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研究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自身进行一次次选择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敬畏—顺应—凌驾—共生”的过程。人类在面临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复杂问题时所采取的不同应对措施,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进一步发展。而可持续发展成为终极目标,其最终所追求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绿色设计”这一概念被提出至今,已经经历了较长的时期,其理念和内涵在发展的过程逐渐得以丰富。如今,绿色设计已成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演进

(一)第一阶段——敬畏自然(原始文明时期)

原始文明时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长的时代,据历史记载有上百万年的历史。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只能通过采集野果、狩猎动物等方式来获取生活资料,这种原始的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最小的。在整个原始文明阶段,由于人口数量少,再加上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盲目地崇拜自然,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微乎其微,几乎谈不上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受制于自然,人类寄生于大自然,始终以自然为中心,属于典型的自然中心主义时期。在此阶段,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为了能够在自然世界中生存。

(二)第二阶段——顺应自然(农耕文明时期)

1.造物能力提高,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欲望觉醒

在原始文明时期,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一种顺应关系,后来早期的农业社会也保持着这种顺应关系。虽然生产力低下,但此时人类却拥有一个优越的生态环境。在历经了成千上万年的发展后,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农耕文明在世界不同的地方独立地发展起来。这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变革之一,人类由此开始了改造自然的漫长之旅。

2.造成的环境问题很少

原始农耕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对土壤的破坏较小。随着耕犁和大规模水利灌溉两项技术的发明,集约农业开始出现。而农业集约化需要开垦森林或湿地,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土壤侵蚀、盐碱化、保水能力损失和蒸腾作用的减退,以及随之发生的空气湿度和降水量的下降;同时,森林的减少限制了动物的繁衍,甚至导致部分生物灭绝。另外,农业促使人口增长和居住集中,农耕村落与狩猎部落相比,总体规模更大。随着农业的逐渐发达,一些城市的雏形渐渐形成。城市的产生及其发展所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口聚集,由此产生的粮食短缺、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森林的滥伐等问题,最终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总体来讲,这一时期环境问题并没有扩大化,负面问题还较少,也可控。

3.造物活动的动因:生活与生产

由于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对缓慢,人类思想相对禁锢。在此阶段,人类造物活动的动机主要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总体来讲,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顺从自然。

(三)第三阶段——凌驾自然(工业文明时期)

1.能力急速膨胀,社会富足

自人类社会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地球的生态系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遭到破坏。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达到了空前的规模。这个时期,既见证了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也经历了世界经济的大萧条。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不仅对人类自身,而且对整个生态系统,都造成了史上最严重的破坏。

2.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生态危机空前严峻

城市大规模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变化。城市的集中化侵占了原有的耕地面积和土地资源,并且城市继续向外延伸寻求粮食和其他物质资源。大面积土地的使用改造了自然地貌和环境,进而在局部地区改变了生态系统,直接影响了周边的气候:其一,导致平均气温升高,云雾天气和降水增多;其二,导致空气湿度降低、风和光照时间减少;其三,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日益严重。

加剧人类开发利用地球资源能力的另一因素是科技的进步。近现代以来,以煤炭和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燃料在数量和种类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不可再生资源在不断消耗的同时带来了空气污染。19世纪80年代末,德国机械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发明了改进版的内燃机,这种机器以汽油为动力,质量轻、体积小、效率高,适合安装在车辆上,这一发明为现代交通和机械化农业带来了一场革命,先后出现了以汽油为驱动力的拖拉机、推土机和链锯等。所有这些机动高效的机器都大大提高了人类开荒、犁地和耕种的速度和效率,但同时也加速了对生态的破坏。以链锯为例,1929年,一种轻便易操作且由燃油驱动的手提式链锯被德国人安德里亚斯·斯蒂尔发明出来,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对森林生态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链锯出现以前,伐木工人使用横切锯手工伐木,锯倒一棵大树大约需要2h,而使用链锯伐木仅需要2min。因此,正是链锯加剧了人类对森林的滥砍滥伐,而这项发明仅仅是20世纪技术进步的一个缩影。拖拉机、收割机等新型农用工具被用来大面积种植单一经济作物,这样一来,害虫很容易在这些种植土地滋生蔓延,于是有毒的化学药品又被发明出来喷洒到农作物上,试图解决所谓害虫的问题,最终却因为杀虫剂的滥用带来新的灾难。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正是针对农药,特别是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发出的第一声警报。

20世纪初,尽管有一些洞察力非常敏锐的人早已注意到技术进步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推断长此以往会给世界带来更严重的灾难,但当时社会的主流声音还是对科技创新表示乐观。另外,大多数人对科技的力量都非常自信,认为科技不仅可以提高人力效率、促进经济发展,而且可以解决科技进步本身带来的问题。这种盲目的自信直到原子弹发明和使用后才被彻底动摇了,但惨痛的教训已经无法挽回。

3.生产活动的动因:经济与消费

经济增长是推动人类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第三股势力。工业化国家,首先是西欧国家和美国,率先开始了资本积累和国际投资,如果没有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些经济活动都不可能实现。经济活动透支利用可再生资源,同时挥霍浪费掉了不可再生资源,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模式从20世纪初开始越演越烈。在各国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破坏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们开始合力建立一种宏观经济结构。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此时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雏形开始形成。由于这一经济结构鼓励自由贸易,允许私有企业开发全球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公开支持及跨国公司的热烈拥护。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贸易的自由化进程加快,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国际化、经济化日益显现出来并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使世界贸易步入环保时代,一系列的环境标准和环境限制通过贸易的手段得以实施和保证。但是,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环境的初衷却以并不公平的方式呈现,一些发达国家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设置的环境壁垒过于强调本国的环境质量和经济利益,使得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将蒙受较大的损害。在此阶段,追求经济的发展和满足个体逐渐膨胀的消费欲望是社会生产活动的主要因素。

(四)第四阶段——共生自然(生态文明时期)

面对工业文明时期的野蛮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系统的破坏,人类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人类正从对大自然的征服型、掠夺型和污染型的工业文明走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消费适度型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革命性进步,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继承与超越,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新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关乎生态环境领域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也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协调、协同进化、达到良性循环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时代的标志。走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型的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更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生态危机是人类共同的灾难

(一)什么是生态危机

要理解生态危机,就必须理解生态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当处于这一状态时,生态系统内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高度适应,种群结构和数量比例长久保持相对稳定,生产与消费和分解之间相互协调,系统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之间接近平衡。生态系统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因为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仍在不间断地进行,生物个体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在现实中,生态系统常受到外界的干扰,但干扰造成的损坏一般都可通过负反馈机制的自我调节作用得到修复,维持稳定与平衡。不过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干扰压力很大,使系统的变化超出其自我调节能力限度即生态阈限(Ecological Threshold)时,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随之就会丧失。此时,系统结构遭到破坏、功能受阻,整个系统受到严重伤害乃至崩溃,随之生态平衡失调。

