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一种自源文字,在它自身的结构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反映了汉民族悠久的文化特征,这是拼音文字体系所不具备的特点。这种文化因素具体表现为字形所反映的构字理据,这在古汉字中尤为明显,在现代汉字中仍有大量保留。如:
(1)有些字的结构显示了先民的生活和意识。如“取”字在甲骨文中表示以手取耳,因为古代田猎获兽或战争杀敌,一般取下左耳作为记功的凭证。
(2)有些字形的演变反映了相关事物的发展变化,如“炮”本写作“砲”,从石。因为在较早的冷兵器时代,砲是投石机,故从石。在热兵器时代,改用了从火的“炮”。
(3)新字的产生和旧字的消亡反映出某些文化因素的变动。如为了记写“咖啡、啤酒、吨”等外来词语,创造了“咖、啡、啤、吨”等从口的字。
以上几类理据,教师如具备较好的功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往往会自然地采纳作为促进教学的手段。这种手段是否有效,本书第七、八两章将会进一步探讨。
此外,汉字产生后,以汉字为本体产生了许多汉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如书法、篆刻、对联、回文诗等。而在当下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将这种文化现象的范围扩充到随处可见的艺术字体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涉及汉字的场景中去。尤其是对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汉字的西方学习者来说,这种由汉字衍生的文化现象是否有助于学习,在第七、八两章也会有所探究。
最后,汉字虽然是一个具有较强独立性和封闭性(从共时角度看)的系统,但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汉字的学习几乎总是和整体的汉语学习交融并进的(对母语学习者来说则往往是基本分开的两个进程)。这种宏观的环境是否影响及如何影响汉字学习,是我们在本书第四章首先将要探讨的问题。在第十、十一两章,我们也会尝试分析人为地将这两个进程分开是否能提高教学效率。
当然,作为实际研究工作的开始,下一章我们将首先回顾学界对汉字习得问题的既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