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有声的中国
——演说与近现代中国文章变革

1927年2月,鲁迅在香港发表演说,题为《无声的中国》。此文重提十年前的“文学革命”,用决绝的口吻断言:“我们此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抱着古文而死掉,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在具体论述时,鲁迅用了个形象的比喻:此乃“有声的中国”与“无声的中国”的对决。若用古文写作,“所有的声音,都是过去的,都就是只等于零的”;而唯有“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才可能催生出一个“有声的中国”。

在鲁迅眼中,所谓“有声的中国”,就是不再“将文章当作古董”,而是“思想革新”与“文字改革”并举,“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谈论“民族”与“声音”之间的关系,这里有象征的成分(如“人是有的,没有声音,寂寞得很”);但也包含五四新文化人的共同立场:轻文辞而重言语。从“声音”的角度探讨文言白话之利弊,思考现代民族国家的命运,以及如何看待汉字这“我们的祖先留传给我们的可怕的遗产”,接着鲁迅的“话头”,可进一步拓展的路径很多,这里仅从晚清以降闹得沸沸扬扬的“演说”入手。本章着重讨论的是,作为“传播文明三利器”之一的“演说”,如何与“报章”“学校”结盟,促成了白话文运动的成功,并实现了近现代中国文章(包括“述学文体”)的变革。

谈及晚清与五四时期之独立思考、自由论辩,研究者多喜形于色,追慕不已。那些充溢于文坛学界以及政治社会的“自由辩论” ,既体现在“口头”,也落实在“笔端”。可当你翻阅学者们的著述,其引证史料,不是报刊文章,就是书籍档案,至于当初那些激动人心的“声音”,早就被抛落到九霄云外。若能真的“回到现场”,史家当然承认“口说”的重要性;只是因技术缘故,在录音录像设备出现之前,我们只能更多地依赖“立字为据”。

文字寿于金石,声音则随风飘逝。但不管是思想启蒙、社会动员,还是文化传播、学术普及,“巧舌如簧”的功用,一点也不亚于“白纸黑字”。明白这一点,我们不该忽视那些因各种因缘而存留在纸上的声音——尽管其在“转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所“损耗”与“变形”。

关注那些转瞬即逝的声音,既是后世史家的责任,也是当事人的期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梁启超借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驰骋想象:六十年后,中国人在南京举行维新五十周年庆典,同时,在上海开大博览会,不只展览商务、工艺,而且演示学问、宗教。“各国专门名家、大博士来集者不下数千人,各国大学学生来集者,不下数万人,处处有演说坛,日日开讲论会,竟把偌大一个上海,连江北,连吴淞口,连崇明县,都变作博览会场了。”博览会场中间最大的讲座,公推博士三十余人分类演讲中国政治史、哲学史、宗教史、财政史、风俗史、文学史等,其中又以全国教育会会长孔觉民老先生演讲的“中国近六十年史”最为精彩。

喜欢谈论“演说”,将其作为“新学”的象征,这在晚清小说中比比皆是。只不过其他小说家,并不都像梁启超那样对“演说”持全面肯定的态度。若李伯元《文明小史》第二十回“演说坛忽生争竞,热闹场且赋归来”、吴蒙《学究新谈》第二十七回“言语科独标新义,捐助款具见热心”,以及叟《学界镜》第四回“神经病详问治疗法,女学堂欢迎演说词” ,对于时人之追赶时髦、热衷于“演说”,便不无嘲讽之辞。如此都市新景观,有人正面表彰,断言此乃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必要手段;有人热讽冷嘲,称其为晚清最具特色的“表面文章”。但无论如何,借助于演说,“西学”得以迅速“东渐”,这点没有人怀疑。

所谓“孔觉民演说近世史”,速记生从旁执笔,于是有了《新中国未来记》,这当然只是“小说家言”。但“演说”之于维新大业以及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在梁启超的这一预言/寓言中,却是得到了畅快淋漓的呈现。不妨就从这里落笔,依次讨论盛行于近现代中国的“演说”,对于开启民智、普及知识、修缮辞令、变革文章以及传播学术的意义。 mpQzuMcrirsM59kF6b9drsx55uZCkopZZKYHZqSFgLD0MJFOY/5C2GQ7XCvfM1P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