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是一份专业化的文档,也是一份个性化的文档,它不仅反映出教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理解,还体现出教师所秉持的教学态度和教育信念。教学大纲让学生了解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为什么要学习此课程,与先修和后续课程有什么关系,如何学习才能够在课程中获得好成绩。好的教学大纲在学期开始时为整个学期的教学设定了基调,向学生提供了概念框架,是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契约,一旦设定,不可以随便更改,以体现教学的严肃性。
表2-1列出了教学大纲三个方面的作用以及对应的任务和内容。
表2-1 教学大纲的作用及其对应的任务和内容
续表
一个完整的教学大纲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课程信息与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与编号。
(2)系别。
(3)单元数。
(4)学期。
(5)授课时间与地点。
(6)课程概述。
(7)先修课程。
(8)课程目标。
(9)学生将获得什么知识。
(10)学生将获得什么技能。
2.课程日程安排
(1)各教学单元日期安排(暂定的或已确定的)。
(2)作业的上交限期与考试的日期。
(3)课外阅读或其他的预习任务。
3.评价
(1)作业与测验的形式。
(2)截止日期或测试日期。
(3)作业与考试的评分规则。
(4)最终成绩的计算方式。
(5)范文或用于体现评分等级的过去的作业样例。
以上为教学大纲的一些基本信息,还可以在教学大纲中涵盖更多的信息,这将使得它能更好地发挥上述三个方面的作用,尤其是能成为更好的学习工具。
4.课程规定
(1)学校的有关规定(如学术诚信等)。
(2)院系的有关规定。
(3)课程的特别规定(如出勤、大作业、合作作业等)。
5.课程特色及秉承的教学理念
(1)教学理念。
(2)组成课程的概念框架以及为何如此组织教学内容、如此设计教学活动。
6.修课的相关要求
(1)学生需要上过什么课,或者了解什么知识。
(2)学生需要做出什么改变。
7.教学策略
(1)授课形式。
(2)必做的活动。
(3)推荐活动。
(4)学习策略建议。
完成教学大纲后可以请其他人看看,就教学大纲的清晰性、完整性等给出反馈。制作一份计划周密的教学大纲需要耗费不少精力,充分利用它能使得你的劳动得到更大的回报,可以在最初的课上给学生分发教学大纲,与他们讨论教学大纲的一些内容,回答他们关于考试或其他方面的问题,并根据情况做合适的修改,把大纲公布到网上,便于学生随时查阅。教学大纲是学生了解课程的第一步,其内容和表述要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大纲更多的是作为面向学生的文档,为学生提供有关课程学习的全面信息,以便师生双方对教学形成比较一致的预期。而编写课程计划的目的是加强教学的合理性,在充分考虑学生特点的情况下,加强教学目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业评价等要素之间的联系。这可以看成是一份教师写给自己的行动计划。
清楚的教学目标在课程设计中是基础工具,因为它们能引导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理性选择,而且对设计有效的评价计划也很重要。教学目标给师生提供了教学的方向性指导,但目标不能过于狭窄,否则就会阻碍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自发性。
表2-2所示的课程计划表明确列出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关系。
表2-2 课程计划表基本要素示例
每个目标都由恰当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评价形式来匹配。如在上述例子中,呈现作品样例可能就比纯粹的口述更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同样,学生是否感兴趣也不太可能通过纸笔测验来测量。上面这个课程计划根据课程目标提供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和合适的评价形式。
1.制订课程计划前要考虑的具体目标
制订课程计划前要考虑以下具体目标。
(1)学生从这个课程中要学习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事实性知识或其他种类的知识。)
(2)学生在学习课程之后应该了解的最重要的观点是什么?(理论、方法、视角或领域中广泛的其他话题。)
(3)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应该发展起来的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实验室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创造性技能、写作技能等。)
有的教师还会问自己:学生在课程中应该发展出什么样的态度?如对领域的热爱、对教材的批判性和质疑的立场、对文化性差异的正确认识等。
2.确定教学目标要考虑的情况和资源
确定教学目标并不是一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简单任务,教学目标来自对学科内容的认真考虑,来自对学生和学科的了解。教师应该依据广泛的资源来确定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己和同事所具有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
(2)希望学生掌握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征。
(4)学科内容,如印刷文献(尤其是合适的教材)所反映出来的内容。
(5)社会需求。
(6)专业认证权威机构的要求。
(7)院系的培养目标或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的写法
课程的教学意向通常通过教学目的或教学目标的形式表达出来。教学目的反映教师的教学取向,常常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概述表达教学意图。教学目标则是更为具体的陈述,描述作为课程学习的结果,学生学完后能够做什么。
以下为教学目标的一些具体例子。
(1)了解该学科的基本术语。(一般学科目标)
(2)了解价格变化时,现金收入和实际收入的变化关系。(经济学)
(3)了解管内冷凝传热和压降关联式。(工程学)
(4)掌握字处理软件若干基本的操作技能。(教育技术)
(5)根据对病人的问诊,完整记录病历。(医学)
(6)建立通过实证研究追求真理的兴趣。(一般态度目标)
(7)针对同学的批判,辩护自己的观点。(语言学)
每个例子中,教学目标都包含了要求学生表现出某种行为的陈述,以此表明目标达到。现在,如果你再看一遍这些教学目标,你会注意到它们表述了不同种类的行为。前三个教学目标可以归为知识目标,第四个和第五个是技能目标,第六个是态度目标。最后一个教学目标要求了解知识背景,而且具备辩论的技能。
三个广义的目标分类——知识、技能和态度,常常用来给目标分组。历来的文献中对每一类都有不同的阐述,比如就知识目标而言,最通用的是布鲁姆的认知技能分类。
教学目标的详细程度具体要看这个目标的使用目的。设计一门课程的时候,其教学目标应该比课程中一段特定的教学时期的目标更具概括性。课程教学目标要简单、清晰、直接,能清晰地表达出教学意图。表2-3是两课时的教育技术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目标,用于10~20人一班的四年制学生。虽然这些教学目标涉及的内容广泛,但是足够详细,能够服务于课程计划的目的,能够清晰地向学生传达课程的意图。
表2-3 教学目标示例
