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活动的基本规律是等价交换,如果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及时、准确、优质、低成本的服务,我们也必然获取合理的回报,这些回报有些表现为当期商业利益,有些表现为中长期商业利益……
——任正非
万物运行皆有规律。商业活动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市场行为,同样也有自己的运行规律,那就是等价交换。不管是宏观的社会经济问题,还是微观的企业定价工作,都不能脱离这个基本规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属性。”商品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劳动者创造的产品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还出现了剩余,于是人们尝试交换自己的剩余产品。刚开始的商品交换非常简单,交换地点距离近、可交换商品数量少,假设一只羊的价值等同于一头猪的价值,那么两件商品的所有者就可以拿它们直接交换。
随着商品越来越丰富,流通区域越来越广泛,商品交换也不断得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经过长期的选择,最终集中到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身上,货币由此产生。当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金银(货币)来表现时,就出现了价格。
由此可见,价格是嵌在商品中的,是生产商品所付出的劳动力价值的对外货币体现。通常认为价值(特别是劳动力价值)是价格形成的基础,并且认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与价值偏离是经常的、绝对的;价格与价值一致则是相对的、偶然的,这是由价值规律所决定的。
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必须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这种“内在动力”作用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表现为对价格的强制牵引力,从而迫使价格在形成过程中不断趋于价值,并且离不开价值这一轴心,如图1-1所示。
图1-1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曲线
在现代市场经济学中,价格一般是指进行买卖交易时购买者需要付出的货币的数量。随着市场竞争的发展,价格不再仅仅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还具有了反映市场的供求变化、客户认可度等功能。
例如,现在市场上充斥的优惠促销活动,实际上就是供过于求导致生产过剩的表现,所以很多商品价格只能一降再降,直至行业放弃这个产品或出现新的替代品。与之相反,生产力或生产工具先进的企业,能够生产出更具代表性的劳动产品,体现为产品拥有更高的科技含量,成本低、性能好。先进的科技能够引领整个行业发展前进,优先使用先进科技的企业会使产品更具竞争力,从而在整个行业中脱颖而出,受到市场的追捧,获得客户的认可,实现差异化的“溢价”能力,并能够从售价中赚取更多的利润。而企业可以利用这些资金进行下一代技术的研发,形成技术和市场的双轮驱动,带动整个企业良性发展,成为行业领军者。
遵循市场的自然规律是企业生存下去的充分必要条件。任正非在《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一文中提出:
企业要一直活下去,不要死掉。作为一个自然人,受自然规律制约,有其自然生命终结的时间;作为一个法人,虽然不受自然规律的约束,但同样受到社会逻辑的约束。一个人再没本事也可以活60岁,但企业如果没有能力,可能连6天都活不下去。如果一个企业的发展能够顺应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其生命可能达到600岁,甚至更长时间。
等价交换有利于客户和企业双方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如果进行没有价值的创新,就会在市场中遭到客户的拒绝。创新要对准客户需求,客户不会为不需要的产品埋单。在等价交换中,交换的不仅仅是“劳动价值”,更是劳动者的“创造价值”。“创造价值”能够提升产品价值,使产品取得较高的市场价格,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在这样的一种“赛场”中,企业间会竞相展开先进技术的研究,目的就是希望带给客户更多的价值,然而唯有持续投入研发的企业,才能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带给客户价值增长,形成快人一步的优势,从而达到与客户共赢的状态。
等价交换不是利润最大化的代名词,而是华为公司活下去的最低要求。华为是一个商业集团,“求得”是商业集团的社会责任和目标。集团内部同样要遵循相同的价值观,每个产品都要突出对客户的价值,倡导商业成功。很多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不断地“烧钱”,貌似带给了客户便宜,实则违背了商业的基本原则,一旦没有了资本输入,就很容易失去生存能力。
华为也是在经历了创业初期低价带来的深刻教训后才领悟的,随意践踏价格是对市场的不尊重。在市场的寒冬中,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都是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的,因为这是客户最根本的要求。同样,企业赚了客户的钱,作为等价交换,企业就一定要把客户服务做好,成就客户就是成就企业自己。不管是从语音时代到宽带时代,还是从宽带时代走向信息时代,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者越来越多,华为唯有围绕客户、尊重市场,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