上海、吉林、河南、四川启动了第一批5个安宁疗护试点,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在局部构建了市、县、区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的体系开始初步形成了。2019年5月,国家卫健委又启动了第二批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工作,上海市和其他省份的71个地级市进入到第二批试点当中。目前全国可以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机构从35个增加到61个,安宁疗护的床位从412张增加到957张,执业医生的数量从96人增加到204人,执业护士的人数也从208人增加到449人。总体来说,参照WHO的标准,目前中国的安宁疗护体系整体还有非常多的问题,还处在起步阶段。

除了出生之外,我们一生中另外一件注定会发生的事情就是死亡。据统计,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正常情况下大约每一个小时就有7000人死去。但是,即便死亡是每个人都不可能逃脱的宿命,我们许多人似乎对于死亡本身知之甚少。什么是死亡?当我们死去时,我们的意识和身体会发生何种变化?

《温暖消逝》

本书是美国学者迈克尔·R.雷明和乔治·E.迪金森合著的死亡教育著作,详细论述了有关衰老与死亡的话题,梳理了衰老、临终与死亡的各种问题和发展历程,讨论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论述了如何自主、快乐、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终点的问题等。作者把“善终服务”“临终关怀”“正视死亡”等理念结合故事进行了详尽说明;书中还介绍了应对死亡恐惧的各种观念和方法,从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哲学等多种角度论述濒死状态、死亡与丧亲关怀等,旨在帮助读者建立合理的死亡观,消除死亡焦虑与恐惧。

人类死亡的原因和过程千差万别,不过,假定一个人自然死亡,那么非常明确的一点就是:他的死亡是一个逐步发生的过程。尽管某人的死亡证明上会给出具体的死亡时间,但是,实际上人的死亡并不存在某个精确的“死亡时刻”,死亡过程中有许多灰色地带,还有许多细节至今人们还不甚清楚,尤其是当一个人进入无意识期的死亡阶段时,心理过程有什么特点他人无法清楚。当一个人的身体逐渐接近临床死亡时,人的心跳、呼吸、脉搏和体内循环逐渐停止,但是,在接下来的4—6分钟时间里,人体细胞仍然还是活着的,只有当生物学死亡到来时,人的脑细胞才开始不可逆地死亡,从此时开始,人的死亡已经不可逆转,病人不可能被抢救过来。

人生命的最后几天,医学上通常称之为主动死亡阶段。在这一阶段,人开始快速地失去各种自然欲望,以及大部分知觉,直到听觉最后消失。这一阶段人可能出现这样的症状:不再感到饥饿,不再感到口渴,不再能开口说话,视线逐渐模糊,听觉逐渐消失,触觉逐渐消失。与之伴随的反应还包括胸闷气短,抑郁、焦虑,疲惫、嗜睡,精神错乱,便秘或大小便失禁,以及恶心反胃等感觉。此时,人的大脑正在逐渐通过牺牲身体的一些非必要功能来延长生命。再后来,人的皮肤开始表现出死亡来临的基本征兆:皮肤开始变凉,颜色开始变得暗淡,甚至开始出现紫色斑点。很快,人的身体会变得非常虚弱,甚至难以咳嗽或者吞咽,呼吸时会因为喉咙内液体的积聚无法正常处理而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医学上将其称作“死亡噪音或死亡喉音”。在医生们看来,“死亡噪音”本身并没有什么危害性,即便在旁人听来病人应该非常痛苦、难受。不过,医生们对于这种现象的痛苦程度的认识也是非常有限的,因为病患此时距离死亡大约只有十个小时到几十个小时不等,不少病人在此期间已经陷入昏迷状态,无法述说自己的感受了。

一个人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自然地死去,在这个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可能会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照顾,他们会用各种药物控制和缓解病人的痛苦。当生命走到了尽头,即在最后几个小时里,人基本上处于昏迷状态,身体或许不会再感受到痛苦。当人的身体最终也死亡时,大脑功能也将很快随之丧失。这意味着人的大脑将不再能够监控和管理他的身体,这时,人会出现不自主的大小便失禁现象,甚至精神错乱,这种失控的现象听起来让人非常不舒服,甚至让人对濒死产生无端的恐惧,但这还只是生理上的问题,心理上的变化才是最令人难以把握的。