当严重的生态平衡失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时,就称为生态危机(Ecological Crisis),即由于人类盲目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导致的局部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调。生态平衡失调起初往往不易被人们觉察,一旦出现生态危机就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平衡。也就是说,生态危机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灾害问题,而是指由于人的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秩序紊乱、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二)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

1.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人类生产活动排放出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多种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增多。二氧化碳来源于石油、煤炭和木材的燃烧;甲烷来自未经过燃烧的天然气;氯氟烃俗称氟利昂,最初被人们用来做冰箱制冷剂。但由于氯氟烃会对臭氧层起到分解作用,所以从1996年1月1日起,氯氟烃被禁止生产。温室效应带来的后果是: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等等。

其中,备受关注的是随着气温的升高,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世界观察研究所(World Watch Institute, WWI)的人员表明,格陵兰岛目前的冰融速度远高于预期,如果按照预测的未来几十年的变暖规模发展,所有冰盖很可能全部消融;北极海冰的面积正以远远超过预计的速度快速减缩;南极洲也出现冰融,尤其是南极洲西部的冰盖,如果全部消融,足以让海平面上升5m。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预测到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20~80cm。届时,全球约有5%的人口将被迫迁移,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2.空气污染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为燃煤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开始抬头;到了20世纪后期,汽油的大量使用又带来新的空气污染。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一些城市的上空就被一层光化学烟雾笼罩,这是汽车、工厂等污染物排入大气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后形成的,严重的空气污染致使许多人染病甚至丧命。到了21世纪,空气污染的形势更加严峻,尤其是近年来,空气污染最典型、最频发的就是雾霾。雾霾是一种污染状态,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由于雾霾天气现象频频出现,且覆盖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危害不断加重,所以我国将“雾霾”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宣布空气污染物是地球上“最危险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而且有足够的科学研究结果证明大气细粒子能吸附大量有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所以置身于严重的雾霾天气中的人们无疑是在“吸毒”。

3.淡水污染

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中,其中有2.5%左右为淡水,而97%左右的淡水资源又存在于山地、南极和北极的冰、永久积雪或以地下水的形式存储于地下。人类使用的淡水主要来自湖泊、河流、土壤和相对浅的地下水,仅占所有淡水资源总量的1%。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其中40多个国家缺水十分严重。如此珍贵的淡水却主要因人类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与空气污染程度相比,我国的水污染情况其实更为严重。据国家监察委员会统计,近10年来中国水污染事件高发,水污染事故近几年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在全国城镇中,饮用水源地水质不安全涉及1.4亿人。水利部门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水库水源地水质有11%不达标,湖泊水源地水质约70%不达标,地下水源地水质约60%不达标。仅2014年上半年,国内曝光的自来水异味事件就达到10余起,兰州市自来水苯超标事件更是引发大量市民对水质安全的恐慌和担忧。

4.资源枯竭

(1)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是难以估计的。尤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地区的人,其生存更加依赖这包含生物基因多样性的环境。有效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各个层次——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对动植物的影响,导致动植物物种灭绝的速度远高于其在自然环境下灭绝的速度。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评估生物多样性的结论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10%的动植物种群可能受到灭绝的威胁。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2018年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显示,IUCN红色名录现已评估93577个物种,其中26197个濒临灭绝。

(2)土地荒漠化。自然形成1cm厚的土壤腐殖质层需要300~600年,但人类长期的耕种让土地没有片刻喘息的机会,导致土地质量不断下降。同时,森林砍伐、植被破坏、过度放牧、耕地轮耕不当和灌溉不利、过度使用重型机械等人类活动又加剧了荒漠化。2019年2月,美国国家航天局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的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但是,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它除了带来粮食减产、人类遭受风沙侵袭等危害之外,还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给人类带来生活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3)矿产资源枯竭。矿产资源是经过亿万年地质变化形成的资源,从其生成的漫长时间来看,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人类目前使用的不同种类的能源、工业原材料和农业生产资料都与矿产资源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们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将越来越少。

5.固体废弃物剧增

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未经处理的工厂废物、废渣、医疗和生活垃圾如果简单露天堆放,会占用土地,破坏景观,而且废物中的有害成分或散发到空气中,或侵入土壤和地下水源,或通过雨水流入河流,这些都是固体废弃物会造成的污染。

据报道,我国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状况较之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不相上下,超过1/3的城市已经被垃圾包围,侵占土地75万亩,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例如,北京市日产垃圾1.84万吨,如果用装载量2.5t的卡车来运输,长度接近50km,能够排满三环线一圈;而且,北京市每年垃圾量以8%的速度增长。上海市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万吨,每16天的生活垃圾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厦。“垃圾围城”不仅是城市病,而且蔓延到了农村。生态环境部部长曾就环保问题做报告时指出,全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大部分没有环保基础设施,每年产生生活垃圾2.8×10 5 万吨,不少地方还处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状态。

6.有害有毒物质聚集

20世纪的工业和化学革命的迅猛发展,将无数新的化学物质带到了人们生活的环境,进入大气、水体、土壤,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给人类社会和健康带来极大的挑战。例如,砷是一种高毒性无机物质,在各种金属矿中含量很高,而许多砷化合物无味,很早就一直被用作杀虫剂。但是,工业生产和含砷农药使得这种有毒物质遍布世界各地。因饮用富砷水而使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的人群在全世界分布十分广泛,甚至某些地区水体中的砷含量严重超标。例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饮用水中也发现了高浓度的砷,包括美国、智利、阿根廷、墨西哥等,而中国是受砷中毒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砷中毒会导致皮肤癌、膀胱癌、肾癌、肺癌及各种影响足部和腿部血管的疾病,还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和生殖障碍。

如今,不仅有害有毒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增加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且一些有毒物质自身还进行了升级。由有害有毒化学物质聚集形成的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污染物毒性非常持久,可以在环境中存留很长的时间而不被降解,当这类物质在食物链中向上流动,其浓度还会增加,并在人体和环境中长久停留。更可怕的是,这类污染无国界,因为任何一处食物链中毒最终将导致所有地方的食物链中毒。

7.海洋环境问题

覆盖地球表面70%的海洋所面临的形势与陆地一样严峻。海洋环境问题主要分为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恶化两个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由于集约化农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化学品的使用激增,向近海排放氮和磷已经成为严重的海洋污染问题;随之而来的有害微生物爆发及其导致的赤潮,也已成为沿海地区面临的棘手问题。工业污染、危险废物处理不当、石油和重化工业造成的海洋污染愈演愈烈,仅海洋白色污染这一项就足以让人触目惊心。海洋白色污染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环境问题,许多海洋生物因此丧命。

