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为什么需要另一个世界?
——论柏拉图

从舍斯托夫的存在哲学视角来看柏拉图关于超验世界、洞穴比喻、精神视力、死亡练习的哲学主题,那么,超验世界之所以必要是为了与现实世界的必然性作斗争;洞穴比喻是对“清楚明白”的理性主义真理标准提出的质疑;精神视力要超越肉体,在生命的边界寻求真理,从而使哲学思考成为“死亡练习”。

我们常说,哲学来源于生活。或者援引马基雅维利的名言,先生活,然后进行哲学思考。这句通俗易懂的话常常被用来作为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佐证,即物质生活是精神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但换一个角度看,这句话也完全可以进行唯心主义的解释,关键在于怎样理解“生活”。生活不仅仅是饮食起居等外部条件和活动,生活是人的完整生命,其中最根本的是人的精神直觉和情感体验。许多重要的哲学观念就是从这一完整生命内部诞生和被揭示出来的,哲学家的非凡之处在于他以自己的天赋成功地找到了用来表达这些直觉和体验的语言和概念。人们常常以为哲学家是用概念推理体系证明自己的世界观,其实,哲学家是力图以理性和知识的形式表达自己在生活中已经获得的超理性的直觉和感悟。这一点在俄国哲学家舍斯托夫对柏拉图的评论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舍斯托夫对柏拉图的论述有着与众不同的视角,他在柏拉图二元论、洞穴比喻、精神视力、死亡练习等概念和形象中,看到了一个共同宗旨,就是通过揭示另一个世界的存在,来同此世的必然性进行斗争。 jVyAvVTAYSOwBoaTCwk2fo3HJeq9qLAvFETB7ghcHi39rN6vYtINPCdmqlcrdtT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