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数年前,在《科学的形上之维》一书序言中,我曾提及,继“科学”的沉思之后,我的注重之点拟转向道德哲学。这当然不是一种偶然的兴趣转换,事实上,早在《善的历程》中,我已从史的角度,考察了价值论与道德哲学的某些方面;尔后关于人的存在所作的若干思考,也内在地涉及道德哲学:对存在与“在”的思与辨,总是引向如何“在”的问题,而如何“在”则是道德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就我所关注的史与思、形上与形下的互动而言,道德哲学似乎也能够提供某种比较切实的结合点。就上述意义而言,从科学形上意义的省察到道德哲学的转向,不仅意味着科学之“真”与道德之“善”的交融,而且也可以视为我此前工作的逻辑延续。

道德哲学或伦理学往往有不同的侧重。它可以将经验世界作为主要关注之点,探讨其中具体的道德问题,各种形式的应用伦理学,如生态伦理学、生命伦理学、企业伦理学,等等,便表现了这一特点。道德哲学也可以追问道德的根据和基础,从较为形而上的层面,探讨何以有善、善如何可能等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便可大致归入这一类型的道德哲学。相对而言,本书所做的工作,更接近后一种考察方式。事实上,本书之名(《伦理与存在》)也表明了这一点。当然,经验世界的考察与形上的追问之间并非彼此悬隔,有所侧重也并不意味着片面地囿于某一视域。在进行形上沉思的同时,我也努力避免疏离和遗忘现实的存在;二者的沟通,构成了本书的内在旨趣。

历史地看,从古希腊、先秦,到当代,伦理的沉思曾一再地指向道德的基本问题;具有不同哲学立场的哲学家在对道德问题作思与辨的过程中,也展示了多样的探索之路,并留下了难以抹去的思想印痕。历史上的思维成果既为尔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资源,又引发着人们作进一步的思考,在这一意义上,伦理学的理论与伦理学的历史无法截然分离,后者同时也要求在研究过程中体现史与思统一的原则。以此为前提,本书在展开理论分析的同时,也时时回溯和关注哲学的历史(包括中国与西方的道德哲学传统)。当然,历史的回溯并不是简单地接受或利用以往的思想资源,它总是包含着辨析、扬弃、回应,从而在实质上展开为一个不断对话的过程。

就对话而言,其形式当然并不限于研究者与文献之间,按其本来意义,对话往往带有“在场”的特点。事实上,我也在某种意义上经历了具有“在场”性质的对话。1994年至1995年在牛津大学作学术访问时,我曾有机会与当时在牛津任教的伦理学家威廉姆斯(Bernard Williams)教授接触,他对德性伦理及亚里士多德、休谟伦理思想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我对相关理论和思想的注意。1999年至2000年在哈佛大学作研究期间,我也曾与哲学家诺齐克教授(Robert Nozick)、普特南(Hilary Putnam)教授等作过内容宽泛的交谈,诺齐克对哲学的整体性或不同领域及分支之间的相关性、理性(包括实践理性)的本质、哲学论辩的结构等的关注,普特南在瞩目科学哲学的同时又涉足规范、道德等问题,以及他对实用主义的道德哲学、哈贝马斯的交谈伦理学、马丁·布伯(Martin Buber)与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哲学所作的评论,等等,给我展示了分析哲学的另一种视域。而对我探讨善何以必要和可能的思路及有关看法,诺齐克教授等也表现出某种兴趣。尽管这种交流也许还不能视为深层面的讨论,但它多少使我较为真切地了解了当代哲学家的某些思考,后者同时也在宽泛意义上构成了研究背景之一。

对本书所涉及问题较为集中的研究,开始于1998年,全书的准备、撰写前后历时近三年。其中相当部分的章节是在哈佛大学研究期间完成的,哈佛大学丰富的藏书,为我提供了研究的便利。书中的有关内容,曾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博士研究生讨论班上作过讲授。讨论班同时也为另一空间中的对话提供了机会,它对进一步的思考,无疑也有促发意义。

应当指出的是,无论是所涉及的内容,抑或形式的结构,本书都谈不上系统。事实上,在对道德或伦理作思与辨的过程中,我并无意提供一个内容完备、结构严整的伦理学“体系”,而是更倾向于就某些本源性的问题作若干具体的研究。同时,书中提出的有关论点,本身也具有历史的性质:作为阶段性的思考结果,它们也许应该更确切地被看作是历史中或过程中的存在。

杨国荣
2001年4月 qDFZAIdyfVxlv/c3RL80r0QmcapdpFvUfcV3LX5o2BX3BuOTW1g4zGxdFOI1tX5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