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企业所拥有的招聘渠道其实并不少,但是招聘部门依然很难高效地完成招聘任务——每天看着空空如也的邮箱,脑子里塞满了困惑:“求职的人都去哪儿了?”
其实,解决任何问题,都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在启动招聘之前,首先要想明白招聘的目标是什么,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挑战,然后制订相应的行动计划。
如果招聘结果不尽如人意,很多时候是因为招聘官没有明确招聘目标。
通过招聘需求分析能清楚地知道需要招什么岗位,需要招多少人及需要在何时招到。但这还远远不够,招聘官还要清楚完成招聘任务需要收到多少份应聘简历,否则,是否能如期完成招聘任务,就只能看运气了。
关于收到多少应聘简历这一指标,可以运用招聘漏斗来进行估算。招聘漏斗是从“销售漏斗”演化而来,它通过图形解说的方式,让招聘官直观地了解到招聘流程各环节的转化率。通过使用倒推的方法,估算每一环节要达到的目标,确保最终能完成招聘任务。
举个例子,企业要招销售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积累,发现简历通过率大概是50%,初试通过率大概是70%,复试通过率大概是50%,入职率大概是60%,试用期通过率大概是70%。
如果用人部门提出要招募10名销售顾问,通过倒推可知:要确保招聘到10名销售顾问并通过试用期,需要15名销售顾问入职,需要25名候选人通过复试,需要50名候选人通过初试,需要72份有效简历,需要144份应聘简历(联系不上的简历不能计入)。为了规避不可控的风险(如招聘过程中有员工离职等),应聘简历数还要上浮20%左右。
了解需要找到多少份应聘简历,招聘官就有了行动的目标。接下来就可以将这一目标分解下去,明确每天至少需要收到多少份应聘简历,只要招聘流程各环节的转化率不出现太大的偏差,招聘任务就一定可以完成。
那么,招聘官每天该从哪里找到这么多简历呢?这就需要好好分析即将面临的招聘挑战是什么。
有些招聘官习惯一拿到需求,就凭借直觉和经验在招聘网站上发布职位。但就算是同一个岗位,在不同的招聘场景下,招聘方案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如果人才市场供给严重不足,就需要通过猎头渠道或校企合作等方式来破局;若雇主品牌竞争力不足,则要考虑强化差异性。盲目前行,不仅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可能造成资源浪费。
表3-1中提及的维度,可以帮助招聘官分析人才寻访这一环节中所面临的招聘挑战。
表3-1 招聘挑战分析表
续表
明确招聘挑战后,就可以思考招聘策略及渠道组合了。
大多数招聘官都习惯使用网络招聘渠道,但是有时候网络渠道不一定能够帮助招聘官达成每天的简历目标。简历少,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招聘都是面向主动候选人,很少关注被动候选人,所以当接到招聘任务时,招聘官很少思考“公司要招什么样的人”,从而不自知地放弃了某些招聘渠道。
面对主动候选人,招聘官大多采用被动的招聘方式,坐等候选人投递简历;而面对被动候选人,则需要采用主动的招聘方式。被动候选人的求职意愿通常并不强,这时招聘官一方面要想办法获取他们的联系方式,和他们建立联系;另一方面,也要掌握足够的技巧,说服被动候选人进入招聘流程。
常见招聘渠道如表3-2所示。在挑选招聘渠道时,不要自我设限,可以将所有可能获取目标候选人的招聘渠道都罗列出来,结合对招聘挑战的分析,作出最优选择。
表3-2 常见招聘渠道
续表
在选择招聘渠道时,可以利用四象限分析法,将所有可能用到的招聘渠道,按照招聘该岗位人才的“高效/低效”及“难/易”划归到4个象限里。
招聘渠道的四象限分析
招聘是一种结果导向型工作,如期招到最佳人才,才能体现招聘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故在挑选招聘渠道时,要优先选择高效的招聘渠道,尽量少选择低效的招聘渠道。
面对同类型的招聘渠道,需要遵循以下几个选择原则。
●目标候选人数量和密度高的招聘渠道优先考虑,确保有充足的候选人投递简历。
●免费或价格较低的招聘渠道优先考虑,可以降低招聘成本。
●可以追踪的招聘渠道优先考虑,方便及时把控招聘进程,调整策略。
●有精准目标候选人的招聘渠道优先考虑,可以最大化避免资源浪费。
选好了招聘渠道,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在招聘的过程中,招聘官还要持续监控渠道的招聘效能,看所选择的招聘渠道是否能帮助我们实现每天/每周的招聘目标。
每个人的时间、精力及所能投入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有些招聘官工作很辛苦,但并不是因为工作任务繁重,而是将太多时间、精力放在低价值的工作上。
所以,在日常的渠道运营中,需要不断优化招聘渠道,令渠道的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具体方法如下。
●通过跟踪各渠道的招聘效能,确定资源投入的分配比例,招聘效果好的渠道要加大投入,招聘效果不好的渠道要尽早放弃。
●对于重点渠道,要及时监控收到的简历数,通过对目标候选人定位、JD及招聘流程等方面的不断测试,优化该渠道的招聘表现。
●不断发现新的招聘渠道,进行招聘渠道的迭代。
要做好渠道运营工作,招聘官应该努力成为“数据控”,养成每日、每周、每月记录和分析数据的习惯——这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只有这样,才能让招聘工作更加高效、更加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