海洋生态同样处于严重恶化的趋势之中。“进入21世纪以来,一种可怕的趋势是,世界鱼类中的3/4正被大肆捕捞,许多趋于枯竭。”“过度捕捞、污染和温度上升已威胁到世界被评估渔业资源的63%。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海洋死亡带的范围每10年翻一番……有近400个海岸带周期性或经常出现因化肥径流、废水排放和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氧气耗竭现象。”沿海红树林、珊瑚礁和潮汐湿地均具有重要的生态养护功能,但珊瑚礁的退化和破坏已经广为人知;在水产养殖、过度商业性捕捞和大规模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下,沿海红树林和潮汐湿地也遭到了全球性的严重破坏。这些海洋生态恶化现象已对海洋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8.社会管理(环境)成本攀升

人类长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超出了一定限度,导致社会及环境问题更加加重,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作为社会重要的财富创造者,在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污染环境。近年来,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都为解决社会及环境问题做了很多努力,但实际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政府已经逐渐意识到问题所在,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依然存在的问题是行业准入条件过宽和执法力度不够;而企业,大都还处于被动治理的阶段,且存在环境污染意识薄弱、忽略社会及环境治理成本、治理模式落后等问题。另外,由于社会及环境破坏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导致治理成本也随之剧增。

9.国际关系紧张

一直以来,影响国际关系的,除了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演变而来的新干涉主义之外,作为一种全球力量关系格局新形势的新殖民主义逐渐成为新的国际关系中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新殖民主义不是直接通过政治,而是通过经济来对其他国家实施剥削和掠夺。例如,发达国家将制造业的岗位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贫困国家或地区,在这些国家或地区,从人工的角度来看,工人的报酬低,工作环境恶劣,并且少有制度或法律来保证工作安全;从环境和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些环保意识和措施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不仅要承担生产给环境带来污染的后果,还要承担日后治理环境污染所需的巨大费用。因此,财富向高收入国家汇聚,伴随而来的是低收入国家挥之不去的贫穷;世界上最好的资源汇聚到高收入国家,伴随而来的是低收入国家资源短缺和污染加剧。全球化扩张不仅给自然环境施加了更大的压力,而且形成了一道将世界上富裕的人群与贫困的人群隔离开来的鸿沟,这道鸿沟会把每个人都推入更大的战争和恐怖主义的风险之中,因为富裕的国家永不满足,而贫困的国家需要挑战那些威胁到其生存的资源配置不公。

10.环保和商业冲突

在现行的商业范畴里,利润额是衡量一家企业收入情况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盈利多少的主要体现。一直以来,利润指标还被广大投资者作为制定投资决策时的重要参考条件,甚至是最直接依据的主要财务指标。因而,就出现了一种怪圈,企业只重视利润,而忽视其他指标。例如,前几年,我国的煤炭企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由于企业的开采数量过大导致周围矿区的下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废气、废渣,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些在当时看来无关紧要的隐性因素给环境施加的压力,如今已经开始慢慢地反作用于人类,使人类的生存面临巨大的挑战。与重视利润指标相伴随的是,企业在报表中缺乏对环境成本的详细披露。从目前的环境成本披露情况来看,企业要么将符合资本化的环境成本计入固定资产或存货的成本,要么将符合费用化的环境成本计入期间费用,而现有的会计报表并没有对环境成本进行详细的披露。环保和商业的冲突需要人们重新定义商业,人类的商业活动需要将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要素纳入进去。

三、部分西方早期哲学家、科学家关于可持续的思想

(一)恩格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与自然的论述独到而深刻,他们从“自然—人—社会”的整体系统思想出发,认为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所以人要爱护自然,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按规律办事。

马克思曾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可见,自然界对人具有先在性,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和自然也是共生的,自然界绝对不是单纯的被改造对象。另外,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这里,马克思把人类看作自然界的一员,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人类不能完全凌驾在自然之上。显而易见,在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和自然是一种辩证关系,坚持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是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

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往往由于自身欲望的驱使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仅沉湎于对自然的征服和胜利的喜悦之中,忽视了自然界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也忽视了人类行为所产生的长远影响和后果,从而遭到了自然的报复。恩格斯还从反面事例论证了不按规律办事的后果,他通过西班牙种植主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获取木灰作为咖啡树的肥料致使植被破坏、岩石裸露的事实指出,“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面对自然界以及社会,人们注意到的主要是最初的最明显的成果,可是后来人们又感到惊讶的是:人们为取得上述成果而做出的行为所产生的较远的影响,竟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可见,在当时,人们就意识到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了自身和后代的生存发展,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劳动过程中,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所以,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否则,将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自然的报复,导致人类发展不可持续。

(二)马尔萨斯:注意人口与生活资料比例协调,防止人口的过速增长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在客观上提醒人们要注意人口与生活资料比例的协调,要防止人口的过速增长,从而成为现代人口理论的开端。虽然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否定了人口规律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忽视了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解决人口问题的作用,但其思想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对于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等理念的影响不可忽视。

(三)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生态运动”的起跑信号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是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其著作《寂静的春天》早在1962年就为人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的现象发出了第一声呐喊,她唤醒的不只是美国,还有全世界。这本书一直被视为当代环境保护运用的起始点,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成立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蕾切尔·卡逊所唤起的环保意识和关怀。

(四)丹尼斯·米都斯组成的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

1972年3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教授领导的17人小组向罗马俱乐部(罗马俱乐部是关于未来学研究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也是一个研讨全球问题的全球智囊组织)提交了一篇研究报告,题为《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他们选择了5个对人类命运具有决定意义的参数:人口、工业发展、粮食、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遭到的污染。其主导思想完全体现在书名文字上,即“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全书分为“指数增长的本质”“指数增长的极限”“世界系统中的增长”“技术和增的极限”“全球均衡状态”5个部分,从人口、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环境污染几个方面阐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产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模式给地球和人类自身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米都斯认为,“地球是有限的,任何人类活动越是接近地球支撑这种活动的能力限度,对不能同时兼顾的因素的权衡就变得更加明显和不能解决”,同时警告,“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费方面按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100年中发生,最可能的结果将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双方有相当突然的和不控制的衰退”。

四、当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产生和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篇影响全球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该报告从“共同的关切”“共同的挑战”和“共同的努力”3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包括提出了可持续理念的概念,探讨了人类面临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共同问题,并论证了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这3项重要文件。同时,共有154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48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会议还通过了有关森林保护的非法律性文件《关于森林问题的政府声明》。

从学者的最早发声,到地区性的倡议文件,再到全球性的政策文件,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同认知及内涵

1.生态学的角度——承载的极限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初次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他通过研究人类发现,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同种个体之间有互助有竞争;而植物、动物、微生物不同物种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在为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不断改造自然的同时,自然反过来又影响着人类。在目睹人类生存与发展给生态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之后,生态学陆续产生了多个研究热点,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等。所以,生态学最早意识到人类与环境休戚相关,并通过生态学研究的方式收集了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人类活动对环境与资源带来的巨大压力,由此引发人们最初对环境污染的广泛关注,也促使人类开始反省和思考发展与环境之间的问题。

