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主要表现为:
第一,首次尝试从言语声学信号和嗓音信号两方面探讨当代北京话上声的声学性质。
孔江平(2001)指出声调发声取决于声带振动的频率和声带振动的方式,前者表现为基频模式,是指肌肉对声带振动快慢的调节,在声学上对应于基频(F0)的高低和基频曲线的变化;后者表现为发声模式,是指肌肉对声带振动方式的调节,在声学上通常采用开商(Open Quotient, OQ)和速度商(Speed Quotient, SQ)来反映。以往关于北京话上声调的研究多关注声音信号的基频模式研究,近年来随着测量工具等的进步,有人开始关注其嗓音特征的描写,但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鲜有人结合言语声学信号的嗓音信号全面揭示上声的性质和特征。本研究有两个视角:上声的基频模式和发声模式,这种切入会对学界进一步认识上声的性质有一定帮助。在研究中,我们从这两个角度入手,通过实验测量和统计,观察北京话上声的声学和生理表现,发现:上声本质特点“低”的实现方式,有的人群主要通过基频(F0)的低来显现,有的则通过发声特点来显现;在发声模式上,青年和女性的拐点基频数据离散度很大,但嗓音参数显示开商很低,速度商很高,而且容易出现低调的伴随发音—嘎裂声。结果表明,嗓音和基频在上声发声时是起相互补偿作用的。本研究将两种视角相结合,对研究声调语言或方言的声调性质和发声模式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第二,尝试将声学实验的手段与言语社团分层测量相结合,并从上声结构内部探讨声调的变异,为变化中的音变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个案。
在社会语言学领域,用社会学的调查统计方法研究语言的变异跟社会因素间的内在关联性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关于北京话上声的研究,人们多关注从共时状态的声调本身来寻找其变化的规律,较少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观察声调的变化。近年来,石锋、王萍(2006b)借鉴社会语言学的方法,从不同性别、年龄和家庭语言背景等角度探索北京话声调的变化,得到了对声调研究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并被广泛应用于汉语声调的研究中。但此研究也没有关注上声历时变化对其共时状态下的影响。上声作为一种调类,它的历时变化往往取决于声母的清浊,北京话来自古全浊声母的上声大部分与去声合流,来自清声母、次浊声母、少量全浊声母的上声及少量清声母入声的上声自成一类,起辨义作用的特征主要在拐点位置上。
本研究受石锋、王萍(2006b)的启发,从动态角度观察上声基频及嗓音在不同言语社团中的变化。在研究中,我们按照年龄、性别和家庭语言背景等分类,并从上声调的内部古来源考虑设定了几个实验组,结果发现:上声基频变化在起点、拐点、终点音高和拐点位置上带有言语社会分层的显著性差异,起点和终点对于上声调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和拐点一起构成了不同人群上声的内在差异;北京话源于次清声母的上声拐点位置比其他各组拐点位置明显靠前;年轻人、女性和新北京人更容易发出嘎裂声;女性和男性的嗓音差别不仅表现在速度商上,开商也是区分男女嗓音的重要指标。这种分层测量研究的方法是社会语言学观察正在变化中的音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所要凸显的是将声学实验的手段用于观察正在变化中的上声变异方面,对学界认识上声发声的社会变体有一定意义。
第三,拓展了低调发声态—嘎裂声的研究。
嘎裂声是一种低调的伴随状态,历来在南方方言中讨论比较多,研究主要集中讨论了它的发生机制、声学特征、表现形式及语言学功用,而北京话上声中经常出现的嘎裂声因其没有辨义作用,历来没有人专门讨论。本研究通过对32个母语为北京话的发音人所发的1184个北京话常用上声字的标注和分析,发现:年龄、性别和家庭语言背景因素均与嘎裂声的分布有着显著的相关性;随着年龄增长,嘎裂声的出现呈现一种下降趋势;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嘎裂声的特征;年轻人的嘎裂声明显多于老年人;同时也发现,每个发音人出现嘎裂声的字并不完全相同。虽然嘎裂声这个发声态在北京话里面没有音位意义,只是个人特征、伴随特征,而非普遍性特征,但它已经打上了不同言语社团的烙印,它在上声中的表现不仅可以作为基频模式的嗓音补偿,而且可以为语音识别、声纹鉴定等技术提供借鉴。
第四,以期为语音学习和教学、语音测试等提供理论依据。
本书对上声发声的研究,希望能为解决语音学习和语音教学中如何掌握上声的发声标准问题提供一些启发。本研究提出的关于不同人群的上声起点、拐点、终点音高及拐点位置等的一些观点及嗓音特征,可以为语音学习和教学、语音测试等提供参考。
另外,由上声研究拓展开去,在其他声调的变化中,嗓音特征是否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要研究这个问题还得回到对嗓音与声调关系的实验分析上。再以此拓展到言语工程和医学嗓音的研究方面,分析嗓音与基频的高低变化特性之间的关系,对于建立声学模型和嗓音病理模型及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本研究孜孜以求、拨难探微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