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实施“六大战略”,开辟新的征程,为实现“三化目标”而努力奋斗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立十周年。十年来,集团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部署,在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宣部)的直接领导和新闻出版总署、财政部、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等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始终坚持正确导向,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较好地完成了改革发展各项任务,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我们站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节点上,认真回顾总结改革发展经验,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战略,以理性的思考和昂扬的精神开启新的历史征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认真回顾十年发展历程,注意总结改革发展经验

第一,顺利实现体制转换,成功组建全国大众和专业出版实力最强、规模最大、最具影响的出版产业集团 。按照中央部署,中国出版集团于2002年4月组建,成为第一批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04年成立集团公司,全面实行“事转企”的企业化改革,管理体制实现历史性、根本性变化;2011年又正式成立股份公司,向主营业务的股份化、市场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十年来,集团不断完善两级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深化计划决策、经营管理、绩效考核、责任审计和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机制创新,切实做好员工身份转换和权益保障等各种复杂的具体工作,促进集团内部由“物理变化”向“化学变化”转变。现在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企业化、公司化的基本体制,正在构建符合上市公司要求和文化企业特点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转换,已经带来了集团各项工作的重大变化,也必将更深刻地影响集团的长期发展。

第二,精品力作硕果累累,充分发挥了出版“国家队”的示范作用 。集团坚持把内容生产作为立身之本,精心打造了一批代表国家最高水准的优秀出版物。十年来,集团入选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及新闻出版专项规划的重点出版项目,多达600余种,其中“汉译世界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简明版)”“二十四史暨《清史稿》点校工程”“辞源修订工程”“中国美术全集”“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等国家级的标志性重大出版工程,充分展示了“国家队”的使命意识和强大实力。在历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中,集团累计获奖200多项,《顾颉刚全集》《故训汇纂》《中华民国史》《长征》等一大批精品图书受到表彰,获奖数量和奖项分量始终居全国出版集团首位。集团连续十年以7%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第一,策划推出了一大批畅销书、常销书,其中《于丹〈论语〉心得》累计发行560万册。同时,集团在推进数字出版资源建设、承担国家重大数字出版工程等方面也走在国内出版界前列。

第三,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从出版规模来看,十年来,集团的图书年出版总量从4663种增长到12901种,增幅176.67%;其中新书从2996种增长到6356种,增幅112.15%;重印书从1667种增长到6545种,增幅292.62%。从业务板块来看,集团已经形成了出版发行、文化产品进出口、文化艺术品经营三大主营业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经济总量来看,集团的二级单位由13家增长到27家;营业收入从24.34亿元增长到59.34亿元,增幅143.80%;利润总额从1.64亿元增长到4.16亿元,增幅153.66%;资产总额从46.15亿元增长到96.29亿元,增幅108.65%;所有者权益从13.01亿元增长到36.87亿元,增幅183.40%。同时,集团各单位员工收入和福利待遇也在与企业效益同步提升,在岗员工平均年收入从4.35万元增长到8.4万元,增幅93.10%。

第四,“走出去”工作成效显著,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增强 。十年来,集团的版权输出总量由72项增长到493项,增长近6倍。出版物进口由9027万美元增长到17116.16万美元,增长89.61%;出口由702万美元增长到1080.94万美元,增长53.98%。海外分支机构数量由23家调整增加到29家,初步形成了跨国、跨所有制海外出版发行网络。

第五,“三支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人才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在实践中逐步确立了抓好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的工作思路和管理办法,建立了集团第一批人才梯队,各类人才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升。目前由集团直接管理的各单位高级管理人员由最初的64人增长到112人;各单位经营管理人才1900多人,专业技术人才2700多人;特别是高端人才在业内占有明显优势,在“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中国百名优秀出版企业家”“韬奋出版奖”“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评选中,集团入选人数均居于行业首位。新员工考试录用和培训工作取得可喜成果,十年间共举办培训班20次,参训1200多人次,全集团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员工由不足200人增长到近千人。

第六,企业文化建设蓬勃开展,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集团精心组织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建设学习型组织、“走转改”等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抗震救灾,承办国家大型活动,在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做出了表率。此外,还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固本求新、弘文致远等主题开展企业文化活动,在全集团中树立强烈的改革意识、竞争意识和使命意识;不断健全各级群团组织,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突出文化企业的文化特色,营造团结奋斗、稳定和谐的良好氛围。

