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糅合与互参

篆、隶、草、行、楷五种字体之间,有时会相互糅合,类似于“雨夹雪”。字体的糅合,有的是不自觉的,有的是出于审美上的自觉追求。

比如王羲之的《得示帖》(图2-52):“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顿首。”此帖把草书和行书糅合在一起,夹杂得十分自然。草书和行书二者比较近似,所以是最常见的书体糅合,所以行书中甚至有“行草”一名,专指这类作品。这在书法史上也是很常见的。书体杂糅最怕生硬做作,王羲之的《得示帖》浑然不让人觉出书体杂糅,而只觉流畅自然。

图2-52 王羲之《得示帖》

又比如颜真卿《送裴将军诗帖》(图2-53):“裴将军!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战马若龙虎,腾……”把楷书、行书和草书三种字体都糅合在一起了。时而动,时而静,时而如漫步,这也是颜真卿书法中比较独特少见之作。

图2-53 颜真卿《送裴将军诗帖》(局部)

郑板桥是位极具个性的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他好像对书体的糅合颇有偏爱,图2-54这幅书法,把篆、隶、楷、行、草五体全糅到了一起,被称作“六分半书”。这样的作品确实很独特,但是也略显得“花”,失去了一些书法的纯粹性。

以上是字体“糅合”的几个例子。

五体之间的交互融通,不同字体之间的糅合是比较外在的、明显的,还有一种则是内在的关联,即“互参”,也就是不同字体之间,艺术感觉、用笔、节奏等方面彼此参取吸收,融会贯通。

图2-54 郑板桥《行书论书轴》

清代书家梁 说:“草参篆籀,如怀素是也。”(《承晋斋积闻录》)他认为怀素的草书借鉴汲取了篆书的“营养”。我们看怀素的狂草《自叙帖》(图2-55),它的线条细看确实跟铁线篆很像,对比唐代李阳冰的篆书《谦卦碑》(图2-56),二者线条都是瘦瘦的、劲挺的。再看怀素草书的起笔处和转折处,又如同篆书那样圆浑饱满,不露痕迹。

的这句话,曾经给了我一个教学上的启发。我在教学中做过一个尝试,让学生从篆书开始学起,学完李阳冰的篆书之后,先不学楷书,也不学行书,直奔怀素草书《自叙帖》,结果发现学生们对怀素草书瘦细、纯粹而凝练的线条质感的领会效果还是不错的。相比篆书,草书的速度更快,节奏变化更多,但是挺拔凝练的线条质感是相通的。铁线篆,可谓静下来的《自叙帖》;《自叙帖》,可谓奔跑着的铁线篆。

图2-55 怀素《自叙帖》(局部)

图2-56 李阳冰《谦卦碑》(局部)

对于字体之间的互参,近代书家沈曾植也说过:“楷之生动,多取于行。篆之生动,多取于隶。隶者,篆之行也。篆参隶势而姿生,隶参楷势而姿生,此通乎今以为变也。篆参籀势而质古,隶参篆势而质古,此通乎古以为变也。”(《海日楼书论》)意思是,一个人要想把楷书写得灵活生动,就要学点行书,把行书的笔意带到楷书中去;篆书要想写得生动活泼,可以吸收一些隶书的笔意和字势。反之,学习小篆者可以借鉴吸收金文大篆,学习隶书者可以融入篆书意趣,这样就会显得古朴淳厚。

例如清代的邓石如,是一代篆书大家,他以“隶法写篆”开创了一种新的篆书书写方式(图2-57)。在他以前,篆书学习者在面对篆书经典——李斯、李阳冰的“铁线篆”时(图2-58),要想写出线条的瘦、匀、劲,须起笔收笔不见痕迹,布白结构精谨均齐,这是很难的。但到了邓石如,他写篆书的笔法像隶书一样注重笔触感和书写性,把隶书的方直、转折等融入篆书,于是普通人也能轻松写篆书。

图2-57 邓石如《庐山草堂记》(局部)

图2-58 李斯《会稽刻石》(局部)

沈曾植“楷之生动,多取于行”的观点,对我们今天学习楷书也有启示。有人认为要先把楷书写好,再去写行草书。于是埋头苦练楷书,比如学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图2-59)五年、十年,还是不理想。我建议他:“练练行书吧?”“不行,老师,我楷书还没练好,怎么能练行书呢?”

图2-59 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

其实楷书要练得有一番模样,光练楷书是不够的。早在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就谈到:“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什么意思呢?写草书,要想练得好,很需要学一学楷书,点画细节才能精谨到位;写楷书,如果不学学行草,就会写得很死板,缺少了生动和流畅。

所以我们需要扭转一下观念,楷书练了一段时间,觉得没有什么进步,没关系,暂时先停一停,去练练行书或草书,然后再回头来写楷书,反而可能进步更快。你看唐代的楷书家,不管是“初唐四家”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还是后来的颜真卿和柳公权,无一不是擅长行书或草书的。 73ILl2ITI2RrbrIGE+NGqFSIoAntQiZeUn5vpH0LelQtYI/W6TluGKQggJND2W9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