当我们站在生态学的角度谈论可持续发展时,更多指的是保护地球的承载能力。地球生物圈本身是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只因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才打破了这种动态平衡。因此,生态学参与可持续发展最直接的方式首先是用生态学理论来治理目前的环境问题;其次是将生态学的理论嫁接到经济、文化等方面,从而实现其他领域的良性发展及依靠自身去协调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形成一个多方协同,内力、外力共同作用的多重生态圈。

2.经济学的角度——需求与限制

经济是最初为了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要而诞生的,在欲望驱使下渐渐沦为一种牟利的工具。科技的进步推动人类的经济活动空前繁荣,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的财富。最早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是富裕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环境问题开始显现。然而,从承认这个事实到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很多国家还挣扎在贫困线上,发展中国家正步入经济快速增长时期,而富裕国家也想借助经济扩张进一步控制世界经济活动。《我们共同的未来》正是基于此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果说发展是一枚硬币,那么需求和限制就是硬币的两个面。

首先,必须肯定只有依靠发展才能改变落后地方人们的生存质量,尤其对于一些极度贫困的国家而言,谋生使得每个日子都变得生死攸关,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这些地区的经济生产力极低。其次,要认清环境压力和经济发展方式是相互联系的。农业政策或许是土地、水体和森林遭受破坏的原因,能源政策也可以是全球温室效应及许多发展中国家为取得燃料而砍伐森林的原因,而所有这些压力反过来又都威胁着经济的发展。所以,科学而有节制的经济活动也是为了更好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与生态学必须在决策和立法过程中保持一致性。经济学不仅仅在于创造财富,生态学也不仅仅在于保护自然,二者同样都是为了改变人类的命运。

另外,发展总是与经济联系在一起,甚至把经济当作唯一的评价标准,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诚然,财富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保障,但是我们把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这个指标作为衡量生活质量和幸福的标尺有失偏颇的。根据这一说法,富裕的国家就是健康和幸福的国度,这显然带有误导性和局限性:某个国家的GDP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可能掩盖了践踏人权、社会贫富差距大和环境恶化的事实,我们能称之为国家的发展吗?把GDP作为衡量经济繁荣的指标,是一种只以货币考虑经济效益得失的方法,GDP的确是全球发展水平最重要指标,但是我们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联合国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就是对传统GDP指标的挑战结果,也是衡量国民幸福更全面的指数,即根据“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这3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的方法计算得出的综合指标。

3.社会学的角度——公平与公正

为什么社会学会对环境感兴趣?一方面,因为种种环境问题并不是自然世界本身产生的,而是人类具体行为的结果,所以它们也是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如同环境与经济互为作用一样,环境也同许多社会和政治因素相联系。例如,人口膨胀对许多地区的环境和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但其膨胀的部分是由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他文化准则等因素造成的。而且,环境压力和不均衡的发展也会增加社会压力,可以认为社会中权利的影响和分配是大多数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关键。因此,可持续发展必然包括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特别是在保护弱者等方面,不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

关于社会内部的不平等讨论,最多的是贫富差距及由此带来的许多重大社会问题。凯特·皮克和理查德·威尔金森富有争议的《精神层面》一书证明了收入不平等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他们考察了由于社会内部的不平等而造成人们生理和精神层面的问题,分析了23个经济发达国家,发现收入不平等最终反映在社会成员的寿命、健康和幸福差异方面。这还是富裕国家的情况,更糟糕的情况是在贫困国家,贫富悬殊和对资源的争夺带来的或许是犯罪、死亡甚至社会动荡。很显然,财富的平均分配难以实现,但是至少可以保证资源分配的机会均等。前面已经提到设计师在解决国家内部社会不平等的问题上大有作为,设计师应该立足本土,更多关注需要帮助的人群。

每个社会成员都对国家内部的社会不平等有切身的感受,但最大的社会不平等不是在国家内部,而是国家与在国家之间。世界上大约有14亿人每天都在辛苦劳作,却依然贫困。例如,在孟加拉国,服装占该国出口经济商品总数的77%,从事制衣工作的人有77%的是妇女,她们每天工作接近12h,每周工作7d,而一年所赚的钱却只有500美元,相当于美国制衣工人收入的零头。这种不平等的社会模式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富裕的国家之所以富裕,既得益于它们拥有先进的技术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又得益于它们控制了世界的经济。因此,贫困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即使已经拥有了较高的生产力,人类还必须要解决一些至关重要的、关于资源如何在社会内部及世界各地进行分配的问题。

上述情况属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的代内公平的范畴,即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时要机会平等,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为代价。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公平与公正的阐述还包括代际公平这个重要部分。代际公平是指当代人与后代人共同享有地球资源与生态环境,实质是当代人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不能妨碍、透支后代人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要建立有限资源在不同代际间的合理分配与补偿机制。当然,代际公平的前提是代内公平得以实现。

可持续发展对于公平的追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刷新评价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标准确实就在一念之间:有限度地追求利益并且不损害后代人的生存权利。如果自下而上,每个人都能从单纯追求物质利益和个人享受的观念中解脱出来,选择一种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公平与公正离我们并不遥远,即使我们离物质的公平还有一段路要走,起码我们可以做到在精神世界平等的对话。另外,可持续设计不仅要满足发达国家需求,而且要满足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的需求,而不同地区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异,需要从需求层面有区别地对待。所幸已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响应维克多·马格林的呼吁:“……从全球角度看经济和社会发展,解决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民资源消耗的严重不平等。”

4.文化学的角度——多样性共存

文化的价值在于使人获得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在于文化的丰富性、平等的对话、国际和平与安全。多元文化的共存有利于平息社会冲突,增强社会凝聚力,促使社会更具包容性。所以,当新的信息和传播技术推动全球化进程对文化多样性发起挑战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开始担负起保护和促进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的特殊职责。在2005年,在该组织颁布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该公约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高度提出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为人类共同的遗产,应当对其加以珍爱和维护。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总干事松浦晃一郎所说:“文化多样性于全人类之必要正如生物多样性于自然之必要。”因此,该公约以“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为首要目标,然而当时并没有很清晰地认识到文化的发展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是说“文化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所以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同样重要”。