总之,经过十年的发展,集团在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上实现了新跨越,在文化创造和文化导向上做出了新贡献,在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上实现了新发展,在经营管理和内部建设上开创了新局面。我们在艰苦奋斗、探索开拓的进程中,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 一是 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切实担负起弘扬核心价值体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履行社会责任等一系列“国家队”使命。 二是 要始终坚持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高尚的文化品位,把服务大局与服务读者统一起来,不断为社会奉献两个效益俱佳的精神文化产品。 三是 要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实现文化生产力的新解放、新发展。 四是 要始终坚持走集团化发展道路,不断壮大资产规模,提升综合实力,扩大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做强做大。 五是 要始终坚持科学管理,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现代企业管理特点,不断提高经营决策和管理考核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六是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干部队伍作为改革发展的骨干力量,把广大员工作为文化创新的智慧源泉。这六条经验,继承了集团品牌单位的优良传统,体现了集团十年来的实践探索,反映了文化企业发展的本质规律,我们一定要长期坚持、大力发扬,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同志们,十年的成就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这些成就和经验的取得,是各级领导部门高度重视、支持帮助的结果,是集团几届、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员工团结奋斗、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集团领导班子,向获得“编辑名家”和“十佳”称号的各位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向关心支持集团改革发展的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向为集团改革发展付出辛勤劳动、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大干部员工致以崇高敬意!

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精心组织实施发展战略

中国出版集团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光荣的文化传统,我们的出版源头在1897年,经营活动更是发端于300多年前,我们的历史厚度、文化积累和品牌影响力有着明显的优势。党和国家对集团高度重视,前不久,在中华书局成立10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特致贺信,温家宝总理题词祝贺,多位中央领导同志也向集团及中华书局提出了改革发展的更高要求。这是对中华书局,也是对我们整个集团长期以来所做贡献的充分肯定,是对集团上下全体干部员工的巨大激励和鼓舞,更是一种鞭策和期待。在未来十年里,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坚持做到“三个力争”。

一是力争推出更多代表国家最高水准的优秀出版物 。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贺信要求,牢记使命,把握根本,不断推出更多反映国家意志和时代精神,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相统一的代表国家最高水准的优秀出版物,为人民做出版,为社会出好书。 二是力争做到“四个示范” 。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要求,在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上做示范,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上做示范,在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上做示范,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上做示范,当好文化出版业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三是力争实现“五点希望” 。要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五点希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导向,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我们一定要学习贯彻中央精神,认真落实集团改革发展的战略措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做强做大,走向世界,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集团各项工作。

在今年(2012年)召开的集团年度工作会议上,集团领导班子在过去发展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六大战略”。这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实际举措,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及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的有力抓手,也是指导集团科学发展,实现“现代化、大型化、国际化”发展目标的路径选择。战略问题对我们未来十年的发展至关重要。战略是全局性和长期性的思考,是关于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思考,是关于企业使命、主要优势、潜在优势和自身局限的思考,也是关于发展空间、发展方向和发展动力的思考。战略不仅带有全局性和长期性,还应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具有动作性和可操作性。有了战略就有了方向,就抓住了关键,抓住了要点,但没有战术动作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必然会成为一纸空文。我们要的战略不是书本的战略,而是实践的战略,战略的立足点是时代环境与自身实际,战略的要害是抓重中之重,战略的生命在于动作的支撑。因此,当我们明确“六大战略”以后,着力点要始终放在战略的动作性、战术性和具体的落实举措上。

第一,关于内容创新战略 。内容创新是我们的企业使命,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形式上我们是在做图书,而本质上我们是在做内容。内容选择、内容生产、内容创新、内容提供,是出版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本质所在;不断向社会大众提供优质内容产品,是我们出版“国家队”的使命和价值所在。集团的主要生产经营活动都要围绕这个根本,努力建设出版高地,构筑内容高峰。 一是 抓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的重大出版工程,推出更多代表国家最高水准的优秀出版物。 二是 抓好集团图书产品线建设,不断优化出版结构,努力实现一级产品线全部名列全国前三名。 三是 抓好原创精品基地,通过建立优秀作者出版基金和作者资源数据库,长期扶植一批全国一流作者,聚拢一批一流原创作品。 四是 抓好骨干编辑队伍,培养一批视野开阔、反应敏锐、策划运作能力强的名编辑。 五是 抓好产品运营机制创新,大力推行事业部制和二级独立核算制,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六是 统筹内容资源,促进图书与报刊、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之间的互动。

第二,关于品牌经营战略 。品牌是集团发展的独特优势,也是谋求差异化竞争的主要方略。我们拥有的优秀文化品牌,是我们全部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出版资源、经营资源、社会资源和人才资源的集合体。进一步经营品牌,是最有效率的优势发挥,也是最有效益的无形资产投入。 一是 品牌激活,即以公众阅读为切入点,多版本、多角度、多形态地盘活品牌资源,变资源的历史存量为现实的经营增量。 二是 品牌创新,不断优化品牌企业的产品结构,实现高、精、尖产品与大众化、普及化产品的有机结合。 三是 品牌连锁,以品牌单位为核心,开展跨地区、跨媒体、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 四是 品牌兼并,以品牌企业为龙头,整合同类资源和渠道,以品牌影响力带动产业规模扩张。 五是 品牌营销,充分发挥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六是 在做响一批“老字号”“国字头”“人字牌”的基础上,做大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这个整体品牌。

