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高等理科教育人才培养的问题和挑战

一、生源质量:入学前科学兴趣较强,求学动机具有双重性特征

很多实证研究证实:学习动机与学习表现(成就)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本次调查发现:将近一半的理科样本学生表示在入学前对数理化等自然科学有强烈的兴趣,但非常强烈的仅占8%。研究性越强的院校,学生的科学兴趣强烈的比例越高。

选择专业时,学生兴趣和自信的内在动机与考虑就业酬劳等的外在动机同样强烈。大约2/3的学生的专业选择动机出于浓厚的兴趣、以往学业的成功、学业成就的自信和就业前景的预期。同时,父母、教师等重要他人的意见对50%的学生的专业选择有决定性作用。不同院校之间学生的专业选择动机存在差异,C9院校的学生内外部动机最强烈。

二、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性强,前沿性和实践性缺乏

本次调查从专业课程内容的结构性、前沿性和实践性三个方面考察了学生对专业课程内容的评价。70%的学生认同课程结构良好,具有前沿性,注重实践性。其中,对实践性的认同比例相对最低。顶尖研究性大学基本建构了层次清晰和紧抓前沿的课程体系,但是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大学课程体系的学生评价却基本低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评价。C9院校课程设置的实践性得分最低。

三、教学行为:以传统型教学行为为主,创新性教学行为不足

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调查涵盖了教学的互动性、研究性、传统型和激励性四个方面。80%的学生反映教师以讲授型的传统教学为主。随着院校研究性的增强,传统教学行为的比例不断降低。对首都高校学生数据的分析发现:传统教学对学生学习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影响程度弱于互动、研究、鼓励创新等教学行为的影响程度。

大约75%的学生反映教师采用了探讨性、多学科分析、多样化考核方式等研究性的教学行为。普通本科院校及C9院校在研究性教学行为因子上的得分最高,“211”院校及“985”非C9院校得分较低。对研究性教学行为的认同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人文、理科、工农医和社科学生。

学生对各项互动性教学行为的认同比例在73%~79%之间。普通本科院校在互动性教学行为上的得分远远高于“985”非C9院校、“211”院校及C9院校。文学及社会科学学科的学生对于互动性教学行为的认同比例高于理科和工农医科的学生。

相对其他三类教学行为,创新激励型的教学行为认可比例最低。C9院校在创新激励型教学行为因子上的得分最高,普通本科院校次之,“985”非C9院校及“211”院校最低。人文学科的学生对于创新激励型教学行为的认同度最高,社会科学学科次之,工农医科及理科学生的认同比例最低。

四、学习科研参与:理科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投入不足,专业认同度低,但参与教师科研的积极性高

我国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参与程度是影响学生成长最为关键的因素。 本次调查也印证了学生参与度对学生成长具有正向的中介作用。但与其他专业相比,理科学生的自我效能、学习的忘我投入程度和专业认同度都相对较低。

1.情感参与

总体而言,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较强,“比较同意”和“很同意”的人数比例均在80%左右。但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一般,只有46%的学生同意“学习本专业知识时,我有时会达到忘我的境界”。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和投入程度均最高,其次是C9院校的学生。“985”非C9院校的学生则同时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和较低的学习投入度。问题较为突出的是“211”院校,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度均较低。

与其他学科的学生相比,理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对较差,学习投入程度相对不足,对专业的认同度也最低。这印证了课题组的专家调查结论:“在人才培养的微观问题上,专家们认为目前各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的非认知能力素质欠缺’,同意的专家比例高达94%。”

2.课堂行为参与

本调查从课程性学习行为、规则性学习行为和主动性学习行为三方面测量了学生的学习行为。40%~50%的学生课堂学习参与不是非常积极,30%的学生规则性学习参与积极,约20%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在课程性学习行为、规则性学习行为上得分均较高,在主动性学习行为上得分相对较低;C9院校和“211”院校大学生在主动性学习行为上得分较高,在课程性学习行为得分上相对较低;“985”非C9院校大学生在规则性学习和主动性学习上得分高于课程性学习。与人文、社科相比,理科学生三个方面学习的自我评价得分较低。

