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是美国经历剧烈变化的时期。南北战争结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这段时期,美国从落后封闭的农业国转变成为发达的工业国。大量海外移民的涌入,使美国人口大幅增加,促进了美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由内战时的占美国总人口六分之一,增加至世纪之交的三分之一,其中纽约和芝加哥在此期间发展成为数百万的大型城市。世纪之交,代表开拓进取的西部边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加剧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导致严重的社会腐败,整个社会为金钱疯狂,政治腐败、官商勾结、坑蒙拐骗成为普遍现象。城市化和商业化导致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少数人掌握大部分国家财富,而大量的城市工人则生活在赤贫之中,不仅生活环境恶劣,工作繁重,而且随时受到饥饿、疾病和失业的威胁。
这一时期美国在民众的识字率和印刷文化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社会生活日益受到公众辩论、巡回演讲、杂志期刊、戏剧小说等文化活动的影响和塑造。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美国现实主义小说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豪威尔斯称现实主义为“文学中的民主” ,强调小说的道德功能。尽管如贝尔所说,现实主义作家之间的差异远大于共同点 ,但我们依然可以从时代需求出发去考察此一时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共同目的。艾米莉·左拉在《实验小说》中称小说家的工作就是带来“最大可能的正义与自由” ,重视小说家的道德教诲功能。这一时期快速的商业化和城市化,导致民众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农业社会的伦理规范在新时期逐渐失去效力,而新的伦理规范尚未得以建立。因此,当时的美国社会除了物质崇拜,并未形成有效的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此时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必然对时代伦理现状表达自己的理解,发挥文学的道德反思和道德批判功能。一方面描绘当时美国社会的伦理失序的状态,另一方面思考美国社会建立新型伦理规范的可能性。
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1916)、欧·亨利(O.Henry,1862—1910)和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都是美国世纪之交的最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的作品都表达了各自对当时美国社会伦理现状的观察和思考。他们笔下的小说人物经常陷入伦理困境,并通过不同的伦理选择,对自己的命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然而对小说人物的道德判断却不能孤立地进行,而应将其置于整个社会进行思考。无论是杰克·伦敦笔下的海狼拉森,还是欧·亨利笔下的窃贼,还是德莱塞笔下的嘉莉妹妹,都是为了钱而犯了错误的人。但作者虽然有所谴责,却没有将这些人物一棒子打死,而是无一例外地对这些有罪的人表达出同情甚至欣赏的态度。正是作家这种看似矛盾的道德立场,将作者的道德批判对象从具体的个人扩大至整个美国社会,强化了作品的表达力度和效果。同时作者对小说人物的道德判断的复杂性,体现了作者对美国社会建立新型伦理规范的思考和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