第三,关于集团化战略 。集团化是集团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形成整体竞争力的资源和要素组织的重要方式。集团化的本质是整合,而整合的本质则是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整合,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也谈不上集团的凝聚力和整体竞争力。我们要始终保持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坚定不移地推进集团化进程。 一是 深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企业化进程,建立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是 推进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决策机制、用人机制、营销机制、投资机制、分配激励机制、财务管控机制。 三是 稳步推进以资金、资源、资产、业务为主的内部整合,把生产要素整合到强势生产力上,把出版资源整合到专业优势上。 四是 推进各公司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专业化竞争优势,强化专业领域特别是主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是 稳步推进规模化发展,谋求产业链整体竞争和产业生态圈竞争的新优势,谋求集团公司适度多元、规模扩张的新突破。 六是 建立和健全集团化的管控模式,做强集团总部,做实上市公司,做活各子公司、分公司,形成既放到位,又管到位,既有分散的独立性、灵活性和竞争性,又有集中管控的资源整合能力、整体发展合力和风险防控能力的局面。

第四,关于数字化战略 。数字化是集团未来竞争的制高点,也是当下实现出版业态创新的主要突破口。数字出版正在对传统出版形成巨大冲击,也正在成为产业资金和产业资源的新的集聚方向。我们必须直面挑战,顺应潮流,抢占先机,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一是 研究制定集团数字化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理清思路,找准方向,明确重点,谋求突破。 二是 加强集团办公、财务、出版三大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办公、出版、发行、进出口及财务等业务的全面数字化管理。 三是 加强数字出版资源总库、《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大佳网这三项重点建设,加强对出版资源的统一整理和加工,推进专业平台和网站集群建设。 四是 加强数字出版产品、数字服务产品、数字科技产品这三类产品开发,做好“中华字库”“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电子书内容标准”等国家工程。 五是 提升门户媒介的宣传能力,开发多种形式的数字投送传播渠道,探索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 六是 以数字化平台和数据库方式逐步实现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图”)进出口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第五,关于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是集团作为“国家队”的历史责任,也是出版产业逐步发展扩张的必然走向。基于我们对未来国际出版交流趋势的总体判断,基于我们对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所负的特殊责任,积极而稳健地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势在必行。 一是 加强外向型产品线建设和版权输出能力,打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图书产品,扩大版权输出数量,提高版权输出质量。 二是 加大和海外知名出版机构合作出版的力度,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圈的特点,策划更多的合作出版项目。 三是 提高外向型图书和外文版图书的国际市场适应能力,进一步加强实物出口的渠道建设,特别是加强借助国际网络渠道将内容产品推向海外市场的能力,逐步使集团的出版物进入国际主流社会。 四是 提高国际会展的策划能力和承办水平,做强集团在国际会展和翻译业务等领域的特色优势,形成新的品牌和经济增长点。 五是 推进海外机构股份化改造和本土化运营,探索兼并重组、资本合作等海外投资路径。 六是 加强组织和领导工作,建立既发挥单兵作战又强化统筹运作的“走出去”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具有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惯例、知晓海外需求、具有境外运作能力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第六,关于人才强企战略 。人才强企是集团的核心战略,也是基础性战略。企业的一切问题、一切战略的根本在人,出版企业具有极强的创意特征,从这个角度讲,人才强企也可以说是第一战略。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在战略方向确定之后,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做好人才工作,是集团当前的头等大事。 一是 加强人才培养机制,办好各类培训,重视岗位培训、平台培训和实践锻炼。 二是 创新人才选用机制,大力推行竞争性选拔方式,组织开展全集团范围内的竞争上岗。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大中青年人才选拔力度,充实管理、专业、经营等各类人才后备力量。 三是 逐步形成人才交流机制,加大人才交流力度,在全集团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推动人才交流轮岗制度。 四是 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强化重实际业绩和群众公认的评价导向,逐步建立符合实际、合理有效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五是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逐步健全薪酬分配制度和各种激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奖。 六是 健全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公开招聘等多种方式,引进支撑数字化、国际化、产业化发展的各种专业人才。

同志们,“六大战略”是我们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学习心得,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国内出版业状况的综合判断,对集团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研究思考的集中概括,因而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集团各方面工作的行动纲领。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始终牢记“国家队”使命和科学发展第一要务,始终把握我们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和主体战略思路,始终保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扎实进取、勤勉务实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在推进“三化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征程中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谱写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R0DE3wzqdWlUaVeKtuSHz9TZ/vV3W0Lq9/VeWb37ks3CtKfnrsrJapqkbyVkxH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