接下来的10年,该公约承认政府出台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政策的主权,强调文化活动、产品及服务的双重属性:文化维度和经济维度——传递身份认同感和价值观,培养社会包容度与民众归属感;同时,提供就业和收入、推动创新和可持续经济增长,尤其是全球性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世界各国最终认识到文化及文化多样性对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于是,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于2016年1月正式启动,除了将减贫、健康、环境和国际合作作为奋斗目标之外,首次在全球层面将“文化”“创意”“文化多样性”写进议程,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正像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的那样,太多好的发展计划以失败告终的原因在于未考虑文化环境,终于可以见证文化与经济组合的多种优势,既可作为促进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动力,也可以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那么,可持续设计在文化发展及文化多样性方面将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呢?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文化,或者称为手工艺传统。手工制作的产品通常具有实用价值,并且深深植根于地方文化与传统,可以帮助当地保存其文化认同感,反映独特的审美价值。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手工生产至今都是就业的一个重要门路,在出口经济中占很大比重。根据联合国《2008创意经济报告》,手工艺品是发展中国家领先全球市场的唯一创意产业。因此,可持续设计应当要关注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发扬,设计师扶持手工艺人是其中的一条途径,这对发展中国家的贫苦大众、妇女、残疾人及其他社会边缘群体极为重要。非营利组织手工艺人援助协会认为,只有当传统手工艺人比较富足时,手工业才有生存空间。设计师的介入可以促进传统工艺与现代工业生产进行结合,并创造就业机会,使得手工艺人的收入分配更合理。然而,手工艺生产又不能完全依赖于现代工业和经济需求,因为手工艺本质上要保留制作的传统和文化的内涵,一旦完全商业化极有可能丢失手工艺的原汁原味。那么,设计师如何在尊重和保护当地资源及丰富的文化传统下,帮助手工艺人自主设计产品呢?这还需要深入地探索扶持与合作的模式。

五、中国政府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部署

(一)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中国高层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1.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

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4.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二)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

1.基本概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2.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2012年,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推进水循环利用。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2)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发布。

意见明确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二是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三是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四是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五是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3)2015年,增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国家五年规划。

2015年10月25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发布了“十三五”规划的10个任务目标: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其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首度写入国家五年规划。

(4)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一是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三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四是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三)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更加务实,针对性更强。

1.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的主题:绿色发展与创新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重点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和解决国内资源环境问题的三重挑战,探讨了绿色复苏、系统创新、低碳技术、新兴产业发展等广泛议题;根据国内外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等,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及今后10年,中国应以绿色发展为统领、以绿色创新为桥梁、以资源环境绩效和结构调整为重点目标,构建综合发展框架,统筹各种相关的新发展理念,发挥多种手段的组合效益,创造出新的绿色发展模式,实现建设绿色中国的构想,为自身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以迎接高效的可持续的低碳未来。

2.对绿色发展的解读

2015年,绿色发展被写入国家的“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深化并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绿色发展理念主要包含以下5个方面:

(1)绿色经济理念。绿色经济理念是指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致力于提高人类福利和社会公平。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经济要环保。任何经济行为都必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为基本前提,它要求任何经济活动不仅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且要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健康。其二,环保要经济。即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获取经济效益,将维系生态健康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从绿掘金”。要求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

(2)绿色环境发展理念。绿色环境发展理念是指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和地球生物,改善人类社会环境的生存状态,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

(3)绿色政治生态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并在此后多个场合强调要净化政治生态。绿色政治生态理念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将绿色发展理念上升到政治高度。绿色政治生态理念是指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优良。绿色生态是生产力,绿色政治生态同样能够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实现绿色政治生态的巨大效能。

(4)绿色文化发展理念。绿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等绿色理念相关的,以绿色行为为表象的,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进共荣共发展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绿色文化是绿色发展的灵魂。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绿色文化不是游离于其他系统之外,而是自始至终地渗透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绿色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在其中起到灵魂的作用。要推动绿色文化繁荣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树立绿色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二要树立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用之无节,取之无时”将后患无穷;三是要树立绿色GDP文化,不能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四是要树立绿色法律文化。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加强环境保护法治、努力破解环境污染难题、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有助于树立绿色法律文化,形成全面、完善、长效的环境治理机制体系,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保驾护航。

(5)绿色社会发展理念。绿色是大自然的特征颜色,是生机活力和生命健康的体现,是稳定安宁和平的心理象征,是社会文明的现代标志。绿色蕴涵着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寄予着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加快绿色城市建设,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这意味着,“十三五”期间的城镇化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绿色社会成为一种极具时代特征的历史阶段,辐射渗入经济社会的不同范畴和各个领域,引领21世纪的时代潮流。

第二节 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设计的定义、产生的背景、应对措施及基本理念

(一)绿色设计的定义

绿色设计是在生态伦理的思想指引下提出的一种设计概念,通常也称为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生命周期设计(Life Cycle Design, LCD)或环境意识设计等,由于它们的目标和任务基本相同,都是设计生命周期环境负面影响最小的产品,因而名称经常被互换使用。2000年以后,绿色设计的称呼逐渐成为主流。绿色设计就是通过设计去解决生态与供给矛盾的思维及实践过程。其核心是主张绿色设计思想应贯穿于产品从设计、制造、销售、使用到废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尊重生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3个方面;其作用与意义是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行动措施,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绿色设计产生的背景

面对日趋严重的全球化生态危机治理,面对各种凸显的设计问题治理,中西方学者、社会各领域开始竭尽所能,纷纷提出建设性的想法和建议。其中,美国设计理论家、教育家维克多·帕帕奈克于1971年出版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堪称西方设计理论的经典。维克多·帕帕奈克提出的“设计要考虑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的呼吁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于是,他就提出了“绿色设计”“生态设计”“人文设计”等众多具有伦理思想的设计理念。“绿色设计”的核心就是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尊重自然本身的生存规律;关注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整体和长远来看,这也是创造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

维克多·帕帕奈克在著作中重点讨论了设计为谁服务的伦理问题,并用“真实”和“虚幻”这对哲学概念来描述设计的两类服务对象,指出设计师必须学会面对真实的服务对象并如何“重新设计”。他明确地提出了设计的3个主要问题:一是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只为少数富裕国家服务;二是设计不仅为健康人服务,而且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三是设计体现设计伦理的思想,开启设计理念的新思维。伦理价值作为设计的一种价值取向,将进入设计理念的高端层次。同时,这种高层次设计理念能对各种广义的设计活动产生积极的指导性作用,大到国家发展战略,中到城市规划,小到产品设计,以及设计的各个具体门类,诸如建筑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方面。因此,它是一条普遍性的原则。

人类的一切设计活动都是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为前提和目的的,无论为满足共性需求还是个性需求而进行的设计活动都必须是一种合目的性的理性行为,必须遵守一定设计原则。其中,实用、经济、美观已被公认为设计的3条基本原则,而伦理思想的提出则是保证设计活动更加合理而有序地进行。维克多·帕帕奈克所提出的设计伦理思想可以作为实用、经济、美观等基本需求的有效补充,并使之更加完善、合理与和谐。