3.科研参与

每周将1~5个小时投入到自主科研和教师科研活动中的学生所占比例最多。普通本科学生参与自主科研和教师科研的比例是所有院校类型中最高的。自主科研投入的学科差异不明显,但是在参与教师科研上,理科学生的比例略微高于其他学科。

五、学科支持体系:多维度的学业支持体系,学生满意度较高

院校支持体系包括课程选修制度、教学实验设施、社团文体活动、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成绩评定制度、人才培养目标与自身发展预期吻合度六个方面。学生对各个维度满意度相差不大,均在60%~70%之间。

在课程选修制度、教学实验设施、社团文体活动三个方面,学生满意度基本随着高校研究性的增长而提高。但是,各类院校在成绩评定制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人才培养目标与自身发展预期吻合度三个方面的差异不是很大,得分均较低。在各类院校的比较中,“211”院校在院校支持各方面均得分最低。

六、学业能力:专业能力强,创新能力和核心非认知能力较弱

总体而言,70%~8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非认知能力和认知能力在大学期间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思维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比例较低。

学业能力发展的院校差异很大。第一,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四个方面的发展得分接近,发展比较均衡;其他类型院校几个方面的得分差异较大,说明学生在这几个方面的发展不是很均衡,但是也说明学生的发展可能更加个性化。第二,随着院校层次的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核心认知能力提升较为明显,而在核心非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提升效果并不相对更好。尤其是创新能力,C9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自评得分最低,普通本科得分最高。

学科间的差异也较大。理科学生在专业能力上得分最高,其余三个方面都比较弱势,尤其是在创新能力、核心非认知能力方面得分相对较低。

七、职业发展动机:职业发展的功利性动机强于社会责任感

绝大多数学生(85%以上)都表示未来职业要有一定的社会担当,90%以上的学生表示未来职业要与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兴趣相关,超过90%的学生职业发展的经济动机也非常强烈。

学生的职业发展动机在不同院校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区别。随着院校层次的提升,学生在找寻工作时更多地“以自我价值实现为中心”,谋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对社会责任和个人收入的关切逐渐减弱。经济动机和社会责任动机在普通本科学生中最为强烈,C9院校学生的经济动机和社会责任动机最弱。此外,个人兴趣动机与院校研究性呈现正向关系,在C9院校学生职业发展动机中,个人兴趣最为强烈,普通本科最低。

职业发展社会责任动机随着高校精英性的增值而不断减弱,这是一个需要警惕的趋势。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与生命意义的追寻有极大的关系。 现代大学因为“历史性的规律”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个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如何让学生个人的职业兴趣升华为志趣,让学生意识到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一致性,让社会责任层面的动机成为学生个体职业发展中的强大动力,是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

八、就业去向和预期:理科毕业生工资水平较低,且低于预期工资水平

超过半数(57%)的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有明确规划。随着院校类型研究性的增加,学生明确职业规划的比例在不断降低。“985”院校学生有明确职业规划的比例相对最低。在学科大类中,有明确职业规划比例最高的是人文,然后依次是社科、理科和工科,但是差异均在5%以内。

在可接受的最低月薪方面,工科生均值最高(约3777元),其次是理科生(约3345元),再次是社科类学生(约3284元),人文科学生的均值最低(约3102元)。毕业生起始月薪分析则表明:工科生均值最高(约3947元),其次是社科类学生(约3484元),再次是人文科学生(约3377元),理科生的均值最低(约3141元)。这说明,理科生的实际起始月薪并不能达到可接受的最低月薪,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UCS0UjKE0Vi8PrniPXoBlSvvKRgATgedVVMqP+Y1oXYtTgb6RPssb6BKu1lw4nG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