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2 质性研究方法及研究步骤

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领域,运用质性方法进行的研究与量化研究相比相对有限(陈钰、吴勇毅2012),主要内容多为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对质性方法在研究中的具体运用过程着墨不多。

除了前文所言陈向明(2000)对于质性方法的定义,林小英(2015)认为,教育领域的质性研究者经常以人为探究的对象,询问如下问题:他们正在经历的经验为何?他们如何诠释这些经验?他们自身是如何建构所生活的社会世界?研究者总是在与研究对象进行对话或互动。

我们据此首先确定初步的研究问题与设计,然后主要经历并持续完善以下过程:

(1)经历研究现场,进行资料收集,进一步聚焦与明确研究问题;

(2)诠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3)建构基于资料分析的理论。

在上述每一过程中,研究者还应与研究对象、与自己、与收集到的资料不断进行对话或互动,并时刻关注研究的效度与伦理问题。

本研究采取目的性抽样原则,这是质性研究中普遍采用的抽样方式,也被称为理论性抽样,即按照研究的目的和研究设计的理论指导,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由于质性研究注重对研究对象获得比较深入细致的解释性理解,因此研究对象的数量一般比较小(陈向明2000)。该课程曾于2014年春季在试讲形式上做了较大改革,将过去的学生之间试讲改成了真实的留学生课堂试讲,当年课程评估成绩为99.5分(全校平均得分96.49分)。从课程内容、评估反馈到任课教师素质等方面看,该课程在汉语教师教育课程中具备充分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可以为本研究提供充足的信息量,符合质性研究的目的性抽样原则。

该课程教学过程按照时间进度,由以下环节依次组成:教师理论讲授,5周后加入学生课堂观课4周(理论讲授同时进行);第10周为教学计划与教案编写讨论,第11周起学生对留学生进行班级授课,共计5周,每次两位同学合作共授一课,每人一小时,最后一小时为反思课,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形式;最后一周课为课程报告,15~20分钟/人,就某个问题展开研究,之后提交一份完整的论文式课程报告。

带着初步的研究问题“汉语教师教育者是如何指导职前汉语教师进行语言教学的”,本研究作者之一作为观察者走入研究现场——齐老师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课堂。虽然都是在课堂这一场域,但由于本课程教学环节的设置,不同的环节处于不同的场合。理论讲解和学生观课环节,场合是齐老师的课堂与被观课教师的语言课堂;学生授课和互评与点评讨论环节,场合是齐老师的课堂。

2015年春季学期,我们对该课程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进行全程跟踪,从老师到学生,从总体目标到具体实施进行全方位考察。采用连续访谈形式进行了两次面谈,一次是2015年4月13日,教学进入第7周,正值学期中间;第二次是2015年5月29日,学期即将进入尾声。第二次访谈的部分内容属于第一次访谈的追问,其余则是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中的现象进行挖掘,访谈内容更为深入和细致,访谈提纲分别见附录1、附录2。

3.2.1 课堂观察

观察有着其他资料收集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发现研究对象不察或不愿言说的现象与问题。研究者第一堂课上需要对在座学生做一下说明,此后便只能做一个隐身式“局外人”,全程保持沉默,尽量不让师生感受到其存在。

研究者亲身进入课堂之后,发现齐老师有两个授课特点:对留学生汉语偏误的模仿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与所讲内容密切贴合的大量课堂教学示范案例信手拈来。研究者也发现在理论讲解环节部分学生偶尔会心不在焉。在与教师访谈中,研究者询问了齐老师模仿与举例的原因和目的,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示范类属的重要编码来源。而对于学生的心不在焉,研究者也通过与学生访谈了解到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每次观察之后,研究者都仔细填写“观察接触摘要单”,及时记录典型的现象与研究者由此产生的思考或疑问,为后续观察做好准备。

3.2.2 面对面访谈

研究者对齐老师进行了两次访谈,分别是课程环节的前期(2015年4月)和后期(2015年5月),每次访谈1小时。

首次访谈时,以“汉语教师教育者教学的过程”为主题,了解该课程设立以及演变的过程,以及教师教育者希望在教学中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及目的。从访谈内容中我们发现齐老师表现出极其鲜明的言传身教特点。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如变革课程设置、寻找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通过自己的展示(如怎样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自己数十年的教学经历与故事),告诉学生应该怎样教学,怎样学习教学,怎样成为一名好老师。我们将此次访谈内容定位为“教师教育者想教给学生什么内容以及怎样示范”。

第二次访谈时,课程接近尾声,全部环节皆已展现。研究问题已经聚焦为“汉语教师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因此访谈的问题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首次访谈中一些问题与本土概念的追问和进一步澄清,如第一次访谈所提到的学习力、临场感、移场法、实践等;二是教师教育者自认为面对学生应起到哪些示范作用。齐老师在第一次访谈中多次提到“学习力”一词,观察者最初理解为“学习的能力”,但经过第二次访谈追问后发现,齐老师的解读远不止此,她认为学习力是指“终生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与了解它们的兴趣”。

对全体学生的访谈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每人各1次,共9次,每次访谈1小时。这时学生对课程已有全面了解与整体印象,研究问题已经聚焦,访谈更有针对性。同时学生的课程阶段作业已经完成,此时访谈比较放松。按照质性研究的伦理要求,访谈对象匿名,内容保密,包括任课教师在内的其他人都不会得知。因此学生们都比较坦诚地谈了自己的看法,包括对教师教育者、课程的意见与建议。研究者倾听学生们的看法并给予及时的共鸣,是非常有效的共情手段,双方心情都很愉快,访谈更加开放,内容也更加深入。

访谈接触摘要单记录了研究者印象最深刻的描述或者问题,可起到检索、提醒研究进度的作用。

本次访谈时机与次数也有一定不足,有同学表示,之前的理论讲解与学生观课环节距访谈时间较远(间隔一个半月左右),需要一定时间思考或者经过研究者提示才能回答。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述课程环节中收集资料的真实性。若在课程评估成绩出来之后再对学生进行一次访谈,也许能得到更为真实坦诚的想法。 FJRKVY++PQiONcepDQIugjOrjCzV0meJuy3T9lJVQm1exUv0lAQQqt1TLAxzQ7X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