设计伦理是生态伦理思想拓展的多个领域中应用范畴的“子系统”之一。生态伦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使“人”处于一种合理的关系之中而使人的价值得以充分的尊重与展现。将生态伦理价值导入设计过程中形成的设计伦理就是指在整个设计活动中,包括设计理念与设计实践诸方面,设计创意、设计过程与设计结果诸环节,都必须考量与人的合理关系及行动准则。例如,在设计领域,人机工程学就是这样一个结合了伦理诉求和实用原理的综合学科。在这一系统中,人在使用机器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使用安全,保障人的生命尊严,而且要追求使用过程的舒适,享受劳动的快乐。为此,对机器的材质、与人体的尺寸比例、操作的力度及劳动的环境等,都需要做出规定和要求。正是这些人文关怀的伦理考量,使得这些被使用的机器更为实用。

(三)绿色设计的应对措施

面对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共同的严峻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术界率先为环保发声;继而,世界各地的民间组织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环保运动;之后,国际民间生态环保组织将环境保护运动推向高潮,各国政府和联合国也不得不重视民众的呼声,通过环境立法和鼓励公众参与等制度来遏制全球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最后,环保问题因为具有国际性,所以国际不断加强合作和拓宽合作领域,利用多种组合措施来解决国际环境问题。面向复杂社会及全球环境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并不断升级应对措施的整个过程,也是绿色设计基本理念形成并逐步稳定的过程。

1.学术界的发声与自省

以维克多·帕帕奈克为代表的设计界也发出了有力的声音,其标志性成果是1971年出版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在书中,他提出设计应该为大众服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反对制造不安全、花哨、不当或基本无用的产品。维克多·帕帕奈克这种针对设计界直言不讳的批评,以及对设计价值严肃反省的态度在当时是极为超前的,因此颇具争议。1995年,维克多·帕帕奈克晚年思考之大成《绿色律令:设计与建筑中的生态学和伦理学》出版。该书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思考的基础之上,对“设计伦理”“设计生态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分析证明,设计可以而且必须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负责。

整体而言,近现代关于环境保护的思想在时间上落后人类同时期的其他活动太多,但终于还是出现了。来自学术各界的声音越来越强,最终让人们、社会、政府、全世界正视环境保护这个问题,并虚心自省应该在工业发展与自然生态之间做出努力。

2.非政府环保组织的活动

美国非政府环保组织的活动在当今世界上是最活跃、最富有成效的,这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已经开始显现,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洛杉矶,雾霾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关心周围的生存环境和自身的生活质量,这使得环保行动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此外,学术界的呼声也加速了环保活动的开展。1972年,时任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在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时这样评价:“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没有开始。”除了美国之外,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是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来组建自己的非政府环保组织,这些非政府环保组织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初基于人道主义传统或慈善传统建立的非政府环保组织大部分是和保护动物有关的,但在发展中逐渐将人道主义传统扩展到了更广、更深的领域。例如,成立于1824年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福利慈善机构——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后来发展成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协会。非政府环保组织在发展中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是全球性的环境保护,除了新生的非政府环保组织一开始走的就是国际化的路线以外,原先建立于某一国的环保组织也一步一步地走向国际化。此外,非政府环保组织还呈现出环保领域的多样化和区域化等特点。

非政府环保组织的贡献在于:一是为环境做出切实有效的保护和努力,迫使有违自然和社会生态的企业停止不法行为,并以各种方式干预和控制生态环境的恶化;二是促进政府的环境立法和环保政策的改善,并从政府、国家层面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三是推动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和加强,进而形成一种社会道德规范。

3.政府机构多措并举

环境问题伴随着经济活动产生却不受市场规律的调节,而民间环保组织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和约束十分有限,因此,强化政府机构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了世界各国立法不可回避的责任。20世纪早期,各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环境保护措施,到今天已经形成多措并举的态势。

从各国的实践情况来看,管制措施颇受政府偏爱,社会接受度高,能够起到很好的环境保护效果。其管制手段主要是行政当局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直接规定活动者产生和排放污染所允许的数量和方式,或对生产投入和消费过程直接提出环境要求。其表现形式为环境标准、排污许可证、产品环境性能标准、产品能源消耗定额等。其中,法规是管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呈现出涉及面宽、划分细致、立法严格等趋势。

除了管制措施之外,各种经济措施逐渐建立和成熟。这些措施主要有:一是税收手段,即对燃料、环境不友好产品和包装物征收环境税,这是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政策方面的通行做法,一般针对能源的消耗量、污染的排放量、环境不友好产品和包装的产量征税,同时也对减少能源耗费和污染等行为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二是环境收费,包括排污收费制度、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危险废物处理的收费等。三是财政补贴或生态补偿,即财政补贴通常采用拨款、贷款、税收减免和贷款贴息的形式提供。生态补偿计划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实施,如英国鼓励农场主在经营中考虑生态保护,对于促进并增强自然景观和野生动植物价值的农场主的生态保护支出,在签订自愿协议的基础上,对农场主给予补偿。就我国当前的环境措施来看,相关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还需要完善。目前,管制仍然是最重要的手段,因为经济手段还很不成熟。

4.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使命

随着环境问题的复杂化,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不再仅仅是本国的事,必须在国际层面予以应付。1972年12月15日,联合国大会做出建立环境规划署的决议。1973年1月,作为联合国统筹全世界环保工作的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式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使命是“激发、推动和促进各国及其人民在不损害子孙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生活质量,领导并推动各国建立保护环境的伙伴关系”。这是第一个设在第三世界国家(肯尼亚)的重要的联合国机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作最有效的一个方面就是促进了国际条约和协定的协商工作。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目标,拉开了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的序幕,并将每年的6月5日定位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通过培训教育工作者和向学校提供环保教育材料来发展环境教育。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次会议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全球行动的正式启动,不仅各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达成了广泛的共识,确立了国家协调机制和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也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并相继发表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以及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一系列维护全球环境的国际条约。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取得的成绩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管理维护信息收集和查询的“地球监察”程序;二是为国际环境法的完善提供外交支持,并起到一些重要条约秘书处的作用;三是教育和激发各国及其人民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以及采取措施应对问题的必要性。

(四)绿色设计的基本理念

绿色设计的基本理念的确立主要从绿色设计的对象、目标、实现路径和本质4个方面进行阐述。设计的对象已经从传统的“物”扩展到了“非物”。在追求将世界整体的生态协调可持续作为愿景的背景下,人类社会必须将绿色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将绿色设计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绿色设计的设计对象也从原来的设计造物扩大到一切造物活动与消费方式,并提供生态协调型产品和绿色生活方式,最终目的是设计更有利于人类与自然和谐健康发展的人类生存方式,成为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强有力推手。

绿色设计的实现路径除了技术整合,更重要的是设计构建更合理的生活方式。要实现绿色发展,必须抛弃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转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环境意识贯彻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如整合新材料技术替换传统的高污染不可再生的材料。同时,面向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问题意识”,通过服务设计等新思维与新方式来达成目的。

