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现代派文学热潮现象

新时期开始,我国欧美文学作品的翻译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对欧美文学的经典作品进行全面译介,欧美现代派文学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中国。欧美现代派的创作手法,包括意识流、黑色幽默、荒诞派、表现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受到中国文学界的青睐。新时期初,翻译界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品的翻译还有些畏手畏脚,顾虑重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欧美现代派文学的译介逐渐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卡夫卡的作品就在中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79年,《世界文学》杂志发表了卡夫卡的《变形记》。随后,卡夫卡的多部短篇小说在各类文学刊物上得以发表,《城堡》《审判》《卡夫卡短篇小说选》等相继出版。卡夫卡作品中体现出浓重的“异化”感,揭示了人性在现代社会的扭曲,其作品关注生命的价值,关注个体的人的尊严,将我们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认识提升到哲学的高度。

再以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萨特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萨特热”的形成与中国新时期的价值转型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对萨特的译介始于20世纪40年代。展之先生翻译了萨特的独幕剧《房间》(现译为《禁闭》),该译文刊登在1945年《明日文艺》第2期上。1955年萨特访华。当时,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已经风靡西方,但大多数中国文人对此却毫无所知。萨特的这次访问只是作为一位西方名人来看看中国,他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中国民众的重视。1963年,商务印书馆才出版了萨特的《存在与虚无》。196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萨特的《厌恶及其他》。但在紧随其后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又遭到了批判,因为理论界认为存在主义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敌对的。直到新时期到来,萨特关于存在主义的著作在中国的译介才出现高潮。1978年,《外国文艺》刊登了萨特的剧作《肮脏的手》;1979年,陈辉应先生翻译了萨特的《墙》,在《编译参考》1979年第12期增刊上发表;1980年,《外国文艺》刊登了萨特的著名论文《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译文;也是在1980年,柳鸣九编的《萨特研究》出版。其实,萨特热不像其他文学热潮那样持续一段时间就冷下去,它的热度一直都没有减退。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对萨特的感觉不像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么强烈,这主要是因为:在当今世界,我们有太过丰富的文学宝藏、哲学宝藏,以至于某个单独的作家,无论他多么伟大,都不会像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百废待兴的时期显得那么鹤立鸡群,再不会像用蜂王激素涂过的物体那般拥有引得百蜂纷纷聚集的吸引力。

在中国,对萨特的译介和研究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2年6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刘大涛的专著《萨特在中国的影响研究》。该书把萨特在中国的接受置于中国的现代性进程这个大背景下,将萨特在中国的译介分为四个时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该书还切中要害地指出了这四个阶段译介的各自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萨特译介是在救亡与启蒙的语境下进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则染上了阶级斗争的色彩;改革开放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萨特热产生于新时期的启蒙语境;20世纪90年代至今,萨特的译介则处于后现代语境下。这种分类比较恰当地总结了萨特与中国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

萨特重视主体和个人选择,强调“他人是地狱”,这种哲学思想对于刚从压抑的文化气氛中走出来的中国青年独具吸引力。只有适应时代的思想,才能产生力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们认识到个人崇拜的危害,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摧残人性的种种行径进行了反思,认识到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不容侵犯的。在这个过程中,萨特既是帮助我们学会认识自我的哲学家,也是我们在探寻真理过程中找到的引路人。萨特的作品让中国青年看到了以新的角度思考世界和人生的可能性。在新时期,对于渴求真理的中国人来说,萨特是一盏灯,指引我们走进现代人的内心世界,走进现代社会的深处,走进现代派艺术的洞天福地。

萨特是一名文学家,也是一名哲学家,这使他在中国更容易被接受。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青年开始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和设计自己的未来,这个时期,我们迫切需要哲学思想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我们接受的与其说是萨特的哲学,不如说是萨特哲学中一些具体的思想观念。对于这些,我们不是通过对萨特理论的系统学习而得到的,而是通过接触萨特的文学作品领悟到的。这种接受方式更像快餐式的学习方式,而这种学习方式对于新时期的中国也是适合的。因为在那个时期,我们一方面要搞经济建设,解决生存问题,另一方面又要解决精神食粮问题,时间紧迫。快餐文化虽然营养稍稍稀薄,但对于新时期的中国来说,却是适宜的。因为当时中国的经济不发达,文化领域面临重重困境,人们一面把大量的精力用于谋生,一面又要通过不断学习来补充精神营养。这种客观条件的制约使大多数人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对哲学著作进行研读,这样,通过文学作品来了解哲学就成了最佳的办法。 6j5jHVLtFz7SWlOG0R8l7WcfmUfD+tLciBJ5ehOjFboWsqrfEYUMT+cXgTgQ47Y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