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无处不在。微生物(细菌等)的发现显然要归功于生于17世纪30年代的“显微镜之父”——荷兰人安东尼·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他用自制的高倍显微镜最早看到了细菌,1683年,由他提供的第一幅细菌绘图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的《皇家学会哲学学报》上。但似乎他并没有把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故事关联起来。直到19世纪50年代,法国微生物学家、“微生物和疫苗之父”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年)和细菌学的奠基人和病原菌研究的鼻祖——德国细菌学家和医学家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年,曾获19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研和应用成就,才使得微生物真正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巴斯德和科赫在进行发酵研究时了解到很多微生物是有益人体的,但当时导致各种疾病的细菌,即病原微生物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
巴斯德曾说:“无穷小的作用意味着无穷大”,这也预示了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孕育着巨大潜力,并具有非凡的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起,DNA检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随着当代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数以10万计的新基因,全新种类的细菌、真菌和各种病毒逐渐被发现。
2004年,日本学者Nobuyuki Sudo和他的同事使用无菌鼠(gnotobiotic mice)最早开创了有关益生菌的肠-脑关联,即肠脑轴(gut-brain axis, GBA)理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
在进入21世纪后的近二十年里,人类科技也在飞速进步,特别是生命科学、医药、营养和生物科技的进展,包括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如微生物组(microbiome)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等,都对工业界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健康日用品、生物制品和药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6年5月,美国政府发起耗资约4亿美元的国家微生物组计划(NMI),这是继200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耗资1.2亿美元的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MP)之后又一影响深远的计划。此国家微生物组计划旨在发展微生物组科学,造福人类、社会和整个地球。该计划将推动基础研究在医疗保健、食品生产和环境恢复等领域的可行性应用。参加计划的美国公共部门和私人投资机构包括: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科学基金会、农业部、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还有数个美国顶尖大学、跨国制药和生物科技公司、营养品与健康科学公司等。笔者工作过的几个美国公司总部的医学营养和微生物专家、同事们也参与其中。
笔者2009年后曾移居北美生活与工作数年,近10年来常往返于北美与中国,与欧洲及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中国等国内外世界一流的医学营养专家、微生物组和益生菌科学家以及国际领先的制药、营养和生物科技公司的专家们有着诸多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对益生菌和益生元、营养保健与生物科技行业领域有着丰富的国内外实践、市场和产品创新经验,也使得笔者对微生态制剂、营养与健康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了全新的认知和更深刻的理解。
随着生命科学和技术的日新月异,与微生物相关的各种生物技术,包括热门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等必将给益生菌和益生元,乃至医药营养和大健康等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无限的前景。本书以《自然生物疗法——益生菌保健与使用指南》的框架和内容为基础,又重点总结了近十多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分享了笔者的实践经验和心得,尤其是增加了肠脑轴和神经益生菌以及全球商业化与临床应用的益生菌等相关内容,希望对中国同行、感兴趣的读者和广大消费者有所裨益。
崔岸
2019年圣诞节
于美国夏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