二、绿色设计内涵的发展及基本原则

(一)绿色设计内涵的发展

绿色设计这一概念从提出至今,经历了3个重要的阶段。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及面临的新问题不断出现,绿色设计的概念和内涵也随之丰富起来,最终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绿色设计基本原则。

1.绿色设计——过程后干预

第一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可称为早期的“绿色设计”。这一阶段强调使用低环境影响的材料和能源,思想核心是废物管理分级策略,即“3R原则”。该原则有效地展示了按优先顺序采取不同的策略处理废物,即减少消耗、回收利用及重复利用。这一阶段首次将环境问题纳入设计思考之中,使设计师开始意识到设计必须要考虑环保。但是,早期的“绿色设计”思想有较大局限性,要么专注于单一问题或生态影响的某个方面,如“可拆卸设计”“持久性设计”,要么停留在“过程后的干预”,如在意识到问题和危害后采取缓解和补救措施,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危害的强度,延长危害爆发的周期,是一种“治标”行为。

2.生态设计——过程中干预

第二阶段称为“生态设计”,也称“产品生命周期设计”(Product Life Cycle Design, PLCD)。生态设计的思想核心是全面思考设计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环境问题,并致力于减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换句话说,环境成为设计过程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与一般传统因素(功能、美观、质量、成本、品牌形象等)有同样的地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比传统的价值因素更为重要。

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对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对这一点知易行难。对于不同的产品而言,设计师需要根据可靠、有用的数据做出明智的决定:哪些环节或地方影响最大,如何对此提供最有效的策略或方法。LCA使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环境影响对比成为可能,是推行生态设计最常用的方法和工具,它使用系统的方法、量化的指标来指导和规范设计过程。LCA工具有相对廉价的网络设备,也有更复杂且昂贵的设施,后者通常为大型机构所采用。有些则利用计算机的运算功能,只需要输入关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一些数据,就能得到结果,也对设计师帮助很大。

3.可持续设计——突破性创新

(1)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定义为“发展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不破坏后代的需要”,并从“需要”和“限制”两个重要概念展开叙述。然后,具体分析了全球人口、粮食、物种和生态系统、能源、工业和城市等方面的情况,系统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呼吁国家和国际在上述方面做出行动,同时有力论证了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发达国家的步伐。围绕设计如何应对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可以说在生态设计阶段就已经开始了,但之前的关注点仅仅停留在对环境的影响。随着设计边界的不断延伸,以及在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产生的重大(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的连锁反应,设计逐渐在解决各类可持续性议题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设计可以改变或影响人们的态度和行为。设计自身已经突破了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的认识和内涵,而可持续设计概念的提出则说明,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完美契合可为人类带来福祉。现在,可持续设计从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来考虑设计的影响和责任,尤其是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可持续设计的思维模式开始从服务设计向社会创新设计过渡。

①服务设计——解决问题。“服务设计”(Service Design)超越设计,只对有形产品的关注,并进入“综合性服务创造”的领域,是设计器具到设计“解决方案”的转变。

有关“服务”的规划与设计活动一直以来都被认为属于市场营销和管理领域,而“设计”在人们的固有影响中也只是针对有形事物的活动。虽然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心理学教授赫伯特·西蒙在其著作《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1985)中提出了“设计是问题解决的过程”的观点,但这个突破设计传统边界的观点在当时还是太超前。直到21世纪,当设计思维越来越受到重视时,设计自身也逐渐对无形的服务产生兴趣,设计的价值开始在“服务”领域显露出来。1991年,“服务设计”一词由在发展服务设计研究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的科隆应用科学大学国际设计学院迈克尔·埃尔霍夫教授在设计领域里第一次正式提出。2001年,全球第一个服务设计顾问公司“Live|Work”在伦敦开业。2004年,科隆应用科学大学国际设计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林雪平大学、米兰理工大学和意大利多莫斯设计学院联合创建一个服务设计国际网络(Service Design Network, SDN),致力于服务设计的学术与实践推广。

当今,服务设计致力于将商业环境中诸多因素进行整合,创造出新型的商业模式与战略。正如保罗·霍肯在《商业生态学》中所讲的,企业需要将经济、生物和人类的各个系统统一为一个整体,实现企业、消费者和生态环境共生共栖的循环,从而开辟出一条商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无论是基于无形的服务还是创造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相比设计有形的产品,服务设计无疑是最可持续的设计。

②可持续生活方式设计——源头控制。服务设计让人们的生活在依赖物质产品的同时开始享受到各种服务与体验,并渐渐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是不必通过工厂生产,既不会耗费地球上的资源,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当然,某些服务本身也需要设备的支持和耗费能源,在这里只是相对物质产品所造成的生态影响而言)。但人们的生活不能脱离物质,完全只由服务构成,从根本上讲,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有赖于人们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的变革。因为即便产品是绿色环保的,如果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是不环保的,也会违背可持续设计的初衷。这时候,通过设计的方式去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是最直接和有效的。

目前,关于可持续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的社会关注比较多,干预的方式通常是提醒、倡议或道德约束,但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受到西方经济、文化、消费的影响,我国绝大部分人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消费主义”的层面,把幸福的指标与对商品的拥有和消费力作正比关联,很难自觉地摆脱对物质的过度依赖和浪费。从这个角度来讲,可持续设计不仅涉及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而且必须关注使用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及行为模式。

③社会创新设计——建构意义。社会创新设计(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是近几年中西同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米兰理工大学的“可持续设计与系统创新”(Design and Innov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DIS)研究所作为最早从事可持续设计与社会创新研究的机构之一,目前也是该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机构。埃佐·曼奇尼教授是该研究所的前任主任,在社会创新理论与实践方面都身体力行,创建了“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DESIS)国际院校联盟,并在中国主持了大量的工作坊和设计教学活动。在此契机下,我国6所设计名校(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江南大学、同济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和香港理工大学)在2009年联合发起了中国的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联盟。

由此可见,社会创新一直是面向可持续的社会创新,它是当下可持续设计研究的最前沿,是“可持续设计”在内容上的完善与深化。关于“社会创新”一词,埃佐·曼奇尼教授在《设计,在人人设计的时代——社会创新设计导论》中是这样定义的:“关于产品、服务和模式的新想法,它们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能创造出新的社会关系或合作模式。换句话说,这些创新既有益于社会,又增进社会发生变革的行动力。”“从实践的角度来讲,社会创新所做的就是将现有的资源和能力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创造新的功能和意义。”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创新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以日益加剧的全球老龄化问题为例,其中的重点是:怎样才能让所有的老年人获得照顾或更好的照顾?墨守成规的解决方案是:创造更多细化的专业化社会服务。而社会创新的解决方案是:老龄人群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且是解决问题的资源,我们应该支持老龄人群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突破式创新的思维方式已经带来了不少案例,包括为老年人提供的合住住宅(老年人通过不同的互助形式得到帮助)、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合住模式(家有空闲房间的老年人为其愿意给予帮助的年轻人提供住处),以及在各个年龄段居民合住的住宅里,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可以互帮互助。可见,透过社会创新的视角,会有很多办法能让老年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能改善自己的生活。