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不仅要让教学目标能够被学生认识到,而且要反映出课程设计的取向。如果课程取向主要是传递知识内容,那么教学法主要会是讲授、指定阅读并设计一些问题和练习;如果课程取向是促进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发展,小组教学和个人指导可能会成为更重要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受一些因素的决定性影响,其中重要的有:使用不同教学方法的经验;进行尝试的意愿;可以用来支持该教学方法的资源;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除了这些,可能还需要考虑一个重要的方面。课程常常是通过对学科问题进行越来越深入的揭示而构建起来的。例如,学生为新生时,基本的原理和概念可能是教学重点。其后,学科内容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对学生的要求更高,教学同样可能需要更多的智力和精力投入。
高等教育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讲授、小组教学、实验教学等。其他可用的还有现场实习、同辈教学,以及大量的模拟教学技术。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许多学习活动是在没有教学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需要给独立学习留出恰当的空间。通过下面的课程计划表,结合前面的表格,能够了解教学活动设计这一过程。
表2-4所示的课程计划表明确列出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关系。
表2-4 教学目标与对应的教学活动示例
设计课程时,了解到许多学生已经具备字处理软件的一些基础,因此,最初教学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展示优秀的作品非常有效,学生能够从这些作品中看到还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不会带着抵触的情绪开始学习过程。课程主要学习的是操作技能,因此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显然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自主的学习过程能够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得到探索和锻炼的机会,分享交流环节的设计则能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变成共同的收获。
将评价方法与教学目标匹配同样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做到这样,课程最后往往无法达成期望。教学评价和教学目标的错位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出现严重偏差。
设计课程时,区分两种评价很重要。一种评价主要用来给学生提供反馈(形成性评价)。另一种评价主要用来评价学生的能力,并服务于评定等级的目的(总结性评价)。
表2-5是字处理软件一课的课程计划案例。由于课程结束的时候没有正式的考试要求,主要设计的都是形成性评价活动。从案例中可以注意到,对学习的评价有一部分留给了学生自己去做。在其他课程中,我们可能会使用书面测验来评价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
表2-5 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对应的教学评价示例
续表
课程计划表中列出来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可能与实际日程活动并不一一对应。对于课程计划还需要做一些事情。第一,应该将相关的目标和教学活动编组。第二,教学活动应该有一个排序,虽然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具体情况会影响排序,如学期、教学条件等。但是也存在排序的一些教育基本规律,包括:从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引申到新知识;从具体的经验到抽象的理论;按照事物的逻辑和历史发展;从重要的主题或概念开始;从不常见的、新奇的或复杂的特定情境和现象出发,引导学生逐步理解。
课程计划有一些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里仅对其进行简单描述,因为它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定条件下的管理安排。在计划课程的时候,需要考虑以下内容。
(1)协调与管理。课程协调很重要,制定课程计划的人有责任协调相关教师、学生、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资源的使用日程,尤其要保证教室和设备等教学资源的使用不能出现冲突。
(2)技术与后勤支持。某些课可能需要获得某种技术支持,如在不同的时间里需要媒体技术人员、实验室管理员或计算机程序员的帮助。如果有这方面的需要,在课程计划的阶段就必须纳入考虑。
(3)时间安排。许多课程规模太大,需要在合理的时间外投入更多时间(常常是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这个问题在部分大课学习中尤其突出。分配时间时,教师可能需要考虑所有可用和不可用的时间,以及花在这门课上的时间如何分配。比起把课程涉及的某个话题拉长到整个学期甚至一整年,用整块的时间段来集中处理特定的话题是比较理想的。
许多教师可能觉得在课程计划部分谈课程评价有些奇怪,可能认为这一活动应该在课程结束之后进行。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课程设计和计划的实践情况。通过评价反思,对教学计划再做一些调整和改善。
课程评价不只是在课程结束的时候给学生发放问卷。做什么评价活动取决于你希望发现什么,在这里,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课程或教学信息,以便做出判断或决定。周密的课程计划和课程修订一般需要三个不同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评价方式获得。
(1)学习者和环境评价。在评价中,需要考虑一些影响教学选择的重要因素,如其他相关课程、学生进入课程时的能力情况或学生特征、可用的资源和设备,以及课程的整体设计和计划安排。在评价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主要信息资源是课程的文档、学生的记录等。
(2)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关注的是讲授、学习、评价和管理的过程,通过评价获得的信息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这里可以询问学生的观点,因为他们经历了整个课程教学。可以考虑使用问卷、意见征集、访谈和讨论等评价方法。
(3)产出评价。产出评价用来了解学生在课程结束时的收获。通常可以通过浏览评价的结果来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明确表达的或隐含的期望。通过观察某些方面的行为并与学生展开讨论,帮助他们确定对所教授课程的态度。
在教学评价中,可以使用的信息来源有很多,可以使用的方法也有多种,图2-1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评价信息来源及信息搜集方法。
图2-1 常见的评价信息来源及信息搜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