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大家好,我是村儿。我是一个资深的手机摄影师,也是一个资深的手机摄影讲师。

细数起来,我与手机摄影相识已经有七八年了。从最开始的个人爱好,到写公众号(@村儿的手机大片)分享摄影技巧,再到把“教手机摄影”变成职业,深度沉浸在手机摄影圈的我,确实有许多经历、许多收获想在这本书里跟大家分享。

事实上,此前你可能并未特别关注这个领域,但你也一定能感受到这些年手机在摄影功能上坐火箭一般的变化。从早些时候许多人质疑手机拍照的画质,到现在大部分人习惯只带一部手机就出门,不过五六年的光景。

现在再与大家交流手机摄影,倒是不会再有人质疑手机拍照的画质了,但是会有人质疑我。毕竟手机拍照功能已经很强大,甚至还有AI(人工智能)算法加持,手机摄影似乎成了一件没什么门槛的事。所以很多人会问,手机摄影需要有人来教吗?

这个问题,本质上还是要回到拍照与摄影的区别。如果拍照是写日记,那摄影就是写散文、小说、诗歌,你至少得有一定的创作意识和写作功底。事实上,现在的手机摄影不仅依赖硬件,更依赖个人审美,同时还涉及后期修图、版式设计、新媒体传播等多个领域的技能。它已然是一个逐渐完善、逐渐扩充,甚至逐渐跨界的知识体系了。这就意味着,你既可以把手机摄影当作顺手记录生活的工具,也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深度爱好,认真钻研。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自己要在这件事上投入多少精力?我把这个问题先留在这里,待本书最后,我会再次提起。

这些年,因为手机摄影,我的生活完全偏离了既定的平稳轨道。我因此收获了许多意外的惊喜,看到了许多意外的风景。这些,你都能从我的故事、我的照片里看到。同样,我也因此遇到了许多未曾想过会遇到的人,接触了一些未曾想过会触碰的领域。这些,你也能从我的叙述里了解到。这本书是一本手机摄影技术教程,也是对人生旅途的记录、思考与分享。我很想邀请你一起阅读,因为它确实还挺有料的,嘿嘿。

特别感谢朱祖希、王光镐、袁家方三位先生。这三位先生都是各自领域德高望重、卓有成就的老学者。自从听说我要拍北京中轴线,先生们对我这个历史地理的门外汉给予了极大的鼓励,以及十分中肯的建议。三位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予以晚辈如沐春风般的谆谆教导,着实让我受益颇多、感动不已。

特别感谢参城铭先生(英文名Tiger,我尊称虎哥)对本书提纲挈领式的点拨。我与虎哥相识不久,却一见如故。本书之外,我也受虎哥指点颇多,得此良师益友,实在是我的福气。特别感谢“泼辣修图”团队的叶明、黄一凯、东健三位老师在专业上的倾囊相授,以及对我的极大鼓励和肯定。

特别感谢知名环球摄影师薛冬(@网际飞侠),以及我的好友知名商业空间设计师/摄影师魏徐亮(@大头小狸)当年带我“入坑”摄影。特别感谢“玩转手机摄影”平台创始人姚恒先生(@好摄大叔)的力荐,才有了今天这本书。特别感谢我的好友谭原当年引我走上影像公益之路,才有了后来一系列的奇妙缘分。

特别感谢我的好友婉乔、李龙、乔雨、高岩、马惠芳,我的小外甥女胡扬,以及我先生刘炜在本书中的出镜支持;特别感谢知名教育自媒体人高兴辉老师(微博@高兴辉)对本书涉及的英文翻译给予的专业意见。

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洪华博士,十多年来一直如灯塔般指引着我的人生方向;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始终如一的包容与理解;特别感谢身边的朋友们多年来的关照与鼓励;特别感谢公众号“粉丝”们几年来不离不弃的关注与厚爱。

最后,衷心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编辑老师们,你们给予了我极大的创作自由度和从始至终的信任,并一路提供最专业的建议与极大的支持,着实令我感动不已。能与这般优秀的团队交流学习,实在是我的荣幸。

村儿 xfl6RyKe2V6vnAS/bggEvBw3RDcaPYIs18A0OSj52m2W0F/z4XMMd3ACzRT45zr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