人在死亡时,意识会如何变化?事实上,人的身体逐渐接近死亡时,大脑和意识会出现奇异的改变。在这个阶段,人或许不再害怕身体上发生的变化,许多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越是接近死亡,他看待死亡的态度反而越正向、越积极。或许这是因为当一个人知道死亡即将到来时,死亡对于个人来说就不再是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必须要去面对的现实,在这样的情况下,或许学着接受死亡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在死亡到来之时,研究人员称大多数人都会经历祥和平静的梦境和幻觉。据纽约一所临终病人护理所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临终病人做梦要比普通人多得多,88%的接受调查的临终病患对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经历了比正常情况下真实得多的梦境,这些梦境在病人醒来以后仍然令人记忆深刻,甚至栩栩如生。有的病人醒来以后甚至以为自己仍然处于梦境之中,难以区分梦境与现实,大有“庄周梦蝶”的疑惑。在这些多而奇的梦境中,一些人会梦见自己与早已去世的亲人朋友团聚了;另外一些人则发现自己正忙着准备出门,要去遥远的地方旅行;更令人称奇的是有人梦见自己人生中一些特别有意义的时刻在眼前一幕幕回放,不断闪现而过。总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出现这样的幻觉和梦境让他们暂时感到安心,这些体验极大地减少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以及对死后世界的不确定感。

随着死亡的步伐向最终的阶段迈进,当人们进入临床死亡阶段时,大脑似乎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此时医疗仪器依然能够检测到大脑各处发出强烈的活动信号,这些强烈的信号或许会激发比正常情况下强烈得多的神经化学反应。有研究者猜测,或许此时临终者正在经历与濒死体验者类似的体验,感受那些温暖而愉悦的情境……或许在死亡之前,人所经历的这些奇妙的梦境或幻觉是人的大脑功能丧失时大自然馈赠给人类最后的礼物。不过,这只是一种猜测,并没有得到证实,人类在濒临死亡时,可能会经历濒死体验中人们报告过的那些感受,也有可能只感受和经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无论如何,医生们无法确定你何时会出现何种幻觉,以及这些奇妙的幻觉出现的顺序和固定的模式。根据许多濒死体验者的叙述,这些令人愉悦的幻觉与梦境对人有一定的心理慰藉效果,它们会让死亡的过程与死亡归宿变得温暖甚至温馨,令人感到喜悦甚至向往。但是,人类死亡的最后时刻是否真的如濒死体验者描述的那样温暖和美好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假如人的大脑完成了人活着时的思考使命,最后它的解体过程还为人们准备好了美妙的告别梦境,那么它当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美妙的礼物了:大脑在有意识的时候告诉人们要坦然接受死亡,在它失去意识、功能走向消解的时候还幻化出美妙的梦境。这简直太美好了,大自然赠予的礼物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一切!

《死与净化》

《死与净化》是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单乐章的标题交响乐)作品,讲述了一位弥留之际的理想主义者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从童年时光的欢乐,到青春时代的爱情;刻画了他死后灵魂进入壮丽澄明之境的升华历程。

《最好的告别》

《最好的告别》是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教授阿图·葛文德出版的畅销书。本书从医生的角度探讨了生命最后的岁月怎样过更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等问题。当衰老和死亡来临时,人们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继续维持,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本书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与真实故事,说明人应当如何理性地面对衰老和死亡,自我主宰,树立清晰的生死观念,从而摆脱生命终末期时只能把自己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的命运。

我们或许永远都不会知道人在死亡之后究竟会发生什么,但是至少我们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可以在意识清醒的时候学会慢慢地接纳死亡,还可以学会坦然面对死亡带来的各种后果;而在意识解体后,也许大脑功能的逐步瓦解还为人类准备了最后的礼物,即幻觉和梦境,以此帮助人们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让人们在面对死亡时得到心理慰藉,让人类最后的、最脆弱的时刻变得不那么凶险。这或许是每个人都可以希冀的事情,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的事情。 doGmlumKTx4iFp9eUAG5SZCTt67NcCofxdnl7JBYzRKEuVX7EzCXQ6ogIXM4b1L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