(二)绿色设计的基本原则

绿色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品质原则和价值原则。其中,品质原则是推进绿色设计的基础,而价值原则是关键。

1.品质原则

(1)环境品质主要是指绿色设计的完整过程和结果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要最小化,包括选择更环保的原材料、生产过程的低污染甚至无污染、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再利用。

(2)资源品质主要是指要从设计、生产及制造产品的全流程考虑资源投入的少量化,包括优先使用资源丰富的材料、设计物质集约度更小的物品、材料和产品的循环利用。

(3)能效品质主要是指尽量从设计出发,尽量使产品做到高效低碳节能,包括从营销、物流、包装、仓储等角度出发,尽量做到低碳,同时要探索开发新能源产品。

(4)服务品质主要立足于用户需求,从服务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创新的方式,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使过程尽可能的低碳。

(5)人文品质主要是指从文化的角度思考文化的可持续,因为地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地域文化的传承是全球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2.价值原则

价值原则主要包括产品的市场价值、环保价值和社会价值,而绿色设计追求的是综合价值。在传统造物观念下,设计生产的产品过多地追求产品的市场价值,忽略了环保价值,而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面临严重破坏,传统消费观念与环保的矛盾逐渐升级,才促使人类思考并寻找其平衡点。绿色设计的目标就是不断地提高产品的综合价值,同时构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活方式,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绿色设计助力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建设可持续的人类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愿景,也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共同发展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是这个系统不可分割的子系统。系统的最根本特征就是整体性,每个子系统都与其他子系统相互联系并发生作用,只要一个子系统发生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子系统并引起紊乱,甚至会诱发系统的整体突变。这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表现最为突出。因此,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整体发展和协调发展,即共同发展。

2.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整体协调,也包括世界、国家和地区3个空间层面的协调,还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及内部各个阶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源于协调发展。

3.公平发展

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因水平差异而表现出来的层次性,这是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问题。但是,这种发展水平的层次性若因不公平、不平等而引发甚至加剧,就会从局部上升到整体,并最终影响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公平发展包含两个纬度:一是时间纬度上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二是空间纬度上的公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

4.高效发展

公平和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轮子。可持续发展的效率不同于经济学的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效率既包括经济意义上的效率,也包含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损益成分。因此,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高效发展是指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等协调下的高效率发展。

5.多维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但是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国家与地区又有着异质性的文化、体制、地理环境、国际环境等发展背景。此外,因为可持续发展又是一个综合性、全球性的概念,要考虑不同地域实体的可接受性,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包含多样性、多模式的多维度选择的内涵。因此,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全球性目标的约束和制导下,各国与各地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应该从国情或区情出发,走符合本国或本区域实际的、多样性的、多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公平性、可持续性、和谐性、需求性、高效性和阶跃性6个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具有3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代际公平性。二是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三是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这也是与传统发展的根本区别之一。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地位,即各代人都有同样选择的机会空间。

2.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系统可能的承载能力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3.和谐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4.需求性原则

人类需求是由社会和文化条件所确定的,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结果,与人的价值观和动机有关。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并非市场商品,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

5.高效性原则

高效性原则不仅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是人类整体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

6.阶跃性原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

(三)实现可持续措施方法:系统的绿色策略

1.“两山论”提出

“两山论”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两山论”的科学论断:“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首提“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经过十几年的打磨,“两山论”的表述更为系统全面,即“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提出

绿色设计在真正意义上确立了源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法。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面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的现实状况所提出的一种生存对策,主要针对的就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存环境问题。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于1980年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而其概念真正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接受与认可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正式提出,首次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随后,在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思想再次得到肯定,在大会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明确指出:“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至此,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得到了确认。

(四)绿色设计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作用与责任

1.绿色设计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最佳途径

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包装和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如前所述,设计应该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绿色设计正是设计师面对人类社会种种此起彼伏的危机,重新审视设计的本质、内涵及价值的结果。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绿色设计有其应有的基本价值,它不同于传统的价值追求,而且其价值追求是多元化的。多元化所带来丰富交替的价值,构成了动态价值体系。可持续发展就是绿色设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价值追求,同时是绿色设计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

2.绿色设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0世纪80年代,众多国际组织普遍认可接纳可持续发展观念,并将可持续发展的要义界定为“维护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保护基多样性和物种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个包容性的理论,其中蕴含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1987年,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便将“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柱”。与此同时,在产品设计领域,涌现出大量的绿色设计产品,从绿色材料到绿色建筑,从绿色能源到绿色产品,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指导设计的工具和方法,并成为实践检验的标准。绿色设计的目的,就是克服传统的产业设计与产品设计的不足,使所制造的产品既能满足传统产品的要求,又能满足适应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在设计介入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中,需要寻找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技术,开发新的资源或能源,为消费者生产具有同样功能和服务的产品,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这种挑战是生产者延伸责任的一部分,由设计的末端介入变为设计的源头介入,使得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废物数量及其危险程度最小化、可利用性最大化,使产品轻量化,延长了使用周期。同时,要求设计在开发生命周期中潜在的对环境损害最小化或者能改善促进环境自身修复与维持能力的产品。在具体的产品设计过程中,绿色设计既是一种设计方法,也是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指标的集成,更是价值观的潜移默化。

(五)以绿色设计的价值创造为抓手

绿色设计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引导下不断审视自己,力图保持创作的活力,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接受所被赋予的新的内涵。实现一个具有复原力的系统需要可持续发展,或者说,需要一种让各种文化百花齐放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和技术创新的融合与人类生活和思考的方式不断互动,于是使得可持续发展也随着社会和技术创新一同演进,而在这个过程中,新的行为和价值观慢慢呈现出来,并与传统的长期以来的主流行为和价值观分道扬镳。这个过程为人们生活品质提供了新的思路,影响着我们对幸福的理解,也影响着我们做决定时的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将相关的理念与品质带入公众的视野,让更多的人理解可持续的理念和品质,理解只有可持续的行为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品质。

以绿色设计的价值创造为抓手,不断地探索贴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之道,为建构人与自然全面和谐的生态社会,为实现我国的绿色发展而服好务,就是绿色设计的价值和责任之所在。

小结

本章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变作为起点,梳理了可持续发展的源起、概念、内涵及原则。人类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挑战,不断地反思并寻找突破口,而绿色设计正是在这一过程被提出来的重要概念,并成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本章也对绿色设计的定义、产生的背景、理念及原则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MITh2DyjWrlz0DKSpw8Q4ID5RVTMkRcybZloB0Zkmv/SCxusU82tZd37MuLZfsa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